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动力之王 > 第750章 分歧

动力之王 第750章 分歧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9:50 来源:笔趣阁

“发动机厂那边……”

何凯看了刘伟一眼,下意识的停顿了一下。

别看何凯刚刚对刘伟不客气,可再怎么说发动机厂也是西飞最重要的核心单位之一,一旦这件事解决不好,发动机厂那边出了问题,那也是够自己喝一壶的……上级领导一句话就能噎死他:何凯同志,你考虑问题的时候有些不够全面啊。

这几乎就是指着他的鼻子质疑他的领导能力问题了?

“如果上级领导同意我们研发基于商飞‘tay’mk650-8c的发动机的h6……”沉吟了一下,何凯说道:“我会跟陈耕商量一下具体的合作事宜。”

听了自家老总的这番话,刘伟顿时松了一口气:虽然何凯并没有承诺什么,但他既然这么说了,到时候就要给发动机厂一个交待,否则可就说不过去了。

……………………

带着徐总工和他写的关于为h6换装商飞集团的“tay”mk650发动机的报告,何凯来到了华夏航空工业的主管机构:航空工业部。

航空工业部对西飞的这次汇报十分重视!

不但航空工业部的领导对此高度重视!

国防科工委的领导对此也十分重视!

h6是我国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当中性能最强大的空基打击作战平台(强五也可以携带核武器),当何凯在电话里说有关于h6的重要事宜需要向领导做汇报之后,顿时引起了部领导的高度重视,郭文祥boss甚至专门为此推掉了一个会议,就是要听听西飞这次又要“打算搞什么幺蛾子”……嗯,这是郭老大的原话。

“……领导们,我们初步的想法就是这样的。”

在向两个部门前来听取汇报的领导们介绍了西飞关于为h6换装商飞集团生产的“tay”mk650-8c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必要和优势之后,何凯说道。

以郭文祥为首的几位主要领导都皱起了眉头。

在座的几位领导对于西飞以前的那个“四发h6”h6i项目都不陌生,也都知道h6在换装了四台单台地面推力5430公斤的“斯贝”mk512-5w涡轮风扇发动机之后,h6的整体性能带来了多大的提升,现在的“tay”mk650-8c发动机的最大地面推力达到了6450公斤,不但油耗进一步降低,推力更是比之前的四台“斯贝”多出来80%,如果结合重量方面的考虑,基本上可以这么说:换装四台“tay”mk650-8c发动机之后的h6,相当于装了5台“斯贝”mk512-5w,而且可以装更多的武器弹药,飞的更远。

但身为相关行业的主管部门,领导们看问题自然不能只看这一点……

“何凯同志,你们西飞的态度是什么?”就在其他领导同志还在权衡、思索的时候,郭文祥径自开口问道。

“首长,我们西飞的态度很明确,”何凯微微躬身,坚定的道:“相比于涡喷-8发动机,商飞集团的‘tay’mk650-8c发动机在油耗、性能以及维护性等关键指标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换装‘tay’mk650-8c之后,h6飞机的整体作战性能可以达到极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商飞集团将很快可以实现这款发动机的完全国产,如此一来,此前的h6i项目上大家普遍担心的‘发动机被人卡脖子’的问题也将不复存在……”

“但据我所知,mk650发动机的价格很贵,”另外一位领导忽然开口说道:“价格似乎达到了你们西飞生产的涡喷-8的差不多2.5倍,再考虑到你们这个新h6需要四台‘tay’mk650-8c发动机,如此一来,整机的成本直线上升,等于一台h6需要支付12台涡喷-8发动机的采购费用。这个问题你们西飞是怎么考虑的?”

这个问题一出,不少领导同志的目光顿时就落在了何凯和徐总工的身上:是啊,发动机成本的直线上升,这个问题你们怎么考虑的?

“是的,这个问题我们考虑过,”何凯点点头,表示我们其实是做了通盘考虑的:“首先第一点,mk650发动机的价格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商飞集团现在生产的‘tay’mk650-8c发动机全部使用了英国人提供的毛坯件、附件以及成品件,等过几年商飞集团实现国产化之后,发动机的成本将会得到有效控制,陈耕先生告诉我,届时‘tay’mk650-8c发动机的整体成本将有望控制在涡喷-8的1.5倍左右,而且随着将来技术水平以及总产辆的提升,成本还可以继续下降。

其次,我们的研发也需要时间,以我们西飞的研发力量和过往研发h6i的经验,差不多需要4到6年才能够完成整个研发工作,我相信届时商飞集团的‘tay’mk650-8c发动机的成本已经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了。

