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一百九十章 外国工程师

超级能源强国 第一百九十章 外国工程师

作者:志鸟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0:46 来源:笔趣阁

任贺雨薇想破脑袋,也不明白苏城为何专注于拖延两个月。

不过,她现在对苏城是无比的佩服,听什么是什么,二话不说,就去调查。

苏城自己想了一会,也离开了会场,直接往哈利伯顿的分公司去了。

对于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他其实是有一些兴趣的。所以交给中远船务去做,一方面是精力不济,另一方面也是中远船务的资质更适合。

所谓“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听起来好像很复杂,其实也简单。就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技术条件而言,90%的FPSO都是用旧油轮改造的。

油轮本身就有储油的能力,浮在海上自然也是基本要素。唯一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让它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或者是初步处理,或者干脆生产出成品油,再运到消费国,能够减少不少的成本。而且也降低了海上钻井平台的压力。

这种技术,一旦被开发出来,就变成了工程技术的竞争。因为技术壁垒很弱,在10万吨乃至20万吨的油轮上安装石化装备,的确比路上困难一些,但也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在苏城的印象里。中国的大型海上工程公司,最多再过三五年,就会涉及这一领域,等到2012年的时候,FPSO已经是中国公司的天下了。除非人民币再回到3.7的时代,否则年支出二十万的中国工人。肯定能把年支出15万美元的欧美工人打的找不着牙。

当然,这个时间越是提前,获得的好处就越多。2012年的海上石油工程人员,初级年薪也要五六万,提前到2005年的话,高级工人的薪水也就10万左右……这其中的差价,除了作为央企利润上缴国家之后。余下的还能用于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潜力,就算偶尔有些肥水流了出去。也属于可控支出,终究是留在了国内。

美国人其实也知道,FPSO的主要竞争点在于工程水平和人力成本。哈利伯顿因此只进行研究,尚未进入市场,他们是服务提供商,即使客户要求做FPSO,他们也有可能进行外包。出于同样的原因,苏城对工程公司的兴趣也不大,归根结底,这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人力和管理成本将是最高的,如果要占领全球FPSO市场。最少要四五十万的工人。

对于管理这么多的人,苏城没有信心,美国人也没有信心。

因此,当詹森见苏城确实取得了总公司的认可,除了恭喜之外。也没有什么意见。反而是哈利伯顿派来的工程师们,仰着脖子,喝着咖啡,既不理会苏城,也不在乎詹森,只是互相之间说话。不时的发出笑声。

“不好意思,他们刚从国内来,是总部借调的工程师。总部为了这次合并,特别挖角了几个工程师。这次派来的,有5个人就是从欧洲拉来的”詹森解释了两句。

这12名工程师,年龄小的大概只是大学毕业,年龄大的已经白发苍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是一个都没有。其中还有两个家伙,一边威士忌,一边伏特加,喝的不亦乐乎,一副醉了就睡觉的状态。

工程师是需要一定体力的,年龄太轻则经验不足,年龄太老则精力不济。苏城以后世的观念来看,眼前的12个人都称得上是老弱病残。

不过,有的用总比没的用好。中国人对FSSO完全没有了解,苏城同样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哪怕是方向性的指点,对于合资厂的快速建成也有决定性的影响。

他也懒得教训老外,态度相当淡然的道:“他们只要好好干活就行。”。

“那是一定的,大家都是专业的人。”詹森说着拍拍手,笑道:“各位,向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大华实业的苏总。我们哈利伯顿与中远船务的合资,就是由苏城先生推动的。接下来,你们的工作安排,也由苏城先生负责。”

苏城点点头,站了出来,道:“中远船务和哈利伯顿的合资厂设在天*津,我们现在就过去,你们的工作就是教出一批水平相当的工人出来。这也是我们合同所要求的……”

看苏城往门外走去,一个年轻人忙问:“现在就去吗?我们还没倒好时差呢。”

“到了车上倒视察也来得及。”苏城说了一句,就上大巴等着了。

大概20分钟,老外们稀稀拉拉的上来了,最后是两人抬着一个醉酒的家伙,正准备搬上车,苏城挡住道:“留下吧,醉成这样也不能工作。詹森先生,麻烦你给总部说一声,换一个工程师过来……”

