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清和 > 第七十三

清和 第七十三

作者:来自远方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4:45 来源:笔趣阁

燕王府,承运殿暖阁内,朱棣一身大红亲王常服端坐在上,世子朱高炽恭立在朱棣跟前,将定好的计划详细道出。

“儿认为,应尽快遣人出边,收拢草原部落。队伍人数不需太多,可设正、副使各一人,护卫若干,携带盐和茶叶等,假作商队以防有失。携带之物可赠送部落首领,以利诱之。残元正在内-乱,部落之间混战不休,势力日渐削弱,趁此良机引部落内迁,是为良策。”

在燕王面前,朱高炽侃侃而谈。

北平守卫战之后,燕王更加重视这个长子,也让朱高炽愈发自信。

燕王听得认真,不时询问两句,朱高炽说得愈发详细,底气也越来越足。

道衍坐在一旁,半合着双眼,轻轻捻动佛珠,一直没有出言。

朱高炽说完,燕王没有马上点头,而是问道衍,“大和尚认为此计如何?”

“世子高才,此计大善。”道衍说道,“正使人选,世子可有考虑?”

朱高炽道:“此计实乃燕王后卫佥事孟清和所献,孟佥事可为正使。”

“孟清和?”

“正是。孟佥事于招揽朵颜三卫一事上立有大功,为人机敏果决,行事有章法,且为献策之人,应可当此重任。”

燕王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着膝盖,“倒也可行。”

道衍却轻轻摇头,“王爷,不可。“

朱高炽眉头微皱,在燕王跟前,道衍的话一向管用,只要他不同意,正使人选就要再议。

“大和尚认为不妥?”

“回王爷,孟佥事献此良策,为人聪敏可用,世子荐他为正使定是多方考量。然,”道衍顿了顿,“尚有不足之处。”

“不足之处?”

“孟佥事虽有才,然未及弱冠,经验尚且,对残元大漠未必了解。”道衍和尚见燕王脸上闪过一抹恍然,继续说道。“贫僧认为,此行当派一了解当地风俗及部落纠葛之人,官职为何暂且不论,最好为王爷近身之人。”

“近身之人?”

“当可显示王爷亲近之意。”

“大和尚此言有理。”

说到底,朱棣只是个藩王,派出“使节”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官职再高也比不上朝廷,打出名号也够不上品级。不如派遣身边之人,更显得有诚意。

再者,北元风俗不同明朝,出使之人言行皆应谨慎。各个部落三天两头的打上一仗,不了解部落之间的敌友关系,不知道上门做客的规矩,会遇上不小的麻烦。前脚刚与一个部落首领交好,后脚踩进敌对首领的帐篷里,不知情的各种拉关系,还想奶茶烤肉的招待?

扫地出门是客气,脾气火爆点,直接-操-刀子砍人都有可能。

得罪的部落多了,这就不是去招揽人手,而是给朱棣结仇了。

道衍一番解释,燕王深以为然,朱高炽脸上不由得显出一抹惭色。

“儿未曾考虑这么多,险些误了父王的大事。”

朱高炽一向谦逊,意识到自己考虑不周,立刻开口认错。在老爹跟前丢了面子不算什么,梗着脖子坚持完全没必要。

“你处事经验尚浅,一时想不周全也无大碍。”燕王没有责怪朱高炽,反而安慰了他几句,温声道,“先下去吧,正使人选,孤自会考量。”

“是。”

朱高炽退出了暖阁,看着房门关上,才转身离开。

暖阁内,朱棣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没好气的哼了一声,“大和尚是故意的?”

“非也。”道衍摇头,“世子心急了些,本意是好的。贫僧只是点播些许,王爷明鉴。”

“是吗?”朱棣放下茶盏,同意了道衍的话,“是急了点,倒是比温吞要好。北平一战,到底是长进了不少。搁在平日,他推举的人也算不错。”

道衍捻着佛珠,没点头,也没表示反对。

人已经摘出来了,多说无益。

静静思索片刻,朱棣吩咐候在一旁的郑和,“去叫侯显过来,另派人将杨铎从真定召回,越快越好。”

“奴婢遵命。”

洪武二十九年,燕王北征沙漠,侯显以内宦随军,表现果敢勇猛,很快获得朱棣的赏识,被召至身边听用。

那时,郑和才刚刚崭露头角。

侯显有辩才,个性刚毅,熟通蒙藏语言,曾深入北元腹地,了解当地风俗,又一向对燕王忠心耿耿,绝对是最好的出使人选。

“这个孟清和,”燕王迟疑了一下,“可让他做为副使?”

“王爷,不若令杨同知为副使。”道衍和尚说道,“贫僧徒弟身子不好,恐会拖延行程。何况有侯显在,多他一个少他一个都无妨。”

“大和尚,孤记得这个徒弟你还没收到吧?”

