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清和 > 第一百七十八章

清和 第一百七十八章

作者:来自远方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4:45 来源:笔趣阁

永乐五年正月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人聚集到广西,思明府凭祥县近乎成为一个巨大的物资流转中心。

从安南运回的金银,盐巴,铁器,在这里换成大量的粮食和香料,一部分送往征讨大军,充作军粮。一部分随木料运往南京,或送往海港,装船后,经海路馈送天津卫。

朱高燧已取得老爹许可,同户部工部一同督造北京城。在他的活动下,送到天津卫的木料大部被朝廷购买,给出的价格相当令人满意。

户部尚书挺起胸膛,咱不差钱!

大批的粮食也解决了朝廷的燃眉之急,部分州县遭灾缺粮的情况得以缓解,户部不必捏着鼻子将府库里的粮种充作灾粮发放。

得知粮食是兴宁伯从商人手中换取,以往看孟清和不顺眼的文官们,难得在朝上为他说了几句好话。

征讨安南的大军水6并进,接连在木丸江,黄江,鲁江等处追击黎贼,最终在鲁江同黎贼大部相遇。

安南舟师聚集于江中,五百余艘江船首位相接,舟上贼军击打木抢战鼓,鼓噪之声颇具声势。

换成临封小国或是被欺负惯了的土司,遇到此景,说不定会吓得掉头逃跑。可惜,同他们交战的是明朝军队,而且是开战以来,始终担任运输任务,无仗可打,憋了一肚子郁气的明军舟师。

见到如此多的安南江舟列于江中,舟师上下顿时眼睛亮了。

对舟师而言,江中的不是敌人,而是明晃晃的战功!

数数江舟数量,估算一下人头,自都督柳升以下,嘴巴全都咧到了耳根。

“都督,请示总戎,进攻吧!”

柳都督麾下同知,佥事,千户,百户,各个摩拳擦掌,恨不能马上率领麾下儿郎冲过去。甚至连文吏也是眼睛发红,鼻孔喷气。

战功就在眼前,容不得他们不激动。

如此渴望战斗,并非舟师上下均为狂-热-的好-战-分子,实在是被6上的战斗刺激到了。眼睁睁看着同袍列阵杀敌,几刀就能升一级,更能凭借战功获取钱钞粮食布帛,不眼红才怪。

发展到后来,再见贼军,周师上下本能的数人头,换算战功,继而咬牙。

舟师可以路战,且战斗力未必弱于卫所边军。柳都督曾主动请战,却被沈瑄无情驳回。理由很明确,舟师是以水战为主,6战未免大材小用。

“舟师可6战,卫所边军却不习水战。陛下令柳都督至此,当有大用。”

靖难中,燕军过长江,遇上南军的舟师,仗打得相当辛苦。哪怕最后赢了,从将官到士卒,回忆起当时情形,也是心有余悸。

挥刀子砍人不怕,被人砍也不怕,晕船太糟心。

经过一段时日,征讨安南的边军多少习惯了乘坐江舟,可仍有部分边军上船就脸色发白,若在水上作战,恐怕会吃亏。

对比之下,明军舟师的重要性不必多言。

沈瑄拍着柳升的肩膀,舟师任务艰巨,任重道远,不必急在一时。柳都督身负大才,必有立功之时,本帅看好你!

柳都督激动万分,连声道:“是,属下一定全力以赴!”

走出军帐,被风一吹才反应过来,他是来请战的吧?怎么就这么出来了?

军帐中,沈瑄回到案后,展开孟清和写来的书信,细细研读。

张辅等将领候在一旁,表情十分难以形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果然是至理名言。同兴宁伯交情莫逆,定国公忽悠人的功力也是蹭蹭攀升。

互相瞅瞅,今后同总兵官交流,必须十二万分的小心,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被带进沟里。

高皇帝义孙,今上义子,荣封国公,战功彪炳,身高都比人多一截。

战场上非人,战场下一样秒杀众人。如此差距,压根不能激发斗志,而是专门打击人的。

这样的人往面前一站,还让不让旁人活了?

柳都督同麾下官军再郁闷,也不能违反将令,只能老实的送人过江,顺便馈运军粮。

好在安南军善解人意,自动送上了门。江中的五百余船只,正等着为舟师增添战功。

“令舟师出战。”

