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清和 > 第九十七章

清和 第九十七章

作者:来自远方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9:07 来源:笔趣阁

孟清和在生死线上挣扎了数日,偶尔苏醒,涌入口鼻的总是苦涩的药味。

期间,魏国公徐辉祖袭燕军大营不成,反被前后夹击,陷入了包围。带兵袭营的将领也没料到燕军回师这么快,仓皇之下很快落败,再无力组织抵抗。

据言,燕军大营前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沈瑄一人,便如凶神降世,身上的铠甲和手中的长枪都被染成了暗红色。

通身杀气弥漫,南军和燕军都不敢近前,连久经沙场的猛人朱能都感到心惊。

这哪里是打仗,分明就是一边倒的杀人。

到底杀了多少人,怕是沈瑄自己都不清楚。

徐辉祖见燕王回援,情知事不可为,立刻下令撤军。

殊不知,来时容易,想走就难了。

见南军撤退,沈瑄拉过一匹战马,跃身而上,领燕山后卫一路追杀过去,死咬住不放。

朱能领燕山左卫紧随其后,一边追一边感叹,前定远侯沈良就是个凶人,不成想,儿子比老子还凶!这架势,徐辉祖当前,少不得都要挨上一刀。

这小子之前也狠,却没见狠成这样。

魏国公哪里惹到他了不成?

沈瑄追杀一路,倒伏的南军尸体,丢弃的军械,绵延数里,连空气中都充斥着血腥味。

徐辉祖接连安排三股士兵断后,不想两次冲锋就被解决,根本无法为大军撤退争取更多时间。

很快,魏国公的大旗落入眼帘,沈瑄双眸发红,一拉马缰,径直冲了上去。

朱能甩掉长刀上的血迹,也被激起了杀性。随后赶到的徐忠舔舔嘴唇,这仗打的,嘿!

“杀!”

在几名主将的带领下,燕军一路追杀,杀得南军胆气俱丧,直到正午才撤军返还。

是役,虽因徐辉祖的突然到来没能彻底击破何福平安的大营,却彻底打击了南军的士气。

平安如何,徐辉祖又如何,连何福这样的老将都不够看!

敢袭燕军大营?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沈指挥威武!

朱将军威武!

燕王殿下定能带领大家打进南京,推翻皇帝……不对,靖难成功,清君侧!

听着亲兵的讲述,孟清和缓缓舒了口气。摸摸腰侧,这一刀总算没白挨。

帐帘掀开,赵大夫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医户。

一名医户放下药箱,另一名去帐外打水,为赵大夫净手。

“孟同知能醒来,便无大碍。”赵大夫坐到榻边,手指轻按在孟清和的手腕上,许久,才笑道,“同知身体底子薄,亏得沈指挥照顾,否则连日行军,不晓得要遭多少罪。”

孟清和时昏时醒,记忆很是模糊。

沈瑄一直在照顾他?

下意识看向帐顶,果然,那块他亲自打上的补丁赫然在目。

这是沈瑄的大帐,不是伤兵营。

“劳烦赵大夫了。”

“同知客气。”赵大夫小心的扶起孟清和,解开他腰间的布条,伤口没有红肿发炎,已开始结痂。

“嘶……”

赵大夫动手换药时,孟清和疼得拧了一下眉。

回想背后插刀子的唐某人,恨不能当面给他一顿老拳。可惜没机会了。在大营被袭的隔日,沛县主簿唐子请及典史黄谦等人就被拉到营前砍了头,无论知情与否,一个没留。

负责看管他们的兵卒也被打了军棍,总旗小旗加倍。

没人抱怨。

大营被袭,军中大将都不在,孟清和临危担起重任,组织众人抵抗敌军,护住了粮草,撑到了大军回援,无异于救了大家一命,军中上下无不夸赞。尤其是奉命留守的燕军,对孟清和怀了更多的感激。若是大营被魏国公的军队攻破,后果绝不是失去粮草这么简单。

