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清和 > 第二百一十二章

清和 第二百一十二章

作者:来自远方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9:07 来源:笔趣阁

惊雷之后,连降数日大雪,北疆之地一片银白。

大宁城头,数个火盆熊熊燃起,边军裹着两层冬衣,仍是冷得手脚发僵。

城内,往日热闹的互市少了人声,街旁店铺食肆都早早落下了门板。这样的天气,除了守城的边军,边民和归附的牧民都极少外出,只等大雪停歇,城内才会恢复往日的喧嚣。

前宁王府,承运殿暖阁内,朱棣召见运送金银的乞列该,详细询问同鞑靼的战况。

走进暖阁,乞列该纳头便拜,“卑下泰宁卫千户乞列该,叩见皇帝陛下!”

暖阁内燃着铜炉,永乐帝只着常服,伴驾的文武多是一身公服,内里加一件棉袍,丝毫不觉得冷。

从塞外赶回,乞列该穿着厚实的皮袄,头戴皮帽,脚下踩着皮靴,站在暖阁里,不过半柱香的时间就热出了汗。赤红的脸膛,让唯一加了两件棉袍的孟伯爷羡慕不已。

搓搓手,多穿几件都觉得冷。

身体好,就是好啊!

热得满头大汗,乞列该却没去擦,起身之后,恭立着回答永乐帝的每一个问题。

“朕已下旨,此战若胜,缴获几何,均为兀良哈所有,朝廷一概不过问。”朱棣看着乞列该,“为何将这些金银送到大宁?”

“仁慈英明的皇帝陛下,”乞列该单手扣在胸前,大声道,“您是伟大的天可汗,您的荣耀和光辉将遍布整个草原!兀良哈是您的奴仆,得来的战利品自然要敬献给陛下!”

天可汗?这话似乎在哪里听过?

夏元吉等人齐刷刷的看向孟清和。

孟伯爷转开视线。

淡定是装x者的杀手锏,孟伯爷淡定装x中。

壮汉的语言贫乏,颠来倒去只有几句话,朱棣却被拍得很是舒坦。

无他,越是嘴笨口拙,越是显得真诚。比起舌灿莲花,乞列该的笨拙更像是发自内心,连孟伯爷都自叹不如。

龙有龙道,鼠有鼠道,壮汉们看似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实际上,心里门清。

没这点本事,如何在老朱家手下做事?

“陛下仁慈,兀良哈宣誓效忠陛下,这些金银是兀良哈献上的忠诚。请伟大的天可汗一定要收下!”乞列该捶着胸膛,“兀良哈的一切都是皇帝陛下所赐,兀良哈唯一忠诚的只有皇帝陛下。陛下就是兀良哈的太阳,兀良哈的天神!天可汗万岁!“

脸皮再厚,也难做到这个地步。

夏元吉和杨士奇等人当场无语。孟清和-吸-吸-鼻子,暗地里给乞列该点赞。玩不来阳春白雪,干脆下里巴人到底,完全本色发挥。从永乐帝的反应来看,效果相当不错。

乞列该也晓得过犹不及,见好就收。很快将话题转到战败后北逃的鞑靼身上。

“陛下,兀良哈已派出游骑,紧追在鞑靼身后,时刻掌握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的动向。大军出塞,兀良哈三卫愿做先锋!”

“尔等忠心可嘉。”

朱棣对兀良哈的识时务十分满意。

乞列该带来的金银,让他带回驻地,额外又赏赐兀良哈三卫布帛百匹宝钞千锭。并升乞列该为泰宁卫都指挥使佥事,赐金牌,领一千五骑兵巡弋塞外。

“谢陛下隆恩!”

乞列该跪地叩首。

来之前,他料到会有好处,却完没想到,天子会直接升了他的官。

天子降旨和卫中呈报完全是两码事。过了今日,别说平级的都指挥佥事,便是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也要高看他一眼。

乞列该十分激动,他今年还不到三十岁,袭父职为百户,因战功累升至千户。明朝兴兵征讨鞑靼,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同为元朝后裔又如何?只要能出人头地,鞑靼瓦剌都会成为自己的踏脚石!

自孟清和镇守大宁,兀良哈受到的影响极深。

原本,永乐帝不兑现诺言,不许朵颜三卫到大宁放牧,很容易让人抓到机会,挑拨兀良哈壮汉们同明朝的关系。历史上,鞑靼太师阿鲁台帝就这么干了。

但有了兴宁伯插手,放牧不再是兀良哈的生活重心。永乐帝食言,挑拨兀良哈对抗明朝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跟着兴宁伯,有肉吃!

照兴宁伯的话做,有钱赚!

