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清和 > 第五十章

清和 第五十章

作者:来自远方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4:45 来源:笔趣阁

北平城内的战斗持续了三天。

九门中的八门守军很快被击溃,或是投降,或是退出城外。独西直门守军表现得异常悍勇,燕军久攻不下。死伤于此的人数,竟比其他八门的总和还要多。

燕王怒了,撤下率兵进攻此门的何寿,亲自指挥战斗。

被喷了一脸唾沫星子的何寿不敢有二话,指挥被撤了,干脆-操-起长刀,充作步卒,和麾下士兵一同发起了冲锋。

拿不下西直门,他也没脸见人了。

一时间,西直门前箭飞如雨,刀光如簇。不断有双方士兵倒下,却没有人后退一步。

杀戮一旦开始,就不可能轻易结束。

燕军知道,三天了,九门只剩下西直门,攻占这里才能真正的控制北平。

城门守军也知道,一旦被击败,等待自己的只有死路一条。

燕王反了,势必要以血祭旗。

等待城外增援是个奢望,宋忠的军队已经彻底陷入混乱,开平卫指挥使徐忠率领的两千骑兵,就像一把锋利的长刀,狠狠扎入了宋忠的乱军之中。三万人的军队顷刻间土崩瓦解,烟尘中血色弥漫。

西直门上的守军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不是没有人想过逃跑,可怎么逃,逃往哪里?

北平是燕王的地盘,无论逃到哪里都难逃一死。

那就拼了吧,为朝廷尽忠而死,也是死得其所。

奉命守卫西直门的都指挥彭二,没有在乱军中逃出北平,而是收拢残军,固守城门。

当燕军的攻势进一步加强,也注定等不到宋忠的援军时,彭二的脸上丝毫不见惧色,令亲兵牵马,跃身而上,手持长枪,大喝道:“燕王是为反贼,我等皆食朝廷俸禄,当为国尽忠!从我杀贼!杀!”

“杀!”

西直门残余守军,拼着最后的力量,对燕军发起了反冲锋。

没有任何的胜算,只是慨然赴死。

比起逃跑的余瑱,比起城外的宋忠,彭二同他手下的残军,诠释了真正的勇敢与忠诚。

看着从西直门杀出的一百残军,燕王举起长刀,长年在北疆同鞑子拼杀的汉子,最重英雄。

面前的,是欲置他于死地的敌人。

同样是值得敬佩的汉子,是英雄!

“杀!”

燕军步卒如潮水般分开,骑兵冲杀而出,高阳郡王朱高煦冲锋在前,手持一柄长刀,瞬间同迎面冲来的彭二战在一起。

刀锋碰撞,长枪挥舞,这是北平城内的最后一场战斗,也是最惨烈的一场。

天空中,残阳如血,城门下,血流成河。

彭二最终倒下了,手握长枪,死不瞑目。

高阳郡王待要斩下他的头颅,被燕王制止。

“彭指挥是个汉子,厚葬!”

朱高煦收起长刀,“遵令!”

城内的喊杀声骤停,城外的宋忠便知事不可为,率领逃出城门的余瑱等人,收拢部分南军和边军,仓促间退往居庸关。至于燕山护卫和其他边军,是杀是降,任由他们去吧。

主将带头溜号,士兵自然再无战意。

杨铎等人趁机与徐忠带来的骑兵汇合一处,将被困在乱军中的宋忠部下一网打尽。

至此,宋都督麾下三万余人,不说损失殆尽,也是元气大伤。

燕山护卫多倒戈燕王,边军亦无战意,事后清点人数,随宋忠一同退到居庸关的军队竟不足一万人。好在6续有北平城中退出的守军编入,人数勉强又凑到了三万。

宋忠令余瑱率五千兵卒防守居庸关,自己带领余下的军队退守怀来,同时派出快马给朝廷送信,燕王反了,北平城也落在了反贼的手中。

得知宋都督只留给自己五千人,余瑱就明白,他和这五千人都将成为弃子,成为拖延时间的炮灰。

余瑱没有表示反对,也没有立场反对。

张昺谢贵被杀,燕王趁势夺取北平城,他要负很大的责任。如果不是他拍胸脯保证,张昺谢贵或许不会死得那么干脆利落。事后余瑱也在反省,当时怎么会脑子发抽?进燕王府验明正身也不用两个都进去,进去一个不也成吗?