军心定然大乱,全军溃败都有可能。

拼了老命打出河北,马不停蹄穿过山东,京城就在眼前,这个时候出了差错,别说燕王和军中将兵扼腕,连火头军和随军医户都不会甘心。

众人对孟清和的佩服和感激之情有多重,对徐辉祖的怨念就有多深。

在犄角旮旯抽鞋底扎小人的不在少数,大骂徐辉祖本人的也有,问候徐家祖宗却是不敢的。燕王妃和魏国公是亲兄妹,朱高炽三兄弟是徐辉祖的亲外甥,谁敢问候徐辉祖的祖宗?绝对是活腻了。

换过伤药,孟清和头上出了一层薄汗。

手脚发沉,动一动,伤口就疼。

“用过了药,同知好好休息。”赵大夫盯着孟清和捏着鼻子把整碗汤药喝完,才满意的点点头,收拾好药箱,道,“大军已到眉山,应会停歇两到三日,同知可好好将养。”

“谢谢大夫,我一定照做。”

忍着嘴里的苦味,孟清和总算把话说利索了。

太苦了,苦得他说话都有些大舌头。

良药苦口,也不能苦成这样吧?

赵大夫离开后,孟清和用半碗水漱了口,滋润了一下喉咙,勉强把苦味压了下去。这样的药还要喝上半个月,日子怎么捱?

咬咬牙,为了身体,再苦也得忍着!

外用的药很有效,伤口处渐渐蔓延开一片清凉,十分的舒服。

汤药里似乎有催眠的成分,要么就是自己身子太虚,孟清和打了个哈欠,眼皮开始发沉。

亲兵见孟清和又睡着了,不敢打扰,放轻脚步退出了大帐。

帘子落下,遮住了帐外的雨声,只余一片寂静。

孟清和一觉睡到了傍晚。

半梦半醒间,仿佛闻到了食物的香气。孟清和抽抽鼻子,有些困难的睁开双眼,一大碗汤面摆在离他不远的矮桌上,面条散发的热气和香气一同在帐篷里飘散。

香味不断蹿进鼻孔,口水滴答,肚子轰鸣,孟十二郎彻底清醒了。

“醒了?”

正想伸手,熟悉的声音在头顶响起,抬起头,如玉的面容映入眼底。

“指挥。”

“恩。”

沈瑄起身端起桌上的大碗,坐到孟清和身边,在他充满渴望的目光中挑起一筷子面,然后,动作优雅的送进了自己嘴里。

孟清和愣住,这是什么情况?

面不是给他吃的?

一口,又是一口。

换做平时,看美人吃东西是种享受。

可是现在,他是伤员,饿着肚子的伤员!对着肚子轰鸣的伤员吃东西,这是何其的不人道!

“指挥。”

“何事?”

“卑职饿了。”

“哦。”点点头,继续吃。

孟十二郎脑门上蹦起数条青筋,恶向胆边生,“沈子玉!”

沈瑄停住筷子,挑眉,“恩?”

孟某人的一口恶气顿时被扎漏了,“……我饿了。”

强势不起来,装可怜总成吧?

大手突然托起孟清和的后颈,俊雅的面容骤近,轻轻蹭了一下他的鼻尖。

额头相抵,低沉的声音中带着怜惜,“十二郎莫再如此让我担心。”

听着沈瑄的话,孟清和的眼睛有些发酸。

是不是受伤后会比较脆弱,变得多愁善感?

沈瑄将孟清和扣进怀里,低沉的声音淹没在孟清和的发间,带着几乎要将他包拢的情感,“今后,我会护着你。”

心被攥住了。

下巴搭在沈瑄的肩头,蹭了蹭,孟清和闭上双眼。

两辈子,第一次有人对他说这样的话。

怎么办?

该怎么反应?

本来机灵的人,这一刻竟有些傻了。

果然xx中的人会变傻瓜?

