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动力之王 > 第915章 来苏

动力之王 第915章 来苏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9:50 来源:笔趣阁

“是的,我再次重复一遍,”1989年11月27日,在面向全国的电视讲话中,李根无比郑重的道:“经过慎重考虑,并且与多位政府官员、国会议员的沟通,我决定,将单方面销毁所有的美国陆基战术核武器,海基战术核武器也将撤销部署……”

说到这里的李根,仿佛已经预料到了电视机前面的观众有多么震惊,他微微一笑,接着说道:“这些承诺是美国为了世界和平而单方面做出的,不管苏联政府是否会做出同样的举动,为了世界和平,美国政府都会这么做,但我请求苏联政府以及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巴乔夫先生也采取类似的措施,如果我们和前苏联领导人采取正确的步骤——我们销毁一些,他们销毁一些,大家一起销毁一些——我们可以极大地缩小世界核武器库的规模,而世界也将会被蓝天白云而非核阴云所笼罩……”

李根代表美国政府做出的这番单方面裁减核武器库的表态,瞬间就引爆了全世界!

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不是这个时代的美国人和欧洲人,根本就不知道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有多么恐惧,在二战结束后,以摇滚和****等思潮为首的思潮为什么迅速成了社会主流?就是因为在核阴云的笼罩下,普通老百姓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人觉得未来无望——我努力又有什么用?不管我多么努力,说不定哪天就打起了核大战,到时候“砰”的一声,什么都没了,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

还是及时行乐吧,至于钱这个东西,赚多了没用,够我当下生活就好了。

作为地球上的两极,美国和苏联虽然一再表示要削减核武器库,但一个很操蛋的情况就是越削减,核武器的数量反而越来越多,削减核武器库的要求喊了好几十年了,可却是干打雷不下雨——也就是大家的财政实在有些扛不住了,否则为了彻底的毁灭对方,美国和苏联能把现在的核武器库的数量再扩充一倍!

可就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居然率先表示单方面裁减核武器库,并且是撤销所有的陆基战术和武器以及海基战术核武器?

天!

李根的这番表态,瞬间成了全球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新闻,什么伊朗门,什么全球股灾,全都往后靠——这些事再重要,有自己的小命重要吗?

哪怕是美国的媒体,对于李根忽然做出的这个单方面削减核武器的做法,也没有多少批评的意思,反倒是褒奖和赞扬居多。

没有批评,不是因为他们有多高尚,而是美国的媒体其实看的很清楚,虽然李根承诺了单方面削减核武器库,但削减的是战术核武器,以“民兵”系列为代表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伊桑·艾伦”级战略核潜艇、拉法耶特级战略核潜艇、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以及“三叉戟”海基洲际弹道导弹、“北极星”海基洲际弹道导弹为首的战略核力量并没有任何的削减。

既然战略级的核武装力量并没有任何的削减,依旧可以把该死的北极熊毁灭几百遍,大家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但不管怎么说,在美国如此“高尚”的做出了单方面削减核武器库的举动之后,压力就在苏联人那边了,李根总统可是说了“如果我们和前苏联领导人采取正确的步骤——我们销毁一些,他们销毁一些,大家一起销毁一些——我们可以极大地缩小世界核武器库的规模”,现在我们这么说了,也这么说了,到你们苏联了……

整个欧洲和美国的媒体开始向苏联进行舆论集火,李根身上的压力随之一轻。

五天后,苏联正式做出了回应。

12月1日,戈巴乔夫通过电视公开讲话表示:“苏联非常欣赏并且赞扬美国总统李根阁下做出的表率作用,苏联爱护和平,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苏联在接下来将按照时间表逐步销毁所有炮兵部队的核弹药以及战术导弹核弹头,同时承诺销毁所有的核地雷,在战术核武器方面,苏联正在认真考虑和讨论销毁的核武器的范围,但可以明确的向大家承诺的是,苏联今后将有步骤、有计划地销毁战术核武器,苏联愿意与美国进行协商,大家一起销毁部分战略和武器……”

在说完这些之后,戈巴乔夫再次郑重表示:“我将会在12月份访问美国,就削减和销毁核武器、经贸往来以及一系列的国际重大问题与美国总统李根阁下协商。”

圣人啊!