“阿弥陀佛,贫僧也曾回与王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如王爷当年。贫僧有信心!”

道衍握拳,一脸的佛光普照,光头都在闪闪发亮。

燕王很是无语。

敢同燕王这么抬杠的,除了道衍再没第二个。哪怕是一向以豪爽著称的朱能都不敢同朱棣这么说话。和动不动就剥皮填草的朱元璋他儿子抬杠,不要命了?

偏偏朱棣就吃道衍的这一套。

难倒是被这个和尚在耳朵边嗡嗡了十多年,彻底麻木了?

很有可能。

不过,孟清和的确是个人才,几番献策,行事看似缺少章法,细想却有可取之处,与道衍有不少相似之处,合了大和尚的脾胃,倒也不奇怪。

下次出征,还是带上吧。

孟十二郎回到王府,查验过腰牌,见过王府典宝之后,快步回了厢房。

解下大氅,长随送来热水,温热的布巾扑在脸上,孟清和舒服的喟叹一声。

“佥事可要用饭?”

“不必了。”放下布巾,整个人顿时精神了许多,“我不饿。”

“是。”

长随退了出去,房门关上,吱嘎一声,室内变得寂静下来。

孟清和坐到桌旁,倒了一杯茶水,一点一点滋润着有些干涩的喉咙。

族内的事情暂时解决了,病假也不能继续休下去了。转眼就到三月,德州的朝廷大军肯定会有行动,燕王出征,燕山后卫不是前锋也要拱卫中军。沈瑄说过,他还缺少战功,这次,他必须随行。

德州一行,免了孟氏一族的杀身之祸,接下来,他就要为自己努力了。

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想升官发财就要冒险。

想通之后,一直悬着的心暂时放了下来。甭管是有人算计也好,怎样也罢,就算踩进坑里,谁知不会是个机会?

放下茶杯,孟清和解开武官服,打算休息一会。

明日开始,他又要在存心殿前轮值,出了王府就要准备的打仗,这么悠闲的时候恐怕再没有了。

刚躺下没一会,房门就被敲响。

孟清和不得不起身,整理好衣服,系上腰带。哪怕包得再严实,也没有穿着里衣见人的道理,武官也不会如此的豪迈。

房门拉开,赵大夫提着药箱走了进来。

“孟佥事尚未休息?老夫来得正是时候。”

“赵大夫上门,睡死了也要爬起来。”

赵大夫捻着胡须的手一顿,目光从孟佥事脸上移到打开的药箱,停在包裹银针的布袋上良久,似在斟酌,又似在衡量。

扎,还是不扎?

孟清和一缩脖子,嘴快果然要不得。起床气也要看人,有些人绝对不能迁怒,例如赵大夫。

幸好赵大夫仁心仁德,不屑同孟十二郎一般计较。表情淡然的见礼,寒暄两句,落座。

孟十二郎识趣的伸出手腕,诊脉,用药。

赵大夫表示,孟佥事恢复尚可,还要继续努力。

“佥事仍是心思过重了。”

孟十二郎连声说道,一定谨遵医嘱,听赵大夫的话,注意休息,按时吃药、

“如此才好。”赵大夫盖上药箱,“老夫近日要为王妃诊脉,佥事若身体不适,可遣人去请刘大夫。”

“赵大夫费心了。”

送走赵大夫,孟清和重新躺回床上。

为王妃诊脉?莫非是王妃身体不好?

虽然奉命守卫王府,对燕王妃,却一直是只闻七名未见其人。

据说燕王妃很有学识,武力值很高,燕王对她相当爱重。北平城交给世子守卫,实际也是交给了王妃。

巾帼英雄四个字,用来形容她再合适不过。

历史上,徐皇后去世之后,永乐帝再未立后。

想着想着,孟清和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却睡得很不踏实。

梦中,他独自走在一座桥上,桥下就是万丈深渊,黑蒙蒙的一片。

每迈出一步都必须万分小心,一脚踩空就是万劫不复。

他很小心,以龟速移动。

坑人的是,即将达到对岸时,咔嚓一声,桥突然断了!

自由落体过程中,孟十二郎愤怒的比起了两根-中-指。

做梦也不能这么坑人!

失重的感觉并不好受。

一片黑暗之中,声音发不出来,踩不到底,没有任何可借力的地方,只能不停的下落。

恍惚中,手腕突然被钳住,力气大得挣脱不开。

孟清和猛然间睁开眼,一头的冷汗,脸色十分苍白。

沈瑄正站在床边,俯身,一手托着他的颈后,一只手扣住他的手腕,眉头微拧。

抓住他的,是沈瑄?

