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清和 > 第七十四章

清和 第七十四章

作者:来自远方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9:07 来源:笔趣阁

燕王府承运殿西暖阁内,燕王麾下第一大将张玉慷慨激昂的陈词,誓言率兵进驻保定府,像颗钉子一样牢牢扎住,朝廷大军如果敢来,保证戳他们一个窟窿!

朱高煦也是满脸激动,拍着胸脯,大声说道:“父王,请下令儿随张将军一同前往,必定破其锋,灭其锐!”

在场诸将也纷纷请战,主题思想只有一个,朝廷军队敢进河北,必定让其有来无回!

自进了西暖阁,孟清和一直站在沈瑄身边,不出声。

他还没太搞清楚状况,这是誓师大会?朝廷大军打过来了?瞄了一眼郑和,不地道,怎么也该提醒一句。

郑和表示,他去找人的时候,大家的情绪还没这么失控。

孟清和没办法,再多疑问也得咽回嗓子里。比他级别高的都抻着脖子表决心,随大流,举拳头,一起喊就对了。反正他是沈瑄麾下,沈瑄怎么做,跟着就是。

燕王坐在上首,对麾下将领战意高昂很满意,双手向下压了压,室内顿时变得安静下来。

决心表过,大佬要讲话了。

“今闻密报,朝廷合兵六十万,将自德州起,进真定,保定,河间三地,以图北平!孤欲以逸待劳,灭其众,夺其军,毕其功于一役。”

简言之,李景隆率领的南军送上门了,必须打!先一步在各战略要冲布置防守,来了全都留下。

众将鼓掌,王爷英明!

紧接着,燕王又抛出了第二步计划。

“此战后,孤欲进德州,下济南!”

总在自家的地盘上打打杀杀不符合燕王做事的风格,必须要走出河北,打进山东!

打下德州,便可截断朝廷大军的退路,顺便接受囤积在德州的军用物资,人员粮食都有了。再下济南,占据河北同南京之间的水路要冲,正式向朝廷展示一下燕军的肌肉。

朱允炆这黄口小儿不是很得意吗?派几十万大军到他的地盘上喊打喊杀,耍足了威风。来而不往非礼也,不往朱允炆的地盘上射几箭,轰几炮,他就不是朱棣!

众将高举双臂,王爷威武!

燕王咳嗽了一声,做了最后总结,“孤奉太--祖高皇帝遗训,必扫除朝中奸佞,清君侧,涤清宇内!”

一句话,彻底暴-露-出了朱棣的野心。

他要进南京,登九五!至于朱允炆那黄口小儿,哪里凉快哪里歇着去吧!

众将再次激—情爆发,王爷英明,王爷威武,王爷千岁!

张玉不喊着进保定了,他要直接去白沟河,上最前线!

据闻李景隆计划在白沟河决战,在此以逸待劳,布下伏兵,不比守城更好?连张玉这样的人都开始“争功”,性子急躁些的更不会落下。

朱能嗓门最大,也嚷嚷着要去白沟河。

徐忠人在真定,陈文吴达两名副将不敢和张玉朱能这样的老资格硬抢,退后一步,充作背景。

房宽虽将后军,到底是燕王靖难起兵之后才投到麾下,有心争两句,被朱能的大嗓门一吼顿时灭火,只能眼巴巴的瞅着。

其他如陈亨,陈晖,滕聚等自然更没力量同张玉和朱能争抢。

场面看似热闹,争夺激烈,实际上,真正要较出长短的只有张玉和朱能两人。旁人都是敲个边鼓,应和几句,顺便向燕王表表忠心,目的就已达到。

张玉朱能争执不下,燕王稳如泰山。

道衍和尚坐在一侧,同样不被菜市场一般的吵嚷声影响。大和尚慈眉善目,视线从众人身上掠过,盯准了目标,微微一笑。

孟清和打了个机灵,头也不抬,下意识往沈瑄身后藏了一下。

藏好,又觉得不妥。

幸好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张玉和朱能身上,没人注意到这个角落。

沈瑄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孟清和咧嘴苦笑,他能和沈瑄说,自己被某个六根不净的大和尚盯上了,死活要把他拉进不良-门派?

