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超级电信帝国 > 第357章 上面的答复

超级电信帝国 第357章 上面的答复

作者:老井古柳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8:12 来源:笔趣阁

芯片的更换显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不是只需要更换芯片就成,特别是苏联的芯片结构与欧美和华夏国的芯片结构特点有很大的不同,型号更是千差万别,如果更换这些芯片,势必涉及到电路的重新设计,涉及到外围电路重新布置。

不过,这些苏联专家也没有反对,毕竟现在原苏联的情况实在糟糕,谁也不知道那些经典的老芯片是否真的还能采购到。万一出现无法从苏联采购到这些芯片,飞讯技术公司的程控交换机岂不停产?

姜新圩之所以没有特别强调程控交换机的芯片非欧美国家和华夏国的芯片不可,没有强调绝对不能使用原苏联产的芯片,是因为他知道原苏联生产的芯片也有它们自己的优点,那就是稳定,容错能力和容电压波动能力和容电磁干扰能力强,将几个经典的芯片用在特殊的位置,很有可能大大提高程控交换机的性能。

事实上,这些来自原苏联的专家也是这么考虑的,当然他们也有让姜新圩、赵毅他们见识见识原苏联科技水平的意思,毕竟无论是谁都有一丝母国情节,都不想别人看低自己的国家,随便也能为自己国家的企业赚一点点外汇。

他们的心思姜新圩心知肚明,虽然有可能增加一点麻烦,但相比能收到这些人的感激,让这些人更加视飞讯技术公司为自己的公司来说,这点麻烦也就不算什么了,况且原苏联的芯片相对来说比欧美国家的芯片来得便宜。

如果这些芯片真的从原苏联国家采购不到,到时候姜新圩还可以让这些专家帮忙,将这些芯片在飞讯技术公司自己生产出来,这不就可以提高自家生产芯片的能力吗?

现在飞讯技术公司有关芯片的设计、生产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干预下,京城大学被迫答应将派出这方面的专家加入到飞讯技术公司内部参与科研,他们不再强调自主权和控股了,只是纯粹的参与。

当然,这也意味着他们将不对芯片制造负主要责任,到飞讯技术公司来进行研究相当于来看看热闹。在他们看来。没有国内最领先的他们参与,飞讯技术公司不可能取得多少成绩,为此他们还成立了一间与飞讯技术公司平行的芯片研究所,想给飞讯技术公司一个难堪并让其他领导看看纯粹知识分子的力量。

而姜新圩却对此不闻不问,甚至没有一点催促京城大学的专家尽快到位的意思。京城大学自然也装聋作哑,只要上级领导不下令他们就不动。

他们不知道人家根本就没有将他们放心上,飞讯技术公司已经从西方国家采购了不少精密度的光刻机,还从从前苏联那些分崩离析的加盟共和国进口了好几台高级刻蚀设备。

经过公司技术人员和多方专家的努力,现在飞讯技术公司除了不能加工过于复杂的微处理器。其他市场上常见的芯片都能进行生产,只不过暂时能够生产出来的数量不大而已。

但这个成绩已经在国内是破天荒的了,国内还没有哪一家单位能够做出这么高精度、这么多品种的芯片。

当这个消息被飞讯技术公司的人无意中传出去之后,京城大学那几个想看飞讯技术公司笑话的人不由大吃一惊,连连讥笑这是飞讯技术公司吹牛,是在骗取国家的科研基金。他们以为飞讯技术公司跟他们一样需要获得国家巨额的科研基金才行。在他们看来飞讯技术公司毕竟是一家企业,获得利润为最终目的,他们对小的科研项目也许可以自行消化。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的科研经费自行就能解决,但涉及到几千万元甚至几亿元的科研经费。企业再有钱也会要求国家承担。

更何况现在飞讯技术公司对外采购的渠道畅通,而且飞讯技术公司需要的芯片主要用在程控交换机、寻呼机、电话机等电信设备和电信产品上面,除了几种微处理器算是高精度的芯片外,其他芯片轻易都能采购到,就是那几种高精度芯片目前也不受西方国家的禁运,稍微花多一点钱就能买到。所以他们是否研发芯片并不非常必要,不自行生产并不会对飞讯技术公司的产品生产有多大不利影响。

对于企业而言,很多时候造不如买,只要价格合适买起来肯定比生产制造省心得多,也可靠得多。京城大学的这些人当然知道。大大提高设计和生产芯片真正得好处的是国家,如果国家有这么一家科研机构和生产厂,像卫星、导弹、超级计算机等设备所需要的高精度芯片就不再受制于人,既不需要花费宝贵的外汇费用九牛二虎之力去采购,也不担心因为采购高精度芯片而泄漏大量的国家机密。

既然国家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解决的问题,飞讯技术公司肯定知道这个情况,现在吹吹牛,乘机从国家口袋里掏一大笔钱,理所当然。好多大学和科研单位不都是这么获得科研基金的吗?

