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十八章 漠南之殇(3)

帝御仙魔 第十八章 漠南之殇(3)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8:15 来源:笔趣阁

结阵迎敌的号角声吹响后,在远近各处追杀沙陀残兵的狼牙军将士,果断放弃了眼前唾手可得的人头军功,纷纷拔转马头,迅速向将旗所在的山坡汇聚。uu234uu234

原本方圆百步的军阵,很快扩展到大半山坡。长槊骏马,劲弩铁甲,狼牙军本就雄武非凡,加上占据高处,一眼看去威压如渊,确有天降神兵之势。

然而再如何神兵天降,也只是不到七万人。跟漫山遍野包围席卷过来的契丹骑兵海洋相比,依然改变不了自己只是一座孤岛的事实。

耶律斜涅赤率部冲过一道矮坡,眼见狼牙军竟然开始列进攻阵型,眼中不由得多了几分敬佩之色。

转瞬间,对狼牙军的敬佩,就会嗜血之色所替代,他望着那面迎风招展的将旗,桀桀低笑:“为了灭你,契丹付出了党项、沙陀两部,七十多万战士的代价,你岂能不死?”

等到狼牙军将士集结完毕,契丹骑兵已经近在眼前。四面八方视野可及之处,全都是看不到尽头白色骑兵。大地震颤不已,沙陀人的尸体都在抖动,蓝天好似要塌陷下来。

上官倾城沉眉喝令一声,借助战阵之力,将军令传达到每一名将士,“狼牙弩准备!”

狼牙弩,上官倾城将彭祖山裹挟到军营后,由对方为狼牙军精骑专门研制的法器劲弩。体量小,便于骑兵使用,有符文阵列加持,威力比臂张弩还大,射程也更远,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一次击发可以连射三矢。

故此,狼牙弩是骑兵群战利器。

“冲阵!”

等到契丹骑兵到了最佳距离,随着上官倾城一声令下,辽阔缓坡上的狼牙军战阵,缓缓蔓延而下。因为地形的原因,狼牙军提速比平常要快,冲锋之势转眼形成,雪崩一样轰隆隆的倾泻而下。

耶律斜涅赤没有冲在最前面。他虽然有必灭狼牙军的信心,却也知道狼牙军现在还有一战之力。当头对上兵家名将境界的上官倾城,无疑是自己往刀口上送。

耶律斜涅赤没有找死的打算。

他虽然没有领军冲阵,但先锋将领却是他最得力的心腹,也是腹心部除他之外最有实力的悍将。耶律斜涅赤深知,前阵将领必须要抵挡狼牙军一阵,若是轻易给对方撕裂阵型,后果绝对不好承受。

然而,事实并没有如耶律斜涅赤期望的那样。

狼牙军在冲杀下来之前,山坡上首先腾空而起一层无边无际的乌云。这乌云出现是那样迅猛,根本没有给人反应时间,就猛然坠落在腹心部前阵中!

噗嗤噗嗤的弩矢入肉声几乎是同时响起,连在一起声音就格外大,几乎相当于海啸爆发,听得人肝胆欲裂。接连传出的惨叫声,马上就盖过了那令人牙酸的声音,撕扯得人耳膜生疼。

耶律斜涅赤如坠冰窟,握着缰绳的手猛地一抖,几乎让战马冲了出去。

他从那些弩矢上,看到了灵气流光。

这个发现让他惊骇欲绝。

狼牙军使的是法器劲弩!

军中向来没有成规模的法器弓弩,无论是唐军还是契丹!

而刚刚从狼牙军阵中从飞出的弩矢,少说也有万余!

如此大规模的法器劲弩,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而它的威力,更是让人绝望。

耶律斜涅赤立马矮坡上,所以看得分明,临阵“三矢”之后,他的前阵数千骑兵就没了!零星的幸运儿和强者还在向前冲,可他们就像是风中的几朵蒲公英,是那样单薄。

他们很快就被狼牙军的潮水淹没。

数千骑兵眨眼倒地,给狼牙军前进的路上,空出了大片缓冲地带。

于是临阵三矢之后,又是临阵三矢。

三度临阵三矢之后,契丹国中最骁勇善战的腹心部骑兵,就这样折损近两万!

