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万历1592 > 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

万历1592 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

作者:御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2:18 来源:笔趣阁

治国救国,身体力行,联想到明末大厦将倾之际徐光启拼尽全力挽回危局的事迹,萧如薰是真的很敬佩这个人。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徐光启,他似乎总是敢于做出一些旁人不敢做出的事情。

在那个时代,在华夏天朝上国鄙视一切蛮夷的时代,徐光启便举整个家族一起信奉了天主教,以此还带动了整个上海地区两万余人的加入,可以说是传教士第一次东渡以来最大的胜利果实,也是利玛窦所取得的最大胜利。

徐光启通过和传教士建立联系,与澳门和南洋的洋人也建立了联系,在朝中斡旋将洋人的火器进口到大明,是最早提出运用洋人的先进火器对抗努尔哈赤的军事战略家之一。

他认识到中国现存的技术手段对比西方的技术手段出现的一些不足和落后,于是和利玛窦这个难得的汉学家一起,成功翻译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西方科学专著。

无论从哪个角度上去说,徐光启都无愧于他的名字光启,光明的开启。

他秉持一颗光明之心,身体力行去尽自己所能办事情。

自此之后数百年间,再也没有人可以取得和利玛窦与徐光启联手所达成的合作高度,直到鸦片战争的爆发,洋人大规模东渡,满清也在其后展开了洋务运动。

这种合作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超越了徐光启和利玛窦的联手,但是,却是以一个古老国度的沉沦为代价的。

徐光启的存在是明代中国自主诞生的一道希望的曙光,尽管这道曙光最终没能带来黎明,可是他确确实实的存在于那个时代,给那个时代留下了希望,也给现代中国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徐光启一生受困于党争,却竭力在党争的环境下办成实务,是个不亚于王守仁的存在的实干家。

但是,明末文官的失控和暴走,却最终毁掉了这道来之不易的曙光,以徐光启为首的中国最早觉醒的知识分子们最终没能将大明和中国挽救回来,而是让中国坠入了看不到一丝光芒的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让黎明的到来迟了三百年。

很奇妙,就在刚刚,黑暗和曙光共聚一堂,徐光启和努尔哈赤面对面,却没有擦出任何一丝火花。

真的是非常奇妙。

但是现在徐光启有想要投效他的想法,这让他非常高兴,这样一个真正的实干家若是加入了缅甸镇的体系当中,定然可以熠熠生辉。

所以萧如薰希望徐光启可以去缅甸找袁黄。

“徐先生,你所想要知道的答案,我是无法直接给你的,正如你自己所说的,你要身体力行,自己去得出这个答案,我得出的答案是属于我自己的,而你得出的答案是属于你自己的。”

徐光启沉默了一会儿。

“总督的意思是说,我们道不同,所以,不相为谋?”

“不,我的意思是说,我们的道可以相同,但是,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道,我们的道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我们的目的可以完全一样,我们都想要救国,但是你是文人,我是武人,我们的道路不可能一样,你能办到的,我办不到,而我能办到的,你也办不到。”

萧如薰把话说得很透彻。

“萧总督是觉得我是一个手无寸铁之力的文人,所以不应该来到这里吗?”

徐光启听出了萧如薰的意思。

“是的,这里非常危险,随时都有可能丧命,我不知道我还要面对多少万的北虏,但是我作为军人,我只有北伐这一条路可以走,而你不同,你是文人,你没有打仗的必要,如果你愿意投效与我,我答应,你可以现在就去缅甸,找袁黄先生。”

萧如薰是不知道徐光启到底为什么想要来到大同这个地方寻找自己,但是他知道,在这个朝不保夕的地方,连他都不能保证自己全身而退,更不要说徐光启了。

徐光启若是没了,那可就真的是大明和他的一大损失,在他看来,徐光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科技的变革和国家的治理上,有这样一个对科技有钻研精神的人存在,萧如薰正在努力攀登的科技树应该会得到很大的速度加成,而且他寻找徐光启的初衷,是想要给袁黄减轻压力。

袁黄七十多了,一个人担负着缅甸千头万绪的政务,之前自己在的时候还能给他分担一二,可现在自己不在,袁黄一个人该如何的辛苦呢?

陈龙正就不要说了,这家伙不给袁黄添麻烦就可以了。

徐光启的加入将是缅甸镇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期的重要标志。

当然,前提是徐光启愿意去缅甸镇。

很明显,徐光启不太满意。

“萧总督,光启虽然是个文人,但也是走过万里路见过不少事情的人,也是个男儿,不是女人,面对强敌,总督敢于北伐,我徐光启难道就不敢吗?谁说文人就一定不能打仗?大明会打仗的文人还少吗?”

萧如薰无奈地笑笑。

“徐先生的才华应该更多的用在治理国家上,我在战场上打仗,徐先生也在官场上打仗,殊途同归,若要强盛国家,一文一武就是人的左右手,缺一不可,你也见到了那杆燧发铳,那是无数官员和工匠的心血凝聚,在后方,也是打仗。”

徐光启摇摇头。

“若是不能身体力行,就不能真正理解某些事情,总督的路,光启也想要身体力行的感悟了解,然后,光启或许会得到新的感悟,请总督成全!”

萧如薰叹了口气。

“好吧,你执意如此,本督也不勉强,你就留在军中给本督做个赞画吧!”

徐光启欣然领命。

“愿为总督效劳,对了,萧总督,大军前方怀仁县城内有两万余汉民被北虏俘虏奴役,恳请总督发兵去救救那些汉民!”

徐光启这一说,萧如薰就想起来了。

“徐先生,你方才说,你是从哪儿逃出来的?”

徐光启连忙点头。

“属下从平型关偷偷出关,抵达大同之后,一路往大同城而去,结果路上遇到了好几拨北虏骑兵的掳掠,躲过了三次,没躲过第四次,就被抓来了,不过还好,在怀仁县城里面遇到的汉民们知道我是举人,就协力助我逃出来,让我来找大军救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