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振南明 > 第二十八章 恩威并施

振南明 第二十八章 恩威并施

作者:一袖乾坤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6:03 来源:笔趣阁

“袁爱卿好大的脾气啊。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朱慈在内侍、锦衣卫的簇拥下阔步走进篷厂,用一种近乎戏谑的眼神打量着暴跳如雷的袁泰。

啊!

袁泰愣了片刻,随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行了一跪三叩的常礼。

“臣工部营缮司郎中袁泰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知圣驾前来,微臣有失远迎,还望圣上恕罪。”

一众船工也纷纷跪倒山呼万岁。虽然他们很好奇皇帝长什么模样,但对天子的敬畏还是压过了好奇心,使他们老老实实的把脑袋埋下去。

此刻袁泰的内心是崩溃的,皇帝陛下突然驾临龙江船厂直是一点征兆都没有。而且内侍怎么没有唱报?

其实这倒也不怪内侍,朱慈亲下旨意,圣驾所至皆不唱报,他就是要看一看臣工们真实的工作状态。

不得不说朱慈对看到的景象很失望。

就拿这个袁泰来说,身为工部营缮司郎中,遇事不知思考症结所在只会一味拍脑袋下命令,有什么用处?

难道他一句务必三日内完成,船厂的工匠们就真的能够造出风篷了?

若真是如此简单,那朱慈一声令下,大明军队是不是就能所向披靡,将建奴杀个片甲不留?

朱慈一直对基层官员充分信任,现在看来是他错了。华夏官场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变化,溜须拍马,欺上瞒下之风盛行,能力反而不受重视。

大明也正是因为有太多袁泰这样的官僚才会积重难返。

看来整顿吏治任重道远啊!

朱慈在心中感慨一番,清了清嗓子道:“朕有心修缮龙江宝船厂,为朝廷建造各式江船、海船。可朕也知道船厂荒废多时,若要恢复定非一时之功。袁卿又何必为难这些工匠呢?”

朱慈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袁泰被天子问责,早已吓得抖若筛糠,连连叩首道:“臣知错。臣知错...”

朱慈虽然很想惩罚袁泰,但他也知道如今大明的官员拎出十个来有九个都得是袁泰这样的。即便他现在换了袁泰,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与其如此倒不如亲自教教这些官员该怎么做事。

朱慈微微转身,朝方才那名被打了板子趴在地上的甲长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甲长直接懵了,被同伴提醒后才挣扎着要爬起来。

“你有伤在就不必起身见驾了。”

“草民,草民吴有财,拜见皇爷。”

那吴有财学着戏文里的样子冲朱慈行了礼,战战兢兢的垂下头去。

“吴有财,朕且问你,你是一甲之长,缘何不能管理好本甲事务?”

“回皇爷,草民是大人们临时指派的,威望不够不能服众。”

吴有财倒是实诚,毫不犹豫的把龙江船厂的督造官员给卖了。

朱慈稍稍思忖便道:“既是如此,错不在你。但你既然已经被任命为甲长就该用心想些办法。罢了,朕来替你想吧。”

稍顿了顿,朱慈肃然道:“从即日起,龙江船厂视同军营,所有船工视为官兵,厢为营,甲为哨,甲长既为哨官。若有人蔑视你,便是蔑视大明军律,你可以军法处之。”

朱慈这番话无疑让龙江船厂的船工都惊讶不已。以前船厂虽然也是归工部直接管辖,但从没有军事化管理。既然天子说从今往后船厂按照军营管理,那么他们若是犯了错便理当按照军法处置。听说军营里面可是很严酷的动不动就会处死士兵,这让船工们都惊惧不已。

“当然,朕的意思是类同军营,并不是完全照搬。死刑在这里不适用,贯耳等肉刑也不准使用,但可以使用军棍等刑罚。”

朱慈补充道:“甲长相当于军官,有执法权。不过你们也需要接受督造官员的监督。”

朱慈的这套思路其实和明末边军的模式很相似。

从士兵到低级军官到高级将领一级级的绑在皇明的效忠链条上。督造官员则相当于监军,可以防止高级将领有不轨行为。

袁泰听得眼前一亮。圣天子的这个办法好啊,那甲长不是抱怨威望不足吗,陛下便给他们充足的地位,这样普通船工们便不敢挑衅他们的权威了。

妙哉,妙哉,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吾皇真是圣明啊!

朱慈又向前迈了几步,肃然道:“不过你们毕竟不是真正的士兵,不能领军饷。朕觉得你们的月钱还是从工部领的好,不过方式要改一改,按件计费。”

朱慈早就觉得朱元璋的匠户制度有些反人类,工匠们世代为匠不说,干多干少都一样,最多混口饱饭,能有积极性就怪了。但他一时又不可能把匠户制度废除,只能先慢慢引导。

“敢问陛下,按件计费是什么意思?”

袁泰鼓起勇气问道。

“袁卿问的好。”朱慈赞许的点了点头:“按件计费的意思就是按照工匠打造的物件数量结算银钱。譬如一名工匠打造了十根桅杆,就按照十根桅杆的工钱结算。如果是二十根,就按照二十根的工钱结算。”

朱慈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袁泰当然明白了。只是他着实吓了一跳。

明代匠人地位极低,基本只有固定的月钱。实际上这个月钱经过层层盘剥也所剩无几,只能勉强保证工匠不会饿死。

朝廷在举行登基大典、册立东宫的典礼后也会奖赏一些银两给匠人,但这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现如今陛下竟然要按照工匠打造的件数给他们结算,这费用不知要翻多少倍!

袁泰的第一反应是朝廷负担不起。

如今建奴窃取神京,朝廷的所有银钱都用在军饷发放上哪里还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

如果是半个月前朱慈确实拿不出来。那时候连神策军的军饷他都是从内帑中抠出来的。可现在不同了。

那日大朝会后,包括魏国公徐文爵在内的一众文武官员老老实实的报备了自己的家产。

朱慈命锦衣卫认真核对,对那些如实上报的,只叫他们捐出一半,那些有所隐瞒的则打入诏狱以贪赃论处,家产全部查抄。

现在朱慈手头有上千万两银子,且都存在内帑。故而别说是一个龙江船厂,便是把神策军扩军到十万人他也养得起!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