戈巴乔夫的这番表态一出来,此前在李根做出了单方面削减战术核武器的承诺之后,一直屏着一口气、等着苏联回应的欧洲媒体,顿时欣喜若狂!

早已经准备好的稿子立刻登报,对戈巴乔夫极近吹捧、吹舔之能事,说戈巴乔夫为世界的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说戈巴乔夫是苏联自二战以来最伟大最高尚的领导人……

总之,一眨眼的功夫,戈巴乔夫都成了欧洲媒体的圣人了。

也不怪欧洲媒体这么激动,因为实在是没办法,欧洲正处于美苏对抗的第一线,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可怜的欧洲人睡觉都要睁着一只眼睛,走路都战战兢兢腿肚子转筋,为什么?就是害怕苏联的由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钢铁洪流浩浩荡荡的开了过来——从东德到西德,只隔了一堵墙好不好?一枚核炮弹打过来就要了大家的老命了。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当戈巴乔夫表示苏联要削减战术核武器了,你说欧洲人、尤其是欧洲的普通老百姓会是什么反应?

说的难听点,也就是欧洲没有给人立长生牌位的习惯,否则说不定这会儿给戈巴乔夫立长生牌位的人都有了——也别觉得这种想法很奇怪,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嘛。

与此同时,也有媒体开始满怀期待的对这次戈巴乔夫与李根的会面充满了遐想:这次美苏两巨头的会面,能达成什么重量级的成果呢?能不能削减一部分战略核武器?甚至,能不能达成一部分经贸协议?

…………………………

就在整个世界都开始热烈报道戈巴乔夫这次与李根的会面的时候,一架福克F100-ER(长程型)飞机悄然降落在了莫斯科国际机场。

在耽搁了这么久之后,洪都厂和小巴的代表终于办好了来苏联所有手续。

一下飞机,张彤就一叠声的向陈耕道歉:“陈先生,对不住,对不住,国内现在办理出国的手续比较麻烦,而且苏联和咱们又没有正式建交,所以……”

“理解理解,”不等张彤说完,陈耕就笑着点头:“张先生您不用介意这些,政府层面的问题,我们谁都没办法。”

陈耕没有因此而不高兴,张彤松了一口气。

虽然在来苏联之前,他心里已经将国内制定相关出国政策的领导问候了十几遍,但此刻,心里还是忍不住再次问候了一遍:看看你制定的这些狗屁政策!

PS:兄弟们不好意思,请稍等几分钟。

也不怪欧洲媒体这么激动,因为实在是没办法,欧洲正处于美苏对抗的第一线,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可怜的欧洲人睡觉都要睁着一只眼睛,走路都战战兢兢腿肚子转筋,为什么?就是害怕苏联的由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钢铁洪流浩浩荡荡的开了过来——从东德到西德,只隔了一堵墙好不好?一枚核炮弹打过来就要了大家的老命了。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当戈巴乔夫表示苏联要削减战术核武器了,你说欧洲人、尤其是欧洲的普通老百姓会是什么反应?

说的难听点,也就是欧洲没有给人立长生牌位的习惯,否则说不定这会儿给戈巴乔夫立长生牌位的人都有了——也别觉得这种想法很奇怪,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嘛。

与此同时,也有媒体开始满怀期待的对这次戈巴乔夫与李根的会面充满了遐想:这次美苏两巨头的会面,能达成什么重量级的成果呢?能不能削减一部分战略核武器?甚至,能不能达成一部分经贸协议?

…………………………

就在整个世界都开始热烈报道戈巴乔夫这次与李根的会面的时候,一架福克F100-ER(长程型)飞机悄然降落在了莫斯科国际机场。

在耽搁了这么久之后,洪都厂和小巴的代表终于办好了来苏联所有手续。

一下飞机,张彤就一叠声的向陈耕道歉:“陈先生,对不住,对不住,国内现在办理出国的手续比较麻烦,而且苏联和咱们又没有正式建交,所以……”

“理解理解,”不等张彤说完,陈耕就笑着点头:“张先生您不用介意这些,政府层面的问题,我们谁都没办法。”

陈耕没有因此而不高兴,张彤松了一口气。

虽然在来苏联之前,他心里已经将国内制定相关出国政策的领导问候了十几遍,但此刻,心里还是忍不住再次问候了一遍:看看你制定的这些狗屁政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