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动力之王 > 第447章 没有想的那么落后

动力之王 第447章 没有想的那么落后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9:50 来源:笔趣阁

愣了足足七八秒,鲍勃终于艰涩的开了口:“多露西女士,您……不是开玩笑吧?”

“开玩笑?”多露西笑了,她摇摇头:“我的老板,也就是费尔南德斯先生非常理解你们的担心,他说过,可以按照代工行业的惯例签订阶梯付款合同。”

可以签阶梯付款合同?!

如果说一开始的时候鲍勃·托德、乔·苏利文和杰克·沃茨还以为多露西是在开玩笑,可在多露西表示可以签订一个阶梯式的付款订单之后,三人心里头的怀疑就去掉了七成!

阶梯式的付款订单是代工行业的标准付款方式,虽然每一级“阶梯”的付款比例都可以根据具体的订单具体协商,但人家都愿意阶梯式付款了,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更重要的是,盖瑞特2000可是费尔南德斯·陈的产业,天生就有费尔南德斯·陈的信誉做担保!

如果是硅谷一个不知名的小电子公司,鲍勃三人心里或许会掂量再掂量,可……这是全美最著名的超级钻石王老五费尔南德斯·陈的产业啊,他会付不起钱?!

有陈耕的信誉给兜底,杰克·沃茨几乎是急不可耐的问道:“那么……多露西小姐,不知道您和费尔南德斯先生什么时候比较方便?我和我的伙伴诚挚的邀请您们来我们公司考察。

哦,我们伟创力公司不是什么大公司,但从1969年成立的哪一天开始,我们伟创力就扎根于硅谷,为硅谷的诸多高科技公司服务,论规模,我们伟创力确实不能与旭电这样的巨头相比,但我们与硅谷的多家公司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自身也有着丰富的电子制造技术和经验,我保证,我们伟创力可以为您提供最有竞争力的代工价格和最好质量的产品。”

只要多露西和费尔南德斯肯去伟创力考察,这第一步就算是走出去了。

但多露西却是一脸的遗憾:“很抱歉,费尔南德斯先生现在不在硅谷。”

“没关系的,不管费尔南德斯先生什么时候方便都可以……”

“费尔南德斯先生去华夏了,”多露西自己也很郁闷:“短时间内,我的意思是,可能最近半个月他都没有时间。”

“……”

鲍勃、乔·苏利文和杰克·沃茨懵了。

……………………

“伟创力?”接到多露西的电话的时候,昨天下午才抵达华夏的陈耕刚刚吃完早餐,正在和专门负责陪同的耿少杰以及外经贸部的李副部长聊天,听说伟创力的三个股东找上门来,想要接盖瑞特2000的这笔个人计算机的代工合同,他有些惊讶:“是他们?”

多露西很惊讶:“您知道这家公司?”

昨天,鲍勃等三人走了之后,他特意让人把微创力公司的资料送了过来,这才知道这家公司的规模确实不大,去年的净利润只有两百多万美元,不过鲍勃等人倒是确实没说谎,这家公司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在硅谷一代确实也算是一家小有名气的高科技电子代工企业,很多不具备生产能力的板卡类硬件设计公司都会将他们的产品交给这家公司来生产,但老板居然知道这家公司,这就让多露西比较吃惊了。

陈耕当然不会告诉多露西说我不但知道这家公司,而且还知道这家公司将来会成为与富士康并列的世界三大电子行业的代工巨头之一,点头道:“嗯,听说过,这家公司似乎在硅谷一代有点小名气……”

多露西是真的吃惊了:老板竟然真的知道这家公司?

沉吟了片刻,陈耕说道:“这样,你去这家公司实地去看看、考察一下,如果他们的产能能够达到我们的要求,而且价格、合作方式都满意,也不是不可以可以考虑他们……不管怎么样,先看看再说吧,中小规模的代工企业反而对咱们更有利。”

多露西应了一声,她也是这么认为的,中小规模的电子代工企业更容易被控制,相反,与旭电这种规模的巨头级代工企业合作,有些事情就麻烦的多了。

等陈耕挂了电话,李副部长迟疑着、小心翼翼的问道:“费尔南德斯先生,我没故意听你的电话的意思,不过……我没听错的话,您的公司是准备做计算机?似乎您规划当中的产能还很大,需要找企业给您做代工?”

