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动力之王 > 第858章 老大哥的气概

动力之王 第858章 老大哥的气概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9:50 来源:笔趣阁

知道瓦连京斯塔利耶维奇话里面是什么意思,陈耕说道:“我已经和华夏沟通过,华夏政府表示,如果苏联老大哥愿意向他们提供一些志愿者以及消防员来协助他们对抗这场火灾,他们会非常感激。”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政客,瓦连京斯塔利耶维奇立刻就明白了华夏方面的意思:暂时还无法接受苏联军人以军人的身份进入华夏境内。

这个要求其实也没有出乎瓦连京斯塔利耶维奇的意料,毕竟现在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还那么紧张,此前的十几二十年里更是长时间处于军事对峙的局面,不管是出于民族情感还是思维惯性,华夏人都不可能接受穿着红军军装的苏联战士踏上华夏的土地,但毫无疑问,如果苏联在这场华夏建国以来遭遇的最大的森林大火上给予了帮助,对于两国关系的改善确实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我明白了,”瓦连京斯塔利耶维奇沉声道:“这样,你尽快给我发一份传真,说明白需要怎样的援助力量,我会尽快将情况向总书&记同志汇报。”

至于陈耕提到的“租”的问题,瓦连京斯塔利耶维奇连提都没提:对于伟大的苏维埃联盟来说,会在乎费尔南德斯陈的这区区一点租金?

笑话!

如果总书记同志不肯向华夏提供帮助也就罢了,但如果肯向华夏提供帮助,这份帮助、这份人情,必然不会落在他费尔南德斯陈的身上。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在听完瓦连京斯塔利耶维奇的汇报之后,大名鼎鼎的“戈地图”同志大手一挥,大国领导人的豪迈气概瞬间一展无疑:“伟大的苏维埃会在乎他的那点租金?哈哈……”

“是的,伟大的苏维埃根本不在乎这些,”瓦连京斯塔利耶维奇点头,同时小心翼翼的道:“但是,尊敬的总书记同志,华夏的同志要求我们的同志必须以国家志愿者以及消防员的身份过去,这个……您看……”

瓦连京斯塔利耶维奇最担心的还是这个,相比于这一点,“到了华夏之后要听华夏政府的指挥,并且每一架飞机上都要安排一名协调人员”反倒是没那么紧要了。

“斯塔利耶维奇同志,你想多了,华夏同志的担心其实很好理解嘛,”戈尔巴乔夫同志忽然变得好说话起来:“毕竟我们两个国家此前不是那么的……嗯,相互信任,但这没关系,这次我们帮助华夏兄弟,其实就是在迈出互信的第一步。”

虽然有些惊诧于这位新任最高领导人的好说话,但瓦连京斯塔利耶维奇还是立刻点头:“好的,我这就去安排。”略略一顿,瓦连京斯塔利耶维奇似乎犹豫了一下,但他还是开口说道:“尊敬的戈尔巴乔夫同志,我认为还有一件事需要您注意。”

“哦?什么事?”

瓦连京斯塔利耶维奇道:“费尔南德斯陈在两天前就已经通过kgb的渠道向您反馈这件事、寻求伟大的苏维埃的帮助了,但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接到来自kgb的消息。”

“哦……”听完瓦连京斯塔利耶维奇的汇报,戈尔巴乔夫脸色未变,只是点了点头:“好的,我知道了。”

说完,戈总书记同志摆摆手,意思是你瓦连京斯塔利耶维奇可以出去了。

瓦连京斯塔利耶维奇乖乖的帮戈尔巴乔夫关上门,嘴角带上了一抹轻笑:kgb的一些人,大概要倒霉了。

………………………………

陈耕可不知道kgb是否要倒大霉,他就知道,当他与瓦连京斯塔利耶维奇通完电话之后仅仅一天的时间,他就接到了苏维埃最高权利结构给自己发来的回函:苏维埃政府会组织2架最新的米26重型直升机(灭火型)、8架米8中型直升机(人员运输型)、10架别-12水陆两栖飞机(灭火型)以及4架伊尔76p(灭火型),连同相应的机组人员以及总计100名苏联消防员、志愿者组成的人道主义救援团队一起赶赴华夏,协助华夏对正在蔓延的大兴安岭大火进行人道主义救援。

这封回函的意思很明显:你丫的赶紧通知华夏方面,双方好进行官方程序的对接。至于租金什么的,苏维埃政府是连提都没提。

火情紧急,陈耕不敢怠慢,立刻拨通了丁海军的电话,电话一接通,陈耕也不嗦,径自说道:“老丁,苏联政府同意了。”

“苏联政府同意了?”

