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振南明 > 第三百七十一章 明军西进(第一更!)

振南明 第三百七十一章 明军西进(第一更!)

作者:一袖乾坤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6:03 来源:笔趣阁

“什么!”

在场众人几乎同时惊呼出声。

田见秀稍稍平复了下心情道:“抚台大人,此事当真?”

在旧顺军诸将中田见秀的资历最老,可以算是老大哥。

由他来问这个问题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文安之微微颔首道:“当然当真,实不相瞒,本抚也是接到陛下的圣旨才知道东虏已经入寇四川的。”

说罢文安之冲南京的方向拱了拱手。

诸将闻言皆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他们本身就在四川都不知道东虏已经入寇了。陛下远在南京却能够料事如神,这真是天纵圣明,深不可测啊。

文安之接着说道:“陛下的圣意本不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该忖度的。但本抚以为陛下不会满意于我们仅仅守好川东。说到底,四川也是陛下的四川。四川的百姓亦是陛下的赤子啊。”

听到这番话诸将皆是面上一红。

崇祯末年天下板荡流民四起。

眼瞅着国将不国,崇祯皇帝却说出了一句“贼亦朕赤子”的话。

最终就是他口中的“赤子”发兵打到了京师逼死了崇祯。

在场诸将中除了袁宗第基本都经历过当初攻打京师的事情,听文安之这么说本能的联想到自己。

其实文安之是没有任何隐喻的意思的,只是单纯的想要表达一下当今天子胸怀天下,心系万民。

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文安之这么说多多少少让诸将觉得在讽刺自己。

“咳咳,抚台大人您就明说吧,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一定责无旁贷!”

袁宗第咳嗽了一声以掩饰心中的尴尬。

其余将领也纷纷附和:“是啊是啊,巡抚大人您只要一句话我们立刻遵命照做!”

文安之捻了捻胡须道:“如此甚好。实不相瞒本抚想要主动出击,阻击东虏!”

众人其实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等的就是文安之这句话。

“巡抚大人您放心吧!鞑子敢入寇四川简直是活的不耐烦了。这次我便叫他尝尝厉害!”

刘芳亮拍着胸脯作保:“大人,我请为先锋。”

在顺军时期刘芳亮就以作战悍勇著称,常常被李自成用作先锋挫敌锐气。

他这次自请先锋当然也是想在文安之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毕竟归降明廷以来他还没有获得太好的表现机会。

文安之沉吟了片刻道:“刘将军莫急,本抚要通盘考虑。我们这次出兵,必须把握好时机。”

众人闻言心中皆是了悟。巡抚大人说的对啊。

如今四川可不是只有明军和东虏。西军的战斗力同样不可小觑。

虽然顺军诸将认为论战斗力他们才是农民军中扛把子的,可西军的战斗力至少也能够排到第二的位置。

这种情况下出兵的时机确实很重要。

若是文安之出兵早了,很可能西军和东虏还没有打起来,局面会十分复杂和尴尬。

但倘若发兵晚了,怕是西军已经彻底被东虏击溃,成都已经落入其中。

只有文安之恰到好处的出现,才能够将利益最大化。

文安之扫视了一番众人道:“据本抚得到的消息,东虏翻越大巴山后先破保宁,随后西进攻取魏城,看样子是想直取成都。本抚决定领兵向成都靠近,择机发兵剿虏。”

众人皆是点了点头。

闪电战打的就是一个节奏和时机。

在敌人立足未稳的时候出击,敌人往往还没反应过来就输了。

可要是把节奏拖下去就不一定了。

到时双方摆开阵仗对攻,谁胜谁负都有可能。

清军这次长途奔袭显然就是想打西军一个立足未稳。

成都已经很久没有经历战事了,冷不丁的打一场硬仗,还真不一定能够挺得下来。

成都是四川的中心。

取得了成都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

东虏这是想借成都号令全川,打的一手如意算盘啊。

当然明军不会让他们得逞,肯定会发兵阻击。

但就像文安之刚才所说的,明军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出现。

最好的时间当然是在清军刚刚破城的时候。

这时候清军的防备最为松懈,明军突然杀出可以将其一网打尽。

当然,明军又没有长翅膀,不可能来一出神兵天降。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提早布局,将大军埋伏在成都附近。

这样可以派出哨骑全程观察战况,见清军破城大军再大举杀出收拾残局。

这个计划很完美也很诱人,但要真正施行起来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

对明军来说机会虽好但是只有一次,若是错过了根本无法弥补。

袁宗第、刘芳亮、田见秀等将领皆是被文安之勾起了兴致,个个摩拳擦掌想要大干一场。

证明自己的最好方法便是立下军功。

诸将急于证明自己,当然想要借东虏的人头一用。

“本抚决定此次出兵五万,由袁将军、刘将军、田将军辅佐。”

文安之也很清楚诸将想要什么毫不犹豫的说道:“不过本抚有一句丑话可说在前面。此次出兵一不可扰民,二不可擅动,三不可违命。违反此三条者按照军法论处。你们可听到了?”

“末将遵命!”

众人齐齐抱拳。

文安之满意的点了点头道:“那好。本抚给你们每人一天的时间点齐人马,明日一早大军便开拔!”

...

...

张定国收到了回信。

或者说是圣旨。

他的义兄张可望还活着,并且已经称帝,继承了义父张献忠的大西皇帝之位。

张定国的心情很复杂。

一方面他为义兄还活着感到高兴。但另一方面他又有些不甘心。

义兄就这么当了皇帝,连义父的遗诏都没有安能服众?

论能力与威望张定国自问不输给张可望,何况这种情况下义兄急着称帝怎么都像是做给他看的。

而义兄在圣旨中的语气和口吻也让张定国觉得有些难以接受。

这才刚当上皇帝,龙椅还没捂热呢就急着逼他俯首称臣了吗?

张定国觉得很不舒服。

但是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和选择,因为成都诸将肯定都是支持张可望的。张定国在这个时候反对肯定会使得大西军分裂。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