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五十二章 各处情况

帝御仙魔 第五十二章 各处情况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8:15 来源:笔趣阁

凉州。

“以大唐的力量,区区回鹘根本无法与我们相争,若是寻常时候,王师所到之地,回鹘贵族都只能束手就擒。然而现如今的情况不同,皇朝能够用在西北之地的军力与修士力量,满打满算也不足三成。”

城头,南宫第一眺望着城外回鹘大营,眉宇阴沉。

他身边的李岘接着道:“若只是回鹘也就罢了,纵然皇朝只能派遣三成军力,有我们在,也足够平灭他们。然而眼下回鹘有契丹修士相助,实力增长了许多,我们仅靠归义军与十万禁军,的确是很难将战胜他们。”

说到这,李岘见南宫第一依旧不忿,便安慰性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南宫第一双拳紧握,咬牙道:“一群蛮夷,之前窃据西域也就罢了,现如今,竟然还敢纠集兵马,侵入我大唐领土,是可忍孰不可忍!”

阳关被攻破后,归义军和长安禁军且战且退,几乎是让出了沙州、瓜州、甘州等地,一直退到了凉州。

到了这里之后,大军稳了下来,开始依靠坚固的城防工事与回鹘鏖战,如今激战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天,回鹘始终不能攻克城池。

南宫第一转头看向李岘,眸中有不加掩饰的信任与期待之色。

他道:“若非老安王西北,此处战局还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模样,我南宫第一有建功立业、万世扬名之志,却也知道自己只能冲锋陷阵,论及军略与兵家之道,不能望老安王项背。您且给我一句话,我们何时反攻?”

凉州守卫战已经过去月余,回鹘攻势依旧凶猛。

这个时候,南宫第一不问凉州是否能守住,只问何时能够反攻破敌。

之所以是这样,自然是有原因的。

西北边军与长安禁军,之所以丢掉沙、瓜、甘州等地,并不是战局崩溃,各部将士仓皇后退导致的结果,而是李岘有的放矢的策略。

早在阳关被破之后,李岘就跟李晔商量过,划定凉州作为抵御回鹘的重镇。故而此战进行到现在,唐军与其说是在溃退,不如说是有目的的选择了凉州,作为跟回鹘的决战之地。

正因如此,在大军退到凉州之前,城池的防御工事,就被加固的很严密。

选择凉州,自然有它的道理。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这里背靠灵州。

灵州边军,素来强悍,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仆固怀恩等人,皆是出灵州藩镇军朔方军。

此时灵州的朔方军,自然不能跟彼时相提并论,毕竟朝廷平定安史之乱时,朔方军精锐都被抽调了,但即便如此,朔方军依旧是拱卫西北的核心重镇。

灵州朔方军与夏州党项人的定难军(夏绥军)毗邻,而当初上官倾城率领狼牙军,北上平定党项人时,李晔并未调集朔方军呼应。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朔方军养精蓄锐、保存实力,以备今日之用。

凉州有灵州的支援与呼应,要挡住回鹘大军确实不是太难的事。

但要反攻取胜,这在李岘看来,依旧是痴心妄想了些,至少眼下看来是这样。

他语重心长的对南宫第一道:“我们击败回鹘,五分靠我们自己,五分靠李晔在北境的战事结果。如果李晔能够击败契丹,那么回鹘失去强援,又无法攻占凉州,自然战意全无,届时就是我等反击之机。

“若是谋划的好了,莫说击败回鹘,就算是趁胜追击,进入西域,将回鹘彻底从西域抹去,顺势重建安西四镇,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要是李晔不能击败契丹,仅靠我们这里的兵力,要守住凉州、扼制住回鹘或许并不难,但要反攻,将回鹘从西北驱逐回西域,就力有不逮了。”

南宫第一怒目圆睁。

但也仅是怒目圆睁而已,并没有过多的情绪表现。

在西北跟回鹘作战了这么久,他岂会不知回鹘力量跟大唐西北力量的对比?

李岘说的,都是事实。

南宫第一之前一直对李岘的军略大才抱有幻想,现如今听了李岘这番话,也终于只能接受,战争的胜负,追根揭底,不是靠奇谋妙计,而是靠实打实的军力。

半响后,南宫第一神色如铁道:“不管幽云一线战况如何,我南宫第一,都会在凉州战斗到最后一刻!”

“如果大唐在北境胜了,那是皇朝的荣耀,自然也会有我南宫第一扬名天下的机会。若是皇朝在北境败了,国家姑且受辱,我南宫第一身为唐人,又如何能够奢求别的?不过是战死沙场而已!”