他们根本不知道飞讯技术公司的雄心壮志,更不知道姜新圩这人现在根本不缺钱,不会因为可以从国家能挖回来几千万元,甚至几亿元而浪费大量的精力。

因为国家也不是傻瓜,不是你说你们的科研项目能填补国家空白就随意下拨一大笔资金的,在华夏国的国情人,就是正当的申请科研基金也得求爷爷告奶奶,又是打报告又是请人吃饭,又是评估又是考察的。那些大学教授能够这么做,也愿意这么做,因为搞定一个项目自己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但姜新圩却不稀罕,何必呢,自己又不是没有钱?

对于长途程控交换机,姜新圩没有再花多精力,听完了相关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汇报之后,他做了一些批示,按照上辈子脑海里的记忆提醒对方在哪些方面多加注意,之后,他就考察科研基地的其他项目去了。

回到紫安市总部没几天,那位入关谈判小组的成员郑梓桐就带着上级领导的旨意来了。从他脸上轻松的表情,姜新圩知道自己所提的两个条件对方应该已经答应。

果然,两人客气一番坐下之后,郑梓桐开门见山地说道:“姜总,上级领导已经明确答应同意你所提的两个条件。”

说着,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递给姜新圩。姜新圩接过一看,原来是一份国務院下发给有关企事业单位的通知——《关于严格审批有关企事业领导出国考察旅游的通知》。

姜新圩扫了一下这份文件,看了一下签发日期,心里很是高兴,笑道:“郑司长,你们的动作还真是快啊。”

郑梓桐认真地说道:“姜总,这是可不仅仅是关系到你们飞讯技术公司的事情,是关系到国家产业的发展,现在确实有不少外商投其所好,打着技术培训和技术考察的幌子邀请企事业领导出国,而这些领导尝到甜头后虽然不一定会出卖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但他们在法律或纪律许可的范围内给外商好处,尽可能地向他们采购设备、产品。特别是一些外商还公然对企事业领导许诺,以帮助他们的配偶子女出国定居学习为由,捞取不正当利益,已经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不满,再不阻拦就麻烦了。”

严格来说这种邀请出国旅游甚至名义上的考察完全是一种企业贿赂行为,而接受邀请的人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受贿。国家有关部门不是不知道这种情况,实在是有太多的人特别是官员想出国转一转,众怒难违啊。

郑梓桐说这种事情已经造成了社会极大的不满,他这话有点夸大其词,与上辈子相比,这个时候的出国考察可以说还没有启动呢,就邮电部门而言现在能够出国的还停留在省邮电管理局一级,市电信局、县邮电局一级还没有多少人有资格出国,等到县一级邮电局也开始成批出国的时候,事情才可以说真正严重了。

姜新圩心里却知道,正因为现在情况不严重,几个大佬和几个主管部门一发威,这文件自然就“轻易”下来了,也就一下堵死了很多“幸运儿”拿着公款在国外潇洒的路。他心里道:“如果那些人知道是自己把他们的路给堵死的,不知道会不会扑上来把我咬碎?呵呵。”

姜新圩说道:“有关宣传方面的事呢?”

郑梓桐有点为难地说道:“上级部门是答应了,但要形成文件有一点难度,毕竟这事有点敏感,有关部门总不能明文下发不许报道成功的外国企业家和其他成功人士,只能在宣传部门内部打招呼,要求无论是中外成功企业家都应该减少宣传的频次和力度,不能因为某人在某事上成功就对其夸大宣传,让年轻人对其进行盲目崇拜。说真的,就我个人理解,这事运作起来还真有点难以把握,我们不能真的就把企业家排除在正面宣传的人士之外吧?”

姜新圩笑道:“我也只是不想看到现在一些媒体上那么肉麻地吹捧外国企业家而已。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大家一味地崇拜他们、崇拜金钱,另一方面也能防止大家盲目地相信他们企业的产品,盲目采购国外的产品。”

(感谢jiangr、半仙和尚、书友130712115656135、凤舞玄火、zq850911、书号134等书友的月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