他们连狼牙军的衣角都没摸到,就这样死在冲锋路上!

耶律斜涅赤只觉得眼冒金星,呼吸困难。那可都是他的部下,是他的同袍,是他的手足!

知道狼牙军能战,但没想想到狼牙军如此能战。只道狼牙军能战,是因为上官倾城有兵家名将境界,没想到他们还有这般天下无双的利器!

耶律斜涅赤心痛难当,上官倾城却犹自不满意。

契丹骑兵太多,又是圆形合围,狼牙军没有腾挪转移的空间,所以现在已经跟契丹骑兵短兵相接。

如果不是被合围,狼牙弩能发挥的效果,绝对不止这么点。而且狼牙军中的狼牙弩,一共只有五千具,虽然能一次三支连发,终究还是太少了些。

如果七万狼牙军精骑,能够人手一具狼牙弩,那绝对可以纵横天下,上刀山下火海,如履平地。

只可惜,一方面是时间不够,彭祖山和匠作监只能制造这么多狼牙弩;另一方面也是材料有限,七万狼牙弩注定无法实现。

除非,大唐的疆域足够广,可以开采、收集足够多的狼牙弩制作材料。

耶律斜涅赤还没冲杀,就已经先红了眼。

狼牙军在用法器劲弩杀敌无算之后,又依仗上官倾城的兵家战阵之力,战车一样碾碎了万余骑兵的阵型!

到了这个份上,若是换作寻常军队,无论有多少人作为后盾,早就阵脚大乱,将士溃逃了。因为没有一个战士,有面对这样一支军队,如此凶残攻势的勇气!

这还只是一个冲锋的威势!

耶律斜涅赤当真是庆幸万分,万分庆幸。

他庆幸自己,没有跟上官倾城打无准备的遭遇战。他也终于无比清楚的明白,不管党项、沙陀如何整军备战,只要面对上官倾城带领的狼牙军,战况和战果都不会有多大差别。

这根本不是一支能够硬撼的军队!

它或许根本就不该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它出现了,别人就没有活路!

大唐兵锋所及范围内的邦国,除了灭亡,就只剩下臣服一条路可以走!

这一刻,耶律斜涅赤这个契丹人,也理解了什么叫大唐雄风!理解了,为何大唐盛世的时候,会是那般万国来朝的景象。

那时候,大唐也拥有上官倾城这样的名将,也拥有狼牙军这样的军队,大唐岂能不开疆万里,威服四夷?

耶律斜涅赤汗出如浆。

是冷汗。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长长舒了口气。

大王的安排没有错,不,应该说是绝顶英明。不灭狼牙军,不灭上官倾城,契丹就没有跟大唐争雄的资格!