虽然道衍和尚在永乐朝得了善终,却不代表他身边的人也能平安无事。郑和是例外,本身就是永乐帝重用的宦官,否则不会轮到他领船队下西洋。

谁能保证自己也有郑和的运气?

永乐登基之后,道衍为何要住在庙里,死活不蓄发不还俗?

真是因为他心中有佛?

孟清和不信。

如果道衍有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信念,压根不会花费十年多的时间鼓动燕王造反。八成也是为了躲避帝王的猜忌,为了避祸。

想想看,一个和尚,没有家室,没有子女,连族人都和他断绝关系,白天上朝晚上睡在和尚庙,日常娱乐除了为皇帝出谋划策就是念经,这样的人有什么可猜忌的?

永乐帝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这和尚为造反事业奋斗终身,再去鼓动其他人造自己的反。

这个可能性极小,朱棣不是朱允炆,道衍的年纪也摆在那里,六七十岁的老和尚,哪里还有那个精力?

所以,道衍安全了,身为宦官的郑和也性命无忧。

孟清和却不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他喜欢男人,注定会断子绝孙。可他还有家人,有族人,他还要奉养母亲,为两个侄女备下十里红妆。他要顾忌的事情太多,学习道衍一样“清心寡欲”去住和尚庙?根本不可能。

所以,这个师,他坚决不拜!大和尚的不良门派,他坚决不入!

他还有大好的人生,还有美人相伴,去他的和尚庙!

孟清和低头,假装自己是根柱子,是块毫无特色的布景板。心中默念,别看他,现场这么多的良才,相比之下,他就是一片尘埃。

道衍收回目光,笑意更深。意志坚定,很好。良才美玉,总是要花费些时间才能雕琢而成的。

如果知道道衍此刻的想法,孟十二郎怕是会泪流满面,再找块板砖拍死自己。

装什么低调?!

沈瑄侧身,在众人看不见的角度握了一下孟清和的手。

孟清和瞪大了眼睛,视线落到沈瑄的背上,目光灼灼,几乎要在沈指挥的背上看出朵花来。

是安慰他?绝对是!

沈瑄没有回头,蹙了一下眉,怎么觉得突然有点热?

场合不对,孟清和不敢太过分,很快收回了目光。左手按住右手,似乎还能感受到刚刚覆在手背上的温热。

张玉和朱能也终于争出了高下,燕王令张玉为前锋,领兵往驻白沟河,以待朝廷大军。朱能虽不甘心,到底性格豪爽,前锋争不到没关系,只要有仗打就行。

前锋争夺战告一段落,燕王于有条不紊的下达作战计划,众将一一领命。此战胜负至关重要,无论私下里有何种心思,现在必须拧成一股绳。要争个长短,必须等到战役结束,燕军胜利再说。

身为副将,沈瑄率领的燕山后卫将随张玉开拔。另一副将郑亨稍慢一步,先往真定汇合徐忠的前军,配合张玉的前锋部队在白沟河张开口袋,等待朝廷军队踏进陷阱。

孟清和被分派的作战任务是为大军押运粮草,据悉是沈指挥亲自下令。

“运粮就运粮,也没什么不好。”

仔细想想,这也是沈瑄在照顾他。从北平到白沟河,一路都是燕王的地盘,除非朝廷军队会飞,否则,运送粮草的队伍基本不会遇上任何危险。

两名提调官都是孟清和的熟人,当初在王府,大家还曾一起撸胳膊挽袖子,为几个数字几担粮食争执不下。孟十二郎以跨时代的智慧彻底震撼了众人一把,后遗症就是,一旦燕山后卫的提调官遇上任何与数字有关的问题,都会拿着本子来找孟佥事。

能者多劳,在孟佥事这里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

燕军秣马厉兵,整军出发。

德州的李景隆同样没闲着,在六十万大军到齐后,开了一场誓师大会,痛陈燕王的种种不法,对朝廷的种种不忠,配合他正气十足的相貌,成功激发了南军的士气。

武定侯郭英,安6侯吴杰,都督平安和瞿能分率各军严阵以待。徐辉祖却迟迟没有露面。李景隆曾为此向朝廷递送奏疏,预定日期内未到,是违抗军令,必须严惩!

