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强者的心

帝御仙魔 第一百八十三章 强者的心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8:15 来源:笔趣阁

眼下跟马伦对战的李晔,没有仙园之力可以调动,仙园中的大唐社稷图再是完整,也对此时的战斗无益。然而李晔在心里默念这一声,也不是奔着仙园之力去的,而是向大唐本土召唤力量。

李晔登基已经多年,自身早就跟大唐皇朝融为一体,彼此气机相互牵引,帝道修为镇压皇朝气运,也引领皇朝气运。

随着龙气从李晔体内蹿出,在天子剑上具现出长达百丈的青色巨龙,大唐唐朝内部的天空,此刻已然响起了威严不可描述的雷霆之音。

长安皇城,中书省,崔克礼正在处理文书,忽然听到苍穹炸雷,李晔的声音穿透房梁,在他心中响起,不由得神色一振,旋即便放下毛笔,手握宰相大印,大呼一声:“臣,大唐中书侍郎崔克礼,愿助陛下!”

殿中其他官员,听到李晔的声音,无不震惊抬头,他们还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见崔克礼手按大印,神色恭敬,口吐真言,同时福至心灵,也纷纷手按官印,仰天大呼:“臣......愿助陛下!”

与此同时,门下省,李振正襟危坐,神色肃穆而谦恭,眼中饱含眸中无法言说的炙热之色,双手托住门下省大印,“臣,大唐门下侍郎李振,愿助殿下!”

在他所处大殿左右,一个个跪坐的官员皆是直起腰身,恭敬严谨之态,如皇帝亲临,齐声大呼:“臣......愿助陛下!”

一道道肉眼不见的白的、青的、黄的、赤的气运,从皇城,从官衙,从军营,从民宅,从市井街头升空而起,犹如万千萤火飞向夜幕,恰似千万利箭汇聚成河流、流云,杀向皇朝之敌。

安东都护府,正在城外良田中视察庄稼的张文策,骤然听到半空中的惊雷,神色大振,眼神激奋,连忙拜服在地,高声道:“臣,大唐安东都护府大都护张文策,愿助陛下!”

在他身侧,随行官吏在第一时间就已经面朝长安跪拜,田亩中的百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很多人都是懵懵懂懂,但他们却在听到声音的同时,就知道那是皇帝陛下的声音,需要他们表露忠心。

安东都护府辖下的百姓,并不缺乏对皇帝陛下的忠诚,遂人人下拜。

镇东都护府,走在平安京街道上的三善清行与平希世,听到李晔的声音竟然在这么久后再度响起,当即心中就升起股股共鸣。

这种共鸣之感说不清道不明,又好似是对大唐皇朝的认同,是对大唐荣耀的敬仰,是对唐人身份的自豪。

他们当即停下脚步,相视一眼,不约而同面朝遥远的长安下拜。

“臣,大唐镇东都护府副都护三善清行,愿助陛下!”

“臣,大唐镇东都护府平安城司马平希世,愿助陛下!”

在大唐的疆域里,无论是当值官吏,还是市井百姓,都听到了皇帝的喝令,他们或者端坐案桌前,或者跑出房门,在院子中朝着大门方向下拜,或者放下手中活计,躬身俯首,或者嘴里大呼愿助陛下,或者在心底呐喊愿助陛下。

“臣,龙骧军主将刘大正,愿助陛下!”

“臣,洛阳长史张仲生,愿助陛下!”

“臣,远东都护府大都护楚南怀,愿助陛下!”

“大唐子民苏娥眉,愿助陛下!”

“大唐子民张二牛,愿助陛下!”

“大唐子民陈富贵,愿助陛下!”

“大唐子民柳三娘,愿助陛下......”

“大唐子民格桑......”

长安、洛阳、青州、开封、扬州、金陵、成都、晋阳、平壤、金城、平安城,格桑州、特奥蒂瓦坎......

每一座大唐城池,每一片大唐乡村,每一条大唐河流,都有数不清的气运之力腾空而起,以无法用常理揣度的,匪夷所思的速度,彼此汇集,争先恐后向西域之地涌去。

......

大唐亿万子民,亿万气运,从东天飞涌而至,气象万千,如紫气东来。它们如流星、如焰火、如清风,尽数到了李晔手中的天子剑上。

他的修为之力,本就是百姓气运凝聚转化而来,眼下得到万民齐心,每一点力量的气势都壮大到了能壮大的极致,其声势犹如太阳落地。

在似缓实快的过程中,李晔手中的青龙之气,从百丈到了千丈。

他面容冷峻又肃穆,眼神沉静又锐利,带着某种荣耀感、使命感,向遮天蔽日的新月教神力,斩出了手中这一剑。

那一刻,李晔心里交织着平静与豪烈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看似泾渭分明却又和谐共存。

