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动力之王 > 第645章 活久见:还能这么玩?!

动力之王 第645章 活久见:还能这么玩?!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9:50 来源:笔趣阁

虽然陈耕对最终的结果很乐观,但对于过程他仍然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毕竟股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方式在这个时代的华夏并没有先例不是?

然而出乎陈耕意料的是,仅仅三天的时间,老人家的批示就下来了,认为可以将陈耕要求的股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经营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有益的合作模式进行探索,而陈耕与哈飞、成发厂的合作项目就是这种合作模式的试点单位。

让陈耕欣喜的是,此前自己一直坚持、但华夏方面却一直没有明确答复的航空器材、技术和装备的进出口自营权也终于获得了许可,虽然所进口、出口的航空技术、器材、装备仅限于这两家合资工厂自用,可这也是华夏除华航技之外第二家具备航空技术、器材、装备进出口权的企业,陈耕的嘴巴都笑歪了。

“陈先生,您也好这个航空技术装备的进出口自营权干什么啊?”在签署合作备忘录的时候,哈飞的厂长王大志向陈耕问道虽然具体的合作细节还需要慢慢沟通、协调,可在大框架已经确定的情况下,签署合作备忘录以保证双方合作的顺利推进,就很有必要了。

伴随着王大志的话,哈飞厂、成发厂的几位领导齐刷刷的望着陈耕。

在哈飞厂和成发厂的领导们看来,陈耕要这个航空器材、装备、技术的自营进出口权压根就是自找麻烦,咱们把飞机生产出来,然后销售和售后的事情直接丢给华夏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的那些人、让他们去操心就是了,咱们落个清闲,多舒服?

哈飞、成发厂的领导们分外看不懂陈耕的做法,在他们看来,陈耕的做法简直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举。

陈耕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向王大志问道:“王厂长,你们哈飞的运11t这个飞机,现在进行到那一步了?”

所谓的运11t,其实就是运12,因为当时的情况比较特殊,更是涉及到了航空工业部与地质矿产部之间的一些利益纠葛,运12是披着运11改进型的名义进行开发的。

虽然不太明白陈耕为什么问起了运11t,王大志还是老老实实的说道:“01号原型机的全机静力试验和其他系统地面模拟试验已经完成了,正在组装用于试飞的02号原型机,现在一切进展顺利。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02号机在七月份就能完成首飞,大概明年就能完成技术鉴定,只是现在我们哈飞要和您合作了,这个……”

陈耕明白王大志的意思,如果哈飞厂不与陈耕合资,运11t的一切都是由国家操心,但与陈耕合资之后,运11t将以民用航空器的身份划归到哈飞与陈耕的合资公司的旗下,这么一来,想要获得国家的财政拨款以继续将运11t进行下去,恐怕就很难了。

事实上,不止是哈飞厂内部,当初拿出100万来支持哈飞厂搞运11t的地质矿产部现在也对运11t的未来忧心忡忡呢。

陈耕笑着说道:“你们的担心我能理解,现在我就能给你们一个肯定的答复:运11t的研制一定会进行下去,而且我会全力保障研发和试飞、以及取证所需要的全部经费。”

听到陈耕的这番话,不止是哈飞,在场的航空工业部的领导们也是暗松了一口气。

相比于运11,采用了涡轮螺旋桨动力的运11t在商载、航程以及舒适性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提升,与运11相比,运11t可以说是有跨越性的进步,这么好的一款飞机,如果因为盒子就这么被陈耕放弃了,那未免也太可惜了。

现在好了,陈耕说了不会放弃,还会保证所需的经费,别说哈飞厂和航空工业部的领导,即便是和运11t不相关的成发厂的人,也是面带喜色。

“另外呢,”陈耕却是接着说道:“王厂长,如果可以的话,你们最好还是快一点完成定型工作,生产线的建设也要加快,不要怕花钱……”

迎着王大志疑惑的目光,陈耕笑眯眯的说道:“因为在未来的两到三年的时间里,我会采购至少100架。”

哗!

现场的众人顿时就炸了!

在未来两到三年时间里,陈耕会采购至少100架运11t?

开玩笑的吧!

他买这么多飞机干什么?