总兵官将令下达,舟师上下终于迎来了曙光。柳都督亲自披甲,令亲兵擂鼓,率领麾下向安南水军发起了进攻。

比战船数量,舟师处于劣势。

比战船大小和火力装备,安南军压根不是明军的对手。

明军战船上已搭载火炮,并备有火铳和大号的弓-弩。条件所限,比不上宋时的-床--弩和-神-机-弩,却也能将安南人的木质小船凿出个窟窿。

安南军还停留在江舟相接,以刀枪和弓箭对敌阶段。在明军的楼船面前,完全不够看。

船上的安南军站起身,

接帮战?更是想都别想。伸长了脖子未必能碰到楼船的船舷。凑过去,基本是被完-虐-的命。

安南人发挥出了巨大的勇气,或许是臆想自己刀枪不入,正如黎季牦宣称召集水6大军七百万,勇猛的向明军舟师发起挑战。

对安南人的送死行为,舟师上下举双手欢迎。

柳都督一声令下,楼船侧过船身,在安南人不解的目光中,改造过的船身,掀起挡板,数门火炮张开了漆黑的炮口。

火药被点燃,炽-热-的铁球,带着燃烧中的火星,呼啸着砸向安南江舟。

火炮的准头算不上好,屡屡命中目标,只能归功于安南江舟过于密集。

船多了,连在一起,想砸不中都很难。

楼船上的明军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神-射-手,发三炮,就能砸沉一艘安南人的江舟。

江舟断成两截,瞬间解-体。铁球沉入江中卷起巨大的漩涡,落水的安南军很快没了踪影。

安南人被吓傻了。他们见识过明军骑兵和步卒的厉害,却从没和明军舟师较量过。

眼前的一幕,彻底颠覆了安南人对水战的认知。

原来,仗还可以这么大?

想当年,洪武帝逐鹿中原,在水战中是个短板,连吃几次亏,最惊险的一次,差点被陈有谅的水军送进江里喂鱼,提前结束-争-霸-之路。

定鼎天下之后,痛定思痛,大力发展造船事业,并敕令沿海卫所勤练舟师。

经历过数十年的发展,明朝的造船技术日趋成熟,造船厂具备了相当规模,舟师愈发精锐。为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没有洪武帝,就没有永乐朝。

没有洪武和永乐时期的积累,哪里有所谓的仁宣盛世。

洪武帝和永乐帝的确好杀,但少了他们的屠刀,何来华夏文明的复兴?

北元是不幸的,有朱元璋和朱棣在,草原的猛士们注定只能在梦里追忆往昔的荣耀和大都的繁华。

安南更加不幸,小彩灯和数百瓦的大灯泡比亮度,不是找-虐-还能是什么?

经历过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酝酿,明朝的6军领先世界,水军也不遑多让。继对战倭寇之后,终于在安南-亮-剑。

炮击结束,江面上出现了诡异的沉默。

除了江风,几乎什么声音都没有。

没被火炮击中的安南人变得畏缩不前,勇气似乎随着江风一起飞了,距离明军舟师较远的安南人,甚至起了临阵脱逃的念头。

“弓-弩-手!”

令旗挥舞,楼船让开江面,更多的战船逼近,船上的明军五人一组,操控-巨-弩。

伴随着绞弦声,一支支利箭,如雨幕般穿空而过。

轰!

弩箭凿穿江舟,数个倒霉的安南人来不及躲闪,一同被钉在了船板上。

比起火炮,弓弩的准头不知强了几倍。

惊慌,恐惧,绝望。

各种情绪在安南水军中蔓延。

“不要慌,迎战!”

安南军中的将领挥舞着长刀,接连杀死两名吓疯的士卒,不起一点作用。只是增添了安南士卒的恐惧,甚至有安南士卒直接从船上跳入水中,妄图游到江边逃跑。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楼船上的令旗再次挥舞,弓-弩-停止-射-击,江面上响起了进攻的战鼓声。

咚!咚!咚!

船舱里的水手喊着号子,用力踏着脚板。

沉重的战鼓和自胸腔中发出的声音,带给了安南人最大的恐惧。

楼船开始加速。

“冲船!”

柳升站在船板上,玄色铠甲,大红斗篷,银色长枪,面容刚毅。

舟师中的明军发出了震耳的吼声。

“杀!”

携着惊天的战意,楼船狠狠撞翻了两艘安南江舟,柳都督亲自搭弓,一箭射中敌军将领阮磊。

江舟之上,提着长剑大喊大叫,不射他射谁?

捂着被-射-穿的脖颈,软磊倒退数步,跌入江中。

他的死,只是开始。

岸边,明军列阵,架起的火炮和弓弩手严阵以待,截断了安南人的退路。

安南人打不过明军舟师,想跑都不可能了。

沈瑄放下千里眼,张辅沐晟等将领也面带轻松。

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无需费力猜测结果。

“柳升堪称将才。”西平侯沐晟道,“平江伯手下有此等能人,吾竟不知。”

丰城侯李彬道:“沐将军麾下一样卧虎藏龙,连日观战,我等无不佩服。”

“李参将过誉。”沐晟笑着摆手。

正说话间,江上的安南军已折损过半,未同明军舟师接战的舟船,纷纷调头逃跑。

沐晟等人不再多言,立刻下令火炮填装,弓弩手列阵。

“放!”