如果不是张昺谢贵都被燕王砍了,张信跟着燕王造反,王府外的守军也不会群龙无首,更不会溃败得如此之快。自己不会被乱军裹挟,一路退出了北平。

想到这里,余瑱叹了口气,事已至此,后悔是没用的。既然宋都督将他当成了弃子,死在沙场上总比被朝廷问罪要好得多。

他死了,至少能为家人避祸。

北平城内,战死士兵的尸体都被收敛,城内燃起了无数支火把,燕王骑在马上,虎目威严,沉声道:“吾乃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亲子,受祚以来惟务循法守分,尔曹所共见。今天子无道,受奸臣蒙蔽残害宗藩,已削夺五王又及于吾,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吾义于奸邪不共戴天!遵太-祖高皇帝训,自今起兵靖难,扫除奸臣,荡平宇内,清君侧!”

恰逢旭日东升,雾开青天,燕王一身铠甲,威风凛凛,让人不由得拜服。

“我等愿附骥尾,助王爷荡平宇内,扫除奸臣,匡扶社稷!”

“我等愿追随王爷!”

“王爷千岁!”

有了上次宣扬造反理论的经验,无论燕王还是张玉朱能等人,业务都变得极其熟练。

燕王给了梯子,立刻有人哭着喊着上去扶,其中,何寿喊得最起劲。

先前的工作没做好,打不下城门,让顶头上司很不满意,这一回必须好好表现,表现好了,今后才有前途可言。

徐忠进城时,正巧赶上大表忠心的机会,一点也不含糊,立刻下马,扯开嗓门,瞬间压倒一片。

论起嗓门,边军的汉子惧过谁!

孟清和同旁人一起跪在地上,溅在脸上的血迹已经干涸,皲裂成块状,很不舒服。

难受也不能擦,这是参加战斗的证据。没见围在燕王身边的那几位,杀人功夫过硬,下手太利落,反应太快,一点血没溅上,只能自己动手抹,个顶个的红脸关公。

燕王仍在慷慨激昂的演说,话中多次提及他是洪武帝和马皇后的儿子,为自己再镀一层金。

建文帝并不是太子妃常氏所生,他的母亲先是侧妃,后为继妃,严格算来,他是“庶子”出身。燕王如此强调,是为在身份上表明立场,比起朱允炆,他才应该是正统。

不管旁人怎么想,反正燕王就这么说了。

表示怀疑?后果自己掂量。

孟清和是打定主意跟随燕王靖难,为权利财富美人奋斗终生,就算朱棣说他是火星人生的,又有什么关系?

和他有一样想法的人,想必不少。

众人三表忠心,表示一定团结在燕王周围,高举靖难大旗,一心一意走造反道路,坚决不动摇。燕王顺势勉励几句,承诺跟着老子去靖难,好处绝对不少!房子票子不是问题,官位也不在话下!

众人再次高呼,气氛变得更加热烈。

燕王趁热打铁,任命朱能为前锋,率领两千骑兵和三千步兵追击宋忠。

同时派出燕山护卫,给住在附近的兄弟们递个话,老子要靖难清君侧,扯旗造反,你们看着办。

朱棣做事的风格很像朱元璋,要么不做,一旦做了,必定一条路走到黑,前边没路了,也能开出一条路来。斧子锤子没用,直接用炮轰。

在这一点上,建文帝比不上永乐,更比不上洪武。该决断的时候总是颇多顾忌,注定坐不稳江山,成为输家。

兄弟们待到燕王造反的消息,反应不一。

有人在观望,有人跃跃欲试,反应最大的是谷王,不知这位怎么想的,接到消息,二话不说,收拾行李直接奔往南京,还是夜奔。

朱棣也是相当不解,和他做邻居不安全,跑到建文帝的地盘上就安全了?

肯定是脑袋被石头砸了。

不过,现在他没太多时间去考虑谷王脑袋被砸出多大的坑,战争过后,北平城内的居民需要安抚,兵器粮秣需要大规模征调,从乡间抽-调来的大批精壮需要安置,所有的事情堆在一起,燕王府上下都忙得脚打后脑勺。

孟清和也不得闲,奉命带人缉拿城内细作,安置投降的敌军,还要配合城内的兵马司,处理一下环境卫生问题。

这些“重要工作”都是世子为他争取来的,从沈瑄手下借调他这批人马的时候,沈指挥竟然当场表示同意。

孟清和很郁闷,眼下可是建功立业的最好机会,之前的战斗结束后,他以为自己又能升上一级,千户没有,副千户也行啊。

结果呢,他是上午片警下午狱警,抽空还要抓一下城市卫生工作。

这算怎么回事?