一旦事涉-政-治-问题,李景隆就会变得很聪明。

奏疏只问军令,丝毫没有提及徐辉祖和朱棣的亲戚关系。徐辉祖是朱棣的大舅子不假,可李景隆也是朱棣的表亲。说徐辉祖因私废公,李景隆在北平城下和郑村坝连吃败绩又该怎么说?

朝中言官最擅长的就是捕风捉影,无事也能掰出三分理。李景隆没有忘记自己是如何联合黄子澄把耿炳文给掀翻的,他可不想步耿炳文的后尘。建文帝处置徐辉祖也好,不处置也罢,反正奏疏一递,责任就不在他身上了。

南京的回复来得很快,并且是建文帝手书。

“魏国公另有安排。”

另有安排?

李景隆想不透,大军开拔在即,也没心思召来部将商讨,干脆将手书的内容照本宣科,一旦有人问及魏国公,回答就一句“另有安排”。

再问,李景隆眼睛一瞪,刺探军机?拉出去打军棍!

几次之后,倒是重塑了李景隆濒临破产的主帅威严,军令一下,再无将领拖沓慢待。

整个三月,燕军和朝廷大军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最后准备。

擦亮铠甲,磨利刀剑,备好长枪,士兵每日操练,战马被精心照料。火器营做着最后的检查,火药和铁球分别装上战车,等待主帅下令的那一刻。

燕王可以从情报中得知李景隆预设的战场,李景隆同样明白自己的计划瞒不过燕王。

双方都已没有了退路,只能如战斗的虎豹一般张开獠牙,以最凶猛的姿态猛扑向对手,踩着敌人的尸骨,在鲜血中获得最后的胜利。

建文二年四月,驻扎在德州的朝廷军队终于开拔,进军河北。

燕王调整了作战计划,考虑到自身兵力不足且多为骑兵,朱棣认为分兵驻守城池并不划算,不若合兵在白沟河与李景隆率领的大军决战。

如此一来,朝廷大军进入河北,过河间,破保定,下真定,几乎没有遇到多少抵抗。

李景隆本想令士兵入城,彻底占下城池,向朝廷表功,却被郭英和平安等人合力阻止。仗没怎么打就表功?绝对不行!还要分兵进驻?更加不可!

“我以兵多将广慑燕,分兵乃自弱,实不可取。”

郭英话说得委婉,换成瞿能来说,会更加简单明了。

燕王善战,边军悍勇,之前五十万大军被十万燕军撵出河北,如今燕王麾下将兵已达三十万,更难对付。朝廷大军号称百万,不过六十万之数,还要分兵,不是找死吗?单兵战斗力比不上对方,只有凭借优势兵力才有胜算。

“此恐为燕逆之计!”

安6侯吴实打实同燕军队拼杀过,两次从真定城下败走,给他留下了无比深刻的记忆。燕军野战一流,守城同样不弱,如此轻易被破城,肯定是个圈套!

李景隆发热的脑袋冷静下来,审时度势,认为几人的话有些道理。

都督平安适时加了一句,彻底点醒了李景隆。

只要大败燕军主力,拿下北平,回头再下真定等地,不是轻而易举?何必这时就急着表功?

“平都督此言大善!”

李景隆当即决定,只留少量军队严防燕逆从背后袭扰,大军立刻加快速度前往白沟河,与燕军决一死战。

六十万对三十万,加上郭英平安等善战将领,李景隆誓言定要大败燕逆!