“嗯啊,”这没什么好隐瞒的,陈耕点点头:“我们高度看好个人计算机的未来。”

从陈耕口中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李副部长的心中翻江倒海!

陈耕很厉害,这一点他是知道的,根据他掌握的资料,陈耕不但是美国第四大汽车制造商的老板,同时也是美国的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汽车都极为忌惮的人;

上面对陈耕很重视,这个他也是知道的,否则老人家也不会多次在会上强调要加强与陈耕的关系;

陈耕有一家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这家公司制作的操作系统以及其他公司的仿制版本已经占据了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领域的90%以上,但他们要做计算机了?!

这实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至于产能,虽然陈耕没说具体的产能是多少,但看这样子,分明就是已经默认了啊。

倒是陈耕,看着陈副部长欲言又止的样子,他笑道:“怎么?陈副部长您有话说?没关系,有什么话您尽管说。”

既然陈耕都这么说了,李副部长也就不在迟疑,重重的点头:“是这样,如果……我是说,不知道方不方便将一些配套的工作交给我们?我保证,在价格方面我们肯定比美国的企业有优势。”

嗯?

“这个……”陈耕迟疑了一下:“这个事情我倒是没想过……我对国内的电子行业不是很了解,李副部长您觉得以咱们国内的电子技术水平而言,能帮我们做些什么?”

如果有些部件能够交给国内的企业来做,价格方面也比较有又是,陈耕当然不会介意把一部分配件甚至是子系统交给国内的企业来说:和美国的人工相比,国内的人工成本便宜的简直就像是不要钱似的。

可陈耕的这个问题确实把李副部长给难住了:是啊,国内的企业能做什么呢?他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国内能做的:“那……显示器行不行?”

显示器?!

陈耕吓了一跳,急忙问道:“国内能做计算机用的逐行扫描显示器?”

国内的电子技术已经这么先进了?!

可话说回来,如果国内真的能够生产显示器,而且价格方面也有优势……傻子才不干啊!

“能不能生产计算机用的显示器我不知道,但我们能生产电视机用的显像管……”

李副部长的话还没说完,陈耕就再也坐不住了:“您确定?”

在显像管时代,电视机用显像管与计算机用显像管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扫描方式和刷新率(场频)的不同,电视机用显像管的扫描方式是隔行扫描,刷新率为45Hz;计算机显示器用显像管的扫描方式是逐行扫描,刷新率要达到60Hz以上。

理论上来说,如果一家企业能生产电视机用的显像管,哪怕他们没生产过计算机用显像管,也意味着他们具备生产计算机用显像管的技术潜力,但问题是,国内能显像管?

“能啊……”

“真的能?”

“真的能!”同样意识到似乎机会来了的李副部长,整张脸都涨红起来:“我在电子工业系统工作了十几年,对情况还算是了解,咱们国家早在59年的时候就生产出了第一只国产的黑白显像管,我没记错的话,型号好像是35SX2B,应该是巴蜀的蓉城红光电子管厂生产的,到70年的时候红光电子管厂有生产出了咱们国家第一支单枪三束19英寸的显像管,当年还得到了太祖和中央领导的夸赞的。”

“真的?”陈耕有些惊喜,又有些怀疑:“那为什么咱们宾馆里的电视机都是东瀛品牌的?”

他的房间里的电视就是一台东瀛松下的19英寸彩色电视机,嗯,不带遥控器,需要手动去电视机跟前调台的那种。

李副部长的连顿时有些尴尬:“呃……实话实说,咱们国家的基础材料和整管装配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有限,彩色显像管……嗯,暂时还没办法大批量生产,”说到这儿,李副部长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急忙把话题从彩色显像管上转移开来:“不过咱们国家在78年的时候就从东瀛引进的彩色显像管技术,生产基地就坐落在咸@阳,设计生产能力可以达到年生产14和22英寸英寸彩色显像管96万只,按照计划明年年底就能验收投产。

另外79年的时候魔都灯泡厂从东瀛引进了一条黑白显像管生产线,可以年产12英寸和14英寸黑白显像管100万只,今年就能投产;对了,也是在79年,天@津显像管厂也从东瀛的NEC公司引进了一条年产72万只黑白显像管的生产线,预计明年就能投产……

陈先生,咱们国家引进的这些显像管的技术都是国际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您看?”

望着陈耕,李副部长一脸的急切。

PS:兄弟们,这是补昨天的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