放牧只能维持基本生活,组织商队进入草原,跟着朝廷船队下西洋,才是奔向富裕生活的最佳途径。

草场?实在需要,完全可以和鞑靼瓦剌去抢。抢不来可以请明朝帮忙。对朱棣而言,这是个划算的买卖。就兀良哈来说,比起得罪雇主,明显和马哈木阿鲁台掰腕子更符合实际利益。

壮汉们不笨,却有些认死理。孟清和让他们得到了实惠,壮汉们就认准了他。

孟清和被皇帝留在京城,大宁设立三司,新来的官员不解民情,不办实事,只忙着指手画脚,各处揽-权,甚至向互市和税课司伸手,早引起都司和兀良哈的不满。

兴宁伯让他们的钱包鼓起来,新来的官却想从他们口袋里掏钱,壮汉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不用细想就能得出答案。

兀良哈跟着皇帝陛下起兵,为皇帝陛下夺取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有从龙之功。被几个新来的文官骑在头上,谁能服气?

大宁都司还罢,大宁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在当地开展工作变得极其困难。若非有圣意,说不准,两司的官员在就职当月就要被赶回南京。

兀良哈的动作,大宁都司知道,孟清和知道,永乐帝也知道。

乞列该说服忽剌班胡将金银送到大宁,一来为表示忠诚,二来也为向皇帝证明,兀良哈的不满绝不是针对朝廷,更不是针对皇帝陛下。之前一波接一波到南京朝贡,顺便告状,全因朝廷派到大宁的文官手伸得太长,触-犯-了大家的利益。更甚者,妄图打税课司的主意,真让他们成功了,天子的内库都要缩水。

朱棣比兀良哈更清楚其中的危害性。所以,他没有追究兀良哈给朝廷派遣的官员下绊子。驻跸大宁期间,召见了城内的所有政府工作部门,还-抽-空去大宁官学和杂造局,偏偏将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晾到一边。

能被天子派到大宁,注定不是本人。几日之后,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上下都冒了一头冷汗。打通关系,请人帮忙在天子跟前说话,成为当务之急。

如果不是被天子留在宁王府,孟清和家里的门槛定然会被踩平。

奸臣?佞臣?文官之敌?

官位不保,谁还顾得上这些。

乞列该很聪明,兀良哈及时向天子表达了“忠心”和“顺服”,也堵住了不少人的嘴。

大宁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反应不够快,注定要面临一次大换血。

谁走谁留,走了的是回南京还是去西南,永乐帝说得算。留下的是继续硬扛还是低头示好,只看本人的脑袋是否开窍了。

当日,乞列该和他带来的三百人被安置在城西。这里本是行商驻扎之地,入冬之后,商队往来变少,正可安置往来的部落边民和边军。

“兀良哈大胜,忠心可表。”朱棣高兴之余,对孟清和道,“朕命人备下酒肉,尔带朕口谕,前往犒赏乞列该诸人。”

“臣遵旨。”

孟清和应诺,很快退出暖阁。

出门时,鬼使神差的向后看了一眼,隐约听到了学士胡广在说:“手握权柄,尾大不掉,恐生二心。”

脚下一顿,眼眸微凝。这话是说兀良哈,还是说……他?

孟清和不是傻子,尽管很想知道永乐帝现在是什么表情,却硬是克制着没有回头。

胡广为何偏偏在这时出言,又恰好让他听到?

如果他回头,甚至上前争论,才是自找死路。

嘴角轻弯,想玩?

好,就陪你们玩!

到时输得太惨,可别怪他姓孟的心狠手黑!

城西大营中,见是孟清和前来,乞列该的笑容立时灿烂几分。

“伯爷,兀良哈能有今日,多亏伯爷几次提携。入冬前,卑下猎了一窝狐狸,皮毛油光水滑,没一点杂色,等卑下回去后遣人给伯爷送来,镶个斗篷帽子,全当是卑下的一点心意。”

“拿就先谢过了。”

和兀良哈打多了交道,孟清和很明白,客气归客气,壮汉们真心送东西绝不能推拒。不然会被当做轻视,以为是看不起他们,“友情”百分百破裂。

说起狐狸皮,不由得想起戍卫开平时见过的草原狐狸。那样的小东西,换成他,绝下不去手。不过,兀良哈的驻地是辽东,想来也看不上草原狐狸。

“本官带了酒肉,都是天子赐下。”孟清和笑道,“兀良哈此次立下大功,若能继续追踪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的动向,天子的赏赐会更为丰厚。”

只说天子,不提朝廷。

兀良哈效忠的是朱棣,这样的说法更能让乞列该信服。

“再者,”孟清和加重了声音,“天子已敕三千营和神机营北上。算算日子,十一月前应该能到。”

“伯爷是说,大军即将出塞?”

孟清和点头,靠向椅背,拢了拢护手,“兀良哈想做征讨鞑靼的先锋,就当多出些力气。而且,陛下可是说了,三千营和神机营都要扩充,北京要建会同馆,北京国子监要增设武学,想晋身,更进一步,机会可是多得是。”

乞列该激动得握紧了拳头,突然起身,单膝跪在地上,“若能得伯爷相助,卑下定终身不忘,为伯爷效犬马之劳!”

“快起来。”孟清和扶着乞列该的手臂,道,“本官告知你这些,也是天子的意思。三千营和神机营都要扩充,凭你的本事,如果了进了三千营,掌大驾龙旗也非不可能。”

“伯爷,卑下求伯爷提携!”

