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临城下

帝御仙魔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临城下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8:15 来源:笔趣阁

阿马合忧心忡忡,牙疼般的继续说道:“唐人的动作极快,在贵族修士们,在寺庙召集修士座谈,将《齐民论》扩散到平民中去的时候,唐人的各地官府衙门也同时建立。

“唐人在曲溪镇设立了县衙,主事的是唐人,任用了一批我们的修士,还有贵族的代表。在我们的认知中,这不过就是贵族领主们的爪牙而已,干的无非是收税之类的事。

“然而出人预料的是,县衙成立的第一天,唐人就召集了镇上的平民,宣布了一些新的民政举措,竟然是要重新丈量田亩,给我们按户按人丁分田的,叫什么均田制,缴纳粮食的数量也少得离谱,十五税一......

“随后的日子里,我们意识到,原来县衙根本不是贵族的爪牙,他们做的事都是对我们有好处的事,发放农具种子,带领大家修桥补路,修建灌溉沟渠,那些唐人官吏竟然不少都亲自干活,完全没有架子!

“他们还重新确定了作坊的工钱标准,那可比之前高太多了!

“很多事情我也不懂,听不明白,但不可否认的是,曲溪镇平民的日子,要比之前好过很多。对了,他们还建立了学堂,任何人家的孩子,都能进去读书,成绩在前三成就能修行,代价不过是一种叫‘束?’的东西,也就是两块干肉。

“这让为人父母者,无不是欣喜若狂,这不仅是改变了后代的命运,在可以预见的不远未来,也能改善现有的家庭生活!

“前段时间,很多人成群结队到野外狩猎,回来后不管不顾,直接把猎物整个堆在学堂门口,很大气的让学堂先生都拿去。猎物太多,堆积如山,把街道都堵住了!最后还是学堂的先生,从小山后挤出来,手把手的教他们怎么腌肉......”

阿马合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小,底气越来越不足。

他自己都觉得,唐人的政策实在是优厚,这简直不应该是人间该有的,所谓天国仙境大体也不过如此了。

曲溪镇的大食平民,先是被《齐民论》改变了思想,现在又被大唐官府,给予实实在在的好处,谁还不知道个好坏?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在这时会站出来反对的,只有两种人,一是既得利益者,二是忧国忧民的有志之士。

前者自然是大食贵族,只不过现在大贵族被杀了很多,剩下的在唐军兵锋面前,也只能唯唯诺诺。

况且大唐也没有一刀切,将他们打落尘埃,他们的原有财产没有受到影响不说,官府里还有他们的位置,其中亲近唐人的贵族,地位还有提升。

至于后者,担心在大唐如此攻势面前,大食会亡国灭种,但一方面,大食人没接受儒家教育,这里也没有类似儒家的学派,他们的国家情怀远不如汉人;

另一方面,大食的读书人都是贵族,一起来反对大唐,就被大唐贴上腐朽黑暗贵族的标签,说他们压榨平民,不等他们凝聚百姓力量,就被唐人带着百姓群起而攻之,分了家中的财产、屋外的田产。

平民百姓是淳朴的,因为生活艰难,故而也是最重实利的,大唐推行的各种政策,获得了他们的支持,也就真正站稳了脚跟。

追根揭底,大唐文明比大食文明先进太多,它来到这里征服这里,顺理成章,符合历史趋势。

听罢阿马合的话,再看阿马合不无纠结、迷惘的神色,席禄炽心头的绝望就如火山。火山不断喷射着岩浆,火山灰形成的云层遮天盈野,让他再也看不到半点儿光明。

席禄炽知道,哪怕是到了最后一刻,阿马合都会听从他的号令,纵然是为真神战死也不会后退,对方的忠勇毋庸置疑。

但正因为如此,此刻阿马合面对现状的迷茫与困厄,才更让席禄炽认识到,唐人在高原形成的这股风潮,究竟有多么汹涌庞大,直指人心,不可逆转。

“阿马合,你得记住你的身份,你是真神的信徒与战士,真神是这个世间的唯一主人,只要我们为?而战,奉献我们的虔诚,?必然会拯救我们!唐人狡猾恶毒,用妖术蛊惑人心,以邪说乱人思想,最多是一时得意!

“等到哈里发集结完兵力,一定会大举反扑,将他们从这里赶出去!眼下的艰难困苦,是真神对我们的考验,你可不要迷失,不要动摇,否则必然会在光明来临之前,被真神抛弃,万劫不复!”