詹森委婉的劝道:“把他送回去的话,总部也不一定什么时候能派人来。警告一下算了吧。”

苏城摇头道:“工作时间喝醉酒,最少是渎职,辞退他以后,招一个好用的工程师过来吧。你们的合同里,像是这种情况,辞退了没有问题吧。”

詹森讶异的看着苏城。他在中国所见到的,全是终身制的雇佣,在严格程度上比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苏城第一时间想到辞退员工,他还真没有料到。

苏城向他眨眨眼,笑道:“我看书的时候,人家就教我,要想在一家新公司立足,辞退第一个说反对意见的员工,辞退第二个为他打抱不平的,公司里的思想就纯洁了,美国公司是不是这样的?”

詹森听的一愣一愣的,转而笑道:“等我回到公司做了大老板,用的法子试一下。”

两人就当着众工程师的面说话,也没有丝毫顾及。原先趾高气昂的老外,顿时偃旗息鼓。

1989年的世界经济开始下行了,终身制的职工往往体会不深,或者说经济下行或紧缩相对有利于终身制职工。对普通的外国雇员来说,此时丢掉工作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了。在里根在位,以及克林顿上台期间,美国人喜欢炒掉老板。老布什和小布什在台上的时候,普通工人就得三思而后行。

对大巴上的11名工程师来说,他们只要正常工作,相对完善的合同保障自然会保护他们,并且能帮助他们鄙视苏城和詹森。但是,如果被抓到了把柄,例如工作时间的醉酒,那是否能保住工作,就要看詹森和苏城的态度了。

确定苏城有能力炒掉他们的时候,大家看待苏城的眼光就发生了变化。

大巴车缓缓起步,苏城和詹森继续坐在前面聊天,后面的工程师们也收起了酒壶雪茄,默默的不出声。

车是80年代的经典沃尔沃B10,也就是经常能在香港电影上看到的巴士车型。以这个时代的中国标准来看,舒服的一塌糊涂。苏城等人乘坐的这辆,还是中远船务出面从中船借出来的。

詹森等人自然不把这1978年的沃尔沃车放在眼里,他的注意力都放在苏城身上,有些好笑的道:“还以为你会大发雷霆……”

苏城玩笑道:“怎么?我的脾气不差吧。”

“中国人好像很看重这种事。”詹森压低声音,笑道:“我曾经有一个同事,曾经在酒店误把中国人认作日本人,被大骂了一顿,他现在要是问这种问题的话,肯定先问‘你是中国人吗’……”

苏城哈哈大笑,一会儿却道:“我们是该向日本学习了。其实,如今在美国的日本老板很多了吧。”

“岂止是很多,简直数不胜数。他们说什么,要买下整个美国。”詹森无奈的摇头,道:“看样子,他们真的能买下来,政府也不作为,一些非常珍贵的艺术品,现在也被日本人搬回东京去了,日元升值的太厉害,怎么能升这么多。”

如果不是早知历史的演进,苏城也许也会抱怨日元的升值。毕竟,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虽然对出口业有着相当程度的打击,但却增加了他们的海外购买能力。这种购买力不仅能够用于消费品的购买,还可以用于厂矿、公司、油田、艺术品的购买。1989年的日本,在出口业尚未受到损失以前,购买了至少3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等于将他们过去40年的奋斗全部变现,对于普通民众以及面向国内的公司,好处不言而喻。

詹森纯粹以聊天的态度,又笑道:“现在的11名工程师,原本是要派往日本的,因为FPSO的合资公司确定在了中国,才被重新派往中国。”

“哦,你们原计划要和日本公司进行合资吗?”

“那倒不是,但是,与韩国公司合资的可能性很大。”詹森犹豫了一下,道:“日本的人工上涨太厉害了,韩国还不错,而且我们在韩国的分公司运作的非常好。”

苏城瞄了他一眼,笑道:“总有一天,中国的分公司会成长起来的。”

“希望如此。”詹森感慨了一下,站起身说道:“我和他们去说说话吧,就算你把所有人都辞退了,再派一批新人总是麻烦。”

“我最少会留一个人的。”苏城促狭的眨眨眼,笑道:“总得有人留着传播企业文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