挤破头进了世界五百强,正踌躇满志,结果人家告诉他,别的岗位都满了,你这先拿把扫帚凑合一下。

先扔扫帚后掀桌?

孟十二郎表示,不能这么干。管他什么工作,工资一样拿,做好了都会有前途。

自我安慰十分奏效,再见朱高炽时,哪怕心里想捶他一顿,脸上仍能保持笑容。

朱高炽一边用高粱饼子磨牙,一边给下边安排工作,老爹要亲自出征,北平城内的政务,一多半都压在他的肩头。这段日子以来,他又瘦了不少,虽然还是能把朱高煦和朱高燧一起装下,走路却不再需人搀扶,偶尔还能跑几步,看得燕王妃和世子妃一起抹眼泪。

世子妃姓张,不久前给朱高炽生下了长子,同样是个大胖小子,就是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

朱棣不太喜欢大胖儿子,却相当喜欢大胖孙子。朱瞻基是他的嫡长孙,在重嫡重长的明朝,他的地位比他爹还要稳固。

孟清和还没能荣幸的瞻仰一下婴儿时期的明宣宗,这是位能把亲叔叔罩在铜缸里烤的猛人,虽然有考据认为这是胡说,但朱高煦死在他手里,到底是不争的事实。

待奏事的官员离开,朱高炽示意孟清和不必拘束,“王安,给孟百户上茶。”

孟清和却不敢真的放松,“世子召卑下来,可是有事吩咐?”

“的确有事要请孟百户帮忙。”朱高炽从桌上拿起一个蓝皮本子,递给孟清和,“在南京时,孤发现孟百户精通算学,王府正是用人之际,孤请示过父王,留孟百户在北平,此次便不需随军出征。”

孟清和有点没听明白,这是打算给他换份工作?

“父王已下令擢升孟百户为燕山后卫指挥佥事,领兵保卫王府,随孤听用。”

燕山后卫指挥佥事?

孟清和看着朱高炽,朱高炽憨厚的笑笑,又拿起一个高粱饼子,继续磨牙。

“孟佥事,快谢恩呐。”

见孟清和发愣,一旁伺候的王安提醒了一句。

孟清和瞬间回神,“卑职谢王爷,谢世子!”

幸福来得太块,饿着肚子的时候,突然被个肉包子砸中,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孟十二郎这边升官发财,宛平县学内却是人心惶惶。

县学教谕和训导前往县衙拜见大令,至今没有回来,县学中的生员和儒师也是各有思量。

比起痛斥燕王起兵造反,大部分人担心的是自己的前程问题。

还有一个月就是秋闱,燕王造反,他们还怎么考试?就算北平府照常举办乡试,考出的成绩,朝廷会承认吗?

燕王正造反呢,他地盘里出来的举人,建文帝是脑子发抽了才会重用。

虽然建文帝时常会抽上一抽,这么明显的错误,他应该不会去犯。

县学一角,以杜奇、刘艮为首的几名生员高声痛斥燕王起兵造反是不守臣节,无君无父。

比起这些脸红脖子粗激昂澎湃的人士,其他人多是面带忧虑,极少数会如孟清海一般,面色不变,平静如昔。

本月的考评,他已被降为三等,想参加乡试也不可能。闻听燕王造反,吃惊之余,隐隐有一股兴奋升起,这是个机会,一个能让他翻身的机会。

半个时辰后,教谕和训导从县衙返回,也带回了燕王府征辟英才的消息。

宛平县令贺银及县衙一干官吏已旗帜鲜明的拥护燕王,若是响应燕王府的征调,也将被打上个反贼的记号。

身在北平,参加乡试是不可能了,入燕王府办事未尝不是一条出路。俗话说得好,富贵险中求,若是燕王能够成事……从龙之功,只要想到这四个字,许多人的心都开始跳得飞快。

但他们都在观望,心中有了计较,表面还需要矜持一下。

等到有人带头,其他人才会6续响应。

结果大出众人预料,杜奇竟然是第一个!

