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动力之王 > 第238章 给你们上上课

动力之王 第238章 给你们上上课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9:50 来源:笔趣阁

“你们担心整车的制造成本会有很大的上升?”陈耕笑了:“这个你们尽管放心,对于这一点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计算,相比于你们原来的想法,其实车辆的成本是下降了的。”

“这不可能吧,”陈耕这话一出口,西交大的冯教授立刻提出了质疑:“陈先生,我看了你们给出的数据,这个车,无论是车身尺寸还是整车质量都比菲亚特126P要大一些,并且还多了两个车门,照理来说应该是成本明显的增加了才对。”

代表团的其他成员跟着点头,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众人的反应并没有出乎陈耕的意料,他点点头:“恕我的问题有点直接:先生们,你们了解一家工厂的全部成本因素构成吗?”

言外之意,我陈耕认为你们根本不了解一家工厂的全部生产成本要素。

这话简直就是侮辱人!

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是从基层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位置的,哪怕是华清大学汽车工程系的宋镜瀛教授、西交大的冯教授、哈工大的赵教授,也有过在工厂工作的经验,一家工厂的生产成本是哪些,自己这些人会不知道?

赵教授的脾气最为火爆,他第一个忍不住了:“一家工厂的成本,无非就是工人的工资、原材料和水电费这些东西而已,不知道陈先生您还有什么高见?”

虽然没有人点头,但代表团的其他成员眼中俱皆是赞同之色:是啊,一家工厂的成本不就是工人的工资、水电费以及原材料成本这些东西吗?也就是现在改革开放了,要讲成本了,否则搁在以前,我们一点成本都可以不要,工厂亏损经营也不怕,反正有国家在后面给兜着——他们倒是没想过国家之所以要进行改革开放,就是因为之前的经济政策让中央快要兜不起了,不得不进行改革开放。

陈耕有些失望。

自己眼前的这些人,已经是华夏最精英的那个群体的一份子了,但他们对于一家工厂的成本要素的认知居然还处于这种“原始社会阶段”?

虽然知道之所以会有这种认知,是因为自建国以来就实行的计划经济制度让大家对一家工厂的成本构成十分不敏感,甚至于一家工程的日常经营是否亏损、长期亏损是否会倒闭都不能遵循基本的经济规律,在场的更是连一个可以称之为经济专家的人也没有,但他们对经济的认知粗浅到了这种程度,还是让陈耕失望的厉害。

忍不住摇头,陈耕一脸失望的说道:“你们真的觉得构成一家工厂成本的因素就只有这些?”

难道不是吗?

陈耕的话,让众人忍不住面面相觑。

还是脾气最火爆的赵教授,他一梗脖子:“倒是要请教一下陈先生,一家工厂的成本有那些?”

抱着给地方上上课的心思,陈耕也没客气:“既然这样,我就简单的说说,比如如果我们费尔南德斯公司与嘉陵厂之间的合作能够达成,那么从签署合同的那一刻开始,工厂的成本就有:场地平整、厂房建设、生产设备的采购和折旧;当工厂开始启动运行,成本就包括原材料、工人工资、水电费、行政和办公开支、营销和宣传成本、财务成本、管理成本、采购成本以及库存成本……”

将一家工厂的成本构成简单的说了一遍,陈耕还有些意犹未尽:“甚至在生产过程当中的等待过程也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当然,这些只是最粗浅的描述,更多的、更精细化的成本构成因素还有许多,比如库存的粗放管理也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听着陈耕如数家珍一般说出来的这些琳琅满目、自己之前从未想到但却结结实实的存在的成本,所有人都听的目瞪口呆,更是有人听的大汗淋漓:一家工厂开动起来,成本的构成因素竟然有这么多?!

这些成本,有些他们已经想到了,有些没想到,有些模模糊糊的有感觉但不知道应该怎么标书,有些直接就是完全没有意识到……难怪人家陈耕先生的生意能够做到这么大、这么年轻就赚到了这么多钱!

