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万历1592 > 一千二百一十九 大秦的养料(上)

万历1592 一千二百一十九 大秦的养料(上)

作者:御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2:18 来源:笔趣阁

大秦各路大军在日本进展顺利势如破竹的同时,萧如薰也没闲着。

隆武二年四月十七日,萧如薰得知军队进展顺利之后,召集内阁、参谋部、民政部、财政部和工部等办事部门召开了御前联席会议。

会议的主旨就是关于掳掠日本岛上的青壮男女到中原的一系列准备和安排工作。

关于这件事情,在战前,萧如薰就已经决定了,并且知会了各大部门,要他们拿出自己对应的章程出来,做好准备,等军队完成战略目标之后,就能立刻开始办事,有条不紊。

萧如薰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仅仅是因为日本有成为华夏心腹之患的潜力这一个原因,更多的还是因为大秦眼下的切实需要。

萧如薰给大秦规划的整体国策里有很多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甚至耗费几代人的心血去完成的,比如一个修天下的指导思想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完成。

萧如薰规划了大驰道的目标,大驰道不仅仅是要在帝国建立稳定秩序的过程中实现安顿民心的效果,也不仅仅是为了加强帝国政府对各地方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方便帝国政令和帝国精锐军队从首都北京抵达全国各偏远地区,扩大帝国极壁的最远距离,为未来的扩张战争打下基础,造福后人。

大驰道的目标也很明确。

一条从北京修到沈阳,然后扩散到辽东各大重要城市和要塞,方便大秦对辽东实施正式的统治。

辽东因为等于是刚刚才拿下来的新领土,没有什么掣肘,所以现在已经基本建立州郡县乡村五级体制,是大秦除了北直隶和东南三省之外五级体制标准化最彻底的地区。

为了加强对辽东的控制,并且实现更多的移民以方便开垦辽东肥沃的黑土地,更为了彻底将辽东掌握,使之成为汉家领土,大驰道的修建是必须的。

第二条大驰道就是从北京出发,经山西抵达关中,进而连接宁夏和甘肃,还会有分支道路前往大同等地区,这是为了五年之后的北伐战役做的准备,方便朝廷军队和物资可以更快速更便捷的抵达边疆。

第三条则是从北京直达广州的道路,这条道路经过山东,然后过南直隶,穿越浙江福建,最后抵达广东,是一条靠近海岸线的大驰道,为的是增强中央政府对经济富庶海运发达的东南数省的控制。

虽然之前有京杭大运河的存在,但是京杭大运河现在主要供给军需,而且京杭大运河并不能深入南方,只到杭州就断了,还有冬天的结冰期,限制比较大。

于是萧如薰决定另外开辟一条道路,深入福建山区,然后抵达岭南广东,让中央政府的触角史无前例的深入岭南,为进一步开发岭南打下基础。

这也是未来一条重要的南下移民线路。

第四条则是走北直隶到河南再到湖广的武汉再到江西,最后也是进入广东抵达广州,然后从广州修路到广西。

第五条则是第四条线路从武汉地区开始的分支,走贵州路线直抵云南。

第六条则是第二条路线从关中地区开始的分支,南下汉中,进抵四川。

未来萧如薰还有修筑滇缅大驰道打通缅甸和内地联系的计划,不过眼下还是以这六条大驰道为首要任务,打通国内交通路线,对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很重大的意义。

但是即使在近现代世界,这样的工程量也是超大的工程量。

放到眼下,如若不是大秦已经形成了如此这般的中央集权体制,还真不敢夸下海口说可以办完,但是即使这样,根据计算,耗费十年时间是最起码的。

“如此工程,十年时间是预估最为乐观的,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都是极为庞大的,为了减轻中央的财政负担,我们应当尽量使用不用支付酬劳的战俘作为主要劳动力。

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征调太多的民夫,惹得民怨沸腾的同时,还耽误了地方的生产,地方的生产也是极为重要的,为了五年之后的北伐之役,大秦必须积累足够的粮食和物资,才能供给之后的大量消耗。”

工部尚书杨一魁组织工部官员二百多人不分昼夜的进行极为精确的计算,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得出了一个比较保守的劳动力需求数字。

“五十万,五十万青壮男子,最少五十万,低于这个数字,这个工程是难以实现的,所以讨伐倭寇的大军必须要抓回至少五十万的青壮倭寇男子作为劳动力来使用。

另外,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大量劳动力损耗,最好还能保有五十万的备用劳动力,这些大工程尤其深入南方之后,会遇到不少山区,山区内修筑道路损失极大,出现大量人员死亡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情。

而且这还是在保证倭寇战俘一日两餐和医疗的基本需求的情况之下,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粮食,五十万人估计三年都撑不住就会死伤殆尽,这还是保守估计。”

杨一魁说完了工部的计算之后就坐了下来,等待皇帝的意见。

萧如薰听完了杨一魁的话,便看向了叶向高。

“叶卿,根据财政部的预算,这些劳动力如果按照五十万人的数量来算,需要朝廷多少支出?”

叶向高站起身,拿着厚厚的一叠纸张开口道:“回陛下,根据财政部的计算,按照一人一天两文钱到三文钱的支出,五十万人一天需要支出一千两到一千二百两左右的银两来维持生计。”

“将医疗算入进去了吗?”

“计算进入了。”

叶向高点头道。

萧如薰思考了一会儿。

“考虑到需要长期使用才给他们提供些许的药材和医生,但是有些时候如果得了重病或是受了重伤,根本就不用医治,直接杀了烧掉就可以,剩下的再去岛上抓了送过来就行了。

战俘未必需要全用青壮男子,青壮男子吃得多,干的未必多,老弱也不是不能弄来充数,哪怕只做个三五个月,也能省一笔钱。

修驰道要有个先后次序和轻重缓急,目前首重西北线,其次是辽东线,这两道线目前已经开始修筑了,主要的精力放在这两道线上,将青壮劳动力安排在这两道线。

剩下的可以用老弱妇孺来充数,先打一些基础,慢慢修,运到大秦内地来的战俘人数要控制一下,青壮不要超过十万,西北六万,辽东四万。

剩下四条线都用老弱妇孺来替代,老弱妇孺消耗完了再抓新的,消耗光了再用青壮。

倭国能养起千万人口,土地想必并不贫瘠,在其国内组织青壮集体耕种土地生产粮食自给自足,还有采矿,修筑港口等等,将老弱妇孺先消耗掉,留下青壮,则大秦的压力会小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