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超级电信帝国 > 第218章 成功捆绑

超级电信帝国 第218章 成功捆绑

作者:老井古柳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1:07 来源:笔趣阁

金嵩永和戴老在车里并没有呆多久就下来了。

他们两人的出现暂时打断了姜新圩与省长的对话。下来之后的戴老看向姜新圩的目光有了不同,而且下车之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伸出手握着姜新圩的手,很郑重地说道:“姜总,谢谢你!”

姜新圩见省长主动让开一下位置,就没有再坚持回答省长刚才的问话,而是客气地握着戴老的手说道:“戴老,您太客气了。这是我们企业应该做的。”说着,他微笑道,“戴老,您可不要被金教授误导了,我可不是他所说的那么高尚,我只是一个商人,一个只想赢利的奸商。到时候你可不要失望,不要因为我钻入钱眼而生气。”

戴老笑道:“只要你赚的钱合理合法,我不但不阻拦还大量鼓励呢。据我所知,你们算是非常有良心的企业了,听说你们公司将投资从湖东省到粤东省的高速公路,对不对?”

姜新圩点头道:“是的,我们公司要想发展,要想腾飞,必须有便利的交通。感受到紫安市去粤东省太难走,我们就想协助政府把这条高速公路建起来。

戴老,这条路能不能修成功,关键在你们啊,如果我们自己的单晶炉能快速设计并开发制造出来,我们就能生产更多的单晶硅卖出去,换回了钱获得了利润,我们就能大大方方地修建一条高标准、高质量的高速公路了,就能造福于湖粤两省老百姓。”

戴老哈哈大笑道:“姜总,你这不地道,是面对无数的人将我的军啊。好像我现在不支持你们,这条高速公路就建不起来,我就是两省老百姓的罪人似的。”

姜新圩笑道:“罪人倒是算不上。但责任还是有的。反正这条高速公路的投资就从单晶硅的销售利润里出来,能不能建得快、建得好,你多少得担一些责任。”

其他人也跟着戴老一起笑了起来。

戴老笑问道:“小伙子,你就真的这么自信?”

姜新圩回答道:“我的自信来源于你们。我相信金教授他们一定能开发并制造出世界一流的单晶炉,我们就一定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单晶硅。”

见他们两人谈话已经告一段落,省城一把手苏厚德——也就是苏鼎宇的父亲就代替省长重新问起了他刚才问出的话。询问合资公司什么时候能产生赢利。

姜新圩看了戴老一眼,玩了一个小聪明,用上了条件语句,回答省长和苏厚德道:“如果上级领导支持,如果金教授他们跟我们签订合作合同,我想我们的这家合资企业在今年年底就可以赢利,最迟也是明年,也就是1992年,我们就能取得千万元以上的利润。”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金教授他们不签订合作合同。如果政府方面不支持,这利润的获取就难说了。

苏厚德吃惊地问道:“这么快就能赢利?还一下有这么多利润?”

姜新圩前面的话在官员听来是套话,是一种客气的说法,是故意或有意把上级和中科院说得很重要,所以苏厚德没去注意他说的条件,而是只注意到了后面“千万元”这三个字,心情一下振奋外加一点点怀疑,要知道现在全市加在一起也没有几家利润超千万的企业。

省长虽然没有如苏厚德那样问出来。但心里也是同样的想法,他也没有对姜新圩提出的条件有太多的注意:哪个企业领导不在说话前提上级领导支持的?

但他的条件被知识分子出身的戴老和金嵩永听到了。单纯的他们也立马被姜新圩的话带入巨坑了:自己若不早点签双方的合作合同就会耽误姜新圩他们的企业赢利?就是老百姓期盼的高速公路也会因为资金缺少而不能及时动工?

想到巨额利润有可能因为自己这方面的动作缓慢而消失,两人不由有了一丝担忧。

姜新圩看到戴老和金嵩永脸上的凝重,内心暗乐,却自信地对苏厚德说道:“有了戴老和金教授他们的技术指导,加上上级领导协调技术强的机械厂、化工厂以及多晶硅材料厂全力协助,我们不但可以缩短这个前期准备的时间。而且所赚取的利润还能成倍增加,也许到后年出口创汇一千万美元也不是难事。”