但有人心里不服气。

虽然你说的这些也都是事实,可被这么一个小年轻指着鼻子教训了一通,心里终归是有些不舒服,比如赵教授,他硬着头皮道:“陈先生,您这话请恕我不能赞同,库存的管理粗放了点会造成成本的增加,这个是正常的,但生产过程当中的当代怎么会造成成本的增加?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这个成本很隐蔽,但却是结结实实存在的,”陈耕倒是没有生气,给赵教授以及在场的代表团成员们解释道:“大家想一下,生产线上不同品种之间的切换,如果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势必造成等待的浪费,”见他们似乎无法理解,干脆解释道:“嗯,别的不说,你生产线虽然那里不开动,但你总不能把整天生产线的电停了,整条或者部分生产线却处于待机状态,同样会产生电费,对吧?”

“……”

无语点头,仔细想想,这个成本还真的是真的存在的。

“还有,如果每天的工作量变动幅度过大,有时很忙,有时造成人员、设备闲置不用;又或者上游的工序出现问题,导致下游工序无事可做,生产线劳逸不均,原本理想的状态下一天能生产100件产品,但现在只能生产95件甚至90件,这都是因为等待而造成的浪费,只不过这个这个浪费隐藏的比较深,不容易被人注意到……”

“……”

继续无语,好厉害啊,为什么这些切切实实存在的成本我们就没想到?

连赵教授,都是张了张嘴,却无言以对:能对上什么呢,自己这个大学里的教授,能跟陈耕这么一个有着几千万身价的老板比谁更了解一家工厂的成本构成吗?

陈耕倒也没有得理不饶人的意思,接着说道:“继续说回我们刚刚的话题,为什么我刚刚说虽然这个车比菲亚特126P大了不少,还多了两个车门,自重比菲亚特126P大、钢板用的比菲亚特126P多,但整体成本还会降低呢?我相信大家心里头疑惑的也正是这一点,对吧?”

“对对对,就是这个。”听到陈耕这话,众人急忙点头。

对嘛,嘉陵厂想要的就是一个用菲亚特126P的壳子套个你们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微型家用轿车,可不是这么一辆比菲亚特126P大一大圈、还有四个车门的新开发的家用轿车,把两辆车开道地磅上称一下,你们这车起码也要比菲亚特126P重出来200……180公斤吧?

多出来的这180公斤,先不说需要的加工成本,就算是卖废铁也能卖不少钱,更别说你们采购的是崭新的汽车用高级钢板。

知道这一点不给他们掰开了、揉碎了讲,以国内同志们的谨慎,他们肯定是不能相信,“这个咱们一点点的来谈,车辆的生产成本是肯定上升的,毕竟多了两个车门嘛,从生产的角度来说,生产工序中要多几个工位,整车的整备质量也有所增加,相比于您之前中意的菲亚特126P那样的小车,成本肯定有所上升的,虽然上升的幅度并不大,差不多6.6%至7.1%吧。

但别忘记了,如果和那个面包车采用两个截然不同的动力总成,就意味着要弄在同一个发动机工厂里面建设两条发动机和变速箱生产线。

一条动力总成的生产线需要多少钱?

二条我告诉你们,不低于200万美元,但如果两款车采用相同的动力总成,这第二条生产线的采购成本就省下来了。

当然,或许在总产量达到10万辆或者15万辆的时候,这部分成本能够抹平,之后就是这辆四门微型家用轿车的制造成本真的比菲亚特126P贵了,但相比于未来若干年才能打平的成本,你们是愿意选择前期的更低的建设成本还是……”

“当然是更低的前期建设成本。”不等陈耕说完,孙寿彭和程兴明就毫不犹豫的说道。

笑话!

虽然按照之前的约定,所有需要花钱的地方都算是费尔南德斯公司的,但真当人家费尔南德斯公司是活雷锋?人家花了钱,当然要得到想要的东西。

整个代表团里面没有人反对,因为他们心里其实也是这么想的,虽然未来的生产成本低了点,但前面省钱了啊,只要前面的建设成本能第一点,后面的生产成本略高一些,这完全可以接受。

“很好,我也是这么想的,”陈耕点头道:“那么接下来就是最后一个问题了:贵方要求前期所有的建设成本都由费尔南德斯公司来承担,并且嘉陵厂必须在合资公司当中所占的股份比例必须超过50%,我方可以同意这个条件,但我方的要求是,必须将股份的分红权和管理权分开。”

“把分红权和管理权分开?”从来没听说过还有这种操作模式的代表团成员们顿时懵逼了:“什么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