而现在,就是最好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机会。

好在这个机会是铁板钉钉。

耶律斜涅赤冲到了战阵最前,挺矛立马在主将的位置。

他的心腹副将,已经死了。

现在该他上阵亲自拼杀。

不如此,饶是以腹心部的精锐和悍不畏死,将士们也会无心抵挡狼牙军。这是腹心部的第二个战阵,跟副将统领的第一个战阵之间,虽然没有大的间隔,但也泾渭分明。

腹心部迎击狼牙军时,必须布置两层战阵,保持攻守的层次性。这是耶律斜涅赤临行前,耶律阿保机给他下达的严令。若不遵从,便是胜了,也要提头来见。

耶律斜涅赤遵守了这个军令。

现在他才知道,耶律阿保机是何等的有先见之明。

若不如此,前阵溃兵就会冲乱己方阵型,引起混乱,造成整个战阵溃败。

而眼下,腹心部前阵的败卒,在第二层战阵前被引导着向左右分流。

耶律斜涅赤没有犹豫,在败卒还没完全被疏散时,率部冲了出去。这样做的结果,是后续败卒被他们的冲杀之势吞没,死于非命;但好处也显而易见,狼牙军没有再发射弩矢的机会。

耶律斜涅赤勇敢无畏的,迎上了上官倾城率领的狼牙军。

这个时候,他的确是无畏的。他看得分明,上官倾城的名将战阵之力,已经不复威严。

三万腹心部将士虽然可以说是照面即亡,但死得很有价值。

没有了名将战阵之力加持,狼牙军跟腹心部就没有多少战力差别。如果这个时候,坐拥二十多万契丹骑兵的耶律斜涅赤,还不能击败已经疲惫不堪的狼牙军,那就会沦为整个契丹国的笑柄。

战斗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可能出现意外。

腹心部跟狼牙军撞在一起,彼此都人仰马翻,后续骑兵不断错身而过,互相将对方将士斩落马下。

双方的伤亡都在激增。

耶律斜涅赤跟上官倾城对了一击,就被战马带着背道而离,冲向前面的对手。

耶律斜涅赤既然兴奋又痛苦。

兴奋的是,上官倾城的战阵之力,果然已经不再造成威胁;难受的是,纵然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自己部曲的伤亡数,仍旧远超狼牙军。

“不愧是天下唯一的名将。”耶律斜涅赤心头暗叹。他当然知道,将领的强悍,不只是个人的强悍,也必须是麾下军队的整体强悍。

“但这,还不足以让你们逃出生天,今日,你们就在此地安息吧!”耶律斜涅赤回头看了上官倾城一眼。这个瞬间,他竟然生出几分对英雄的敬仰心思,有些不忍看到对方就这么战死。

不过,眼下显然不是能够选择的时候。

上官倾城比白雪还白的脸,逐渐变得嫣红。她的呼吸越来越粗重,到后来感觉每深吸一次,肺部都传来撕裂般的疼痛。

她知道,自己快要气力耗尽。

自打跟耶律斜涅赤交阵,自己手刃了多少契丹将士,上官倾城已经记不清。不过没关系,反正不甚重要。作为一名主将,哪怕是杀了敌军成打的骁将,只要没有取得胜利,那就毫无意义。

而现在,一直盯着前方拼杀的上官倾城,看不到胜利在哪里。眼前是怎么都看不到尽头的契丹将士,无论她多么费力砍杀,无论多少人在她面前坠马,她看到的依然是如海白骑,如林枪戟。

忽然,上官倾城肋下传来钻心的刺痛。

她的动作终于是慢了,一慢再慢,慢到终于不能尽数挡下敌人的刀枪,慢到连用甲胄坚固部分,抵挡锋刃都做不到。

上官倾城没有低头去看自己的伤口。

无需去看,她也知道,血已溪流。

她只是将那名刺伤自己的契丹千夫长,用长槊挑落马下,然后又去迎击下一个敌人。

自己会受伤,上官倾城也就知道,自身两翼的亲兵,必定死伤极为惨重。若非如此,他们绝对不会让敌军的长矛威胁到自己。

上官倾城没有回头去看,只是向前冲杀。

回头毫无用处,若不能带领大军冲出重围,所有狼牙军都会命丧于此。

所有人都知道一句话: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这说明再厉害的将领,再威名赫赫的军神,也有可能战败。这样的名将在史书上多不胜数。

上官倾城想起,她还是少艾时,问李晔的一句话:古往今来,有百战不殆的将军否?李晔回答她,有,并且很多,譬如说孙膑、霍去病。

上官倾城从来没败过。

自己会不会像孙膑、霍去病一样,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上官倾城想过很多次,当自己战败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场景,那会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

她不知道那一战会何时到来。

这回出征漠南,她是带着必胜决心来的。

注定会彪炳史册的河西之战,她没有出多少力,只是跟在李晔身后,和大军一起吃了许多灰尘。

上官倾城不会不满,只是觉得可惜、遗憾。

李晔身边,已经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高手、能臣,无论她愿不愿意承认,事实就是,她的份量被分担了。

