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超级电信帝国 > 第421章 他山之石

超级电信帝国 第421章 他山之石

作者:老井古柳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8:12 来源:笔趣阁

主管汽车制造业的有关部门一直宣称在用我国的市场换外国的技术,可是二十多年下来,连一个捷达车的发动机都没能换的过来,哪怕是这捷达的发动机技术已经老旧不堪了,甚至连国内的工程师都看不下去,要在这款发动机上做一个小小的改动,都不被德国人允许,还被德国公司告上法庭,让国际社会耻笑了很久。

同样是引进汽车技术,韩国市场比华夏国小得多,他们起步的时间比华夏国晚,可是韩国汽车生产商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品牌,他们的汽车一下就占领了国内市场并飞快的杀入华夏国市场。

如果有人说不能与国外比,人家韩国没有西方国家的卡压,人家韩国有钱买到技术,没有可比性。那好,我们就在国内那自己的同胞来进行比较。

高铁技术是在汽车引进生产技术十三年之后开始引进,结果没有几年华夏国的高铁就成为国家的名片,一下就抬升了华夏国制造业的形象,让西方国家也不再认为华夏国生产不了高科技产品。

一方面是高铁高歌猛进,不但完全占领国内市场,还不断冲击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更主要的是给华夏国树立了正面形象。另一方面是国产汽车在国内市场份额一步步下滑,国人越来越不相信国产汽车。

2013年华夏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达到2000万了,五年蝉联全球第一,是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我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却持续下降。

国产的汽车市场是丢了,但是换到的技术却寥寥无几。大众几乎半壁江山都在我国市场,但是我国两家合作伙伴一汽和大众拿到的技术极其可怜。

国人无不痛心。很多人在内心追问为什么?我们华夏人真的这么蠢吗?

其实汽车行业最初的愿望和高铁同样美好。都是宣传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研发,最终完成市场换技术的伟业。但是,这个美好的愿望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完全走了样,因为这些部门的官员缺乏自信,缺乏魄力更没有远见。

有人还公开在媒体上宣称国人只有给外国企业打二十年工才能把技术学会,应该先做好徒弟。先和外国人安心合资。等到技术学会了一切都好了,不要好高骛远。

他们认为引进技术后进行自主研发费时费力,远不如拿来散件直接组装卖车立竿见影。有的企业在与外方合资之后竟然花了十年时间才建立技术研发中心,这哪里是引进?根本就是心甘情愿给老外打工,心甘情愿当老外的佣人!

姜新圩心道:如果让我投资高铁,我就是捐献一百个亿都愿意。投资汽车技术引进?嘿嘿,一元钱我都舍不得。

郑梓桐被姜新圩的话弄糊涂了,更不知道对方将他临时提出的建议直接判了死刑,而是问道:“姜总。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的汽车技术落后,从国外引进技术的目的是改变我国汽车制造业方面的落后面貌,老百姓凭什么骂我们?我们这么做又哪里丢脸了。”

姜新圩其实对国家目前是如何引进技术的,相关政策是如何的,他并不清楚,他只知道汽车引进几十年连毛都没有引进一根,越是引进国内的外国车越多,国产车越发不见踪影。加上网上一些资料,从而生气的。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拿汽车制造业与高铁制造业相比,一下就看出高低不同来,一下就让人不得不怒发冲冠。

而且现在姜新圩不管怎么说也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老总,看问题远比上辈子深刻得多,知道自己内心刚才太情绪化了,不像一个成熟企业家的样子。不由感到一阵不好意思。

他听郑梓桐这么问,不由惭愧地笑了一下,说道:“对不起,郑司长,我刚才想到其他事了。所以……,其实……,”平时面对中央大佬也挥洒自如的他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解释好,只好收起笑容,问道,“国家在引进外国汽车技术方面执行什么政策?”

郑梓桐这时才感觉姜新圩正常了一点,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姜新圩。他清晰地向姜新圩诉说了有关部门制订的汽车技术引进措施。

姜新圩听了与上辈子他所知道的措施一样,就哦了一下,没有说什么。

郑梓桐问道:“姜总,你这是什么意思?”

姜新圩摇头道:“没什么意思?”

