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超级电信帝国 > 第423章 怪异的敲门声

超级电信帝国 第423章 怪异的敲门声

作者:老井古柳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8:12 来源:笔趣阁

郑梓桐脱口问道:“另起炉灶?……,怎么另起炉灶?难道把原来合作的厂家全部赶走,再让我们的企业与外商重新谈判?这……这难度实在太大了,非得最高首长才行。姜总,这可是违约,一旦事情被老外捅到媒体上,对我国的形象可是不好,会大大影响我们的改革开放,也会影响我们的入关谈判。”

姜新圩微笑着看着对方,等对方说完了,才说道:“郑司长,你误会了。我怎么可能鼓动你们做这种出尔反尔的事,而且你我都知道,只要说毁约反悔,不说老外会跳起来,就是上级领导也不可能同意。”

郑梓桐不解地问道:“是啊,那你另起灶炉的意思是……”

姜新圩说道:“很简单,我们再拿几家企业与外国汽车制造商合作。”

郑梓桐更是不解了,说道:“现在我国汽车市场还没有发展起来,而我国已经与外商有了好家合作厂商,可以说一旦他们都进入正常的生产,只要他们的生产量达到设计水平,我国的汽车就基本足够了。现在再与外商合作的话,不说那些已经合作了的企业不会高兴,那些外商会叽叽歪歪地说我们,就是将来准备跟我们进行新谈判的外商也未必会有太大的兴趣,毕竟国内的市场已经被这些合作厂商瓜分,再插进来能分多少汤水?”

旁边的艾嵩山也说道:“就算我们真的重新拿另一批外商谈判,我们这边的合作资金也不足啊,国家财政可支撑不了这么大的合作。”

姜新圩说道:“你们还是小看了我国的汽车市场,这个市场远不是老外们所想的。……,郑司长,以前我们的企业与那些外国厂商合作的时候。是否承诺过我们政府机关将从他们公司那里采购公务用车?”

郑梓桐摇了摇头,说道:“这个倒是没有。不过,有关部门倒是说过,将来有可能从奥迪、桑塔纳中选取公务用车。算是不是承诺的承诺吧,毕竟国内现在也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车,而公务用车又不能少。……。现在有不少公务车用的是日本的皇冠、丰田,他们还没有正式与我国进行合作呢。”

姜新圩说道:“那就好。你可以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将来的公务用车和国有企业用车都从国产化率高的合作车中选取。我不知道每年的公务用车将会达到多少,但我想企业方面每年应该有十万以上的量。”

郑梓桐问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向外商承诺每年向这些企业采购一定数量的车辆?……,企业一年有十万辆?这个数字是不是太大了?”

姜新圩说道:“十万辆可不多,你信不信,我们飞讯技术公司一家也许明年就会突破五万辆汽车的采购量。”

艾嵩山不相信地说道:“怎么可能,你们公司一共才多少人?”

姜新圩说道:“我们公司从总部到下面分公司已经有了八万多人。明年突破十万是肯定的。而我们所控股的公司、参股的公司,加上那些跟我们联营合作的公司,员工将超过三十六万。”

艾嵩山说道:“就算你们有四十万员工,也用不了五万辆汽车吧?”

姜新圩说道:“仅仅科研基地那两万多人就必须配备两万辆车。注意,这个两万辆可不包括公司的公务用车,而是那些技术员、外国专家、翻译的用车量。接下来几年随着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的经济情况进入陷入低潮,我们公司还会大批引人外国专家,引人翻译。我们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了十万专家的名额,而这些人大部分都得采购私人汽车。仅仅外国专家所需要的车辆就是近十万辆,而为他们服务的翻译、工作人员也会采购小车。而在科研基地的我国工作人员,他们的工资跟老外的差不多,只要那里形成了采购小车的风气,他们一样会跟着买。”

现在省城的科研基地已经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城市,里面已经有了上十万人。而且那里的人数每天都在增加。因为基地的人工资高、待遇好,科研基地已经形成了一个媒体上所说的富人区,每一个有高工资收入的人——特别是那些从前苏联来的老外,他们在自己的家乡习惯了拥有自己的私家车——都希望自己购买小车、自己开。

艾嵩山眼睛瞪得大大的,说道:“我的乖乖。你们公司给他们每一个人都配车?”

