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动力之王 > 第876章 两个要求(4000字)

动力之王 第876章 两个要求(4000字)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9:50 来源:笔趣阁

斯坦森、拉莱福特等一众最早跟着陈耕的铁杆是真急了,也顾不得伊夫琴科设计局的人就在一旁,他们连拉带拽的将陈耕给拉到一边,压低了声音急声道:“boss,您真的要飞米格—29?”

“boss,不能飞啊!”

“对啊,boss,不能飞啊,米格—29可是苏联现在最先进的战斗机,您飞过了之后,万一苏联人以您‘窃取苏联军事机密’的理由爸您抓了起来……”

“就是就是,boss,咱们退一步,就算苏联人让您飞了,可您觉得您飞过米格—29的事能瞒过美国?到时候军方找上您来,邀您提供米格—29的一些特点什么的,您怎么办……”

众人七嘴八舌,核心诉求就一个:不能飞米格—29。

倒是陈耕,他笑眯眯的听完了大家的话,这才慢悠悠的反问了一句:“你们怎么就那么笃定苏联一定会让我飞米格—29?”

“……”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愣住了。

好一会儿,凯莉·希克斯嗫喏着道:“那个……boss,托洛茨基先生不是说已经将您的要求汇报上去了么,而且苏联人也没有明确的拒绝……按照正常的逻辑,在您提出要飞米格—29的第一时间,他们就应该明确的拒绝您才对……”

“对啊对啊……”

斯坦森、拉莱福特等人立刻狂点头,极度认同凯莉·希克斯的说法:米格—29可是苏联空军以及国土防空军才刚刚开始装备的、苏联最先进的、同时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战斗机,估计保密级别比核导弹的数量和部署位置、核潜艇的部署位置也低不了多少,您竟然提出要试飞这玩意儿……你这是在做大死啊您知不知道?

陈耕却是笑了,他信心十足、无比笃定的道:“你们放心好了,苏联人不会让我有接触米格—29的机会的。”

呃……

这是怎么说的?

为什么boss这么肯定的认为苏联人不会让他接触到米格—29?

可如果苏联人不会让boss接触到他们的米格—29,他们又为什么会给出这么模棱两可、希望很大的回答?

凯莉·希克斯、斯坦森和拉莱福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白自家老板为什么这么说。

陈耕幽幽地道:“我们在钓鱼的时候,同时也是别人想要钓的鱼……”

我们在钓鱼的时候,同时也是别人想要钓的鱼?!

原来……

如此!

凯莉·希克斯等人毕竟跟在陈耕这么长时间,本身又是极聪明的,如果不是被陈耕要飞米格—29这件事给吓破了胆子,也不至于想不到这一层,现在被陈耕这么一提醒,他们马上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现在看来,到底谁是鱼,谁是钓鱼的,还说不好呢。

看着几人恍然的样子,陈耕摆摆手:“好了,回去了,现在不用想太多。”

想的太多也没用,等苏联政府派人来和自己接触就好了。

……………………

苏联政府果然很快就派来了人。

级别还不低,是是部长会议主席团下属的军事工业事务委员会的一个名叫尼古拉·马林科夫的、分管航空工业的副主任。

尼古拉·马林科夫也没有跟陈耕绕圈子,几句简单的寒暄之后,望着陈耕,尼古拉·马林科夫一副“我早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的模样,意味深长的对陈耕说道:“费尔南德斯先生,您手里有全套的RB211发动机的专利、技术以及生产资料的消息,是您故意透露给我们的吧?”

毛子就是毛子,一点都不知道寒暄。

当然是故意透露给苏联方面的,但陈耕也理所当然的不可能承认,他一脸迷茫的望着尼古拉·马林科夫,奇怪的反问道:“我为什么要故意透露给你们?还有……商飞集团与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之间的合作本来就是正常的、公开的商业合作,你们难道不知道?”

