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动力之王 > 第477章 那就养猪吧

动力之王 第477章 那就养猪吧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9:50 来源:笔趣阁

“养……养猪?”

孟海波和黄文清两人整个人都斯巴达了:我们蓉城航空发动机制造厂虽然在世界航空领域算不上号,可在国内那也是响当当的军用发动机核心供应商,是歼—6战斗机、强—5强击机用涡喷—6型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主制造商和涡喷—7的制造商,更参与过运—10用涡扇—8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研制,现在你让我们养猪?!

亏的他们没把这番话说出来,否则陈耕能把他们的脸打的啪啪响:来来来,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从1966年至1974年这八年的时间里,你们蓉城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生产的超过5000台的涡喷—6型涡轮喷气式航空发动机当中,有超过4000台是需要返厂修理的劣质产品?说说你们“一年生产,五年返修”的黑历史是怎么来的?

但既然孟海波和黄文清没说,我们就一笔带过了,毕竟那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都是正常的对不?

陈耕一本正经的点头:“不止是养猪,还要养鸡。”

孟海波:“……”

黄文清:“……”

如果说刚刚两人还有抱怨的心思,可这会儿他们连抱怨的心思都没有了:合着你们给我们成发出的主意就只是养猪?

看着孟海波和黄文清的样子,陈耕笑了:“听说过工厂化养殖吗?知道在美国,一个大型的综合养猪场每年可以出栏商品生猪多少头吗?

上一万头乃至几万头!

知道一个规模这么大的规模化养猪场需要多少工人、一年能够创造多少效益吗?

知道一个年出栏商品鸡10万只的大型养鸡场一年能养活多少人吗?

知道什么叫链式生态养殖吗?

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们成发真的在京城附近建成了一个年产生猪上万头乃至几万头的大型生猪养殖场和年产商品鸡十万只的大型养鸡场,对于京城的肉蛋供应会有多大的影响?进而能给你们成发厂带来多大的好处?”

孟海波和黄文清再次懵逼。

只不过和刚才的懵逼不同的是,陈耕的话仿佛洪钟大吕,不停的在他们心动回荡!

两人终究不是笨蛋,智商终究是够用的,算经济账他们可能一时半会的算不清楚,但如果是算政治账,两人简直是一点就通,立刻就意识到了如果这个养猪场和养鸡场真的办起来了,对成发能有多大的好处:

如果成发真的在建立起了一个年产生猪上万头的生猪养殖场和年产10万只以上的养鸡场,毫无疑问就成了首都的主要猪肉供应商和禽蛋供应商,首都市政府哪怕是为了保证市场上的生猪和禽蛋供应,也必然会给予成发的这个养猪场和养鸡场各种照顾。

盈利就暂且不说了,虽然不知道这么一个养猪场一年能够赚到多少钱,但现在猪头一块钱一斤,就算一头生猪200斤出栏,一万头生猪那也是200万,盈利的话,30万总该是有的吧?再算上养鸡场,一年50万的盈利基本还是有保证的,再加上财政拨款,这么一来,成发也算是能够勉强撑下去了,但最关键的还在于,成发就有能持续获得高层目光的点!

这就太重要了,哪怕为了保证市场上有稳定的肉食和禽蛋供应,领导们也会下意识的对成发额外照顾一二,有了这一点,成发就值了。

但两人终究也不是很忙都不懂的小白,率先反应过来的孟海波嘴唇嗫喏了几下,说道:“一个年出栏生猪几万头和十万只鸡的养猪场、养鸡场,投资肯定不会小吧?我们成发现在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顿了顿,孟海波又补充道:“而且祖辈说的好,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万一来一场猪瘟、鸡瘟,不但赚不到钱,之前的投入可就全都打了水漂了。”

黄文清跟着连连点头:“猪瘟、鸡瘟这个东西太要命了,老百姓家里全靠养的猪过年呢,这要是万一遭瘟死了,整个家连年都过不好。这还是老百姓,要是我们的养猪场遭了猪瘟……”他猛地打了个寒颤:“就全完了!”

