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万历1592 > 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

万历1592 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

作者:御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2:18 来源:笔趣阁

面对萧如薰的快节奏和神思维,两位大将表示自己还没跟上思维的脚步,等醒悟过来之后,便意识到萧如薰想要的大概是云南沐王府那样的地位和处境。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云南沐王府,大明立国以来便永镇云南,虽然朝廷也在云南设有官吏,但是云南之地与其说是大明政府在管理,倒不如说是沐家在管理,历代皇帝在任命官僚的时候都会告诉他们,在云南,要多询问沐王府的意见,处理政务的时候,千万不能绕过沐王府。

可以说,能把云南给打下来,是沐英的功劳,治理云南,让云南彻底从属于中原,那也是沐英的功劳,是沐英把桀骜不驯的云南土司给驯服了,让他们老老实实的称臣纳税,有云南沐王府的存在,云南终明一代就没怎么乱过,因此,云南的身上有太重的沐王府的印记。

而萧如薰想要做到的,无非是让缅甸成为第二个云南,让大明朝的国土范围向南扩张到印度洋海域,得到一个南边的出海口,不仅有利于海洋时代的海权争夺,也有利于在必要的时候给大明留下一线希望,更重要的是利用这里的便捷位置,积极的和西洋进行沟通和贸易,把他们目前所掌握的一切科学知识全部弄过来,武装自己的军队。

东方军队不是没有火器部队,这年头,缅甸人泰国人越南人都有火器部队,精锐程度不在西洋之下,战斗力极强,保持尊严和独立,洋人不敢造次,但是为什么再过一两百年他们就全部沦为殖民地了呢?区区几千人的西方军队就能征服一个东南亚国家,这又是何等的奇怪呢?

科技的飞跃所带来的武器的代差是让东方军队弱于西方军队的重要因素,他们在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军队,通过各种手段增强火器的威力,让火器面目一新。

火门枪和火绳枪的主流时代,科技所带来的威力还不是很大,东方的代表中华和西方的火器威力相差不大,纵使略有落后,但在某些方面还在西方之上,互有长短,彼此之间的战力相差不大,那年头明军和西方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交手,都不会吃亏,取胜也不难,但是等火器发展到了燧发枪的时代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从火绳枪到燧发枪,从点火到底火,从滑膛到线膛,从前装到后装,西方的火器在那之后的二百年里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奉行经验主义和奇技淫巧思想的中国所无法主动进行的,而那段时间,恰好碰上了满清的闭关锁国和弓马立国,唯一可以推动中国前进的外部因素也被隔绝了。

不仅仅是中国缺失了迎头赶上的最后机遇,整个东方国家都在那段时期内以各种稀奇古怪的理由缺失了这个机遇,让人不得不感叹天意难违。

萧如薰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再次发生,在自己有能力挽回大局的情况下,这一切都要得到改变,而这样的想法在和日本交战之后,看到日本因为武器的落后和不足而遭到大明军队吊打的惨状之后,更加坚定了。

二百多年以后,那就是清军的下场。

在这样的思想的推动之下,萧如薰的脑海里关于在缅甸重启希望之光的想法就越来越坚定了,正好有这样的机遇,他绝对不能放过,只是他肯定不可能一个人去做这种事情,他需要很多很多的帮手和很多很多的钱去做这样的事情。

两广和福建之地沿海的居民很早以前就有了下南洋的传统,他们的乡土情结不是非常严重,也有敢闯敢拼的传统,所以他们是最能招募的移民,这些人里面,将有一技之长的人都给招募而来,在缅甸打拼出一番事业,想来并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

开垦荒地,开发矿藏,开启商贸,只要政局稳定,在这样一片遍地黄金的地方发展起来绝对不是难事。

他把这样的想法告诉了邓子龙和刘,也告诉了其他的自己的一些亲信部将,在得到了大多数的肯定的意见之后,萧如薰不再犹豫,着手开始了安排,比如利用石星的关系安排父亲的离休事宜,并且秘密找买家,将父亲在京师经营多年的一些珍贵古玩藏品进行估价,然后发售。

这些事情不是几天之内就能办完的,不过有父亲的亲自出手,也能办的非常稳妥,于是就在六月初六日,在石星的安排之下,萧如薰上表请求率军出征洞武国,而六天以前,大明交付给暹罗国的公文已经快马南下,先大军一步前往洞武国了。

这一次,朝廷的批复极为快速,大抵是急着要把萧如薰赶走,而且之前的准备工作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船队一早就开始装填军械物资和粮草,沿途需要征调的部队也早早地安排好,萧如薰这边上表,那边就开始安排军队在天津卫登船准备出发,整个过程也只用了不到三天。

皇帝依旧没有出面,甚至连个消息都没有,一封冷冰冰的内阁出具的圣旨代表了皇帝,或者说皇帝被代表了,这和之前秘密召见萧如薰安排出征事宜的皇帝大为不同,萧如薰心中疑惑不已,但是什么消息都得不到。

朝臣这是要甩开皇帝开始办理朝政了?

虽然按照大明朝的政治制度,就算皇帝只是一个吉祥物,只要官员齐备,帝国政府还是能正常运转的,但是那么多的官员任命和正常的离休还是需要皇帝的命令的,皇帝如果什么也不管,朝廷官员会出现大量的缺员,也会出现大量本该退休却无法退休的老官,上的上不去,下的下不来,事实上,万历朝后期,的确出现了这样严重的官员问题,使得帝国的行政效率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

一次三王并封的失败真的可以让皇帝失落至此吗?萧如薰可记得万历皇帝和朝臣争斗了快三十年才最终妥协并且灰心丧气,现在他才是三十岁,还没到灰心丧气的时候吧?到底怎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