听了南宫第一这番话,李岘有些错愕。

但是很快,他脸上就浮现出了由衷的笑意。

“为国征战这么久,你终于成了一名彻彻底底的皇朝战士!”

.....

蜀地。

群山环绕的深处,王建拾级而上,在笔直的青石板阶梯上,向着山峰迈步而行。

他脚下这作战,名叫蜀山。

曾经,这里有大唐五大道门之一的蜀门。

五大道门已经是明日黄花,在天下间再也卷不起风浪,但千年的门派传承,让蜀山底蕴犹存。

别的姑且不言,郦郡主作为蜀山弟子,在凤歧山之前,以身挡住五大道门从仙庭借下的诛仙大阵之剑,就展现出了蜀山无与伦比的实力。

而今,王建需要需要借助蜀山的力量。

在南诏失利后,王建认清形势,果断撤退,回到蜀中,依仗地利抗拒南诏大军。这几个月来,虽然因为南诏军中有不少契丹修士,让各处战事十分艰难,但局面也勉强支撑得下去。

至少,成都平原暂时没有被兵祸波及。

但王建很清楚,现在朝廷无法给他更多支持,援军没有,修士更加没有。

出战南诏的军队,本就没有长安禁军,基本都是蜀地藩镇军,王建的旧部占了很大一部分。现如今战局不利,眼看就要被南诏大军侵入蜀地,王建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让战胜取得胜利,不得不另谋他路。

李晔不给后援,对王建的要求自然也不会太苛刻,底线就是保住成都。

但王建身为新近投降李晔的诸侯,自家人知晓自家事,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

前一个投靠李晔的诸侯,是李茂贞。

李茂贞最开始被李晔派出去征战时,身边连大军都没有,只有一群修士,却要她在河西打开局面。彼时,河西的吐蕃人势力可是不同凡响。

在王建看来,李茂贞正是因为在河西之役表现突出,这才能够成为北境统帅,指挥长安禁军与大唐最大的对手契丹,在幽云一线交战。

既然李茂贞的情况是这样,那么王建纵然得不到李晔援助,也升不起丝毫怨念。对战南诏的战争,是李晔对他的考验,也是他证明自己有在大唐盛世显赫人前资格的唯一机会。

要击败南诏大军,一雪前耻,王建就必须让蜀山帮助自己,借助对方的修士和门派传承力量。

......

长安,中书省,李晔放下手中的军报,揉了揉眉心。

李振虽然好奇,但李晔没有跟他说话,他也不好直接问,便道:“殿下,跟回鹘与契丹相比,南诏的军力实际上是最弱的那一方。南诏地形复杂,我们要占领彼处或许不易,但他们要攻入蜀中,想来也是痴人说梦。

“只是这回有契丹修士相助,王建才吃了闷亏,眼下他但凡是能够稳住,要守住成都,想必不会太难吧?”

他没说直接说明的是,王建本就是蜀王,在蜀中有不俗影响力,若是他此番连守住蜀中都吃力,必然是有贰心,一定要雷霆处置。

李晔将军报丢给李振,“王建取得了蜀山的支撑。蜀山道门的弟子,虽然已经不多,但在蜀中战局上,却是一股能够起到不错作用的力量。

“王建毕竟曾经是蜀王,能够取得蜀山的支撑,孤并不觉得意外。照这样看来,成都应该是能够保全。”

李振接过军报看了看,眼神数变,阴晴不定。

李晔看他这番模样,就知道他在想什么,遂笑道:“王建若是不去借用蜀山的力量,孤才会有防备之心,他去了,证明他光明磊落,没有藏着掖着,孤有什么不放心的?

“虽说五大道门早已不复存在,但他们并没有灭绝,门人传承还在。

“孤很想让他们尽数为皇朝所用,增强我大唐实力,就像对待扬州儒门那样。但因为某些原因,他们并不见得会完全信任孤。蜀山能够帮助王建,就说明他们已经向孤屈服了,只是保留了一分颜面而已。孤有什么不满意的?

“只要能成为皇朝力量,为大唐效力,孤并不介意他们借助谁的门路出世。只要他们愿意出世,从根本上讲,还是说明孤是得人心的,是被认可的,是受拥戴的。

“说到底,孤才是皇朝的主人,他们为皇朝效力,也就是为孤效力。”

听了李晔这番话,李振肃然起身,整理衣袍,恭敬行礼。

他发自肺腑道:“殿下洞悉世事,明察根本,这份本事非我等所能及。这天下归于殿下,不仅是殿下势力非凡,也的确是道理所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