昔日李晔还是世子的时候,长安王府中,上官倾城是李晔唯一拥趸,是对方唯一的力量。彼时上官倾城虽然境界低下,李晔也没有修为,但每每回忆起来,上官倾城却觉得那些日子,才是最舒心的日子。

在风云莫测的世界里,在烽烟不熄的天下间,身着铁甲手按横刀,站在李晔身后的上官倾城,哪怕弱小,却是让狂风暴雨不能威胁李晔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李晔乘风破浪、破局向前的第一个战士。

荣辱与共,生死相依。

李晔只有她能驱使,而她也必将为李晔战斗到最后一刻,流尽最后一滴血。

无论是辉煌还是落魄,是站在巅峰还是跌落低谷,上官倾城都自认能够与李晔共同承受。

这是她作为王府战士,作为殿下护卫的职责与光荣,是她一生的使命与归宿。

上官倾城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为了这份骄傲和自豪,她可以毫不犹豫贡献自己的生命。

现在不同了。

李晔坐拥天下,虽无皇帝之名,却有帝王之实,麾下猛士如云,谋士如雨。他皱一下眉头,就会有无数战士前赴后继,挥刀斩向他的敌人。他挥一挥衣袖,就会有无数佳丽蜂拥而至,匍匐在他脚下,献出自己最珍贵的东西。

上官倾城知道,上官倾城还是那个上官倾城。

上官倾城知道,李晔还是那个李晔。

上官倾城更加知道,变化的,只是世事,是形势。

世事与形势面前,她不再是李晔的唯一依仗,不再是李晔的贴身护卫,她的战斗,不再被李晔在身后紧紧注视。

而他的荣辱,不再被她在侧旁一一见证。

上官倾城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应该,只是心里会可惜,会遗憾。

许多个寂静的夜晚,当她披挂齐整,抖擞精神,习惯性来到李晔门外,准备站岗护卫的时候,看到那里的大少司命,才骤然惊醒,原来,自己已经不再被李晔那般需要。

无数个从军营归来的黄昏,难得的闲暇时刻,终于可以好好放松,而当她想要站在李晔近旁,看李晔读书、练武、遐思的时候,却发现安王并不在府邸中熟悉的那些地方。

王府那棵大槐树下的泥城泥军,早已没了痕迹十多年。只有槐树的黄叶,在晚风中飘零。

她作为一个战士、一个护卫生活了多年,她日子里的点点滴滴,除了站在李晔身旁,就是为更好站在李晔身旁做准备。修炼、研读兵法、操练士卒,她为此奉献了所有时间与精力。

在这之外,她没有任何个人活动,也没有任何个人喜好。

如果硬要说有,那就是静静看着李晔读书、演武、遐思,那就是她最享受的悠闲时刻。

如今,她唯一的喜好,已经消失。她枯坐在自己的院子里发呆,从黄昏到日暮,从夜晚到黎明,安静不动地犹如一尊没有感情的雕像。当旭日初升,新的一日来临,她就只能重新穿戴好甲胄,策马出府,前去军营。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她从来没有向李晔提过任何要求,甚至不曾表达过自己的感受。她深知殿下风雨兼程的艰难不易,作为殿下最老的部属,最亲近的臂膀,即便是不能为殿下分忧,起码也该有不为殿下添麻烦的自觉。

战斗,战斗。作为一个战士,她必须要战斗。没有战斗的战士,一无是处。

什么名将,什么军神,上官倾城只是想战胜一切强敌。这样,在庆功宴上,李晔会跟她把酒言欢,会特意对她一个人笑。

战将,就该为君主征战四方,并且取得胜利。

如果不能取得胜利,那战将就没有存活价值。

就算勉强活着,也终究会被替代,直到在君主面前完全没有位置,直到看不见君主的脸,直到被遗忘在堆积如山的公文后。

那样的时刻,上官倾城不愿经历。

宁愿战死,也不想经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