肚子不合时宜的开始叫,孟清和无奈,睁开眼,咬了咬嘴唇,“子玉。”

“恩。”

“我让你护着。”

“好。”

“所以,能不能,先让我吃面?”

沈瑄脸黑了。

侯二代人生中的第一次表白,就这样被孟十二郎给毁了。

美好记忆什么的,注定是被用来糟蹋的。

“子玉?”

侯二代不说话,黑脸中。

“指挥?”

继续不说话,继续黑脸中。

琢磨半晌,一狠心,试探道:“当家的?”

“……”黑不下去了。

用力咬了一下孟清和的颈侧,沈瑄叹息,人是自己选的,认了吧。

面条很劲道,仍是热的,刚好入口。

拿起筷子,孟十二郎才发现自己手脚发软,根本没多少力气。

捧不住碗,总不能趴着吃吧?

无奈之时,大碗被沈瑄接过,筷子被抽走,一筷子面直接送到嘴边。

孟清和突然有些不好意思,没出息!真没出息!

想说点什么,嘴刚张开,浓郁的面香瞬间在唇齿间蔓延。

鼓起一边腮帮子,看向不再黑脸的侯二代,这是雨过天晴了?

“十二郎面皮薄,是我急了些。”沈瑄笑得温和,手指揩去孟清和嘴角的面汤,送到自己唇边,一举一动都格外的迷人。

感动没了,羞涩也没了。

孟十二郎背后升起一团凉气,情况不对!

帐外突然响起一声闷雷,孟清和打了个哆嗦,忙道;“没急,一点没有!”

“十二郎不必勉强。”

“没有,绝对没有!”

“哦?”

“我真没其他想法,就是第一次听人对我说这样的话,没经验,有点……”

“经验?”沈瑄眯起了眼睛,笑意更深,“十二郎还想听谁说?”

孟清和被堵住的脑袋总算理顺,聪明了一回,“沈子玉。”

沈瑄一挑眉,“当真?”

“自然。”

“很好。”

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复,孟十二郎安全了,侯二代继续投喂。

当夜,孟清和被沈瑄拢在怀里,睡了个好觉。

清晨醒来,沈瑄已不在帐中,小心摸了摸伤到的腰侧,似乎好了不少。

夜里,沈瑄一直抱着他,小心避开了伤口,不许他轻易翻身。

摸摸耳朵,自己睡好了,沈瑄可就未必了。

帐外亲兵听到声音,出声问道:“同知可醒了?”

“醒了,进来吧。”

帐帘掀开,阳光随之洒入,雨水连绵,人都要发霉了,难得见一个晴天。

“标下瞧着,同知的精神好了许多。”

亲兵先送上热水,又端来两只大碗,一碗切成片的炖肉,一碗军队不常见的疙瘩汤。

“这是?”

“回同知,是火头们的一点心意。”亲兵放下碗,扶孟清和起身,先拧了布巾递给他,才继续说道,“同知领着大家护卫大营,保住了粮草,燕王殿下高兴,火头们也得了不少恩赏,都感激同知。若不是晓得同知伤重,不能轻易打扰,都想当面感谢同知。”

得了燕王的恩赏却感激他?

孟清和皱了皱眉,将布巾捂在脸上,半晌,开口说道:“你帮我带个话,告诉大家,守卫大营是咱们的本分。孟某也是职责所在,不需要感谢。大家忠于王爷,为王爷效死才是根本。”

“同知?”

“再有人和你提要来谢我,就这么回答,别的不用多说。”

“同知,这样恐会得罪人。”

“没事,照我说的办。”

“遵令!”

放下布巾,孟清和夹起一块肉送进嘴里,一边嚼一边在心中思量,单让亲兵传话还不够,必须和沈指挥提两句。

猛然想起沈瑄昨夜的话,护着他?和这事有关?

