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动力之王 > 第618章 跌跌撞撞再重逢(4000字)

动力之王 第618章 跌跌撞撞再重逢(4000字)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9:50 来源:笔趣阁

当高层在为如何回报陈耕而头疼的时候,遥远的巴蜀之都蓉城,孟海波一把用力的推开黄文清办公室的门,兴奋的道:“老黄!老黄!好消息!好消息啊。”

正在批阅文件的黄文清放下笔,抬头看着兴奋的满脸通红的孟海波,有些惊讶:“什么好消息,让老孟你高兴成这样?”

不等孟海波开口说话,黄文清就摆摆手:“你先别说话,让我猜猜……嗯,是上面决定同意咱们成发厂的洗衣机项目了?”

自国家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战略决策以后,包括成发厂在内的华夏军工企业的日子就开始难过起来,比如成发厂吧,为了能够给大家发足工资,不得不和陈耕在首都的郊区合办了一所大型的养猪场,再加上国家的财政拨款,这才算是勉强能给大家发个八成的工资……但就是这种情况,蓉城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已经是国内军工企业里面无数单位羡慕的存在了。

只是,作为国内最大的涡喷6型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生产厂家,蓉城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显然不满足于养猪,毕竟猪倌的名头并不好听,一直以来,孟海波和黄文都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新的利润增长点谈何容易?成发厂可是一家国家级的核心军工企业,一举一动都要得到上级领导的批准,哪怕是养个猪。

为了扭转自己身上的“猪倌”印记,同时也是为了给单位找到一条更大的财源,在进行了一番分析和讨论之后,厂领导班子终于做出了决定:做洗衣机!

等洗衣机做出来了,咱们说啥也不养猪了……最多少养点,就跟部队炊事班养猪一样,养点自己吃。

看着孟海波这么兴奋的样子,黄文清心里头就忍不住嘀咕:莫非之前成发厂之前申请的做洗衣机项目的请求,上面批准了?

“嗨!别提洗衣机了,”一说起洗衣机,孟海波就一肚子的火:“国内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国企,申请成立洗衣机项目的企业没有八千也有五千,你又不是不知道领导们的态度,怎么可能同意咱们的要求……我给你说的是另外的事。”

“哦?”

不是上级领导批准了成发厂的洗衣机项目?黄文清有些惊讶:不是上级领导批准了咱们的洗衣机项目,你这么高兴做什么?

孟海波也没卖关子,压低了声音激动的对黄文清说道:“我刚刚知道的消息,上面决定让陈耕先生进入民航市场。”

“什么?!”黄文清瞬间无法保持淡定了,他吃惊的瞪大了眼睛望着孟海波:“老孟你开什么玩笑?国家怎么可能允许陈耕进入民航运输市场?”

民航是谁的地盘?

是空军的地盘!

确切的说,只要一切能够飞上天的玩意儿,那都是空军说了算。

虽说国家要求将民航脱离军队建制,把民航从隶属于空军的一支特殊的军队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但谁都知道,这种改制的过程麻烦着呢,这不,民航改制的口号喊了好几年了,可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改制完成,由此可想而知空军系统对于民航这块金疙瘩有多看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能允许陈耕进入国内的民航运输市场?

孟海波:“这里面的情况比较特殊,原因有好几个,我也是刚刚才知道。”

黄文清就急忙点头,示意孟海波赶紧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按照正常的逻辑,国家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允许陈耕进来分一杯羹的,可既然老孟这么信誓旦旦的,那么说不定其中还真有点内情。

孟海波也没有卖关子,给他说道:“我打听到的情况是,国家之所以肯放陈耕进来,一个方面是因为陈耕肯真金白银的拿出钱来跟民航局合作,但这个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国家邀请陈耕担任咱们与欧美国家开战贸易合作的总顾问,这算是给陈耕的报酬……这个报酬,除了允许陈耕进入民航业之外,还对陈耕放开了民用航空器制造和飞机发动机制造这两块……咱们成发厂可是参与过涡扇8发动机的研发制造的,你说,是不是咱们的机会来啦?”

“……”

黄文清的眼珠子都瞪圆了:真的假的?这也太夸张了吧?

他当然知道国家要加强与欧美各国的经济合作、技术和贸易合作的力度、广度,并且想办法从欧美国家招商引资,用欧美国家的钱来发展咱们自己的经济,但放开民航市场和飞机制造、飞机发动机制造这三块,还是远远出乎了黄文清的想象,哪怕是民用航空这一块的。

“老黄你还别不信,我再给你透露个更猛的消息,”黄文清的表情让孟海波误会了,为了加强自己的话的说服力,他又爆出来一件猛料:“咱们国家组织了一个代表团,去美国谈引进ch54‘塔赫’重型直升机,这个事情你知道的哈……”

“嗯,我知道。”黄文清点头。

“我从部里打听到的消息,美国人一开始对这个直升机的报价是800万美元一架,可是在陈耕的帮忙和斡旋下,最后美国五角大楼给出的价格……你猜是多少?”说到最后,孟海波故意卖了个关子。

“多少?”虽然知道孟海波是在故意卖关子,可黄文清还是很配合的“上当”了。

“你猜。”

“这个……美国人开价800万美元?那……”

黄文清迟疑了一下,他对ch54“塔赫”直升机的具体价格并不是很了解,但也知道这是一款最大载重量超过10吨、最大起飞重量超过22吨的庞然大物,既然美国人给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开出了800万美元的报价,那么……

“600万美元?”黄文清试探着问道。

在他看来,美国人报了个800万美元的价格,咱们这边能还到600万美元,就算是厉害的不得了了。

对于黄文清的胆小,孟海波嗤之以鼻:“600万美元?差远了!”他倒也没卖关子,说道:“最终的成交价是180万美元。”

“多少?!老孟,不是你听错了吧?”

