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清和 > 第六十四章

清和 第六十四章

作者:来自远方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4:45 来源:笔趣阁

沈指挥向来说一不二,他说要拜访孟清和家中,更是上司对下属的体恤,不提孟虎和孟清江,便是四个跟随孟清和的边军,都是各种羡慕。

虽然边军都是糙汉子,可也长了眼睛。燕王视沈指挥如子侄,日后登上九五,以沈指挥的战功和谋略,飞黄腾达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朱高炽和朱高煦敢拉拢王府中的任何人,唯独不敢打沈瑄的主意。

前定远侯沈良同燕王的交情不必说,沈瑄的武力值和谋略更是军中拔尖的,燕王对他的重视,朱能等人对他的爱护,王府上下都看得清清楚楚。

朱高炽好不容易才让燕王对他有少许改观,自然不想因此惹老爹不高兴。

朱高煦虽在军中有一定的威望,除去郡王的身份,也远不能同张玉沈瑄等人相比。

兄弟俩一直以来的明争暗斗,虽因燕王靖难起兵暂时偃旗息鼓,但两人都知道,如果靖难事成,燕王登上皇帝的宝座,彼此间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世子只是藩王的继承人,太子却将在皇帝之后富有天下。

孟清和所言的另创一份“家业”,在朱高煦的脑海中已然被转换成为大明开疆拓土。

为国开疆,为他所愿,在那之前,他必须向父王,向天下证明自己!就算最终得不到那个位置,有些事也必须去做。

听起来愚蠢,但身为皇室子孙,他有自己的骄傲,也有自己的坚持。

孟清和不是朱高煦,自然不了解他的想法。作为一个小人物,无论是继续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走钢丝,还是投向任何一方,都要担负极大的风险。

比起朱高炽兄弟,现在的燕王,未来的永乐帝才是最大的boss。在今后的二十几年,拼命刷这尊**oss的好感度才是孟十二郎保命发家的根本。

想得明白,真正做起来却有谈何容易?

孟清和苦笑一声,想这些干嘛,好容易能回一次家,该高兴才是。

王府外,十几辆马车满载着米粮和酒肉布匹排成一列,五十余名燕山后卫充任了马夫和护卫,候在车旁。

孟清和转头看向沈瑄,沈指挥很淡定,表情中看不出丝毫的端倪。

无奈,孟十二郎只能开口询问,“指挥,这是?”

“年关将至,王爷遵太--祖高皇帝《存恤高年诏》,备下米粮布帛等送于治下老人。”

“这些都是?”

“大部分。”

一名护卫牵来沈瑄的坐骑,沈指挥拉住缰绳,翻身上马,“另有拜见孟佥事家中备下的礼物。”

孟清和眨眼,目光再次被马车吸引过去,即便是北方,养马也多备做战马,民间多用牛车。如此大手笔的马队,也只有燕王府能够做到。

沈瑄要去自己家中拜访,本就让孟清和惊讶,还带上了见面礼?

顶头上司带着礼品到家中慰问?

孟十二郎摸了摸-胯--下战马的脖子,总觉得这事不太对劲。

那日沈瑄在帐中为他上药,期间发生的种种,便是傻子也能明白几分。

孟清和想主动一点,干脆把挡在面前的那张窗户纸全部扯掉,反正已经被捅了不少窟窿,还挡着作甚。奈何沈瑄多日来的表现,又让他有无处下手的感觉。

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偏偏让人不敢轻举妄动,本能的感到,一旦下手,恐怕事情绝不能善了。

这种不善,比被揍几顿还要严重。

走在路上,孟清和一会皱眉一会叹气,要么就是盯着沈瑄的背影沉思。

沈指挥没有回头,充当车夫和护卫的燕山后卫诸人也当没看见,孟清江一路行来的情绪都不高,只有孟虎注意到了,策马上前几步,不解问道:“十二郎,你这是怎么了?”

“啊?”

“莫非是担心家中,近乡情怯?”孟虎在军中磨练了许多日子,性格也豪爽许多。

孟清和摇头,心中所想自然不能说,说了,孟虎百分百会从马上摔下去。万一摔伤了,总不好和九叔公交代。

“五堂兄不必担心,我没事。”孟清和说道,“只是离家数月十分想念,马上就要见到家人,有些感慨罢了。”

“的确。”孟虎没有多想,接言道,“不瞒十二郎,我也是如此。只是四堂兄那里,唉!”