尼古拉·马林科夫脸上的表情顿时一僵:“……”

是啊,你说我是故意透露给你们的,但问题是,我为什么要故意透露给你们?

还有,这种公开的、曾经在媒体上被大量报道过的事情,你们自己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竟然还来问我?

这就是你们苏联在情报搜集方面的能力?

这些话,虽然陈耕一句都没说,但尼古拉·马林科夫通过陈耕的眼神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个混蛋,他就是在嘲讽自己。

陈耕就这么笑眯眯的望着尼古拉·马林科夫:没错,我是在嘲讽你,我就是在嘲讽你,哪有怎么样?别以为你上来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不就是想要来个先声夺人、在气势上压我一头么?

送你俩字:呵呵……

“……好吧,”

尼古拉·马林科夫深吸了一口气,此前严肃的脸上忽然露出一个笑容:“那么费尔南德斯先生,既然这样,我们能不能合作?”

都是谈判手段,既然这个谈判手段不起作用,那就换个方法就是了。

生气?

那是什么玩意儿?

陈耕挑了挑眉毛:“怎么说?”

“你秘密的向我们提供RB211发动机的部分资料,我们允许你购买一架去掉了武器系统和军用敏感设备的L-38教练机,并且向您提供维护所需的配件,怎么样?”

陈耕瞪大了眼睛望着尼古拉·马林科夫,难以置信的道:“马林科夫先生,且不说在我们引进RB211发动机相关技术和专利的时候,已经签署了‘不得将相关资料向第三方转让、不得将资料透露给第三方’的法律文件,就说您提到这个条件……

你当我是傻子么?

还是你觉得我对L-39教练机的爱已经超越了一切,为了L-39,我会做出这么不理智的举动?”鄙视了看了尼古拉·马林科夫一眼,陈耕道:“你当真以为对于我来说,获得一架去掉了武器系统的现役战斗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一句话:你当我傻呢?

但听了陈耕的话,尼古拉·马林科夫的心却是彻底放回了肚子里。

到了这会儿,他心中已经确定了,只要苏联给出的条件或者代价合适,什么“不得将相关资料向第三方转让、不得将资料透露给第三方”的法律文件,在眼前这家伙的眼里就是一张擦完了屁股的废纸。

既然可以交换,那就可以谈了。

“那么……”

尼古拉·马林科夫忽然往前探身,望着陈耕沉声道:“费尔南德斯先生,要什么样的条件,我们才有合作的机会?”

陈耕笑眯眯的,轻轻的一招太极推手就将尼古拉·马林科夫发过来的招数推了回去:“这个就要问马林科夫先生你了,苏联愿意拿出什么样的条件?”

想让我自己开口?

先把你们的诚意拿出来,听听是不是够“诚”。

尼古拉·马林科夫暗自咬牙。

当双方谈到了这里,尼古拉·马林科夫心里头就已经明白,苏联想要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当然是有机会的,但以当前华夏与苏联、苏联与西方的外交关系的现状,不出血是不可能了。

至于直接拿陈耕的人身安全来威胁?

这个就可笑了,先不说苏联是否损失的起失去了陈耕这么一位在美国高层、在华夏高层都有这么大大影响力的联络人,就说他在商业方面的能量吧,从五月份到今天的这三个月来,费尔南德斯·陈运来苏联的那已经超过30万吨的各类食品、药品、纺织品以及其他轻工业产品。

这只是30万吨的各类轻工业物资么?

不!

这是命啊!

1987年的今天,苏联在社会物资供应、尤其是在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方面的轻工业产品的供应方面已经很紧张,费尔南德斯·陈与苏联的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帮苏联政府缓解了轻工业物资供应的匮乏。

一旦苏联军方或者军工业系统企图以“挽留”的方式试图将费尔南德斯·陈软禁在苏联,苏联政府部门第一个就敢跟这些军头们拼命:你们这么牛X,那你们想办法把陈耕不提供的这些轻工业产品给老子弄过来。

在这种畏手畏脚、硬的手段根本行不通的情况下,尼古拉·马林科夫还能怎么办?

