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万历1592 > 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动摇

万历1592 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动摇

作者:御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2:18 来源:笔趣阁

教育改革需要的时间比军事改革需要的时间要长得多。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萧如薰可以轻松建立军校培养自己的军官把持军队,牢牢掌握军队,不让文官侵染兵权,但是学校建立起来,学习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

东南三省大肆破土动工建造学校,中央正在紧急培养掌握拼音的教员去东南三省的学校里教授蒙童识字,萧如薰定下了十年教育改革计划。

他要在十年之内培养出第一批新式教育体制下的官员,采用公务员考试的方案,一个职位一个职位定点考试,逐步将科举式的刚上来就做县令这样的授官方式取代。

一县数十万民众的生计怎么能放到一个刚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的家伙手里?

科举所附带的优惠条款也将不复存在,科举还是科举的名头,但是内里将被彻底更换掉。

一旦新式教育抬头站稳脚跟,你不愿意?你要免税?你要优待?

好啊,全天下那么多读书人,缺你一个?

用土改培养出来的生员秀才们可以稳住地方一时的情况,但是若要彻底将科举士绅的力量扫除,就非要新的制度取代现有的科举不可。

所以萧如薰一直不提起搞科举的事情,而是掀起一波大清洗把试图让自己重开科举和选秀的人干掉,把前明残留的政治势力一扫而空,让还有小心思的人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他做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

而若是这一切在他死后再次出现,那也太可惜了。

尽量留下一个可靠的继承人吧,至少在握有绝对大义名分的前提之下,皇帝能做到很多事情。

至于再之后……人又不是神仙,哪能看得到那么远?

萧如薰思考了一下,联想到朱棣抚养朱瞻基的故事,便决定亲自把振邦带在身边抚养,把盈盈交给父亲帮忙带着。

之后,无论政务多么繁忙,萧如薰都未曾放松过对振邦的管教。

他在前朝会见大臣,就把振邦放在偏殿里练字,他在书房批阅奏表处理政务,就让振邦在旁边支一张小桌子温书练字。

半个时辰学习,休息一刻钟,他牵着振邦的手带他去外面转悠转悠,走走路让眼睛放松放松,自己也跟着休息一下。

中午他带着振邦一起吃饭,吃过饭后让上了年纪的宫内女官带着振邦去偏房午睡,他也稍微小睡一下,下午让身边几个可靠的太监轮流陪着振邦在御花园玩球撒欢,玩一个时辰,然后回来沐浴洗澡,等着他来吃晚饭。

若是国务实在是很忙,萧如薰就安排大臣在宫里吃午饭晚饭,他也抽出时间去陪振邦吃饭,吃过饭后再继续和大臣们商量政务,总而言之,虽然很忙,但是并非办不到。

萧如薰亲自抚养教导振邦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整个朝廷,在这个皇后即将临盆的敏感时刻,很多官员都意识到了皇帝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太子的地位不可动摇。”

这是萧如薰传达给群臣的意图,让他们省省心,别再想那些有的没的。

中央群臣失去了地方上的财力和关系网的势力,变得空前衰弱。

他们只有官身和职权,没有其他的势力,没底气和皇帝叫板,一如清初被大屠杀吓破胆的老爷们,不仅被吓怕了,而且没有了财力物力人力做后盾,被萧如薰完全掌控,萧如薰根本不需要分裂他们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群臣压根就没想过萧如薰能做的如此彻底如此干脆,以至于他们在那一刻到来之前,都不敢相信自己成为了如此强大的帝王的手下,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能听旨。

他们有钱,但是没有那么多的钱,他们有地,但是没有那么多的地,大多数家都在京城,不准到别的地方去,要想去可以,辞官归隐,也休想利用地方上的亲戚购买土地,因为地方上的官员全是中央的爪牙。

他们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央官员,盼着他们犯错,因为他们一犯错就会被罢黜,地方上的这些官员就有机会进入中央了。

萧如薰甚至打算在合适的时候推动官员做官时不得拥有土地,到中央时需要举家迁移到京城居住,待到告老还乡时再由皇帝赐予养老土地的政策。

眼下时机还未成熟,萧如薰要等到自己彻底成为近乎于神的存在的时候,再以无上的威势彻底碾压掉这千百年来的传统。

但是即使是现在,大官们也很不习惯。

当官买土地是千百年来的传统,而这个传统忽然间断掉了,他们不能买土地,否则就要惹祸上身,这满身心的抑郁实在是难受,可是偏偏无法反抗。

皇帝虽然设置了科道言官,但是本朝的科道言官和前朝的科道言官之间巨大的落差让人不敢相信。

必须有真凭实据才能上表弹劾,仅仅是风言风语就上表弹劾的,伪造证据的,一律贬斥。

这还让疯狗怎么咬人?

不仅如此,皇帝还设置了专门调查群臣的中央调查司,年初成国公谋反一案诛连数千人,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朝廷内外战战兢兢,中央调查司一战成名,取代锦衣卫成为恐慌的代名词。

自那以后,他们一旦看到穿着不同寻常的黑色官袍的调查司官员就心惊胆战。

当今皇帝的威势甚至可以和朱元璋比肩。

他们算是明白开国帝王的臣子为什么不好当了。

不过他们也没失去希望,毕竟朱元璋那么强悍的猛人也是要死的,等他死了,新皇帝登基,不还是一切照旧?

不过皇帝亲自抚养太子这个消息传出来,有些人就闻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而且萧如薰所做的一切,很大程度上都超乎他们的想象,难以理解,就连内阁里的高官们也猜不透皇帝下一步要做什么,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只能遵旨。

反正王锡爵是认命了,他就打算做个传声筒,皇帝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也不想着什么首辅的威仪什么百官之首的权势,反正现在科道言官也不敢弹劾他,他乐得清闲自在。

李廷机倒是还想做点事情,所以萧如薰把推广马政的事情交给李廷机主管,在北直隶开始试点进行。

初步试验的效果还不错,已经有一万多户人家接下了马政的差事开始为朝廷养马,换取赋税上的优惠政策。

国家马场的运营也正式开始,现在北地寒冷,需要把马场的位置稍微往南,不过好在蒙古马耐寒好养,生命力强,糙是糙了点儿,倒也不怕被冻死,是大规模装备给骑兵的最佳前提。

大规模骑兵的编练正式提上日程,萧如薰召集军队将领,参谋部官员和兵部官员开始商议,初步达成了五年编练十万骑兵的共识,骑兵扩充计划也在稳步推进。

眼下建州被灭,后续计划自然有谢禾他们帮着推行,萧如薰只要下旨安抚一下褚英和朝鲜王李即可,剩下的主要精力都会用在收拾杨应龙和西南土司身上。

西南土司一旦搞定,整个江南的土改就大功告成,北方连年兵荒马乱,不仅百姓难活,那些士绅也不好过日子,当年山西大乱,晋商势力被一扫而空,几乎连根拔起,这倒是免了萧如薰不少功夫。

北方最大的士绅集团被毁灭,要在北方推行土改也就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南方一旦解决,北方也就不在话下。

大驰道一旦修筑到地方,地方上就再也不要想着可以脱离中央的掌控了,交通手段和信息通讯手段一旦发展起来,所谓天高皇帝远的情况将不会再出现。

萧如薰可是相当关注徐光启的研究进展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