再次,作为我国的战略性装备,h6的采购量不会很多,每年也就是6到8架,国家的总体需求量大概也就两三百架,相比于歼6、歼7那动辄两三千的采购量,每年多出来的这部分发动机采购成本其实是可以接受的;

最后一点,虽然发动机的采购成本上去了,但空军那边的使用成本却下来了,涡喷8是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油耗在1.08至1.49之间,但‘tay’mk650-8c的油耗只在.047至0.72之间徘徊,每年可以节约大量的燃油,等于是发动机采购成本的上升又被节省下来的燃油成本给冲抵了,钱从左口袋被挪到了右口袋,或许仍然会有有所提升,但我相信总体多花的钱应该不多。”

似乎……确实是这个道理。

听完何凯的阐述,航空工业部和国防科工委的领导们都是点头:确实,一方面h6这种大型飞机可能不可能如歼6、歼7那样大量生产,每年就几架的采购量,发动机这边如果去二十能够实现自主可控,多花点钱其实也不是接受不了:

另一方面,也是如何凯说的那样,虽然需要多花不少钱去买发动机,但却可以少花很多钱去买油,钱从左口袋被装进了右口袋,这一反一正,其实总体来说也多花不了多少钱,但换来的确实h6这款飞机整体作战性能的巨大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完全是非常值得,只是……

“何凯同志,你说的这些确实都很有道理,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商飞集团能够顺利实现‘tay’mk650-8c发动机的国产化的基础之上的,但我们知道,商飞集团刚刚成功点火、现在正在进行150小时测试的‘tay’mk650-8c发动机现在还都是用英国人提供的部件毛坯乃至成品生产出来的,虽然合同上说的是从现在开始再用三年时间实现整机的完全国产化,但谁敢保证三年后、乃至五年后商飞集团就一定能够实现‘tay’mk650-8c发动机的完全国产?如果届时商飞集团没办法实现‘tay’mk650-8c的完全国产,你们的新h6又该怎么办?”

国防科工委的一位领导开口了,他一开口,就直指问题的核心。

这倒不是故意挑刺,实在是这个问题确实无法回避:如果商飞集团的‘tay’mk650-8c发动机一切顺利,届时能够顺利实现国产化,那么还好,哪怕拖延个一两年乃至三四年才实现国产化,那也不是问题,但如果商飞集团迟迟无法实现‘tay’mk650-8c的国产化,那怎么办?

这方面,国内是有类似的前科的,嗯,而且还跟罗尔斯罗伊斯有关系,就是西飞的“斯贝”mk202加力型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项目,“斯贝”mk202也进行到了商飞集团‘tay’mk650-8c现在的进度:利用英国人提供的毛坯件、成本件和附件先后组装出了两批共四台“斯贝”mk202发动机,并且顺利完成了150小时试车项目,但之后呢?

套用一句话,就是:然后?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您的担心确实是现实存在的问题,这种可能确实存在,”何凯痛快的承认了这种可能性,但随后,他为此做出了解释:“但我认为,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太为这个问题担心,至于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tay’mk650-8c并不是为了我们的h6服务的,而是为商飞集团与荷兰福克兰-联合航空技术公司合作研发、之后会以授权生产的方式引进国内生产的福克f100飞机提供配套的项目,这就先天保证了‘tay’mk650-8c发动机的产量,我们的h6说白了只是跟着沾了个光;

其次,引进‘tay’mk650-8c以及‘tay’系列发动机后续改进型的资金,包括以授权的方式生产福克f100型飞机的钱,都是陈耕先生自己出的,哪怕对于陈耕先生来说,这也是很大的一笔钱,我不认为陈耕先生会舍得将这么一笔总额数亿美元的资金。

既然他做出了这么的投资,就必须让自己的投资产生效益,我跟踪过他与国内相关合作企业的合作情况,因为商飞集团给出的激励政策,所有与商飞集团在‘tay’mk650-8c发动机项目上有合作的企业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这是我们当初在‘斯贝’项目上所不能比的,我对商飞集团在三四年后实现‘tay’mk650-8c发动机的完全国产化比较乐观,此前在我与陈耕先生的沟通中,陈耕先生也表示,即便是最不乐观的情况,五年后,‘tay’mk650-8c的国产化率也将可以达到至少80%,而80%的国产化率,足以可以保证发动机以及后续的维修、维护的供应可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