“……好吧,”

一阵短暂的沉默之后,尼古拉·马林科夫一咬牙,终于代表苏联政府开出了条件:“苏联可以在靠近华夏的远东地区划出一片林场交给你采伐,嗯,面积不低于700平方公里,每年你只需要缴纳一定的承包费,怎么样?”

一块700平方公里的林场……

也就是一块20公里乘以35公里的面积……

确实很有诱惑力,陈耕对林业的情况不了解,不知道这么一块面积的林场能值多少钱,但参考刚刚扑灭的大兴安岭火灾的损失情况,大兴安岭过火面积900万英亩(真正的大兴安岭火灾,过火面积是1800万英亩),折合大约7.28万平方公里,直接财产损失超过2.5个亿的RMB。

700平方公里相当于大兴安岭过火面积的约1%略差,也就是大约2500万RMB左右,老毛子给出的这个条件确实很有诚意了,而以现在华夏国内的经济发展情况,这些来自苏联的优质木材只要过了边境口岸,立刻就会抢购一空……

不对!

采伐和过火是两回事。

采伐的话,在采伐的同时还要补栽树苗,还要考虑到运输、人工等多方面的成本,所以这么算下来,也就是**百万RBM的纯利润,或许还不到。

为了能够看RB211发动机的资料,老毛子愿意支付**百万,也算是相当有诚意了,但陈耕却意兴阑珊:这**百万挣的太费劲!

摆摆手,陈耕说道:“这个就算了,太麻烦。”

尼古拉·马林科夫:“……”

他很想打人:这么大一笔钱,你竟然不看在眼里?!

陈耕也放弃了:既然老毛子的脑回路实在是没办法理解自己想要的东西,那还是自己开口吧。

他抿了抿嘴,对尼古拉·马林科夫说道:“马林科夫先生,我想要的东西就两样。”

“你说。”

“一个是伊夫琴科设计局的AI-25发动机,”陈耕说道:“我要AI-25发动机的全套技术资料和生产授权。”

AI—25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最大推力在1700公斤的双转子涡轮风扇的发动机,整体性能甚至不逊色于美国盖瑞特公司的TFE—731发动机,这也可以理解,如果不是AI-25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极其出色,也不会被选为L—39教练机的发动机。

除了作为教练机的动力之外,AI-25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应用也极其广泛,它还是苏联产量最高的民航飞机:雅克—40的御用发动机,雅克—40的总产量超过了1200架,一架飞机就需要3台发动机,算上备用发动机,单单雅克-40就需要使用至少4000台发动机。

可以说,AI—25在可靠性、燃油经济性这两大航空发动机指标上,已经做到了苏联航空发动机的前列。

陈耕早就眼馋这一级别的动力系统很久了,如果再想办法提升AI-25的燃油经济性以及降低噪声,这回事一款非常不错的小型喷气式公务机的动力系统,现在,总算是被他抓到了机会。

“AI-25发动机的资料和授权?”尼古拉·马林科夫皱了下眉头。

身为苏联军事工业事务委员会负责航空工业的副主任,他对于AI—25这款发动机当然不陌生,自然也就奇怪陈耕为什么看上了这款发动机:虽然这款发动机的性能是不错,但毕竟推力在哪儿摆着啊,他要这发动机能干什么?

虽然想不明白,虽然这款发动机也足够的老(正式投产是在1967年,已经20年了),虽然尼古拉·马林科夫觉得组织同意费尔南德斯·陈的这个条件的可能性恩达,但尼古拉·马林科夫的回答还是很谨慎:“你的这个问题,我现在还不能回答你,但我会将您的要求带回去、交给组织讨论的……费尔南德斯先生,您的第二个条件是什么?”

陈耕笑眯眯的说道:“你们苏联不是正在讨论研发新的高级喷气式教练机么?”

尼古拉·马林科夫瞬间警惕起来:“你想干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