郑梓桐本来在开始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对姜新圩并没有抱太多的希望,如果姜新圩开始的时候委婉地拒绝了,他也就不会再说什么了,可是姜新圩这些反常的反应反倒让他来了兴趣,心里有了不一样的想法,非要找他一探究竟,他如孩子似地固执问道:“姜总,你肯定有什么话没有说出来,刚才你明显是反感我们的引进措施,对不对?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我可以不求你投资,但请你告诉我一声为什么,这没问题吧?”

姜新圩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而是反问道:“汽车制造技术引进这么多年了,我国与外资也合作了不少,你说,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那些技术?汽车制造的关键技术我们拥有了多少?”

郑梓桐先是不好意思地看了姜新圩一眼,接着辩解道:“我们国家在汽车制造领域起点太低,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一个世纪就已经开发出了汽车,我们一下子怎么能学会?……”

姜新圩郁闷地打断他的话,轻蔑地说道:“别说这些玩意。我不知道你们是在推卸责任还是压根没有想获得外国技术的想法。”

郑梓桐也有点不高兴,不但被姜新圩刚才轻蔑的话所刺痛,更为之前姜新圩所说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话所激怒,说道:“姜总,你又不知道汽车领域,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绝对不是你想几天学会就能学会的。就是农村学木匠也要三年才出师吧?短短几天,我估计也就是认识斧头、锯子而已。”

姜新圩说道:“我确实不懂汽车制造,但我知道技术的追赶并非一步一个脚印,并非人家要开发多少年我们就必须学多少年。我问你,我们在寻呼机上学了多少年?为什么我们就能一下赶上外国寻呼机厂家?好,你也许会说寻呼机太简单,只要谁碰巧掌握了关键技术,就能一下子实现超越。那我就说数字移动通信技术,我们飞讯技术公司才开始多久,美国和欧洲又开始了多久,现在我们不是与美国高通公司平起平坐?

按你的说法,我们是不是跟着美国佬先当几年徒弟,先学习他们的技术,我们才开始超越?你们难道不知道在我们学徒弟的时候,他们一样在前进?而且他们还利用从我们这里赚的钱在前进,在进行技术创新和积累?”

虽然姜新圩的话在嘴上说的理直气壮,但内心实际是虚的,毕竟他知道自己的底细,飞讯技术公司之所以能够一飞冲天,根本就是因为有自己这个舞弊的怪物存在,没有自己这个怪物,我国的电信设备领域要追上世界先进水平,还得好多年,远不是像现在这样一下就能超越的。

不过,姜新圩却没有什么不好意思,主要是内心记着上辈子的事,而这一辈子看样子也不会有多少改善,再说他内心还想到后不久之后将出现的高铁:既然高铁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你们汽车制造业为什么不能?我一个老百姓没有本事扭转你们的政策,但发发牢骚总该可以吧?

让姜新圩没有想到的是听了他话的郑梓桐和艾嵩山两人都面露惭愧,特别是郑梓桐一副震惊的样子。

就在姜新圩正要拿起电话通知公关部经理过来陪这两位官员去休息时,郑梓桐却一把抓住姜新圩,说道:“姜总,你说的对,你说的太对了。你一定有办法让我们在汽车制造领域发生飞跃,你一定有办法让我们的汽车制造在短时间内超越外国汽车行业,对不对?姜总,快给我说说,我明天……,不,我今天就就报告,把你的想法向领导汇报,我一定说服上级领导按你的来。……,其实,我知道,只要你拿出方案,就是我不说服他们,上级领导一定会非常重视,一定会按照你的意见改善政策。”

姜新圩没有想到对方会这么说,他不好意思地说道:“郑司长,你真是高看我了。我的特长是在电子、通信领域,对汽车行业还真是不懂。你让我说什么办法,岂不是班门弄斧?到时候出了坏主意,还不害了你,害了国家。”

郑梓桐大声说道:“不可能!不管你懂不懂汽车制造业,但技术引进你是绝对比我们这些人强,你们飞讯技术公司能够如此快速飞跃,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再说,俗话不是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吗?你经验丰富,肯定能提出让我们耳目一新的办法来。”

见对方态度恳切,姜新圩也没有太矫情,一边思考上辈子高铁的成功经验一边微笑着说道:“呵呵,既然你这么信任我,那我就随便说说,你们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就等于我没说就是。”

(感谢赫赫威龙、破碎的心no1的打赏,感谢老牌555、三十而立dsh、sh一生好人、天淡星稀少、赖语充数、眼不见不为实、xipingfann、柳暗花又明、无敌死神、小懒蛇77等等书友的月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