“沈指挥?”

“魇着了?”沈瑄放开孟清和的手,回身取来布巾,擦过孟清和的脸颊和颈侧。

布巾是温热的,力道有些大,却让人感到踏实。

孟清和闭上双眼,到底是在梦中受惊了,呼吸有些急,浑身没有力气。

额头上布巾移开,耳边传来水声,在寂静的室内格外清晰。

“长随说你休息了。”沈瑄坐在床边,手覆上孟清和的额头,声音有些低沉,“在门外听到声响,进来却看到你摔在地上。”

摔在……地上?

孟清和连忙确认五官,万幸,应该不是脸着地。

沈瑄奇怪的看着他的举动,“幸好裹着被子摔得不重,抱你起来却不老实。”

说到这里,声音一停,修长白皙的右手举到孟清和眼前,缓缓的收拢四根手指,只留下一根中指。

孟清和震惊了,万分震惊。

这是什么情况?!

沈瑄一脸平静,问道:“此为何意?”

“……”

“抱你起身时,双手都是如此。”

“……没有意义。”绝对没有!

“恩?”

“卑职睡糊涂了。”孟清和嘴角扯开一抹僵硬的笑,“完全不知道自己都做了什么。”

“哦。”

沈瑄点头,没有继续在手指的问题上纠缠。在孟清和刚要松口气的时,突然掀起了被子的一角,手探进去,很是自然的摸了一把。

孟清和;“……”

他该如何反应?

主动一点,还是摆出严肃的表□拒还迎一下?

“果然。”沈瑄收回手,“出了一身的汗,衣服被褥都要换。”

“……”好吧,是他不-纯--洁。

“自己能换吗?”

“能。”

“还是算了。”沈瑄摇头,“不能再受凉,我帮你。”

帮他?

一阵轰鸣,孟清和头又开始晕。

沈瑄的手已经搭上了孟清和的领口,指尖有些凉。下一刻,他的下巴突然被抬了起来,额头后仰,一块布巾瞬间捂上了他的鼻子。

孟清和眨眨眼,先是不解,然后顿悟。

情绪起伏过大,流鼻血了……这不是丢人可以形容的了。

窝在被子里,孟十二郎彻底石化。

至于吗?至于吗?!

穿越一回,一世英名全都碎成了渣渣。

孟十二郎自怨自艾,自我厌恶中,丝毫没有发现,背对他的沈指挥勾起了嘴角,怎么看,怎么有点“纨绔”的味道。

对大明朝的侯二代,孟十二郎还是了解得太少。

最后,衣服是孟清和自己换的,被褥是长随抱来的,赵大夫背着药箱又跑一趟,开了一副汤药,熬好送来,险些苦得孟十二郎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没扎他,原来在这里等着吗?

捏着鼻子把药喝下去,孟清和的额头又冒出一层细汗。身体却轻松许多,睡意很快涌上。

沈瑄一直没有离开,靠坐在孟清和身边,将他连人带被的揽进怀中,轻轻拍了两下。

“睡吧,我陪着你。”

声音很低,带着安抚的味道。想起赵大夫的话,表情微凝。

“孟佥事思虑过重,难以放开。这样多折腾几次,老夫也无法保证不留下病根。”

思虑过重吗?

手指抚过有些汗湿的额角,该如何开解?

黑色的眼眸微合,掩去了几许复杂的思绪。

这一觉,孟清和睡得很沉。

醒来时天已大亮起,沈瑄也已离开。

候在门外的长随一直小心听着室内的动静,昨夜,沈指挥冰冷得似要杀人的目光,想起来就让他全身发寒。

“佥事可是醒了?”

“进来吧。”

孟清和起身时并没感到头晕,赵大夫的医术当真是厉害。

“佥事先洗漱,早饭马上送到。”

“麻烦了。”

长随表现得比往日周到许多,孟清和洗漱之后,一碗小米粥,几个饼子和两碟小菜已经送到。食物的香气引得肚子咕噜噜叫,捧起粥碗,几口下肚,整个人都暖和起来。

辰时正,孟清和出现在存心殿外,巡视之后顺便鼓励了两句,转道去见朱高炽。

为了探亲假和宝钞,也该去谢一回。

来的时间却有些不巧,朱高炽正在忙。

燕王回到了北平,需要朱高炽处理的政务仍是不少,车马粮秣的调派是重中之重。

德州的朝廷大军秣马厉兵,随着武定侯,安6侯和都督平安的队伍先后抵达,从德州传递消息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吴杰从真定城下败退,损失了足足三万人马,但对德州此时的兵力来说,着实不算什么。

南京送来的消息,朝廷下令召集的军队足有六十万,号称百万。不断从南方调派的卫军还携带有大量的火器,立刻引起了燕王的警惕。

三十万对六十万,燕军人数只是朝廷军队的一半。论粮马辎重,燕军也不占据优势。

朝廷大军主帅虽是李景隆,平安郭英等人却不是吃素的,再加上即将从南京出发的徐辉祖,朱棣比以往更加重视此次战斗。

这会是一场苦战。

得胜,则更进一步,顺势打出河北。

战败,积攒的家底保不住,连命都要丢掉。

道衍和尚表示,王爷不必多虑,如往常一般冲上去砍人就是了。

燕王眉毛一竖,虎目一瞪,敢情要和人搏命的不是你这秃驴!