席禄炽一脸正气的盯着阿马合,语调铿锵,充满不容置疑的大义凛然。

阿马合连忙正色行礼,赌咒发誓表明心迹:“埃米尔大人放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阿马合必然听从号令,为真神战至最后一刻!”

席禄炽点点头,表示满意,又勉励鼓舞了两句,这才转身离开。临行前,他让阿马合等待他的后续命令。

阿马合将对方送出门,表示自己会枕戈待旦,随时可以向唐人开战。

席禄炽的背影消失在积雪三尺的街巷时,这个冬日最后一片雪花飘落在阿马合眼前,厚重的云层徐徐退散,有一束阳光打落在光秃秃的树梢。

这一刻,阿马合已经很清楚的意识到,席禄炽不会再来了。而他,也不会再接到对方的命令。在这里,他们已经没有力量,没有基础向唐人发动进攻。

更准确的说,席禄炽不敢再来,不敢再在高原频繁活动。

......

春暖花开之前,大唐完成了高原的紧急初期改造、建设,这片土地暂时稳定下来,往后哪怕没有数十万大军威慑,短期内也不会出现大问题。

而长安禁军经过大半个冬日的休整,能康复的伤员基本都已经康复,三军锐气恢复如初,后续辎重军备接连运至,之前大战中损耗的弩矢兵器药物,也都得到了补充。

没有任何疑问,唐军在冰雪消融之际,从高原向西而下,以排山倒海之势,俯冲两河流域的大食城池,目标直指大食国都巴格达城。

除了从高原上下来的长安禁军,岭南舰队在海湾开始清理一切不属于大唐的力量。短短寻月内,海湾里就不见了一切大食船只,连渔船都没有了。之前从海洋逃回来的大食法器战船,也在这场大清理中,被岭南舰队吞噬。

彻底掌控了海湾后,岭南舰队的陆战军出动,开始清扫海湾百里之内的城池,正式在侧翼开辟出第二个战场,以呼应长安禁军对巴格达城的进攻。

天授六年春三月,王师抵达两河流域,经过旬月作战,攻占巴格达周围百十里内的各大小城池;与此同时,岭南海师陆战军攻占苏萨城。四月,长安禁军兵临巴格达城下,围城而攻。

为了让高原稳固,同时为了让连月远征作战的将士,得到一定休整,整个凛冬唐军都没有出战,这无疑给了马伦集结两河流域,大食军队、修士、物资的时间。

是以此时的巴格达城,城防完备,工事坚固。最为让人忌惮的是,马伦竟然汇聚修士之力,在城外新建了一圈城墙,内辅以纯粹的军事设置,如箭楼高坝等,形成了体系严密的防御圈。

为了应对唐军的强弓劲弩,城墙城内还有密密麻麻的石室,可供将士们在箭雨落下之时躲避。

“此时的巴格达城,可以说是铜墙铁壁,稳如泰山,要攻进去殊为不易。而且就算是突破了外围新建城墙,外城墙与巴格达城墙之间,还有被碉楼墙壁分割成无数井字形的街道,看工事建造,非常适合大食人开展巷战。”

长安舰上,岐王锦衣玉带,轻摇折扇,指点江山,意气风流的仪表,让李晔看了都禁不住暗自喝彩。

闻听此言,李晔徐徐道:“高原一战,大军正面迅速突破防线,西域商行在背后破坏征召队伍,让马伦无从应对,对修士、物资的毁伤都是实打实的。时至今日,大食国力、军力已经大损,但其毕竟是大国,修士众多,还有非洲的物资支撑,这最后一战的能力还是有的。

“战争是最好的导师,之前的两军激烈交锋,也让大食对我王师战法,有了充分认识。在过去的这几个月里,马伦针对布防,将巴格达城经营得水泼不进,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加上各地赶来的大食勤王之师,我们也得分兵应对。”

说到这,李晔顿了顿,做了最后论断,“总而言之,这最后一战不好打,比木鹿城还不好打。但只要攻占巴格达,大食就灭了,我们一统此界的征程,也就完成了最重要的部分。”

岐王看了李晔一眼,沉吟片刻,忽而道:“巴格达城除了防御严密,最大的防守依仗,还是马伦的个人修为。如今马伦伤势尽消,战力恢复,对长安舰的战法也有很大了解,接下来会是莫大威胁。”

这个论断李晔当然同意,不过他并没有畏惧之意。

岐王好奇的问道:“仙域战况如何了?”

对付马伦最好的办法,还是李晔亲自出马,这就得仙域战局分出胜负,让李晔能够将修为转移到凡间之身上来。

李晔没有正面回答岐王的问题,而是对大军下达了军令,“明日起,攻打巴格达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