他就不信了,自己打不过朱棣,加上这些善战的将领还会继续吃败仗。

一直以来的“忍辱负重”,任凭郭英吴杰等人-夺-权,打定主意不做声,只为了一场胜利。

打落牙齿和血吞,他容易吗?!

四月己未,朝廷大军终于抵达白沟河。

都督平安率领的前锋部队与张玉预先设置的伏兵遭遇,一场小规模遭遇战,双方竟是战得不相上下,平安展示出了让朱棣都忌惮三分的勇猛和军事才华。

领兵对战平安的不是沈瑄,而是张玉的另一名副将郑亨。此战也是双方互相探明一下实力,结果让彼此都感到心惊。

燕军一向彪悍,连番以少胜多不是空口白话,靠的都是实力。

平安麾下的士兵却让郑亨实打实的踢到了铁板,人数相当,两次冲锋下来,死伤竟然相差无几,燕军受到的冲击远比南军要大。

僵持不下,双方很快鸣金收兵,各自收拢伤兵,等待大军全部到齐之后再战。

得知战况,张玉很吃惊。他万万没有想到,己方以逸待劳竟然还会打成这个样子。

郑亨满脸的羞愧,本想露一把脸,结果呢?脸露了,好处没得着,却是送上去给人扇巴掌。

啪--啪两声,分外的响亮。

沈瑄面无表情,但凡露出一点得意的神情,都会彻底得罪郑亨。

同为中军副将,沈指挥连战连捷立功无数,郑亨除了献城可以说寸功未立,如何能甘心?

帐中静默许久,张玉起身亲自扶起请罪的郑亨,好言劝慰,这不是兄弟的问题,谁也没能想到,平安如此善战。此战也是探明了南军虚实。现在打成个平手,总比大军决战再措手不及要好。

张玉说话水平很高,不但安慰了郑亨受伤的心灵,还将他的人格瞬间拔高,郑副将是为王爷的大业献出了面子,做出了牺牲,非但无过反而有功。必须表扬!

一番话落,郑亨脸色通红。

沈瑄适时的表示,郑副将这种牺牲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郑亨激动得虎目含泪,帐中三人执手相看,共同发誓,要紧紧团结在靖难的大旗之下,为伟大的造-反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奋斗到底!

孟清和刚接收一批新运到的粮草,正打算前来汇报。走到军帐前,透过拉起的帐帘看到里面的情形,一把拉住打算进帐通禀的军卒,主将副将正惺惺相惜,补血补篮互刷好感度中,不宜打扰。

运回营的伤兵他刚见过,从参战的燕山卫口中得知,这些南军不同以往,尤其领军冲锋的将领更是骁勇异常。

“卑下看着,竟是同沈指挥不相上下。”

武力值堪比沈瑄?

孟清和神情变得凝重,看来这一仗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艰难,胜负当真难料。永乐帝最后胜利了,但在靖难中途也遭遇过挫折。否则,建文帝怎么可能在龙椅上坐了四年?

沈瑄是不是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才安排他押运军粮?毕竟,身为燕山后卫指挥佥事,若是编入前锋军,冲锋时必须打头阵。

以孟十二郎的武力值,万一遇上平安这样的猛将,不过是一枪结果还是再补一刀的问题。

想到这里,孟清和握紧了拳头,眼眸微凝。

粮草的问题可以稍后再报,他必须好好想想,想清楚自己该怎么做。

当夜,沈瑄回到大帐,发现孟清和正在等他。

“有事?”

“没有。”

“没有?”