王大志的嘴巴更是张的蛤蟆一样:“陈先生,您是打算把这些飞机在美国进行销售吗?可能您对航空这方面的事情不是很清楚,没有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r23适航认证的飞机,是不可以在美国进行销售的……”

“我没打算在美国销售啊。”陈耕笑眯眯的说道。

王大志以及众人:“……”

你不打算在美国进行销售,那你采购这么多飞机干什么?

知道你陈耕有钱,100架飞机的售价折合成rmb也就是两个多亿,你陈耕也确实是买的起,但你总不能买一堆飞机摆在那里好看吧?

“我只是打算作为奖品,奖励我旗下的那些优秀的经销商而已。”陈耕两手一摊,接着说道:“我当然不能在美国出售没有通过far23认证的民用飞机,但我买了送人,美国联邦航空局可管不着……嗯,只要我加装符合美国通用航空条例的通讯和导航器材就行。”

王大志:“……”

张英:“……”

其他众人:“……”

…………

所有人,全都没想到陈耕居然打算这么玩:你这是不讲理啊。

但是这么玩行的通不?

理论上确实是行的通,只要你不是把这些飞机作为商品在美国进行销售,哪怕这些飞机没有通过美国联邦航空局的far23认证,只要加装了符合美国联邦航空局要求的通讯和导航器材,也一样可以以通用航空器的名义正常在美国使用。

就比如咱们的初教6型初级教练机,作为一款军用的初级教练机,初教6没有通过任何一个国家的、包括咱们华夏的民用适航标准的认证,就更别说美国的适航认证了,但初教6在美国有将近300架,全都是可以正常使用、升空飞行的。

这些初教6是怎么去的美国?

显然,走公开销售的路子是不可能的,那些将初教6运抵美国的资本家非常灵活的钻了美国联邦航空局的空子:私人收藏。将这些初教6以“私人收藏”的名义运抵美国,然后转手出售给了其他人美国政府也没办法禁止私人之间进行交易不是?哪怕这个私人之间进行交易的东西是一架飞机。

陈耕的做法和美国的资本家们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没打算在美国销售啊,我是作为奖品奖励给那些完成了销售任务、表现出色的经销商的,我一分钱都不要,白送!

不止是今年,明年我还白送!

你能那我怎么办?

面对这个理由,美国政府和美国联邦航空局能怎么办?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或许你反过来要问,陈耕为什么要这么做?别说两年100架了,哪怕是一年拿出20架来作为奖励,那每年也是差不多4000万rmb,他钱多烧的啊?对他有什么好处?

对于这个问题,呵呵……你以为随便什么经销商都能拿到奖励不成?不是表现的特别出色的经销商,怎么可能“获赠”一架飞机?陈耕又不是做慈善的。

只是这些就没有必要给在场的哈飞厂、成发厂和航空工业部的领导们解释了,他话题一转,接着说道:“未来不但是北美的经销商,我们在全球范围的经销商,只要他们表现出色,都有可能获得一架飞机作为奖励,我相信最终数量有可能超过三四百架。

这么多的、遍布全球各地的飞机,难道都只能依靠华夏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进行售后服务和保养?

嗯,我提醒诸位一句,飞机的售后服务和保养可不便宜。”

“……”

没有人说话,很多人心里都是一个大大的卧槽!

作为航空系统内的人,他们当然知道相比于售后和保养的成本,其实飞机的采购费用反倒是小头了,大家都觉得自己看透了陈耕的小算盘:他这分明是打算用免费送飞机的方式先把飞机“卖”出去,然后通过售后再慢慢的把钱赚回来……这些该死的资本家,心果然都是黢黑黢黑的。

只有成发厂和哈飞厂的同志,则是一个个的眼睛亮的厉害:卧槽!生意还能这么做?!可以可以,非常可以……

原本觉得将下手和售后“外包”给华航技的人,此刻的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感觉自己有点明白陈耕为什么坚决要将华夏航空进出口总公司一脚踢开的原因了:这几百架飞机的售后服务和保养,一年能让哈飞赚到多少钱?这么多的钱,凭什么便宜了华航技的那些家伙?

陈耕却是接着说道:“除此之外,我希望运11t积极的去适航取证,我会尽我所能将这款飞机推销出去,如果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卖掉1000架运11t,单靠这款飞机的售后和保养的利润,都足够哈飞厂活的很滋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