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超级电信帝国 > 第263章 研制交换机

超级电信帝国 第263章 研制交换机

作者:老井古柳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8:12 来源:笔趣阁

“你谦虚什么?我可是夸你呢。”苏鼎宇很是玩味地看着姜新圩,笑道,“呵呵,这可是我和郭倩两人亲耳听见的,你当时可是说要给大学生一些为他们的情人买圣诞礼物的钱。我也是用这个借口跑到我同学那里,请他帮忙组织了一批学生。……,呵呵,你现在把火烧起来了,就不承认了?”

姜新圩苦笑道:“我可以用想到了开头却没有结尾来替自己解释。……,好吧,这里事情既然已经办得差不多了,我和郭倩明天就回公司,这里的事情就由你一个人主持了。”

苏鼎宇看了姜新圩一眼,说道:“好吧,你们都走吧。……,虽然我不能肯定我们会如去年广交会一样取得令人惊喜的成绩,但想必成绩也不会差。”

展销会的第三天,姜新圩就带着郭倩一起回到了紫安市。

他一方面继续指导郭倩、朱建华他们编写邮电部指定请他们编写的无线寻呼发射系统的维护规程和技术标准,一方面他开始准备程控交换机的设计。

这是姜新圩通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稍微熟悉电信机房的人都知道机房的三大件:交换机设备、传输设备、电源设备。

在目前技术状态下,这三种设备中交换机的技术含量最高,而传输设备和电源设备我国都有不少厂家在进行生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并不迫切。

虽然传输设备国内只能开发和生产PDH光传输,传输速率暂时也不高,目前投入商用的光端机最高速率只有140M,但这个速率和PDH方式完全可以承担目前我国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通信量,一条光缆就能容许近两千人同时对外打电话。而且现在有几个厂家都开发出了多系统的140M光端机,一个机柜里可以同时容纳六七个系统。还能实现1 N的多主一备的安全通信模式。

至于电源,现在虽然还没有开发出国产的开关电源,很多通信所用的直流电源还是采取老式的变压器桥式整流方式获得的,但这类设备依然可以承担交换机、传输设备对电力的需求。无非是整流效率低、设备占地面积大、浪费不少电力,但还是可以维持下去,对外国的设备没有太多的依赖。属于可买可不买的情况。

加上现在国内外汇紧张,电信企业还不习惯什么都到国外买,都尽可能地采用国产设备,因此姜新圩并不担心传输设备、电源设备会给外国厂商多少市场,他自然就没有必要花心思到这两类产品上。

可是,交换机不同,是一个迫切需要自产的产品。交换机因为技术含量高,目前国内的人工交换机、步进制交换机和纵横制都是必将也必须立即淘汰的产品,根本不适合现在通信的需要。试想想一个乡镇只能容许装机几十台电话机。一个乡镇几万人口只容许一到两个人向外打电话,这情况该是如何的糟糕,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会多么大,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多大的麻烦?

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安装程控交换机。

而我们程控交换机技术实在太落后,国产万门以上的交换机直到今年11月也就是一个月之前才研制出来,直到明年才可能投入试运行。而他们这套研制出来的交换机技术还不成熟,所生产的产品也只能是试用。也就是试着用。

其实就算技术成熟,他们也没有大规模生产交换机的能力。根本不能进行大批量的生产。被形势和客户需求所逼,国内通信企业只能采购进**换机的办法来解决国内通信不足的矛盾。

所以,立志于在电信行业的崛起的姜新圩在寻呼机的研制告一段落之后,就把注意力放到了交换机身上,放到了用户型交换机上。

之所以将交换机的研发重点放在在用户型交换机(也就是小型交换机)上,是因为他有其他的想法:他现在没有精力和技术力量来设计研发大型交换机。

这次交换机的研发他不再准备单打独斗。而是组织和指挥一批科研人员进行联合攻关,在发明交换机的同时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科研人员,让他们接过自己的胆子,让他们积累相关数字通信的高科技技术,将来也由他们来研制大型交换机。