沈瑄松开袖口,侧影映在帐篷上,在火光的映照下,不断拉长。

燕王的大部队在苏家桥宿营,明日大战将启,今夜注定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沈瑄坐到榻边,孟清和主动靠了过来,大着胆子搭上沈指挥的肩膀,动作有些僵硬,手心都在冒汗。

“指挥,”孟清和扯了扯嘴角,对上那双漆黑的眸子,“……子玉。”

一只大手突然扣上孟清和的后颈,带着薄茧的指尖轻轻的捏着他的后颈,缓缓的按压,带着一股安抚的味道。僵硬的肩颈一下放松,准备好的话却在一瞬间忘得一干二净。

“不用担心。”沈瑄托起孟清和的后颈,低头,点了一下他的嘴角。

孟清和没出声,伸臂揽住了沈瑄的肩膀,吻住了他的嘴唇。

帐外有巡营的士兵走过,沈瑄略向后,将孟清和拉开,捏了一下他的下巴,“赵大夫给的药用了吗?”

孟清和:“……”

是说这个的时候吗?

沈指挥蹙眉,没用?

孟十二郎老实的缩回爪子,取出药瓶,打开瓶塞,倒出两粒,拧眉吞进了口中。

好苦!

一杯水递到面前,托住杯沿的手指修长。

孟清和知道,这只手多有力。

“用了药,睡一会。”沈瑄重新坐下,“明日你留在营中。”

“我……”

“恩?”

“遵令。”

“好。”

顺过孟清和的发,沈指挥很满意。

孟十二郎无语,当他是猫吗?

在无语中躺下,听着帐外的脚步声,意识渐渐昏沉,竟然很快沉入了梦乡。

孟清和的呼吸声渐稳,沈瑄转身,单手抚过孟清和的额头,轻吻落在他的眉间。

他会赢。

翌日,天明时分,燕军大纛升起。

燕王亲自点兵列阵,迎战朝廷大军。

兵过苏家桥,平安率领的先锋已先一步发起了进攻。

平安手持长枪,身先士卒,率领麾下众骑以锥形阵冲入了燕军阵中。都说冤家路窄,被平安冲阵的恰恰又是郑亨。

郑亨胡子眉毛一起立起。怎么着,真当他好欺负?!

当即下令让开正面,放平安进阵,再于左右两翼发起合围,同时派人请沈瑄前来支援,切断平安的后路,包了他的饺子。

进来了,就别想走了!

郑亨想得很好,为了困住平安几乎下了血本,亲自挥刀对战发现挡不住,便来一个三英战吕布,大家一起上,累也能累死这小子!

只要斩杀了平安,陷入阵中的南军群龙无首,必定溃败!

可惜,郑亨还是低估了平安的武力值,能让朱棣都惦记的猛人怎么可能是善茬?无论来多少,基本是一枪一个,快狠准到了极点。

想用人海战术累死他?

平安一挥长枪,对郑亨大拇指朝下,做梦去吧!

在主将的带领下,曾经被燕军压着打的朝廷军队突然爆发出了可怕的战力。

不在被压中歇菜,就在被压中爆发。

小媳妇做够了,必须泼辣一把!

于是,小媳妇……不对,朝廷军队爆发了。

郑亨渐渐有点扛不住了,张玉派来的援军也被战场上的局势弄懵了。

见过一群兔子追在狼群后边拍板砖吗?

眼前就是。

平安愈战愈勇,长枪横扫,身边燕军纷纷落马。若非千户华聚拼死相救,郑亨八成会当场壮烈。

截断平安后路的沈瑄也遇上了麻烦,瞿能父子领兵将他团团包围。想截先锋的后路?先过了他们这关再说!

郑亨阵中,平安如扑鹿猛虎。

瞿能父子面前,沈瑄亦如冲进羊群中的苍狼。

战局愈发混乱,燕王和李景隆不断下令增兵,战圈不断扩大。

李景隆军中大将领纷纷出战,燕王手下的大将也一个没歇着。到了最后,燕王亲自皮甲上阵,率领骑兵冲入敌阵,立刻吸引来无数的火力。

几十万人绞杀在一起,喊杀声冲入云霄,河水都被鲜血染红。

李景隆难得瞅准一次战机,果断下令中军出战,对燕军发起了总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