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晚明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当水泥投入九边(下)第二更

大明朝的历代帝王对召见群臣都有自己的偏好。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有的习惯在建极殿,有的喜欢在文华殿,有的喜欢在平台,而万历皇帝则通常在乾清宫。

原因无二,这位皇帝陛下比较宅。

其实翻一翻万历皇帝的履历就知道,这位圣天子不怎么喜欢上朝。

不过这位皇帝不上朝的原因却和其祖父嘉靖帝大为不同。

嘉靖帝不上朝是为了修玄,是主观原因。

万历帝不上朝是因为腿脚不利索,是客观原因。

为此万历皇帝还曾经不厌其烦的向群臣们解释,说他不上朝不是因为怠政,而是腿脚不便。

不过别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在廷臣眼中都是一样的。只要皇帝不上朝,那一定是昏君。

所以万历皇帝非但没有得到群臣的理解,反而被骂了个狗血喷头。

自此之后,万历皇帝也有些心灰意冷,也不再解释了,在内宫我行我素的过着小日子,只偶尔召见一下重臣。

万历帝近三十年不上朝却能将朝政掌握的游刃有余,自然是有过人之处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会在他认为重要的时间点召见重要的人。

譬如六部堂官、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锦衣卫指挥使大多到乾清宫觐见过圣天子。

当然这个时间段的小天子还没有玩弄权术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此刻他召见朝臣只是单纯的履行皇帝的义务,很少过问具体的事务。

原因也很简单,具体事务交办给元辅少师张先生就好。

当然接受总兵陛见这种事情是张居正代替不了的,这是天子的责任和义务。

万历皇帝自然是在乾清宫召见的戚继光。

戚继光一早换了朝服前去紫禁城朝房侯着。待内监宣召,便一路跟着来到乾清宫。

乾清宫属于内宫,从外朝一路穿过去颇要费些工夫。

不过像一些重臣,可以享受乘肩舆的特权。

譬如张居正,就可以在紫禁城中乘坐肩舆。

当然戚继光没有这个特权,这并不是说他的功劳不够大,实在是文贵武贱所致。

举个例子,以戚继光的功劳完全可以出任督抚大员,但这是文官的位置,武官出身的人是不可能染指的。

故而戚继光只做到了蓟镇总兵,虽然也很显赫,但比起总督还是差了一些。所以万历皇帝才给戚继光加了太子少保的头衔,借以安抚。

以武将之身加太子少保头衔已经是无上荣宠了,戚继光确实没啥可抱怨的。

陛见是有一整套流程的,十分繁琐。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定不能君前失仪。这种错误一般刚刚授官的年轻人会犯。他们得知自己可以目睹天颜,一时过于激动,举止失措也可以理解。

不过戚继光这种老臣可绝不会犯。

从步入紫禁城的那刻起他就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及至乾清宫前,戚继光已经气定神闲了。

经内监宣召,太子少保蓟镇总兵官戚继光陛见天子!

作为两朝老臣,戚继光在万历朝的地位毋庸置疑。

天子朱翊钧端坐在乾清宫东暖阁的龙椅上,身着一身明黄色的团龙常服,腰系玉带,头戴翼善冠,神情肃然。

戚继光被内监引入东暖阁后立即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

“臣蓟镇总兵官戚继光拜见吾皇陛下。”

朱翊钧嘴唇翕张,淡淡道:“爱卿平身。”

戚继光这才缓缓从地上爬起来,恭敬的侍立在旁。

朱翊钧冲身旁近侍吩咐,给戚少保赐座。

那内侍立刻搬了个锦墩来,放到戚继光身后。

戚继光惶恐的坐了小半个屁股,腰杆子却是直挺挺的不敢打弯。

万历皇帝又问了些关于蓟镇防务的程式化问题,戚继光都一一恭敬作答。

之后朱翊钧便不知道该问什么了。他已经履行完天子接见臣子的义务,正打算叫戚继光退下,这时戚继光却朗声道:“陛下,臣有一事奏请。”

朱翊钧稍稍感到有些意外,不过他还是欣然道:“讲。”

戚继光立刻将自己准备好的说辞侃侃说出。

“陛下,臣听闻湖广解元宁修做出了一种名为水泥的东西,其相当于石灰砂浆可以起黏连之用。臣恳请陛下降旨,将水泥引入军中使用。”

水泥,宁修。

这是万历皇帝最感兴趣的两个词。

前者他曾听张先生提起过,至于后者他更是听到过无数次。

这个宁修似乎是个无所不能的神人呐。

“既然已有石灰砂浆,为何还要用水泥代替?”

朱翊钧不疾不徐的说道,声调中却有天子不容质疑的威严。

戚继光解释道:“石灰砂浆价格昂贵,且粘合所需时间较长。水泥不但价格便宜,粘合所需时间也很短。故而臣奏请陛下将水泥引入军中,代替石灰砂浆。”

朱翊钧沉思了片刻,一挥手道:“准了,朕会下旨命工部和兵部的人去办。”

军国大事必须首辅过问,但这种小事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戚继光见天子允准自是心中大喜,连连叩首谢恩。

“臣叩谢陛下天恩。”

“戚少保公忠体国,朕心甚慰。”

朱翊钧又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却是君臣俱欢。

戚继光搞定要事后自然主动告退,万历皇帝朱翊钧也没有留下戚继光赐膳的意思,直接恩准了。

戚继光从乾清宫出来直是长松了一口气,这次陛见和一年前的感受完全不同。

他明显感觉到天子更加成熟了,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一股帝位的霸气。

这种气质他在先帝嘉靖的身上也看到过,只不过嘉靖帝的气质更阴鸷一些,而今上则更阳朗。

他一路疾行出了紫禁城,上轿回府。

轿子刚在轿厅落下,戚继光还顾不得喝水便吩咐仆从前去湖广会馆叫宁修来。他要亲口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宁修。

宁修得知未来老泰山要见他不敢耽搁,立刻跟着那戚府仆从来了。

待宁修来到戚继光的书房,戚继光立刻喜笑颜开的上前道:“贤婿啊,陛下允准老夫的奏请了。水泥不日便可用于军中!”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