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超级电信帝国 > 第314章 科研基地开张

超级电信帝国 第314章 科研基地开张

作者:老井古柳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8:12 来源:笔趣阁

冷兰吃惊地问道:“你真的还可以写很多歌?”

姜新圩模棱两可地说道:“谁知道,也许能写,也许不能写。”

冷兰瞪大眼睛,盯着姜新圩问道:“你也给我写几首这么好的歌,让我也去当歌唱家,好不好?其实,我的嗓音很好的,老师说过我的乐感不错。”

“不行!”姜新圩断然拒绝,接着又问道,“……,你走了,我怎么办?你们这一摊子怎么办?”

冷兰看着姜新圩,问道:“就是因为我不能为你们公司拼杀了,你就不容许我出去?”

姜新圩知道对方话里的意思,但他没有顺着她的话说,而是说道:“你别以为我不知道,实际上你也不会真正想当歌手,也不想成明星。……,好吧,我请求你留下来,请你跟我们一起把飞讯技术公司做大、做强。”

冷兰不满地哼了一声,说道:“狡猾!”再瞪了姜新圩一眼之后,她就拿出一叠文件,开始汇报公司的事情。

……

没有几天,一架飞机降落在双州市恒远国际机场,苏鼎宇代表飞讯技术公司前来迎接从俄罗斯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来的第一批专家们。

陪同苏鼎宇一起迎接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飞讯技术公司新员工的还有地方政府领导,双州市统战部部长、双州市外贸局局长、中苏友好协会湖东省分会会长等人。其中这个中苏友好协会湖东省分会还是国家外交部以及湖东省有关部门临时组建的,将以前解散了中苏友好协会临时组织起来,临时任命了一个曾经多次访问苏联,会讲俄语的人做分会会长。

这就是公司大了的好处,如果是其他小公司,别说这么多地方政府领导来迎接你公司的新员工了。就是这些外国佬能不能入关都难说,要知道我国对外国人的入关是要求很严的,特别是来华务工的老外更是审查了审查,直到十多年之后,也对外来务工人员有严格的规定。

这种大批大批地进来,如果没有高层的拍板。没有国家有关部门开绿灯,根本不可想象。而且这些外国佬来了之后,还涉及很多问题,诸如保密,诸如安全保卫,诸如信息来往的审查,都是很棘手的事,必须由有关部门特事特办,必须给飞讯技术公司充分的信任才可能顺利。否则,这些老外或许还会被气跑。

当然,这也是姜新圩一直努力的结果。自成公司成立以来,他就设法与有关领导搞好关系,不断强化与一些实权部门的联系,现在的他不但在湖东省关系网庞大而坚实,就是在京城也有不少的人脉,只要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很多在别人看来难以办到的事情,在他这里可以容易而解。

这还不包括姜新圩最近在京城因为治病而结识的张老一家。张老一家对姜新圩而言只能说是锦上添花。没有他们,这些来自原苏联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也能顺利进来。

其实,在这个时代聘请老外最大的麻烦是这些外国人的工资发放问题,他们的工资如何汇出去汇回家的问题。这个时代国家对外汇控制非常严格,一般国人包括外国人从外面带美元、英镑什么的进我国可以,只要外国的海关不查你。你愿意带多少进来就带多少进来。但是,如果你想带大笔的美元什么的出国就不行,不说外国海关查我国海关更查。

至于从银行汇出去,更是想都别想,至少还等十多年再说吧。

如果这些老外的工资不能及时汇出去。他们显然不会愿意来这里工作。要知道,飞讯技术公司聘请的都是高等级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他们的工资都很高,加上人数又多,按姜新圩的计划聘请的人数将超过一千人,每人每月就算按两千美元计算,每个月就涉及到两百万美元的外汇流出,足以吓呆不少外汇管理人员。

“尼玛,一年流失两千五百多万美元的外汇,这得出口多少万吨农产品、这得出口多少衬衫才能换回来啊。”

姜新圩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让east-jm投资银行支付,所有有关外国专家的资金流动都在国外进行,国内只需要发给east-jm投资银行一张表格就行。其他公司无法解决的大难题在他这里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

在飞机场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后,这些金发碧眼的新员工就一起乘坐大巴前往飞讯技术公司设在双州市的科研基地。

看到风景如画的基地,看到洁白宽敞的住房,这些来自原苏联的专家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又惊喜不已。特别是经过了这两年苦日子的煎熬,骤然看到如此好的环境,真有让他们一下进入天堂的感觉。