在皇朝大乱将至之际,他在王府加冠,从此走出安王府,走向长安城,走向朝堂。

在风云变幻、前路未卜的岁月里,他一路披荆斩棘,在道门、释门、儒门、兵家和各路草寇、诸侯认为大唐必然覆灭的情形下,在所有人都未将他的努力与心血放在眼里的处境里,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让所有人嗔目结舌。

从青州到河东,从中原到关中,李晔在大唐国境内拼杀多年,走过了人生最难走的阶段。那时候举目皆敌,无论是想要开辟新天的教派,还是想要黄袍加身的诸侯,都将他视作共同敌人。

千难万难,他终究战胜了这些对手,廓清宇内,平定大唐,个中辛酸苦辣,可以作为一辈子的谈资。

然而,真正让李晔难忘的,让他魂牵梦绕、引以为傲的,却不是这段最艰苦的岁月。而是领兵出塞,击败吐蕃,克复河西;北出长城,大破契丹;远征新罗、倭国的这些战争。

那是他作为一个唐人,向外征战,勇武奋进的时候。

这些时候,是他的骄傲。

就像一个少年书生,负笈游学,走出了家门,通过了科举,最终走向了天下。家里的争斗,再是惊心动魄,说到底也没甚么值得夸耀的,在家门外大展拳脚,风里雨里,才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少年书生要走出家门,才有更好的人生与未来。

作为唐人,出边塞,在跟异族的交战中横刀立马,立下的功勋,才是真正的大唐意气与辉煌。

个人的未来,在家门外。

国家的未来,在国门外。

唯有不断进取,才能开辟新天地。

如此方为大丈夫,真英雄,才是盛世皇朝,才能获得真正的强大,更高层面的强大。

大唐要强下去,就得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这个修真界要强下去,早晚得去往界外之地。

未来在门外,强大在门外,要不断冲破束缚,才能一直拥有明天。

而走出门的关键,首先在于门内世界的融合、团结、聚力。

大唐如今君臣齐心,上下同心同德,所以才能远征西域,跟大食争霸世界。

这是李晔走过的路,这是李晔要走的路,他始终都在路上。

而现在,面对拦路石,又一块拦路石,李晔心里已经没有过多波澜。他知道自己必将战胜它们,因为他已经在门内做得足够完美。哪怕是这回失败了,也不要紧,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两次不行,那便三次,总会马到成功的。

而一想到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等着他带着大唐皇朝、大唐子民去开创,他仍是按捺不住心中的豪情万丈。

凿空,那是大丈夫真正的功业!

马伦说他有真神相助,而李晔只是一个人。

李晔不以为然。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身后有大唐亿万子民。他不仅有亿万大唐子民,还有心中的梦想。有这些,便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这些,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是李晔的内心世界。

“马伦,且接我这一剑!”李晔眉宇如铁,天子剑竖直斩下。

至此,青龙之气已经不知其长,唯见青光撕裂苍穹暗幕,以泰山压顶之势,与马伦斩出的刀光撞在一起。

剑气与刀光相击,无论是大唐的大修士,还是大食的大修士,都看到了这一幕。

然而接下来的场景,他们看不见。

因为光芒亮到极致,便成了纯粹了黑暗,什么也无法分辨。

他们只能清楚听见,天崩地裂。

当光芒散尽,视线稍微恢复,双方大修士便紧张迫切的看向自己的君王。

李晔持剑而立。

马伦握刀漂浮。

前者气定神闲,风轻云淡。

后者面色青紫,双臂颤抖,眉心有血迹流出。

胜负之势,已经再明显不过。

大唐的大修士,爆发出海浪般的欢呼,大食的大修士们,则是如丧考妣。

“你输了。”李晔对气息已经不稳的马伦道,声音平淡,语调如常。

马伦牙关咬得咯吱作响,他死死盯着李晔,却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

他在心中向真神呐喊:“为什么,为什么我没有赢?!同样的天机,同样的境界,我有真神庇佑,李晔什么都没有,为什么我没赢?!”

真神没有立即给他回答。

片刻的沉默后,真神的声音道:“撤军,回大食固守!”

“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马伦向真神疯狂的咆哮。

真神这回沉吟的时间稍短,“只要你没死,只要本座还在,我们就没有输给他。凡间之役,说到底,只是战争的一部分。回大食固守。我会在仙域击败李晔。况且,凡间之战,你未必就输了,别忘了你还有海军!”

说到这里,真神没有给马伦发问的时间,“撤军,有本座在,李晔追杀不了你!”

马伦咬碎了牙关,却只能下令近卫军收兵。

但他自己没有立即退回,因为他知道,此时收兵必然被虎卫军追杀,所谓撤军,只是战败的委婉说法。

在深吸一口气后,马伦盯着李晔问:“你告诉我,我为什么没赢?”

李晔淡淡一笑:“我们的命运,终究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你的神灵虽然强大,能够给你庇护,借用神的名义壮大羽翼,控制国民、巩固权力,也的确非常方便。但这,不是我们自己的强大。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没有弑神之勇,何谈坐拥天地,成为真正的强者?你没有一个强者的心,又怎能成为天地之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