说到孟清江,孟虎的语气变得有些沉闷。

不用猜,孟清和也能想到,孟清江和家中的关系已是疏远,更存下了一分埋怨,怕是很难弥补。

孟清江并未责怪孟清和将他带去边塞,相反,他不只一次同孟清和说起,若非离开孟家屯去了开平卫,自己也不会有今日。一个小旗在军中不算什么,可手下也管着十个人,单单授田就有一百五十亩。随军征战虽时常遇到危险,开拓的眼界,获得的赏赐,却是他几个月前想都不敢想的。

“四堂兄变得不喜多言,心思倒比之前沉稳。”孟虎说道,“若是再临一场大战,凭手中战功也能升任总旗。”

不只是孟清江变了,孟虎也同初到开平卫时不一样了。

本人或许没有发现,孟清和却看的清楚。如今再商量猎取野兽换粮,他绝不会担心得辗转反侧,整夜睡不着觉了。

临近年关,天气变得更冷。

朔风卷过,空中零星飘起了雪花。

这样的天气,让人不由得回忆起了边塞的日子,即便苦寒,竟也有着诸多怀念。

大漠孤烟,天际辽远。

站在城头之上极目远眺,只有碧绿草场和寒冬雪原的更迭。

戍守边塞是孤独的,北元每年的打谷草,除了带给边塞威胁,也成了边军们排解郁闷的一条渠道。

杀戮,征战,血与火牢牢刻印在了边军的灵魂中。

大明边塞的守卫者如今拿起了刀枪,与昔日的同袍拼杀,刀光中溅起的血同样鲜红刺目,与砍杀鞑子没有任何不同。

马队行进间,除了呼啸的北风,只有车辙压过积雪发出的吱嘎声。

车上的燕军在雪中挥舞着长鞭,听着响亮,鞭梢都鲜少落在马身上。

边军对战马极为爱护,在开平卫时,孟清和就见识过了,马比人值钱。

雪并不大,风却很冷。

风雪中,前方出现了一片醒目的建筑,土石垒砌的围墙,木头搭建的角楼,围墙后的一棵古树格外的醒目。

离家日久,孟清和的确有了些许近乡情怯的感觉。

沈瑄示意孟清和过去,“那里可是孟家屯?”

“回指挥,卑职离家时,围墙和角楼尚未造起。”

“围墙和角楼,不是孟佥事属意建造?”

孟清和:“……”这位是怎么知道的?天生的锦衣卫?

“朝廷大军路过此地,未掠一寸,未伤一民,孟佥事居功至伟。宛平县令已报与王爷,其上附有里长及诸多耆老的赞誉。”

孟清和干笑两声,“卑职只在给家慈的信中偶有提及,归根结底,还是族人的共同努力。”

沈瑄笑了笑,没有再言。

看着他的笑容,孟清和心里却有点没底。

燕王知道了?

等到燕军攻打济南的时候,铁铉再祭出太--祖高皇帝神牌,还会管用吗?

无论真假,燕王都不会用炮去轰洪武帝的牌位吧?

到了那时,自己这个借用了铁铉创意的会不会被迁怒?

越想心中越没底,自不由得出了一头冷汗。被风一吹,结结实实的打了个喷嚏。

不能怪他胡思乱想,实在是刷永乐帝的好感度不容易,拉仇恨值却相当简单。

未及多想,角楼上巡守的壮丁已发现了一行人,立刻敲响了铜锣。

沈瑄下令众人停下脚步,亲自拍马走近,说明来意。

孟清和紧跟上前,拉开了嗓子,“九叔公,十二郎和两位堂兄回来了!”

这一嗓子,比沈指挥带来的粮食布帛还管用。

墙上的吊门立即放下,没过一会,门内走出几名老者,身上都穿着厚实的圆领棉袄,胡须和头发花白,满脸的沟壑难掩激动的神色。

老者身后跟着孟氏族人,孟清和的几位堂叔都在其中,唯独不见孟广孝和孟清海的身影。

“真是十二郎!”

“四郎,五郎都回来了!”

“回来了好啊!”

见到比几个月前显得苍老的孟重九,孟清和,孟虎和孟清江早已飞身下马,跪在雪地上给老人磕头。

孟重九亲自扶起一身武官服的的孟清和,再看同样英气勃发的孟虎和沉稳的孟清江,不由得老泪纵横。

有了这些好儿郎,孟氏一族便有了指望,九泉之下,他也能挺直摇杆去见逝去的族中弟兄,见到了祖宗也能说一句,十二郎之后,孟氏三代无忧。

“快起来!”待到孟清和三人起身,孟重九将目光转向下马的沈瑄,“这位是?”