省长还是不知道姜新圩心里打的小九九,不知道眼前这个看似阳光的小伙子是在极力为自己揽好处,在尽力绑架外界的各种有利因素,他心里依然只是怀疑姜新圩所说的是不是吹牛。

作为习惯了官场一切的官员。他很自然地按照套路来表态道:“姜总请放心,我们省里绝对会全力以赴地支持你们,无论是贷款还是正常。无论你们需要那个企业协助,我们政府就去协调,我们协调不行就向上级请求。”

说着,他还很贴心地帮姜新圩朝戴老他们问道:“不过,我们政府方面要大力帮忙,还得有戴老你们首肯啊,只有这家企业成了国家重点扶植企业,我们在政策方面就没有什么顾虑了。戴老,他们企业成为扶植企业够资格吗?……,如果有欠缺的地方,我们地方政府也会尽微薄之力,帮助他们解决。”

显然,省长等人也是非常希望飞讯材料公司能成为国家重点扶植的高科技企业。看到金嵩永和戴老刚才的言行,他们知道姜新圩他们至少已经打动了他们。

省长等人欣喜地认为率真的金教授很可能会将代替省政府、市政府成为飞讯材料公司成为重点扶植企业的推手,他所取的作用或许会远远大于他们,至少有九成的把握把戴老搞定,让戴老支持这家企业。

听了省长的话,戴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欣慰地看了姜新圩一眼,再转头对省长道:“省长,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我们的决定。你们地方政府的支持,我们也一定会考虑进去。……,让我们一起去车间里走走,看一看?”

省长心里一喜,知道事情成了,连忙说道:“戴老,请。”

接下来一切都是按流程来,参观、举行仪式、剪彩,然后是开座谈会……,只不过今天临时加了一个流程,那就是飞讯材料公司与中科院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签订合作开发生产单晶炉的协议合同。

合作的内容就是双方一起参与开发单晶炉,共同享受相关科研成果。

生产出来的单晶炉首先满足飞讯材料公司的需要,而飞讯材料公司生产出来的单晶硅将优先供应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以及其下属单位,而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将优先推荐飞讯材料公司的产品给其他公司使用。双方在合同里还规定了双方的出资比例、收益分成。

为了鼓励科研所多出成果,姜新圩不但将单晶炉的利润分出一部分给半导体材料研究所,还从单晶硅的销售利润中拿出一部分给了他们。也就是说如果单晶硅的质量越高、产量越大,中科院半导体材料研究所获得的收益就越多。

戴老和金嵩永都想不到姜新圩如此大方,在他们想来姜新圩能在单晶炉的销售上给他们一部分利润就不错了,而单晶硅的生产他们并不参与,再分钱有点过分。

姜新圩则认为单晶硅的生产与单晶炉的质量和科技水平是分不开的,单晶炉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单晶硅的利润,他希望通过这种激励方式能促使研究所想方设法提供单晶炉的质量,想方设法改进单晶炉。

当然,他还有一个原因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千金买骨。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金教授他们所在的研究所富得流油,要让每一个参与合作的专家、教授的腰包都鼓鼓的,要让那些没有合作的专家们眼睛冒光,让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单位能够与姜新圩的企业合作,希望将他们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转化为生产力。

如果进展顺利,他的投资将会成倍地收回,等于用少量的资金买到了国内最优秀的智慧。这种方式远比自己花钱费神费力培养专家和技术人员实惠得多,也快捷得多。而且穿越而来的姜新圩也知道,现在是吸引知识分子为自己服务的黄金时期,很多专家、学者都很清贫,还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智慧换成高质量的生活,不但自己的收入不高、住房面积不大、没有多少高档电器、没有自己的小车,就是单位也是贫困不堪,眼睛红红地盯着上级的财政拨款,很多试验因为缺少资金、缺少仪器、缺少材料无法做。

现在他插入进去,不但可以花少量的资金吸引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更能吸引无数青年知识分子、无数大学生以及无数有野心有能力的年轻人的心,等于是打了一个无形的影响力巨大的广告,将来招聘人才的话,肯定是轻而易举。

如果再晚几年,等国家经济发展了,知识分子都知道通过项目捞钱了,他再购买国家的高级智慧群体就很难很难了,甚至可以说根本执行不了,人家中科院的大佬对你根本不屑一顾:钱?我有的是!我们这里的科研环境这么好,去你们那种小地方干什么?

(感谢破碎的心no1、赫赫威龙的打赏,感谢赫赫威龙、蓝孜、nokill、哭ぁ哭的月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