摇摇头,八成是他想多了。

被大佬赏识是好事,小范围的收拢几个心腹也没错,大范围的得人心,那就不妙了。

前车之鉴不远,在燕王手下干活,低调谨慎的做人才是生存之道。

低调不了就只能谨慎。

总之,小心无大错。

该感谢唐某人捅他这一刀吗?

孟清和呲牙,果然傻了!

燕王帐中,从沈瑄口中得知孟清和醒来的消息,朱棣十分高兴。

“孟同知立下大功,孤定当厚赏。”

沈瑄代孟清和谢过燕王,言守卫大营是将士的本分,愧当王爷赏赐。

“瑄儿太小心了些。”燕王笑道,“有功当赏,有过必罚,孤既说厚赏,怎能食言?”

“如此,卑职代麾下谢王爷。”

“这才对!”

沈瑄离开后,奉命探望孟清和的郑和回到了王帐。

“王爷,孟同知让亲兵给火头们带话,说他做的都是本分,得了赏,更该为王爷效死。”

“当面说的?”

“回王爷,是奴婢在帐外听了几耳朵。”

燕王点头,“孤早知他是个忠心的,不然瑄儿也不会明里暗里的护着他。吩咐赵大夫一定要尽快把人治好。知道徒弟受了重伤,道衍那和尚又要对着孤念经了。”

“奴婢遵命。”

燕王抚过短髭,哼了一声,“孤是那么小心眼的?以为暗地里搞些动作,孤就会疏远猜忌瑄儿?未免太小看了孤。谁没有私心,不过分,孤也不计较。可有些人……孤现在没空搭理他们,等孤腾出手来,一个也别想跑了,一起收拾!”

郑和低头,努力在地上找金子,全当自己什么都没听见。

经过这回,王爷对沈指挥与孟同知更加看重,有人再想寻机对两人发难,定是难上加难。

想到这里,郑和撇嘴,咱家都能看穿的伎俩,王爷会看不明白?只要王爷不放在眼里,用再多力气都是白费。

孟同知借机收拢人心,沈指挥功高骄纵,心怀不轨?亏他们想得出来!

再者说,高阳郡王和三公子都在军中,说沈指挥这个义子骄纵,这二位又会如何想?

还是说,表面冲着沈指挥,实际却是朝着这两位去的?

郑和心中一动,再次撇嘴,若真是这样,根本是在找死。

自以为聪明,实际却蠢到家了。

建文四年,四月甲戌,魏国公徐辉祖与都督平安合兵,同燕军大战于眉山。

燕军初战告捷,却因房宽邱福等人的冒进中了南军圈套,后军险些全赔进去。

后军三员大将接连被徐辉祖和平安斩杀,连副将都未能幸免。房宽受了重伤,邱福被箭矢射中左臂,好歹是冲出了包围圈,留下一条性命。

燕王的脸色很难看,暗地里后悔,自己抽了哪门子风,竟然脑袋发热把邱福给放了出去!

日暮时分,双方收兵,各自回营,计划明日再战。

燕王知道徐辉祖的厉害,没敢再玩偷袭的把戏,而是摆出阵势,打算锣对锣鼓对鼓,以实力较量一场。

连续三日,眉山脚下杀声震天,血流成河。

燕军战斗力强悍,徐辉祖和平安的军队也不弱,两军你来我往,战况很快陷入了胶着。

这样的消耗战是朱棣最不愿意见到的。

第四日的大战结束,燕军连损数员大将,若非沈瑄和朱能的非人表现震慑住了南军,并率兵殿后,燕军根本撤不回大营。

回营之后,燕王召集众将商议对策。有将领提出,大军接连苦战,已是疲惫不堪。又逢暑雨连绵,燕军不适应,很多已经患病。且连战不利,留在此处继续同徐辉祖硬磕下去,绝对没好处。

“小河之东,平野多牛羊,二麦将熟,不若暂且渡河,令将士休整,再寻机在动。”

撤退?