沈瑄上前一步,说道:“晚辈沈瑄,见过耆老。”

“九叔公,这位是燕王麾下燕山后卫后卫沈指挥。”

得知眼前是三品武官,孟重九忙要行礼,“小老儿无状,失了礼数,请沈指挥见谅。”

沈瑄动作极快,托住孟重九的双臂,“耆老莫要折煞晚辈,理应晚辈拜见耆老。”

话落,抱拳躬身,对孟重九执晚辈礼。

被如此礼遇,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自认见过世面,孟重九也险些晕过去。

无论十二郎的官多大,都是族中晚辈,他的礼,孟重九自然受得。

沈瑄与孟氏非亲非故,却对他执晚辈礼,孟重九当真是有点晕。

太--祖高皇帝再敬重老人,也没见哪个朝廷三品大员对平民百姓如此礼遇。

莫非是燕王旨意?

若真如此,燕王登上大宝,必为圣明天子。

什么燕王暴虐滥杀,统统都是胡说八道!

孟重九的脑补功力有点强,沈指挥的本意被严重扭曲,却偏偏被扭曲得很合理。

燕王事后得知,也是抚着短髭,得意的说道:“吾兄之子,果为麒麟儿!”

被误会的沈指挥又能说什么?

只能沉默,表示同意。

这种误会,压根没法解释。

在很多时候,误会比真相更容易让人采信。

一行人被迎入门内,众护卫将马车上的粮食和布帛卸下,刚巧里长正在屯中,不必众人再多绕远路,只请孟氏族人前往附近村屯送信,着人来领即可。

“还请沈指挥移步,到寒舍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沈瑄谢过孟重九的好意,坚持等到附近村屯的人6续赶来,亲自将米粮布帛分发下去,余下一车,却道是送于孟清和家中的拜礼。

不只孟重九,闻听此言的人都开始晕。

众人看向孟清和的目光全都带上了问号,这是怎么回事?

莫非十二郎的本领通天,才使得上官如此礼遇?

还是两人有了过命的交情?

亦或是沈指挥欠了十二郎的人情?

无论怎么看,可能性都很低。

十二郎的确是聪明,可凭他现在这副身板,能从战场上平安无事的回来,还升了官,在孟氏族人眼中都是一种奇迹。

“实不相瞒,晚辈同十二郎之情谊非同一般,此行奉王爷之命,也是专为拜访十二郎家中。”

此言一出,孟清和也开始晕。

十二郎……沈瑄第一次这样称呼他。

情谊非同一般?下意识的捏了一下耳朵,有点发热。

沈瑄话说得明白,孟重九等人自然不会硬拉住他,只能吩咐孟清和,绝不能慢待了上官。

“十二郎当真是了不得啊!”

众人再次发出赞叹之声,孟虎站在孟重九身边,扶着老人的胳膊,“爷爷,孙子也带了些粮食布匹回来,还带了整扇羊肉一条牛腿,都是王爷赏下的。待回了家,孙子给您和爹娘磕头。”

由于父亲是入赘,孟虎随母姓,称呼孟重九为祖父而不是外祖,自然合情合理。

作为上门女婿,孟虎的父亲不得科举,被举荐也不能做官,更不能占用妻家的财产。纳妾?绝对是想都别想。后代想要改回父姓需获朝廷批准,擅自更改绝对不行。

一旦犯了以上任何一条,关进牢房是轻的,罪行严重的还会被流放充军。

孟重九一家待人厚道,孟虎的父亲也不是好吃懒做的,一家人过得还算和睦。

不过,随着孟虎在军中崭露头角,难免这个老实的女婿不会生出些想法。洪武年间,便有科举入仕的官员由母姓改成父性,承继父族香火,还是皇帝亲自批准。

若女婿生出这样的心思,孟重九不知是该应了他,还是拼着当年的恩情阻拦。

为了孟虎将来的晋身,顶着赘婿之子的名头也是不好听。

孟重九心中转了几个弯,始终打不定主意,只得暂且放下。眼下,比起自家中的事,四郎一家才是真的不好办。

“四郎,你随我来。”

大郎惹上的祸事,处理不好恐会牵涉到族内,族人自然不会对外宣扬,但四郎是必须知道的。

“你爹娘和大哥现在都被关在祠堂,你先去见他们一面,給你爹娘磕个头。回来之后,九叔公再告诉你根由。

听到家人都被关进祠堂,孟清江的脸色顿时一变。心中存了再多的怨恨,也是他的父母兄长,乍听此言,不担忧是假的。

可仔细一想,爹娘和大哥被关进祠堂必定是犯了大错,经过族中老人共同商议决定,否则孟广孝身为族长,孟清海有秀才的功名,单凭孟重九根本无权关他们。

“尊九叔公教诲,清江去去就来。”

孟清江脸带焦急,脚步匆匆,孟重九和几名老人都是摇头叹息。孟广孝糊涂,他们当初也是看走了眼,十二郎不提,便是四郎也比大郎要强上百倍。

读书好,人聪慧,心思却不正,做了官早晚也会给族中招来祸事。

早些年间犯事的官员,哪个不是带累了一家一族?