江上的贼船,一艘也休想走脱!

今日的鲁江,注定被安南人的鲜血染红。

数日后,征讨安南大军的战报传至凭祥,不提孟清和,朱能都吃了一惊。

五百贼舟,俘虏十余艘,余下的都沉如了江中、

战中,贼将阮元子,阮磊,阮劣被杀,黄世冈,彤文杰,冯宗实,莫铁,范鞋,阮利等百余人被擒。

舟师斩首万余,溺死贼军无算。

读完战报,半晌,孟清和才问出一句,“这么说,就抓了一百多俘虏,其他的……”都结果了?

朱能没接话,把战报重新递给孟清和,示意他再看。

孟清和这才发现,刚才漏看了几个字。

被抓的一百多贼将,也在战后斩首示众。

所以说,这场水战,除了十几艘船,一个俘虏都没有?

瞪圆了眼睛,他从来不知道,明军舟师是如此的……凶悍?

如果说遇上明军步卒骑兵,是搭上了去阎罗殿的列车,遇上明军舟师,明显是由列车升级到高铁。

已经不是死不死的问题,而是想慢点死都相当难。

放下战报,深吸一口气,遇上这样的军队,安南人算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敢和永乐帝叫板的黎季牦,勇气着实可嘉!

惹谁不好,偏偏去惹朱老四,明摆着找死啊。

当日,舟师的战报随朱能的奏疏一同快马递送京城。

孟清和一直犹豫是否将换粮所得利润如实上报,看过舟师的战报,头顶的压力顿时飞了。

比起征讨大军的战绩,不过是多赚了些利润,算得了什么?

有言官弹劾欺君,也找不到他头上。又有成国公打包票,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上报,必须如实上报!

奏疏和战报送出,孟清和的工作积极性更高。凭祥一县的交易,6续扩展到整个思明府。临近的太平府,南宁府也因而获益。钦州和归顺州等地,6续有土司和边民结队到安南寻找发财机会。

据悉,兴宁伯不只收购木材,安南的土产和交战时逃跑的安南士兵,一样可以换钱。

大军的缴获不断运往凭祥,孟清和手里不差钱。无论木头还是人,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都指挥蔡福领着上千明军干起运送大队的活。当然,少了战功,必定要有额外补偿。

日子长了,行动尚算自如却不能再上战场的明军,自动代替还能作战的同袍,肩负起此项任务。

没人敢打这支运送大队的主意。

黎氏和安南权贵积攒的财富固然诱人,抢了,也只是一锤子买卖,事后还要忧心明军报复。

同兴宁伯的生意,才是能长久做下去,发家致富的买卖。从去年十一月至今,通过木材和土产交易,大量边民和土司的荷包都鼓了起来。从暹罗等地运回粮食的商人,也大赚了一笔。

安南境内发现的盐井,已有明军驻守,不换丝绸瓷器,也可换盐。虽然得盐质量不高,商人仍是趋之若鹜。不能运回大明,在老挝等番邦出售,价格同样能翻上几倍。

铁器也是一样。

孟清和抽—空见了两名大食商人,用丝绸和瓷器换了整船的香料和宝石。大食商人提出想换茶叶,被孟清和拒绝了。

开玩笑,好不容易请朱高煦帮忙,说动永乐帝下达茶叶限售的诏令,防备的就是大食人!

让他们把茶叶带去欧洲,帮助欧洲人发展航海事业?

想都不要想!

孟清和自己不卖茶叶给大食人,更提醒聚集到此的商人,如果谁卖茶叶给大食人,同他的交易立刻断绝。

虽然不能完全禁止茶叶流出,但他会尽己所能,拖慢欧洲人开启新航路的脚步。

“不交易茶叶,还有瓷器,丝绸,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笑着给出了足以让大食商人心动的交易数额,果然,所有的不满一扫而空,双方的交易进行得非常愉快。

两名大食商人带着满穿的瓷器和丝绸离开,消息很快传出,更多番商涌来。广东市舶司设立至今,迎来了最繁忙的一段时期。

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和郑和船队开辟出新航路,明朝设立在各地的市舶司将6续向广东市舶司看齐,迎来一个又一个业务高峰,一起痛并快乐着。

永乐五年二月甲午,皇后千秋节当日,征讨安南大军的捷报和成国公的奏疏抵达京城。

看着通政使司封存后送上的文书,朱棣做出了很不-霸-气-侧-漏-的举动,揉眼睛。

6战大捷,很好。

水战大捷,也很好。

粮食充裕,很好。

利润数倍,更好。

可列在上面的数字,着实是太过惊人。

单是以布帛换取粮食的利润,竟超过了户部半年的粮税。若是再加上木材和其他……永乐帝数学再不好,也能大致估算出一个数字。

算完,整个人都石化了。

这已经不是惊喜,而是惊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