道衍拈花一笑,佛态十足,王爷不用担忧,皇帝已有命令,不得让他背负杀亲之名。就算话是对耿炳文说的,其他的朝廷将领也不能当做不知道。

“王爷龙威,必登大宝!”

道衍的劝说很有效,燕王不焦躁了,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周密准备。

侯显和杨铎就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中向北元出发了。

根据侯显的要求,从燕王辖下的守御千户所中-抽-掉少数归附蒙古骑兵,与燕山卫共同负责此行的安全工作,遇上草原部落,有这些蒙古人现身说法,必定更有说服力。对北元的了解程度,又有谁比得过他们?

“大善。”

燕王同意了侯显的建议,亲自送他出了北平城。

侯显万分感动,哭得不能自已,表示一定完成王爷交代的工作,肝脑涂地在所不辞。郑和低头撇嘴,抬起头也象征性的抹了几滴眼泪。

同行业的竞争上岗机制,果然锻炼人。

侯显与杨铎也算旧识,行在路上,谈及献出此计的孟清和,话中颇多赞扬。

“若有机会,显愿同孟佥事当面一晤。”

杨铎没有接言,只下令队伍加快脚程,赶在后日前抵达开平卫,与卫所边军做好交代,尽快进入草原。

侯显了解此行的重要性,不再多言,挥舞起马鞭,马蹄踏起一片碎雪,远看,似从地面腾起了一片白色的薄雾。

自此,明初又一位航海家,有名的外交家,郑和船队的三号人物,未来的司礼少监侯显,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在孟十二郎毫无所觉时,已然刷了这位不少的好感度。

先是郑和,再是道衍,紧接着就是侯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孟十二郎的人格魅力也是相当的高,虽然,作用的对象有些奇怪。

厢房内,朱高炽运笔如飞,孟清和请见时,他正忙着核对调入燕山前军的战马数量。真定城一战,徐忠和沈瑄缴获战马千余匹,损失也同样不小,一来一回,真正能算入“盈余”的并不多。

除了战马还有军粮。

几十万大军的粮草,差不多要半空库仓。南军驻扎在德州,想派军队抢劫军粮也不是那么容易。

朵颜三卫暂时被安抚了,可谁知会不会再突然闹起来?

朱高炽发愁,见到孟清和,忍不住又开始吐苦水。

孟清和学聪明了,不管世子怎么说,他都不开口。

“侯显已带人前往草原,原本孤想推荐你的。”

朱高炽道出这番话,孟清和面露惊讶,没问朱高炽为何如此“看重”他,也没问这事怎么没成,只一个劲的表示,不能为王爷和世子分忧,十分惭愧。

“卑职惭愧。”

孟佥事的演技很到位,一点不满都没有,还流下了几滴眼泪,增加说服力。

“孟佥事不必如此,是孤想得不周。”

朱高炽一番感慨,孟清和又是一顿惭愧,好不容易告辞出来,摸摸额头,没出汗,掌心却变得冰凉。

为姓朱的打工,果然不是件容易事。

刚绕过廊下,迎面遇上了高阳郡王。

比起在开平卫初见时,朱高煦眉眼间多几分凌厉,身上也带了更多的刚毅和煞气。

“卑职见过郡王。”

“孟佥事不必多礼。”朱高煦亲自将孟清和扶起,“佥事最近可好?”

“回郡王,卑职一切都好。”

“是吗?”朱高煦挑起一边的眉毛,“孤观孟佥事的气色却不太好,人也有些消瘦。”

“回郡王,卑职一向如此,一天吃上几顿也魁梧不起来。”

朱高煦点头,目光落在孟清和的胳膊上,“的确。”

孟清和:“……”是应该感谢这位没再说出“小娘”一类的惊人之语?

刚打算托辞离开,又见郑和从朱高煦身后走来,见着两人,先对朱高煦行礼道:“郡王,王爷召见。”

“父王是承运殿西暖阁?”

“回郡王,正是。”

“孤这就去。”

孟清和刚想借机开溜,却被郑和叫住。

“孟佥事,王爷也召见了你。”

孟清和:“……”

他今天是走什么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