“爷爷,大堂伯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别问,四郎回来一并说与你们。十二郎那里,等沈指挥离开再请他来家。”

“是。”

孟虎扶着孟重九归家,族人也纷纷散去。里长今日在此,也是为了孟清海惹下的事。结下这门亲,里长早就后悔不迭,无奈自家闺女是个死心眼的,只能想法子为孟广孝一家说上些好话。

半辈子的脸面,八成都在在这个女婿身上丢进了。

孟广顺和孟广信一边走一边商量着,十二郎如今做了官,孟广孝一家却惹怒了全族人,换成孟广智刚死的时候,谁能想到会有今天这个局面?

“二哥,我看还是把十二郎家的田还回去。”

此言立刻获得了赞同。

“四弟说的对,尽快还回去,不然睡觉都不踏实。”

孟广顺却摇头,“十二郎如今哪还看得上那点东西?硬还回去,难保又是一场麻烦。万一有人传出十二郎恃强凌弱欺负族人的话,咱们在族老那里都吃不了兜着走。如今全族都指望着十二郎几个,做事得好好掂量一下。”

“那该怎么办?”

“依我看,田地不能还,要在旁的地方补上。”孟广顺说道,“先回去捡着肥嫩的小羊羔杀了,给十二郎家送去。六弟妹知道十二郎回来,未必知道上官也会登门,家中恐怕没有准备。”

“二哥说的是,咱们这就回去!”

“慢着,回去告诉自家婆娘,没事别嚼舌头。广明,尤其是你家的。族里的儿郎今后都要靠十二郎提携,不能在这个时候犯糊涂。”

兄弟几人商定,纷纷回家准备,片刻后,屯子里就传出了羊羔的叫声。

孟广顺等人将杀好的羊羔送到十二郎家,孟重九和几位族老家中也各自送上一份。除了卖个好,也是存下了另一份心思,孟广孝被关了祠堂,族长肯定要另选他人,老人们不会出头,十二郎这辈,出息的都羡慕四郎五郎,也想跟着十二郎出去博一把,余下的根本不能服众。

他们兄弟几个努力一下,在族老眼中留个好印象,同十二郎缓和一下关系,说不定好处就会落在自己的头上。

孟广顺等人的想法,孟清和自然还不知道,他正立在孟王氏面前,看着堂中的沈瑄,脑袋里嗡嗡作响。

他怀疑自己幻听了,不只是他,连坐在堂上的孟王氏也已经石化,至于门后厢房里的孟许氏和孟张氏,同样是吃了一惊。

唯一若无其事的,只有兴高采烈分着糖果的孟三姐和孟五姐。

松子糖,麦芽糖,还有叫不出名的,过年时都没见过,含一块,满口的香甜。

孟三姐正在换牙,张嘴一笑,门牙少了两颗,说话有些漏风。

“娘,十二叔给的头绳。”

分完了糖果,两个小姑娘又打开孟清和给的木匣子,拿起一条头绳,上面串着米粒大小的珠子,要孟许氏和孟张氏给她们绑头发。

妯娌俩的心思此刻都在外边,哪有心思给女儿绑头发。好声说了两句,两个小姑娘也懂事,自己到一边玩了起来。

堂屋中,孟王氏尚未从石化状态中缓过劲来,僵硬的坐着,没有出声。

沈瑄收起一身的杀气,温声道,“晚辈与十二郎一见如故,相交默契,情谊匪浅,已可兄弟相称。这些只是晚辈的一点心意。”

俊颜朗目,修长挺拔,通身的贵气。

举止得体,态度温和,使人极易生出好感。

不过,无论他怎么说,摆在孟王氏眼前的“拜礼”都有点太惊悚了。

院子里的一车粮食布帛连添头都算不上,接下来取出的一对玉佩才真正的吓人。

这是薄礼?

哪怕孟王氏是个村妇,也能看出这两块玉牌的价值不菲,怕是轻易得不着的宝贝。上面的花纹不是一般人家能用的,寓意也着实特殊了点。

比翼双飞,鸾凤之盟。

这样一对玉佩是轻易能送出手的?

还是自己不了解贵人的行事规矩?

孟王氏下意识去看儿子,殊不知孟清和也被沈瑄突然放出的大雷给惊到了。

艰难的动了动眼珠子,沈瑄,他到底想干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