丁海军的声音听上去比上一次通电话的时候沙哑了许多,联想到这段时间他并没有出国的外交任务,那么可想而知,这段时间这场大火给整个华夏高层带来的压力有多大。现在听陈耕说苏联政府同意向华夏提供援助,丁海军整个人都激动起来,他急不可耐的向陈耕问道:“咱们的条件他们都答应了?”

“是,他们都答应了,”陈耕点头道:“苏联方面会组织一个由2架最新的米26灭火型重型直升机、8架用于人员运输的米8中型直升机、10架水陆两栖的别-12灭火飞机以及4架伊尔76p灭火型运输机组成的飞机团队过来。

另外,除了相应的机组人员外,苏联政府还会派出大约100名由苏联消防员、志愿者组成的救援团队一起过来,协助咱们救火和救人对了,再过一个小时,戈尔巴乔夫同志就会正式发表电视直播讲话,对这场大火表示关心,并且会表示如果咱们需要,苏联会提供相应的帮助……”

不等陈耕说完,丁海军立刻就反应过来,表示:“我会立刻向首长汇报,在戈尔巴乔夫同志的电视讲话之后的第一时间,咱们就会做出回应。”

“那就好,你们尽快完成官方手续的对接,毕竟火情紧急……”

陈耕的话还没说完,丁海军忽然说道:“老弟。”

“啊?”

骤然间听到“老弟”这个称呼,陈耕不由的一怔:有多长时间,丁海军没称呼过自己“老弟”了,得有至少三四年了吧?

“谢谢你,”丁海军的声音带着一丝细微的颤抖:“谢谢你所做的这一切……d和国家以及人民不会忘记你。”

“嗨!你说这些做什么,”陈耕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也没做什么,肯出大力气帮忙的也不是我,而是苏联政府……”

“苏联政府当然要感谢,但你也要感谢,”丁海军道:“你捐赠的500万rmb已经收到了,首长特意叮嘱我,一定要代表d和灾区人民、代表全国人民谢谢你,谢谢你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所作出的一切。”

是的,陈耕已经向华夏捐赠了500万rmb,千万不要觉得500万rmb很少,要知道,这可是1987年的500万。

如果还没有一个精确的概念的话,那再举个例子:从5月12日至今,港岛中华总商会霍英东先生、香港华润公司和华夏银行集团、招商集团以及港岛居民共向大兴安岭灾区总计无私援助和捐献超过140万港币,这么多人、这么大机构,总共才捐赠了140万港币,这其中不但有港岛排名前三的超级富豪霍英东,还有包括华润集团、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一大票在港的央字头国企,陈耕一个人的捐赠,是他们的3.5倍。

从这个角度来道,陈耕的500万真的不少了,这500万是目前为止华夏政府收到的最大一笔捐赠,连华夏的“亲儿子”们都没有哪一家捐出了这么多呢。

陈耕客气的道:“这些年来我在华夏也赚到了不少钱,既然现在这个国家需要帮助,不管是是不是一个华人,我都有理由回报这片土地。”

丁海军使劲抽了下鼻子:从改革开放以来,在华夏赚到了钱的外国企业不知凡几,可谁又像陈耕这么一捐就是500万?哪怕是可口可乐、通用电气、波音这样早改革开放的一开始、甚至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就跟华夏做生意的国际巨头们,一个个才捐了多少?几万、十几万而已,多的也不过才几十万,上百万的一个都没有。

有些话丁海军不好跟陈耕说,但他是知道的,比如在陈耕捐出了这500万、并且努力协调苏联方面的救援力量来华夏进行救援之后,老人家就再一次高级别的会议上发了话,对此前的一些现象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指出:“某些部门、某些同志必须改正此前的一些不好的做法,否则只会让我们那些真正的朋友寒心、伤心,而对于我们真正的朋友,破个例、多照顾一些,甚至是在必要的情况下特事特办,我看也完全应该,谁如果觉得不对的,让他来找我。”

有了老人的这番话、这番指示,丁海军对陈耕在华夏的未来已经不再有任何怀疑(虽然此前也没怀疑过),但有个问题却让他很头疼:女儿马上就要毕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