刚刚这位不是还在大骂燕王不君不臣?现在竟是这么迫不及待,果然是个伪君子!

教谕同训导有些吃惊,不过既然有生员做出表率,还是一等的杜奇,倒省却了他们诸多麻烦。

有了带头的,站起来的人就多了。孟清海是中途起身的,夹在一众生员中并不显眼。

看到孟清海,县学教谕面露不愉,到底没有多言,只告知诸多生员,明日准备妥当,随他前往县衙,由大令考察再举荐入王府。

孟清和并不知道自己这位堂兄的打算,此刻,他正埋首案牍,累得两眼发花。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万人的军队,所需粮草,骡马,武器等,样样都要安排妥当。

朱能充任先锋,率领部队已经出发,燕王将带领后军紧随其后。燕王亲征,各军的提调官丝毫不敢马虎,进出奏事不能跑,全都用上了竞走的速度。

孟十二郎还见到了一个熟人,开平卫指挥使司的刘经历。

自从离开边塞,已是几月未见,刘经历随徐忠一同前来北平,卫所及五屯卫留下的守军也将被6续征调。

“草原上的鞑子怎么办?”

“鞑子现在也不太平。”刘经历一边清点物资,一边说道,“上个月,残元的大汗额勒伯克被部下杀了,继承汗位的坤帖木儿不能服众,还有传言他不是残元皇室血脉,草原上乱成一团,打得热闹。不然的话,徐指挥也不会离开卫所。”

鞑子那边也开打了?

孟清和抬头望天,莫非造反也会传染?

燕王大军出发时,宋忠派出的快马,终于将燕王造反的消息送到了南京。

朝廷震惊。

建文帝一直认为朱棣不会甘于做个藩王,等到朱棣真的反了,震惊之余反倒是松了一口气。该来的总算是来了,终于不用再担心得睡不着觉了。

可事实证明,建文帝这口气松得有点早,燕王就算造反,也要造反得十分有个性。

报信的快马,他没派人拦,计算着快马的脚程,随后送出了他同道衍酝酿多日的奏疏,奏疏上写得很明白,朝廷中有奸臣,皇帝被奸臣蛊惑得六亲不认,已经危害到社稷。他作为天子的叔叔,尊奉太--祖皇帝训令,统领镇兵,起兵靖难,清君侧!

末尾还附上几句,如果建文帝主动把奸臣交出来,事情还有商量的余地。否则,就别怪他欺负侄子了!

这封奏疏公之于朝,百官再次震惊,燕王当真不是一般人,这脸皮的厚度,这强词夺理的手段,一般人真学不来!

建文帝彻底怒了,这不能忍,绝对不能忍!没听说啪啪给人两巴掌,再要求受害者赔偿打人者的物质和精神损失的。

可燕王就这么干了,还义正词严,凭什么要求赔偿?因为手疼!

有这么不讲理的吗?有吗?!

建文帝气得肝火上升,嘴边起了一圈燎泡。

下令立刻调集大军,准备粮草,征讨燕王。

当此时,燕军已攻破居庸关,兵临怀来,城内宋忠收拢的败军已近三万五千人。

为了让手下军队重新焕发出斗志,宋忠撒了一个谎,一个很不高明的谎言。

他召集手下军官,令他们告诉士兵,“汝等家人皆为燕王所害,委尸积满道路,燕军来攻,正是为家人报仇的时候!”

传言一出,群情激奋。

家人被杀?这还了得,报仇!必须报仇!死战!

宋忠正高兴着,不想却有燕王派进城中的细作,将城中的消息传出,燕王不急着攻城了,当即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人赶回北平面呈世子。

朱高炽接到信后也没耽搁,按照燕王的吩咐,该找人的找人,该准备东西的准备东西,不到半日,就将燕王信中提及的事情处理妥当。

“孟佥事,这件事,孤便托付与你了。”

“世子放心,卑职一定将人安全带到!”

“孟佥事做事,孤放心。”

朱高炽挥着小手绢,目送孟十二郎带领队伍出城。

终于从后勤工作中脱身的孟十二郎,感觉天空都变得格外晴朗,回头看看跟在身后的队伍,深吸一口气,老天给了他亲手报仇的机会,轻易不能让机会溜走。

宋忠,宋都督,准备好了没有?

孟某人,可是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