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振南明 > 第二百五十五章 左顺门哭谏(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一众朝臣见朱慈想要冷处理此事,顿时坐不住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皇帝当他们是傻子吗?这简直是对他们**裸的侮辱!

最终经过一番合计,一共一百三十六名官员来到左顺门外哭谏。

偏偏朱慈这个时候正在文华殿听大儒阁老们讲课,刚一下课就听说了这一噩耗。

这帮文官真是毒辣,在哪里哭谏不好偏偏选在了左顺门。

要知道左顺门可是回宫的必经之路。

绕是不可能绕开的。

朱慈要想回宫,就必须面对这些哭谏的官员。

此前朱慈从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可如果看看历史就会发现这种事情毫不罕见。

遍观青史,论给皇帝找不痛快的本事明朝文官绝对可以排在第一。

一言不合就犯言直谏,引经据典把皇帝喷的体无完肤。

最有名的便是海瑞。这位仁兄曾经给嘉靖皇帝上过一份奏疏,把嘉靖帝喷成了千载难遇的昏君。

嘉靖帝恨得牙根发痒,当即命人把海瑞下狱。

可他知道如果自己杀掉海瑞只能爽于一时,却会留下一个无道昏君的骂名。而海瑞则会因为死谏名垂青史。

这样的赔本买卖嘉靖帝这种聪明人自然不会去做。

所以嘉靖帝只把海瑞投入大牢让他吃牢饭,而并没有杀他。

嘉靖帝死了之后,继任的隆庆帝立刻把海瑞放了出来。海润也因此成了所有直臣的偶像,虽然吃了一段时间牢饭但着实不亏。

当然海瑞绝不是文官犯言直谏的开端,只不过这位骂的太狠,太出名了。

一开始文官们可能还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可久而久之他们发现皇帝真正有问题的时候并不算多。大多数情况下皇帝还是挺靠谱的。

可他们不能不犯言直谏啊!这可是捞取名声的绝佳机会。

所以他们变成为了喷而喷,为了骂而骂。

皇帝却惨了,明明什么出格事都没做却得平白是被骂。

你说你骂的轻些也就算了,偏偏骂的那么狠那么毒,叫人实在难以接受。

一般人被骂了还要回骂还嘴呢。皇帝是天子,自然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皇帝处理犯言直谏的臣子一般直接动手。

当然不是皇帝亲自动手,而是由锦衣卫大汉将军代劳。

触犯皇帝龙威的官员会被下驾帖压到午门廷杖。

廷杖是学名,实际就是打屁股。

在明武宗之前,廷杖时是不除去衣裳的。非但不除去衣裳,还会在臀腿上包裹一层厚厚的毛毡。

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保护臣子。毕竟廷杖只是为了让皇帝出一口恶气,教训教训这帮迂腐文官便是了,没必要闹出人命。

是以在明武宗之前廷杖打死人的情况很少见。

可到了明武宗,廷杖的风气随之大变。

这就不得不提正德朝呼风唤雨的八虎之首,有名的刘谨刘公公了。

刘谨出身并不算好,不然也不会进宫当太监。

不过刘谨运气不错,被弘治帝派去东宫侍奉太子。

朱厚照可是弘治帝的独子,明眼人都知道弘治帝驾崩之后大明帝国下一任圣天子便是朱厚照。

刘谨当然也很清楚这点,是以他早早就抱紧了朱厚照的大腿,只等着朱厚照登基他就能随之飞黄腾达走向人生巅峰。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朱厚照登基后刘谨成了东厂提督太监。

一些文官看刘谨不顺眼,觉得这个老阉货成天没事就怂恿皇帝吃喝玩乐,实在不是个东西。

所以他们计划一次联名上书,逼皇帝杀掉刘谨。

可惜他们低估了刘谨在正德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正德帝最终没有下决心杀掉刘谨,反而被刘谨一顿忽悠转而命锦衣卫把这些弹劾刘谨的官员廷杖。

而负责监刑的就是刘谨。

这可不得了。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刘谨为了报复,不但不给这些官员屁股上裹上毛毡,还命人直接扒掉了他们的裤子,光着屁股打板子。

如此一来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文官们颜面扫地,直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而且如此一来板子直接打在光屁股上,伤害呈指数增长,被打死的人也越来越多。

自正德以后几乎每朝都有因为廷杖被打死的人。可以说皇帝和文官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这其中自然有皇帝的原因,但文官阶层也有很大的责任。

毕竟很多人就是为了沽名钓誉,留名青史,一味的卖直犯言直谏。

皇帝又不欠你们的,忍无可忍之下自然就会用暴力手段。

朱慈现在就必须做出抉择。

这么多文官堵住宫门,哭天喊地个不停,也太不吉利了。

他们不要脸朱慈还要脸呢。

经过一番初步的调查,东厂的人奏报说参与左顺门哭谏的都是五品以下的京官,并无大小九卿、六部内阁要员。

朱慈不由得冷笑。

果然是一群为博出名不要命的主。

真正的大佬都知道有几样事绝对不能乱掺和。

首屈一指的便是皇帝的家事。

看看历史吧,万历立储,嘉靖认爹。

哪一件不是闹得惊天动地,最终闹事的臣子都被狠狠廷杖,很多人当即被杖毙。

但若是细细的筛查,却会发现这其中却没有太多的高品级官员。

因为这些高品级官员往往都上了年纪,官场经验、人生阅历丰富,知道这是皇帝的逆鳞绝对不能拂逆。

这种强出头的傻事就留给愣头青们去做好了。

而这一次,文官们做的更过分。他们等于直接骂朱慈是不孝子,比骂嘉靖和万历的那套说辞更诛心。

朱慈若是忍了这次,今后便会有更多文官蹬鼻子上脸。

是以他绝不能忍。

这些人想靠着踩朕出名上位?真是太年轻了!

朱慈当即下旨给锦衣卫,命其将左顺门外哭谏的文官全部逮拿至午门执行廷杖。

既然这些人找死那朱慈就成全他们。

天子的权威绝不能以这种方式被文官挑战。便是为了抗击满清,朱慈也必须做到说一不二,乾纲独断。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