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万历1592 > 五百九十一 徐光启的决定(上)

万历1592 五百九十一 徐光启的决定(上)

作者:御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2:18 来源:笔趣阁

徐光启醒过来是一天半以后的事情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考完试之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出租小屋里面倒头就睡,一觉睡到一天半以后,起来一看,天都黑了,看了看时辰,发现现在是子夜。

他一时间还没有弄清楚现在是什么日子,但是清醒之后,一种巨大的失落感便迎面袭来了。

考砸了。

他知道自己考砸了。

考场上身体的难受和头脑的混沌让他意识到自己一定没有做好文章,考到后来全靠一股意念在支撑,他自己已经非常清楚自己这次考试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如果没有奇迹发生,就是落榜了。

自己已经三十六岁了,科考十数年,去年好不容易考上了举人,本想着今年一鼓作气考上进士光宗耀祖,给科考之路画上一个句号,结果却败在了这无法适应的极度严寒和不争气的身体之上。

家里已经没有更多的积蓄让自己考科举了,所以这才不得不外出谋生,结果好不容易考上举人,却无法更进一步,这对于刚刚以为自己要走上人生巅峰的徐光启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他开始怀疑自己能否在科举之路上更进一步,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可以成为进士,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甚至某些时候,他就觉得停下来也好,反正作为一个举人,已经有了一个做官的资格,有了官身,得以免税,自然会有人把土地投献到自己名下。

因为家贫而不得不出来读书考试寻找出路的自己,其实在考中举人的时候就已经达成了目的。

结果当时那种得中解元的快感将自己的冷静全部冲垮了,居然觉得自己有能力向更高一个层次的进士冲击一下,但是思来想去,考中顺天府的解元对于自己而言未必不是一种幸运,是因为主考官赏识自己自己才得以考中解元。

运气用完了吧?

尽管成绩还有一个月才会公布,但是徐光启已经基本上不抱希望了。

真的,就那种文章,自己看了都觉得难受,怎么还能有更进一步的底气呢?

现在该做的不是考虑考试的名次,而是该考虑离开京师回到南方继续自己的人生了,科考已经没有希望,那不如就做个举人老爷富足安稳的度过一生吧!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大半夜的,徐光启裹着衣服起身,开始在自己的小屋里面收拾起了自己的行李。

衣服,书本,些许银两,其实东西无非就是这么些东西,作为一名赶考举子,身上还能有什么呢?

这就是老家可以给自己置办的为数不多的盘缠了,家道中落的徐家是支撑不了一个又一个三年的,等他回家就要开始为这些年家里为自己的付出进行回报了。

徐光启收拾好了柜子里的东西,又把床底下的几个盒子拿了出来,等到他看到一个细长的盒子的时候,忽然愣住了。

这是……

徐光启默默的打开了这盒子,朝里头看了看。

那杆燧发铳还好端端的躺在盒子里,当初这杆燧发铳随着萧如薰的那封信一起被自己放在了盒子里,藏在了床底下,因为担心看了信之后会对自己的考试准备产生影响,徐光启就没有看,而是准备考完试之后再看,一来二去,竟然也淡忘了。

徐光启把灯点的更亮了一些,打开了这封信。

他本以为一个武将就算读过些书认识些字也写不出什么东西,最多是一些关怀的话,一些自己在朝中关系的描述等等,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萧如薰没有说这些,除了开头的一些寒暄之外,就是陈述自己的志向和理念。

“我虽为武将,但也知道礼义廉耻,从小便明白读书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治国,也是为了在危难之际得以救国。”

“读书是为了什么,我是武将世家,无法做文官,读书还有用吗?我曾这样询问授业恩师,恩师思虑良久,对我说,读书是为了天下苍生。”

“那是我尚且年幼,不明白读书怎就是为了天下苍生,我一武将读书居然是为了天下苍生,岂不可笑?”

“待到宁夏之役结束之后,我才明白,我读书所学到的那些东西,得到的知识,全都用在了对抗外敌之上,获得胜利,斩将夺旗,平定叛乱,恢复民生,这大概就是授业恩师所想要告诉我的。”

“我曾听闻江南文教昌盛之地多有读书人考取举人功名之后便止步不前,从读书人化为乡野豪绅,借举人之特权而大肆敛财,兼并土地,骄奢淫逸,颠倒黑白,我便疑惑,读书难道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富裕并且鱼肉乡里吗?”

“当读书成为心思恶劣之人鱼肉乡里之阶梯,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孔圣人所言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豪言壮语还有什么意义?若不能做到经世致用,一切的学识都不过是摆设而已。”

“如薰以为,如果读书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富裕而不是心怀天下救国救民,那么读书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让天下之间又多了一个会用自己的学识欺压百姓欺骗朝廷的斯文败类罢了。”

“读书人都鄙视武人粗鄙,可是他们读了书以后所做的事情难道不比我这个武将所作的更加粗鄙吗?以文乱法之举难道就是文雅之举吗?”

“救国救民并非是读书人的特权,而是天下人都该去做的事情,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读书人之天下,救国救民非一二读书人所能完成,而需要天下人群策群力方能完成。”

“天下读书人不过三十万,而黎民百姓却有万万之数,三十万读书人安能扶持万万黎庶之国?需天下人无分士农工商,皆愿出力,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群策群力,则天下大有所望也,正是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如薰不才,虽然只是一武将一匹夫,却也愿将天下兴亡负于肩上,用读书征战所得来的一切为天下兴盛尽一份绵薄之力。”

“先生若愿助我一臂之力,缅甸镇大门永远为先生敞开,先生若愿在朝廷做官,如薰则愿与先生为友人,望先生勿要忘却读书科考之根本,身在朝廷亦能忧国忧民,勿忘张江陵,固如薰之所愿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