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动力之王 > 第590章 宜快不宜慢(4000字章节)

动力之王 第590章 宜快不宜慢(4000字章节)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9:50 来源:笔趣阁

摩托车?

陈耕颇有几分哭笑不得的感觉:历史,还真他M的惊人的相似啊。

上一世的成发,靠着与润华集团在摩托车项目上的合作活的无比的滋润,这一世,成发又盯上自己手中的摩托车了?真是……

老子是该说“缘分呐!”还是该说“真他M的阴魂不散!”?

不过仔细想想,似乎也不奇怪成发厂为什么会盯上自己手中的摩托车项目,一方面,在中央做出了调转船头、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发展方针之后,很快就确定了“军队要忍耐”的策略,整个军队和军工体系一下子过的无比煎熬,作为国内仅次于黎明厂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成发厂所受到的影响自然也是最大的,虽然现在才刚刚1982年,但因为来自军方的订单的锐减,整个成发厂的日子已经是格外的难过,这个时候,成发厂盯上了和自己一样同为军工企业的长安,也就不难理解了。

看看距离自己不远的长安长靠着与美国佬在摩托车方面的合作吃的沟满壕平、满面油光,简直是放个屁都油裤裆,你说成发厂羡慕不羡慕?眼红不眼红?

俗话说得好,前有车、后有辙,看着长安厂靠着与陈耕合作的摩托车大赚特赚,成发厂自然也就几乎不假思索的想要跟着上马摩托车项目……还是那句话,偌大的成发厂,大几千张嘴,在等着吃饭啊,在没有了军方订单的情况下,成发厂的领导们就只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想办法,这个时候,跟着同行学几乎是最保险、也最安全的解决之道了。

拍拍脑袋,陈耕无奈的望着孟海波:“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

孟海波一喜,没想到事情居然这么顺利,急忙站起来给陈耕鞠躬:“陈先生,谢谢您!谢谢您在这个关键时刻对我们成发厂伸出的援助之手……”

“你等会……”

陈耕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孟海波这番话是什么意思,急忙拦住他:“我什么时候答应你了?”

“……”

正在鞠躬的孟海波眨眨眼,老半天都没反应过来,那无辜的小眼神准确的表达着自己的意思:你刚刚没答应吗?

陈耕耸耸肩:我当然没答应!

倒是凯莉·希克斯,操着一口别扭的中文站了出来:“这位先生,我们非常了解您的心情,但一方面,我们不了解您的企业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不确定与您合作是否存在政治方面的风险,所以,我们需要先对您的企业以及这桩可能的合作进行严格综合性的、全面的评估,才能决定是否要进行下一步的洽谈。”

孟海波的脑子转了老半天才明白过来眼前这个漂亮的美国女孩的意思:你们把这件事想的太简单了!

但……

他和黄文清没有一丁丁点的不高兴!

相反,他颤声向凯莉·希克斯问道:“这位……嗯,女士,您的意思是,如果国家同意我们的合作,您就考虑我们?”

“准确的说,我们老板的意思是,一个是华夏政府批准,另一个是你们自身达到了我们对合作伙伴的要求,”凯莉·希克斯解释道:“这是我们能坐在谈判桌上谈的前置条件,但最终我们能否达成合作协议,那是另外一回事。”

凯莉·希克斯的话很不客气,但孟海波和黄文清却的心里已经被满满的惊喜给填满了。

不为别的,就为了陈耕并没有彻底关死合作的大门,成发厂还有机会!

从一开始,他们两人就没想着陈耕能够一口答应自己……就算陈耕真的一口答应了,他们还要怀疑一下这其中是不是有阴谋呢。

现在好了,在黄文清和孟海波看来,陈耕的做法完全是走正常的合作流程,这几乎是他们能够想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两人对视了一眼,心中都是暗自打定了主意:回去之后,动用自己能够动用的一切能量,说什么也得促成这次的合作……看看长安厂的日子,真是让人羡慕啊。

……………………

黄文清和孟海波一行人开心的走了,凯莉·希克斯向陈耕问道:“boss,您准备跟这家公司合作?”

陈耕笑了笑,也没隐瞒自己的想法:“华夏有句话,叫矮个子里面拔将军。”

“……”

凯莉·希克斯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感觉自己似乎明白了,又感觉自己似乎还是没想明白,只好苦着脸向陈耕问道:“boss,这话是什么意思?”

对于刚刚学习汉语没多久的凯莉·希克斯来说,她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基本的日常对话已经算是天才了,可成语之类的玩意儿,对她来说简直不人道。

“这话的意思就是,限于华夏当前糟糕的工业加工能力和科技水平,成发厂已经是相对不错的一家了,如果我们要在华夏寻找一个勉强能够符合我们要求的合作伙伴,成发厂就是一群矮子当中个头比较高的那个。”

这下子就明白了!

凯莉·希克斯恍然大悟:“先生,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嗯,也是,就算他们的技术力量再怎么薄弱,但终究是一家具备航空发动机生产能力的企业,这样企业,放在美国,也不是太差了。”

想到这里,凯莉·希克斯眼睛一亮,觉得老板果然是深谋远虑,从自己对华夏国内工业加工能力的情况的了解而言,似乎这家蓉城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确实是最好的合作企业之一。

……………………

不提孟海波和黄文清回去之后如何打了鸡血一样的上下“串联”,也不提民航局,我们单说军方。

既然陈耕提到了UH—1“休伊”、UH—60“黑鹰”、CH—47“支奴干”、CH—53“种马”和CH—54“塔赫”,军方的高级将领们自然要把相关资料找过来看看:这些被陈耕推荐给咱们的直升机,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UH—1“休伊”这款在越南战场上被美军昵称为“战场出租车”的单发双旋翼直升机就不说了,UH—60“黑鹰”也不说了,尼玛这个CH—47“支奴干”的民用型:波音model234和CH—54“塔赫”的民用型:S—64“空中吊车”的性能简直特么的牲口:吊挂十多吨物资的情况下还能飞个两三百公里这事儿你敢信?!