这次。他将自己摆在组织者、指挥者、指导者的位置,不再事事亲历亲为,最多是他们遇到巨大阻力、巨大困难的时候才指点一下、帮助一下。

他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他想起了前辈子我国那家闻名世界的通信私营公司也是在这个时候组织几十个技术人员自己研究出交换机的。

他们之前是一边代理进口的HAX系列程控交换机,一边自己用外国的部件组装自产的BH01交换机,但无论是代理进口还是自己组装,都根本满足不了国内交换机的需要。面对蜂拥而至的订单,面对急切需求交换机的各地客户,这家公司的人看到了商机,毅然组织十几个人开始了完全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交换机研制。

他们不但为此赚到了大笔资金,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队伍,为他们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姜新圩现在的条件比那家私营企业当时的条件好得多,他现在不但有畅通的外国电子元器件的采购渠道,不但有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无论是人才上、政策上都比那家私营企业有优势,更为主要的是姜新圩现在手头资金充裕,能够比那家私营企业投入多十倍、百倍甚至多千倍的科研资金。

更何况自己本身还是一个穿越者,拥有那家私营企业所没有的金手指,知道程控交换机技术的所有关键点,能够随时指点科研人员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甚至可以轻易地说出一些关键参数、最优参数,无需他们话更多的精力去寻找、去摸索。

而且姜新圩也可以轻易地判断他们的科研之路走的是不是正确,在研制过程中他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是不是走偏了路,是不是走的捷径。

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一步步引导他们怎么走。

他虽然不能保证他们哪一月哪一日哪一钟点哪一刻能完成某个功能功能板的设计和生产,但他可以保证他们的研制会成功,不是失败。

如果有这么好的条件,有这么多人才,还不能比前辈子哪家私营企业取得更多更快的成功,姜新圩还真该买一根绳子吊死算了。

除了想培养出一大批拥有现代数字通信技术的高科技人才,姜新圩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他得为未来几年将爆发的移动通信做准备,说具体一点就是他要生产移动手机,先是模拟移动手机,然后是数字移动手机,将来是3G、4G手机……

当然,他还得准备研制和生产移动通信交换机,移动通信的基站设备。

作为一家真正的现代通信企业,是离不开移动通信的。清楚电信技术发展的姜新圩知道,他目前所生产的电话机、寻呼机不是被边缘化就是被淘汰,将来是移动通信的天下、互联网通信的天下,如果没有追上这两股潮流,自己的企业是不可能称之为现代化通信企业的。

他现在之所以研制生产电话机、寻呼机这两种明显没有多少前途的产品,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积累资金,为了储备人才。手头没有钱、手头没有人才,你就算是穿越者也不能马上在手机上有所作为,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互联网的宠儿,一下成为让别人仰慕的弄潮儿,甚至连追赶他们都很困难。

事实上,现在国外大型通信企业和科研单位就已经在移动通信领域取得了国人所不知道的进步,我国模拟移动通信还没有开始建设,**期还有五年以上,但国外就已经有了成熟的数字移动通信技术,欧洲的GS-M基站和手机就已经在商用。

至于互联网,我国才有几个先知先觉的人在用电话机和调制解调器连上根服务器在美国的互联网看看新奇,互联网在国人脑海中还只是一个并不清晰的名字,但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却已经在美国、欧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各个大学都几乎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普通学生都可以通过微机、通过局域网连上运行稳定的互联网进行学习了。

如果姜新圩从一开始就好高骛远地进入移动通信、进入互联网,他能够做的大约也就是凭着穿越带过来的知识写一写论文,申请申请几个专利了。而且他还不能肯定某些技术国外达到了什么水平,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拿出一些相对老一点的技术,一些相对基础的技术,因为他一旦拿出这些技术很可能会跟别人的技术重叠甚至构成侵权。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出现,最保险的就是拿出他脑海中记忆的相对较新的甚至是穿越之前那几年的有关通信设备的新技术、新方法。可这样的话固然可以避免地侵权,但又不可避免带来一些问题……

(感谢赫赫威龙、破碎的心NO1的打赏,感谢龙之幽灵的月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