燕王环视众将,沉声道:“兵事有进无退!兵出北平之时,孤已言,此乃最后之战!此时撤兵,士气必堕!公等何出此言!”

见众人不说话,燕王干脆下令,“欲渡河者左,不欲者右!”

公开投票,谁敢不给他面子?

结果却出乎朱棣的预料,话音刚落,大半的将领都站在了左边。

将领们小心的瞅着燕王,您老亲口下令,大家民主投票,结果出来,您老可不能说话不算话。

朱棣瞬间石化。

一个两个还能处理了,一大帮,他总不能都杀了以振军心吧?

狠狠磨牙,燕王也不宣布投票结果,气哼哼的说了一句:“公等自为之!”

老子偏不下令,看你们怎么办!敢自己跑?老天给你的胆子!

主将耍赖,众人傻眼。

站在朱棣身边的朱高煦朱高燧互相挤挤眼,打滚耍赖什么的,比起老爹,他们显然还差得远。

朱棣不说话,站在左边的将领们也不说话。同样沉默的沈瑄却突然动了。

一步,两步,三步。

走到右侧,脚步停住,双手抱拳,坚定道:“卑职誓追随王爷,绝不轻言撤退!”

始终没表态的朱能也站到了沈瑄身边,“诸君免矣!南京近在咫尺,岂可有退心!”

两位凶神横眉立目,刷刷对着左边的将领放冷光。

煞气凝聚,气势压倒了左边一群。

何为霸气侧漏?这就是!

朱能沈瑄一表态,朱高煦和朱高燧也颠颠跑过去,同声道:“儿子愿追随父王,必下南京!”

燕王大笑,“好!”

笑完,目光转向还站在左边的将领,怎么着,还不给老子面子?

众人互相看看,麻溜的全都换到了右边。

燕王帐中的第一次民主投票,就此成功落幕。

孟清和未能参与此次投票,深感遗憾。考虑到大军目前的困境,眼珠子转了转,嘿嘿笑了起来。

当日,沈瑄回帐之后,不到半个时辰又匆匆离开。紧接着,朱能和徐忠等人被召入王帐,何寿邱福等却没接到通知。想起之前那场投票,邱福等人收回视线,不叫就不叫,现在躲着点也好。

入夜,几匹快马从燕王营中驰出,冒着大雨直向南京方向奔去。

雨水掩盖了马蹄声,南军士兵压根没有发现这支队伍。

大雨连下数日,燕军又倒下一批,南军则是粮草渐尽,打起仗来都是心中没底,干脆同时高挂免战牌。

燕军衣不解甲,冒雨在河上搭建木桥,南军斥候回报主将,营中大喜,莫非燕军撑不下去,打算退兵了?

徐辉祖和平安却神情凝重,总觉得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数日后,一道从南京来的诏令让二人同时变色。

“上闻燕逆北归,京师不可无良将,召魏国公还,以卫京城。”

“臣领旨。”

徐辉祖双手捧过圣旨,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有苦意。

燕王打的是什么主意,他总算知道了。

皇命不可违,即便料到此去南军定然大败,徐辉祖也不敢有二话,打点行囊,仅带着亲兵踏上了返京的道路。

途中回首,大营已全部笼罩在雨幕之中。

想起伫立在营门前的平安,徐辉祖苦笑,天子,糊涂啊!

“将军?”

“走吧。”

这一次,怕难再有相见之日了吧。

建文四年四月丁丑,燕军大破平安于眉山。

己卯,平安与何福合兵,营于灵璧。沈瑄率骑兵断其粮道,斩杀南军千人,获粮五十余万担。

五月,燕军再败南军于灵璧,总兵何福负伤奔走,都督平安,参将都督马溥、徐真,都指挥孙晟、王贵等三十七员大将被擒。

至此,燕王扫清了前进路上最大的一颗绊脚石,最终的胜利,已尽在咫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