姜新圩摇头道:“不,不,是他们自家购买,是私家车。我们公司最多是引导,最多给他们一些资金补贴,不可能包办的。”

在姜新圩与艾嵩山说话的时候,郑梓桐正在思考。听到姜新圩说他们飞讯技术公司将可能采购五万辆小车,他的心动了:如果整合全国的国有企业,如何整合全国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每年需要采购的车辆可是一个天文数字,足以让老外心动。这样一来,我们与外商重新合作生产汽车的可能性还真大。

而且如果将这些整合起来,不让地方政府插手,就不会有人争相向老外提供优惠政策,老外就没有什么依仗的,不会拿着合作的合同到处骗取地方政府的各项好处,他们不拿出真正的高科技汽车生产技术,不可能获得这些订单的。

更为主要的是,如果这件事办成,自己的政绩不是一下增色了不少吗?将来自己还不平步青云?不管怎样,这事还值得一试。

另外,还有一个让他动心的是,这事是姜新圩提出来的,他还拿出了每年五万辆的订单,说明他对这事很上心,只要自己按照他说的办法来,万一合作中出现了资金短缺的事,请他拿出几亿、十几亿的资金应该不难。这次让他贷款给联信通公司,不就爽快地答应出十亿元吗?连一丝犹豫都没有。

姜新圩提出的方案,上级领导肯定重视,根本不需要自己做太多的工作,根本不需要去各单位和相关部门求爷爷告奶奶,只要将这些报告往上面一交,上面就会给一个明确的答复,根本不劳我郑梓桐做什么。

郑梓桐越想越兴奋,这种兴奋早已经超过了自己绝对找姜新圩筹资投入到之前的汽车技术引进的项目中。与这个政绩相比,从姜新圩这里借钱给那些合作企业,只是一件小小的功劳,最多算是锦上添花而已。

要知道郑梓桐才调动计委不久,几家与外国汽车厂商合作的合同都是前任谈好的,将来成功了,大部分功劳还是前任的,而自己按照姜新圩的做,功劳可全是自己的,而且一下把前任比了下去。因为前任的那些合作根本引进不来技术,只能将国内汽车市场拱手相让。

当然,唯一的坏处就是自己这么做会让前任不高兴。可他做的不好,怪谁呢?

接下来郑梓桐和姜新圩仔细讨论了一下相关办法,特别是与外商的合作方式,讨论如何避免犯之前那些在引进方面的失误,讨论如何用订单把老外引得口水直流。

送走了郑梓桐和艾嵩山,姜新圩没有急于去见即将回国的梅奥妮。而是思考自己刚才就汽车技术引进方面提出的建议是否合适,自己将如何应对有关部门的责难。

他现在提出新的汽车制造技术引进方案,事实上等于否定了之前的汽车制造技术引进方案,等于说之前负责这项事业的官员们做错了。那些正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做对了,甚至以为自己为国家做了巨大贡献的人,肯定会不服,肯定会或明或暗地骂他姜新圩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或许会兴师动众地来责问他。

姜新圩预计会有责难,但他并不后悔,反正自己又不从这件事上赚钱,相反,自己还会在必要的时候拿出一笔巨款来帮助国家有关部门渡过项目启动时的困难,想必那些大佬们会知道自己的苦心,会明白自己这么做完全出于公心。

只要有了这些大佬们的支持,自己还怕谁?那些想责难的官员敢来,我就呸你一脸!什么玩意,拿着国家这么好的市场资源,却干不出一点好事,引不进一点技术,还他玛的有脸叫嚣?

“呵呵,如果我们的汽车技术引进也像上辈子高铁技术引进那么成功,韩国那些汽车还会出现在我国市场吗?也许他们的汽车市场还会被我国占领吧?”姜新圩洋洋自得地想着,思考着我国的汽车走出国门走进世界,走进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只要我国真的出现了自己的品牌汽车,我就把它们推销到意大利去、推销到俄罗斯去、推销到沙特去……”

“笃!笃!……,笃!笃!……笃!笃!”正爽着的姜新圩听到门外穿来的敲门声。

“请进!”姜新圩收回思绪,抬头看了一眼敲门声有点不同的大门,大声说道。

门迟迟没有推开,姜新圩很是异样地站起来,一边嘀咕“今天秘书怎么啦?敲门像敲密码似的。”一边朝大门走去。

(感谢赫赫威龙的打赏,感谢慕容浴血、赖语充数、爱的很纠结、赫赫威龙、绿百合种子、langyangyang、寒可心、052123、貌似疯狂、、想想清楚、炎冰、真诚19、白马王子只要处-女、偶是福州淫啦! gogogto_gao等书友的月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