听到这个价格,黄文清觉得是自己听错了,亦或者是孟海波听错了,也有可能是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被人以讹传讹的严重失真……但不管怎么样,怎么可能原价800万美元的东西最终只要180万美元就成交?这跟白送有什么区别?

“我还真没听错,”孟海波当然不肯背这口黑锅:“之所以这么便宜,是因为陈耕在其中帮了大忙。”

“这不可能吧?”黄文清对这种说法是完全不信:“我听说国家可是准备从美国购买6架‘塔赫’直升机,一架就差620万美元,6架就是3720万美元,美国人傻啊,放着这么大一笔钱不赚?”

“要不国家怎么肯让陈耕进入民航市场和飞机制造、航空发动机制造这三块呢,”孟海波解释道:“我就怕打听到的情况不对,特地找了外交部的关系……你猜美国人为什么肯让这么大的利给咱们?”

不等黄文清回答,孟海波自顾自的说道:“根本原因是陈耕与美国现任总统李根的关系很好,是他说服了李根,以半卖半送的方式将这批二手直升机卖给了咱们……也亏得这批直升机的所有人是美国国防部,可以半卖半送,如果这批直升机是西科斯基的,那肯定是拿不到这个价格。”

原来是这样啊……

听了孟海波的这番解释,黄文清觉得虽然还是有些扯淡,但似乎终于有那么一丁丁点的靠谱了:如果陈耕先生也美国总统李根先生的私交当真是很好,或许真的能够说服李根总统以这么一个半卖半送的价格将飞机送给咱们也说不定咱们不也有对外援助的例子么。

但他还是有些不明白孟海波激动个啥,倒也不能怪黄文清的神经迟钝,毕竟他是个政工干部,在经济和经营方面的敏感性上没办法和孟海波相比。

“航空发动机啊!”望着黄文清,孟海波那是一脸的恨铁不成钢:“既然国家允许陈耕与国内的企业成立合资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工厂,那么这个与陈耕合资的航空发动机工厂为什么不能使咱们成发厂?”

黄文清脑中猛然一道闪光划过:原来……是这样!

他是政工干部是没错,但再怎么是政工干部,也不是纯粹的机关单位的政工干部,作为一家企业的政工干部,黄文清的脑子里多少也有根经济弦儿,终于意识到了孟海波老孟想要说的到底是什么,这个机会对于蓉城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关键不在于成发厂是否有机会和陈耕合作生产、研发航空发动机,而在于,如果能够借着这个机会推动陈耕与成发厂的合作,成发厂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借着这个机会与陈耕成立一些其他的项目、名正言顺的挣大钱了只要陈耕不傻,就知道航空发动机的投入周期动辄以十几年、几十年来计算,哪怕是发动机研制出来了,还有漫长的取证过程,哪怕取证工作完成了,想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并且最终靠卖这个东西来赚钱,也需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跨度,难道全靠陈耕自己掏腰包往里面填?

不可能的。

在项目赚到钱之前的这些年,陈耕必然要想办法让成发厂有赚钱的项目,以此让成发厂可以靠着这个或者几个项目实现自身的造血。

陈耕能不能搞成那个航空发动机,成发厂不在乎、也不关心,但如果能够让陈耕与成发厂合作,那些用于自身造血的项目可也属于成发厂的了。

想到这里,黄文清也激动了,他“啪!”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老孟,还是你脑子好使……先别管这件事有多大的可信度,可有啥错没放过,只要上面有这个意思,咱们成发厂就必须全力争取!”

“是,我也是这个意思,”孟海波激动的连连点头:“趁着黎明厂、株洲厂和西飞没反应过来,咱们赶紧先下手为强,晚了,吃屎都赶不上热的。”

话虽然粗俗了点,可道理却是这个道理,这个时代的国企领导,或许没有多少市场经济意识,但绝对都懂“手快有,手慢无”以及“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自己不去闹、不去争取,还指望着上级领导主动把这么一大块肥肉分给成发厂?

做什么美梦呢!

……………………

在接下来召开的厂领导班子会议上,成发厂的主要领导们迅速就这件事取得了一致:发动机不发动机的咱们不在乎,但这个项目咱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抢到手……只要这个事情是确有其事。

确定了目标,接下来自然就要跑部。

ps:兄弟们不好意思,请稍等几分钟。

在项目赚到钱之前的这些年,陈耕必然要想办法让成发厂有赚钱的项目,以此让成发厂可以靠着这个或者几个项目实现自身的造血。

陈耕能不能搞成那个航空发动机,成发厂不在乎、也不关心,但如果能够让陈耕与成发厂合作,那些用于自身造血的项目可也属于成发厂的了。

想到这里,黄文清也激动了,他“啪!”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老孟,还是你脑子好使……先别管这件事有多大的可信度,可有啥错没放过,只要上面有这个意思,咱们成发厂就必须全力争取!”

“是,我也是这个意思,”孟海波激动的连连点头:“趁着黎明厂、株洲厂和西飞没反应过来,咱们赶紧先下手为强,晚了,吃屎都赶不上热的。”

话虽然粗俗了点,可道理却是这个道理,这个时代的国企领导,或许没有多少市场经济意识,但绝对都懂“手快有,手慢无”以及“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自己不去闹、不去争取,还指望着上级领导主动把这么一大块肥肉分给成发厂?

做什么美梦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