尤其是那个长的跟个蜻蜓似的的CH—54“塔赫”直升机,虽然样子怪模怪样的,看着就不像是什么正经直升机,可看看美国人都拿民用型的CH—54/S—64来做什么:吊运木头、吊运电力铁塔、吊运房子、吊运……

吊运他们一切想要吊运的东西,尼玛甚至用来吊运飞机!

在美国人手里,这玩意儿几乎就没有不能吊运的!

都不用多,就像是陈耕此前说的那样,如果华夏有这么三五十架、不、哪怕是十几二十架这种重型这飞机,不管是抗震救灾还是一些特殊地形下的线路假设,甚至是向哨所投送物资,不比直—5强的太多了?

军方的高级领导们对着照片,那是越看越喜欢,口水那叫一个流啊,眼珠子都快拔不出来了。

可这么一来,问题也回到了一开始,不少同志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和疑惑:这么先进的、堪称国之利器的玩意儿,美国人真的肯卖给咱们?

围绕着这个问题,军方的同志爆发了激烈的讨论,到了后来,军方的大佬们也烦了,干脆拍板:吵什么吵?直接问问陈耕不就行了?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大家立刻反应过来:是啊,咱们在这里吵吵个什么劲?直接去问问陈耕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

面对的询问,陈耕坦率的表示:“不管是CH—53还是CH—54,你们都不用想了,甚至连CH—53的民用型:S—65你们也不要想了,国内引进成功率比较高的,只有CH—47“支奴干”的民用型:波音model234和CHCH—54‘塔赫’的民用型:S—64‘空中吊车’。”

“为什么?”

来和沟通的也算是陈耕的熟人,是国防部的李建国主任,但此刻,李主任的心情显然不是很好,在军方内部的沟通中,恰恰CH—53和CH—47是最希望引进的,CH—54因为长的比较非主流则招来了大家一致的唾弃:太丑了!

陈耕双手一摊,说道:“美国人也不傻啊。”

“……”

李建国顿时闹了个满脸通红。

陈耕的意思太明确了:你们知道CH—53、CH—47是好东西,难道美国人就是白痴?出于支持华夏来对抗苏联、减轻美国在欧洲方向上的压力的需要,美国卖给华夏一定的装备是可能的,但你们也不能把别人当成傻子去耍,对不对?

然后,陈耕又在李建国的心头插了一刀:“当然,如果你们不信,一定要去试试,我也不介意。”

言外之意:我就看你们是如何碰一鼻子灰的。

明白了陈耕的意思,李建国的表情越发的郁闷了。

“好吧……既然这样的话……”李建国深吸了一口气:“陈先生,您认为我们有没有可能引进‘空中吊车’或者波音234的生产技术?”

果然!

李建国的问题没有出乎陈耕的意料,当初波音来向我们推销CH—47“支奴干”的民用型:model234的时候,咱们不就提出了引进技术、在国内组装的条件了么?只是后来的情况比较波折,还没等谈判完成,华夏就迎来了整个西方世界对我们的封锁和禁运,“红色支奴干”的引进计划自然也就无疾而终。

但另一方面,自始至终,我们都只是将引进当做一种手段,从没想过买了产品就万事大吉。

“这种事情……怎么说呢,”陈耕组织了好一会的言辞,才说道:“机会是有的。”

机会是有的?

伸着脖子等了半天的李建国愣是没等到陈耕接下来的话,顿时就急了:下面呢?下面的上哪去了?你倒是说啊,断章狗都该死!

“机会是有的,但这有个前提。”

“什么前提?”李建国急忙问道。

“苏联。”

“苏联?”李建国楞了一下,有点不太明白华夏引进“空中吊车”怎么就跟苏联扯上关系了。

PS:兄弟们不好意思,请稍等几分钟。

陈耕的意思太明确了:你们知道CH—53、CH—47是好东西,难道美国人就是白痴?出于支持华夏来对抗苏联、减轻美国在欧洲方向上的压力的需要,美国卖给华夏一定的装备是可能的,但你们也不能把别人当成傻子去耍,对不对?

然后,陈耕又在李建国的心头插了一刀:“当然,如果你们不信,一定要去试试,我也不介意。”

言外之意:我就看你们是如何碰一鼻子灰的。

明白了陈耕的意思,李建国的表情越发的郁闷了。

“好吧……既然这样的话……”李建国深吸了一口气:“陈先生,您认为我们有没有可能引进‘空中吊车’或者波音234的生产技术?”

果然!

李建国的问题没有出乎陈耕的意料,当初波音来向我们推销CH—47“支奴干”的民用型:model234的时候,咱们不就提出了引进技术、在国内组装的条件了么?只是后来的情况比较波折,还没等谈判完成,华夏就迎来了整个西方世界对我们的封锁和禁运,“红色支奴干”的引进计划自然也就无疾而终。

但另一方面,自始至终,我们都只是将引进当做一种手段,从没想过买了产品就万事大吉。

“这种事情……怎么说呢,”陈耕组织了好一会的言辞,才说道:“机会是有的。”

机会是有的?

伸着脖子等了半天的李建国愣是没等到陈耕接下来的话,顿时就急了:下面呢?下面的上哪去了?你倒是说啊,断章狗都该死!

“机会是有的,但这有个前提。”

“什么前提?”李建国急忙问道。

“苏联。”

“苏联?”李建国楞了一下,有点不太明白华夏引进“空中吊车”怎么就跟苏联扯上关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