“不必着急。”孟清和挑了挑眉,笑着说道,“抽--调-边军卫军补充两营是必然,定下具体名额,却要等到征沙漠之后。”

如果在战斗中表现突出,他自然愿意提携一把,不过顺手的事情。如果表现得不好,受伤还罢,被鞑靼骑兵咔嚓了,现在提携也没用。

“伯爷的意思,卑下明白。”

“明白就好。”孟清和话锋一转,“天子令你巡弋边塞,本官也有两句话要嘱咐你。”

“伯爷请讲。”

“盯着鞑靼的同时,注意一下瓦剌的动向。还有,大军中的女真人也别疏忽。”

“莫非瓦剌有异动?”乞列该怒声道,“我就知道,马哈木和把勒秃都不是东西!还有女真,难道是对朝廷有异心?”

“轻声!”

孟清和皱眉,神情一肃。乞列该立刻意识到自己“表现”过头了。

“瓦剌如何,暂且不知,盯着些总没错。至于女真,“孟清和顿了顿,“咱们是老交情,比起女真,本官还是希望兀良哈的弟兄们能被天子重用。”

“伯爷是说,天子要重用那群野人女真?!”

“本官也只是猜测。”孟清和好似没看到乞列该焦急的神情,悠然道,“毕竟归附的女真部落越来越多,建州卫的呵哈出,毛怜卫西阳哈、锁失哈,虎儿文卫的火儿阿,都是出了名的勇猛。本官在金陵都听到了他们的名声。这次征讨朝鲜,女真各部表现尤为突出。辽东总兵官亲自向魏国公举荐呵哈出等人,言其善战。天子有所耳闻,提及扩充三千营,必要从辽东卫所-抽-调女真骑兵。”

此言非虚,除了扩充三千营一事,乞列该多少都听到些风声。

“伯爷,兀良哈一向对皇帝陛下忠心耿耿,不是那群女真能比!”乞列该这次是真急了,“还望伯爷在陛下面前多说些好话,兀良哈上下感激不尽!”

“本官不是说了,咱们是老交情。”孟清和道,“从今上靖难到如今,本官为人如何,尔不知晓?”

“是,伯爷一向仗义。”

“就是这话。”孟清和落下表情,“不想着帮忙,本官会冒着被天子问责的风险,提醒你注意女真?”

扑通一声,乞列该又献出了膝盖。

“伯爷,是卑下想差了。伯爷是兀良哈的朋友!”

乞列该无比真诚,孟清和满意了。费一番口舌,就为能达到这种效果。

锦衣卫暗探送回消息,兀良哈早对女真生出不满。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份不满扩大,将双方的裂痕加深,直到无法愈合。

有竞争才会有压力,才会有紧迫感。

女真被兀良哈打压是必然,想崛起自然是千难万难。

有了竞争对手,又被利益-捆-绑-的兀良哈,应该也不会如历史一般,在永乐朝之后摇摆不定,进而脱离大明的掌控,成为北疆的又一隐患。

至于鞑靼和瓦剌,拉不拢,只能打。

现阶段,鞑靼最强,但对明朝由胜转衰起决定作用的却是瓦剌。

别看马哈木在永乐帝跟前趴着,他的儿子孙子都不是善茬。尤其是他的孙子,大名鼎鼎的也先,灭了明军二十万精锐的猛人。

虽说也先他爹还是个小破孩,永乐帝的继任者九成换人,防患于未然总是没错。如果能让也先这个名字从历史上消失,更好。

完成此行任务,孟清和告辞回王府,向永乐帝复命。

到了承运殿前,被守门宦官告知,锦衣卫指挥使杨铎抵达大宁,正向天子呈报京中消息。

“还请伯爷稍待。”

谢过宦官,孟清和信步走到廊下,北风阵阵,零星夹杂着雪花,站久了,不由得手脚发冷。正想到廊庑下的厢房暖暖,暖阁门终于打开,杨铎走了出来。

大红锦衣,黑色幞头,厚底皂靴,只多了一件貂皮斗篷,黑中泛紫,愈发衬得他俊美无双。

俊美归俊美,却仍是不带人气。

白彦回请孟清和入内,两人擦肩而过时,杨铎突然伸臂拦了一下。

“杨指挥可有事?”孟清和疑惑抬头。

话音刚落,杨铎抬手,从他冠顶取下一小片枯叶,不到半个指节大小。

孟清和愣了一下,莫非是刚刚站在廊下挂上的?

“多谢。”

“不必。”杨铎将枯叶碾入掌心,让开半步,“伯爷请。”

孟清和再次道谢,走进了暖阁。

杨铎摊开手指,看着掌心中的枯叶,垂下眼眸。

北风再起,枯叶被风吹走,乍暖的神情重新变得冰冷,斗篷掀起,大红的身影穿过廊下,越过转角,消失无踪。

大宁城外,一队骑兵穿过风雪,飞驰而来。

为首者,锦裘玉带,浓眉墨眸,面色冷凝,正是奉皇命自宣府回转的定国公,沈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