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战国赵为王 > 第一百八十三章 虽有廉颇乐乘庞煖,但寡人的心中还是李牧最重要(第一更)

北方战场上的战况,说复杂也复杂,给某些无良小说家写个几十斤重的竹简不成问题,但说简单也很简单,用几句话便可概括。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依照赵丹面前这张战情汇报来看的话,庞显然是利用了栗腹由于下雪而麻痹大意的心理,在大雪刚刚停止的第二天发动了迅雷不及掩耳的突袭。

栗腹率领的这支燕军偏师虽然数量倍于赵军,但是仓促应战之下却被有备而来的赵军杀得大败。

而在这场大战之中,一名年轻的、来自高阙塞驻守部队的骑兵百将因为在追击之中生擒了燕军主将栗腹而得以在战报之中出现,这名骑兵百将的名字便是李牧。

就在看到李牧这个名字的一瞬间,赵丹的心中就十分笃定,这一定就是那个历史上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戎马一生未有败绩,有“骑兵之神”称号的李牧大将军!

老实说,赵丹之前还是有点担心的,因为赵丹在战前就猜测过会不会李牧就在这一次的参战赵军之中,万一李牧在这场历史上并没有发生的战争之中陨落的话,那么赵丹的肠子估计都要悔青了。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啊!

好在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

“看来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像李牧这样的人才就算是并没有按照原先的轨迹走,也仍然会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啊。”

赵丹的心情非常愉快,或者应该说是愉快得不得了。

他当然有愉快的理由。

如今的赵国其实并不缺少名将,廉颇、乐乘、庞等等,一个个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甚至赵括培养一下的话说不定也能够成才。

但是在赵丹看来,这些人的重要性都比不上李牧。

廉颇和庞虽然老而弥坚,但毕竟是老了,乐乘的话作为中生代将军年纪也不算小,赵括的话虽然年纪和赵丹差不多,但是能不能培养出来又不好说。

而李牧不同,首先李牧是必然能够出头并且成为大陆顶级名将的,其次李牧的年纪也很年轻,最重要的是李牧还代表着未来将近两千年里都将会主宰战争的那个新兴兵种骑兵!

在整个封建时代的地球,人类建立的那个疆域最大的帝国叫做蒙古帝国,而蒙古帝国之所以能够以秋风扫落叶般的速度席卷几乎整个亚欧大陆,正是因为那支强大无比、所向披靡的蒙古骑兵!

在这个车兵尚且还没有退出舞台,骑兵还是辅助兵种的时代,赵丹相信只要好好使用李牧这位骑兵之神,再配合上赵国本就冠绝天下的边骑军团,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一定会出乎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想象。

除此之外,赵丹更知道在华夏大地北方的草原上,一个名为匈奴的部落联盟此刻已经成型,并且将会在未来的几十年后在一个名叫冒顿之人的带领下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为华夏大地带来无数战乱和边患的匈奴帝国。

想要提前消灭匈奴乃至平定漠南漠北,那都离不开骑兵,更离不开李牧。

李牧不但将会是赵丹的王翦,更会是赵丹的卫青,霍去病!

在这一瞬间,赵丹甚至有种冲动,一种想要直接把李牧给弄回邯郸直接保护起来的冲动。

但是这种念头也就是在赵丹的脑袋里一晃而过,然后就被赵丹否决了。

如果真的把李牧弄成温室里的花朵,那他又怎么可能成为那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骑兵之神呢?还是得像历史上一样放他在北方磨砺才是正道。

赵丹心情畅快的抬起头来,脸上满是笑意,将手中的战报一扬:“此战报诸位爱卿都传阅一番吧。”

片刻之后,大殿之中的几名大臣们通通传阅完毕。

最先回过神来的赵胜眼睛一转,赶忙拱手笑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庞与剧辛两位将军破栗腹军于代郡,正是大王识人有方,方才能够有此大胜!”

赵胜的这句话,听起来显然是在拍马屁。

但大殿之中的其他几名大臣,其实心里都觉得赵胜说的很有道理。

庞和剧辛,的确就是赵丹提拔起来并且派到北边去抵抗燕军的。

而在得到赵丹提拔之前,庞只不过是一名隐士,剧辛也就是一个燕国落魄下野之臣。

但就是这么两个看上去前途灰暗甚至人生都可能马上就要走到终点的老家伙,却在赵丹的信任下被提拔为赵国北方主副将,为赵国带来了一场不可思议的胜利。

这不是慧眼识人,那什么是慧眼识人?

不知不觉间,赵国诸位大臣心中对于赵丹的敬服又悄然增加了不少。

每一名臣子都希望碰到一个会识人用人的君王,而赵丹现在的表现正是一名堪称优秀的君王表现。

所以接下来那如潮的马屁声中就自然少了几分套路,多了几分真心。

赵豹:“赵国有大王此等明君,称霸天下乃是指日可待!”

虞信:“赵国有大王,实乃赵国之福,万民之福!”

就连廉颇也开口赞道:“大王用此庞剧辛之流,吾本不以为然,觉得大王此举有些鲁莽。但如今看来,还是大王会用人!”

赵丹听到这里眼皮子忍不住跳了跳,还是你廉颇大将军会夸人,夸人的感觉跟骂人差不多……

但不管怎么说,这场胜利对于如今的赵国来说都是非常及时的,也让赵丹之前对燕国是战是和的犹豫通通消散。

赵丹环视了在场之人一眼,开口道:“诸卿,寡人意下已决,将遣使往燕,令燕王交出傅豹等叛徒并撤出所有赵国土地,以此为休战条件。若燕王不允,则寡人明春便发大兵进攻燕国!”

赵丹这一番话说出来,大殿之中诸位赵国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倒是都没有出言反对。

毕竟一开始大家之所以发兵,想的主要还是把燕国人打回去。

打进燕国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在这个隆冬时节去燕国这个华夏大地最为苦寒的北方国家作战,那还是算了。

在如今已经取得一场胜利的情况下,议和就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项了。

胜利者在议和的时候总是很容易就能够通过谈判桌取得比较有利的结果。

赵丹见无人有异议,便开口道:“既如此,那么便继续讨论其他事项吧。自蔺卿离世,内史一职空悬已有时日,寡人欲选一贤能出任内史,不知众卿有何人选?”

几名赵国重臣听到这里都是精神一振,纷纷挺直了身躯。

真正的重头戏终于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