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振南明 > 第一百二十章 济宁州(第九更,求订阅,求月票!)

山东,济宁州。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驻守城防的是神策军骁果营。

作为神策军的第二批编练新兵营,骁果营中的士兵集训时间较短,故而被留在了最南面的济宁州。

这里背倚徐州,属于安全的大后方。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什么敌袭的情况。

士兵们在军官的带领下在城中校场卖力的操练,个个挥汗如雨。

“都加把劲,别一个个有气无力软绵绵的,好像老子没给你们吃饭似的。”

王富贵从一队队新兵间走过,时不时的抬脚朝这些新兵的屁股踢去。

半个月前他被从玄武营调到了骁果营,负责新兵的训练。

作为一名有经验的军官,王富贵一眼就看出这些新兵的问题出在了心态上。

这些人大概以为进入了神策军便抱上了金饭碗,故而在训练中有所懈怠。

这可不是个好兆头,若是形成风气,会影响整营军队的战斗力。

王富贵走到一颗枣树下,抹了一把汗,解开牛皮囊仰起脖子喝起水来。

咕咚咚,咕咚咚。

连着灌下一牛皮囊的水,王富贵才觉得解了渴意。

他娘的,都八月中了,还这么热。

王富贵盘腿在枣树底下坐下,忽的想起刘三水等人,竟然有一些想念。

也不知道这帮小子现在怎么样了。

都是一个小队出来的,情感自然比一般的袍泽深厚。王富贵又是其中最年长的,把刘三水等人当作自己亲弟弟看待。

唉,要是能早点调回玄武营就好了,留在这济宁州,都快闲出个鸟来了。

王富贵刚闭上眼睛想眯一觉,便觉得有人在拍他的肩膀。

睁眼一瞧,不是骁果营的营总沈复却是谁。

据说这位沈将军是正儿八经的东宫嫡系出身,在当今圣天子还在做太子时就是侍卫了。怪不得神策军编练增设新营后,会选他做营总。

“沈将军,我就是休息一下,这天气太热...”

王富贵显得有些尴尬,急忙站起身来解释。

沈复推了推手道:“集合所有人到北门。”

“啥?集合所有人?”

王富贵脱口而出。

他一说完便后悔了,在军中服从便是正理,问的太多容易遭上峰厌恶。

“我这便去!”

王富贵挺直腰板保证道。

过了一刻,所有校场上的新兵都被集合到了北门前,接受陈复的训话。

陈复扫视了一番朗声道:“本将奉赵指挥使令率骁果营驻守济宁州,自当坚守城池。现刘泽清、刘良佐所部北上,但本将并未接到圣旨亦或是赵指挥使令,故而怀疑此乃乱兵!”

嘶!

王富贵听到这儿直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二刘部北上?这可是件大事啊。

“从即日起济宁州戒严,四门紧闭。没有本将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

陈复说的气势十足,众兵将皆是面面相觑。

看这架势,怎么像随时可能打起来啊。

刘良佐、刘泽清都是朝廷封的总兵官,难道真的造反了?

不过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万一二刘部真的是乱兵,确是对济宁州的一大威胁。

上峰一道命令,底下的人自然是跑断腿。

济宁州是大洲,城中百姓亦不少。

要把戒严的告示贴满全城颇费功夫。

陈复派出近千人去到每个坊市张贴告示,向百姓宣贯戒严令。

对济宁州的百姓来说,戒严根本不算是什么稀奇事。

这年头山东也不是什么太平的地方,贼寇来过官军来,时时刻刻都在打仗。

既然军爷们说要戒严那就戒严吧,待在城里还安全呢。

剩下的千余人则被分派到四处城门驻守,在陈复的命令下搬运巨石堵住了城门。

忙完了这些陈复心中才稍稍有了些底。

他从城头望下去,但见黑压压的一片朝济宁州方向涌来。看人数足有数万。

过了不到一刻的时间,二刘部的前锋营抵达济宁州城下。

一名弓箭手出列将绑着书子的箭矢射向城头。

陈复解开绑在箭矢上的书子展开来看,不由得蹙起眉来。

书子是刘良佐写的,说他们奉了兵部调令赶往山东与高杰部汇合一同北伐。现在路过济宁州,要求城中守将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城补给休息。

刘良佐的话乍一看没有什么毛病,但仔细一想却是漏洞百出。

如果刘良佐、刘泽清真的是接到朝廷调令北伐为何不从凤阳府直接进入河南配合进驻归德府的高杰部,而要舍近求远折向山东兜一个大圈子呢?

再说,陛下派神策军进驻山东就是为了接应高杰部以防不测,为何会又派二刘前来,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陈复越想越觉得刘良佐的说法站不住脚,心中断定二刘所部就是乱兵。

这种情况下他当然不会打开城门,而是直接拒绝了刘良佐、刘泽清的入城要求。

济宁州城外,中军帐中。

刘良佐冷笑道:“区区一营将官也敢拒绝老子,等老子打下济宁州定要把这厮五马分尸!”

刘泽清闻言连忙劝道:“老哥哥莫要动气。这厮不过是个小卒子,奉命行事罢了。老哥哥真想要拿下济宁州实乃易如反掌,不过某觉得现在不应该在济宁州上多费工夫,而应该继续北上啊。”

刘良佐如何不明白刘泽清的意思。

这次他们举兵北上投清,还是他的弟弟刘良臣牵的线搭的桥。

早在大凌河之战后,刘良臣便跟着祖大寿降清。

虽然刘良臣的官位不算太高,但毕竟投降早,资历老。

这么多年下来也算是混了些地位。

此番清廷原本是想招降驻扎在睢州的河南总兵许定国,结果刘良臣建言献策,建议派人顺道潜入凤阳府,策反招降刘良佐。

反正凤阳与河南也接壤,多尔衮一番思量后便欣然同意了。

刘良佐行事十分谨慎。若是突然来了清廷的信使招降他未必会立即答应。但信使带来的还有他亲弟弟刘良臣的一封亲笔信。

刘良臣在信中描述了他降清后受到的优待,苦口婆心的劝刘良佐率部北上降清,并表示摄政王最少会允诺他个总兵之位。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