很好,陈耕笑了:这不是已经从“坚决不干”转到“要怎么干”上来了嘛,

“投资的事我们先稍稍放在后面说,不过养殖技术确实很重要,你们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陈耕点头说道:“不过你们可能不知道,我的报废车拆解厂的陈小山厂长,他之前就是首都畜牧研究所的副所长,我们的林立副厂长,之前也是首都畜牧研究所的,如果你们确实打算做这个项目,可以找他们帮忙给你们和首都畜牧研究所牵头。说起来首都畜牧研究所似乎也没有大规模养殖的经验,对于这样的合作他们应该是很欢迎的。”

还能这么玩?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心动了:如果能够得到一家畜牧研究所的技术支持,那猪啊、鸡啊遭瘟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就算是万一有个别遭瘟的,也来得及尽快采取治疗措施,不至于整个养猪场的猪全都砸进去,这么一来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钱从哪儿来?

以成发现在的情况,肯定是拿不出这么比钱来的,准确的说,他们连建这个养猪场和养鸡场所需资金的十分之一都未必能够拿的出来。

看着孟海波和黄文清两人欲言又止的表情,陈耕笑了笑:“资金的话,两个办法,一个是我借给你们,利率就按照同期银行利率走;另一个,算我的入股资金,不过说好了,入股归入股,我肯定不可能参与到养猪场和养鸡场的管理当中去,不过作为股东的福利,养猪场这边要优先保障我的产业的肉食和禽蛋供应。”

“那……陈先生,能不能容许我们商量商量?”孟海波想了想,说道。

“当然,”陈耕答应的很痛快:“毕竟是这么大的事不是?”

……………………

“你们要在首都这儿办个养猪场和养鸡场?!”

吕向东瞬间就震惊了,在孟海波和黄文清求自己给开介绍信的时候,他想过了各种可能,比如陈耕会拒绝啊,比如说不定陈耕会大发慈悲给成发一个合作的机会啊……但想过了各种可能,就是没想过陈耕会让成发去养猪。

养猪?!

让国内技术和科技含量最高的生产单位去养猪?!

而且看眼前这俩货的样子,似乎已经心动了?!

吕向东觉得自己简直要疯掉了。

“是,”孟海波老老实实的点头:“听了陈先生的建议后,我和老黄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个生意还是有的做的,另外我们去跟首都畜牧研究所那边接触了一下,那边听说我们要搞年出栏生猪几万头的大型养猪场和年出肉食鸡十几二十万只的大型养鸡场,他们也很高兴,愿意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持。”

“你说你们这个养鸡场和养猪场的规模有多大?”吕向东楞了一下,急忙问道。

孟海波:“陈先生给我们的建议是,如果要做就做年出栏生猪在一万头以上和年产白条鸡十万只以上的大型养猪场、养鸡场,不过后我们咨询了首都畜牧研究所那边,他们给我们的建议是如果资金不是大问题,就做一个年出栏生猪两至三万头的养猪场以及一个拥有五万只蛋鸡的养鸡场、年产十万只白条鸡的养鸡场……

陈先生说,如果这个项目建成了,可以大大改善首都居民的肉食和禽蛋供应,而且这个饲养规模也完全不用担心首都市场消化不了。”

吕向东沉默起来。

一年两三万只生猪就想要满足首都的肉食需求?呵呵……开什么玩笑!两万只生猪才多重?撑死撑死400万斤而已,也就是2000吨。

可随着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陆续返乡,首都现在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900万,算上流动人口,妥妥的超过1000万,这400万斤肉才够这1000万人吃几天?一天吃,人均才四两而已!

别说一个年产生猪两三万只的养猪场,就算再来十个八个,首都庞大的人口总量都能够轻易的笑话,对于首都的禽蛋肉食市场来说,他们担心的不是养猪场太多,而是现在的生猪供应实在是太少了……早晨起的晚一点,市场上的猪肉就被抢光了,相对于庞大的首都人口总量而言,这点猪肉、鸡肉和鸡蛋的供应,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还想影响市场行情?

呵呵……

咦?

我想啥呢?

想了半天,吕向东才忽然发现自己跑偏了,他略显尴尬的咳嗽了一下:“咳咳……虽然养猪不怎么好听,但如果陈耕先生愿意提供资金,倒也是个没办法的办法,另外我跟首市政府那边说一声,估计还能给你们提供一些贷款……对了,畜牧研究所那边有没有建议你们养什么品种的猪和鸡?”

“有,”孟海波急忙点头:“猪的话,畜牧研究所那边建议我们养长白猪,鸡的话,他们建议我们养白羽鸡,这两种都是长的比较快的品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