在姜新圩的坚持下,在飞讯技术公司大批资金的打砸下,这个基地建得异常地大气,实验楼、研究室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就是绿化带、人行道什么,都是选用的高档植物和高档建工材料。

至于专家们的住房更是付出了设计者和建设者无数的心血,追求的就是与原苏联的那些笨粗房子拉开差距。每个单身专家分配的都是一套两室一厅七十八平米的公寓,带厨房、厕所和淋浴间。房子里有成套的家具和电器,包括彩色电视机、自动洗衣机、大容量冰箱。这些电器都是外国进口或者是国内最好的电器,而且每套房子里都有一台可以直接拨打国际长途的电话……

而两口子同时来华(包括那些才结婚或临时凑对的专家夫妇),他们则分配了一套一百一十平方,三室两厅的房子,房子里的主卧室还多安装了一台彩色电视机。

为了尽可能消除他们身在异域的感觉,飞讯技术公司还专门向有关部门申请了安装大型卫星信号接收天线。这套天线可以将俄罗斯等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主要电视台的电视信号以及几家西方国家电视台的电视信号通过有线网络直接送到每个专家电视机的端口处,供他们选择。

此外,在这个基地除有建有大型超市,健身房,游泳池之外,还添置了不少专门为他们服务的小车,只要他们掏普通的士的钱就可以享受专车一般的服务,可以去省城游览、消费。

入住这个基地的不仅仅是来自原苏联的专家,也有早些时候来自欧洲什么美国的专家们,还有就国内新招聘来的专家以及新应聘来的大学生。

国内的专家与国外的专家都是一视同仁,但新应聘来的大学生可就没有这个待遇,他们都是两到四个人一套七十八平方米的小公寓,只有他们工作满五年,或者他们能够独自承担一部分相关科研项目的任务了才能享受专家级待遇。

对于这些不平等,新应聘来的大学生不但没有不平衡,反而高兴得很,因为他们与在其他企业、其他单位工作的同学相比,幸福感满满的。因为那些同学基本都是住集体宿舍,更别说使用高档而且免费的家用电器了。

对于如此厚待那些外国专家,很多人还是有意见的,有人还劝说姜新圩不要这么奢侈,特别是有许多人认为给每个专家安装可以直拨国际长途的电话太浪费,因为这个时候国际长途的费用是一分钟十几元,随便聊几句公司就得为他们支付上百元,万一哪个家伙谈恋爱说不停,一晚上千元就没了。

可姜新圩却一意孤行,在他看来这么做完全必要。

不说现在这些专家享受的豪华在十几年之后根本不算什么,甚至不要十年一些高档居民小区里的普通老百姓就会有如此高的生活质量,有些居民所拥有的住房面积还要比这大得多,电器什么的也更加豪华。

更为主要的是,姜新圩这么做就是要让这些专家们享受“奢侈”,让他们乐儿忘返,让他们通过电话把这里的好处宣传出去,以吸引更多的专家过来。

姜新圩可知道,每吸引一个专家过来,自己赚的可就不是几千元几万元了,很可能一个新技术一个新发明,就能为公司赚到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美元的利润。

再说,国际电话费这么贵,是我国电信运营部门制订的,国际网间结算并没有这么贵,极大部分利益都被我国电信运营部分收取了,肉还是烂在锅里。只要这些专家打电话的费用够多,飞讯技术公司还可以跟电信运营部门进行谈判,可以取得一些折扣。

更为主要的是,这些专家都是五年一签五年一签的合同,只要他们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不能解决飞讯技术公司的技术问题,五年内没有出什么成果,公司完全可以解聘他们,就算真的亏,也就亏五年。要知道这些专家、学者以及技术人员都是经过了精心筛选的,都有自己独当一面的能力,只要利用得好,都是一座座金矿,现在花一点钱算什么?

随着这些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的到位,姜新圩设计好的一个个研究室一个个课题小组开始成立,朱耀旭、黄天文、毛裕、张生江、赵毅、周建国、邵文伟等我国专家根据他们的特长插入到这些研究室或课题小组中。

(感谢酷酷的狼、jxl121213、炎冰、书友120625225431995、juhuuhkhuhu、逐流忙、cjjl、zh8104100017、燕语呢喃、自由的荣耀1、fishxry、李伟民、花太香88、风雨i同舟、思无邪``等书友的月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