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六十二章 开创新的时代

帝御仙魔 第六十二章 开创新的时代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8:15 来源:笔趣阁

李晔现在很闲。uu234顶 点 X 23 U S

自打时节开始入秋,他忽然就闲了下来。

国中再无大事,今年也没打算向外征战,琐碎军政要务也有李振、崔克礼等人分忧,自己只需要提纲挈领,拿拿大点的注意就行。

当他学会了适时偷懒之后,就发现自己有了大把闲散时间。

没事的时候,李晔就拧一壶酒,坐在视野开阔的王府大殿屋顶,一面观赏长安愈发繁华的市井,一面仔细感受百姓气运从各方汇聚而来。

这都是他的政绩,也是他的立身之本。

收服河西,击败吐蕃,国中有志之士、热血儿郎莫不归心;治理天下大半年,百姓安居乐业,注重实利的百姓也大多再无怨言。

李晔查看过自己的仙园,除了边疆,大唐版图已经基本勾勒出来,各地的百姓星辰无不密集点亮,真正有了夏夜星河之势。

而他的修为也稳步提升,虽然还在金仙境,但跟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距离大罗金仙不是太远了。

李晔认真估算过,哪怕不往外开疆拓土,只要大唐休养生息三年,藩镇权柄被朝廷收回大半,再无盘剥州县的能力,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就会基本实现。届时,他的修为或许就可以突破大罗金仙境。

安王府跟岐王府很近,有时候岐王会过来,但来的多得多的还是圣姬。

大半年的时间过后,大少司命终于发现,这两家伙就是一个人。

因为天下无战事,李茂贞也不操心政事,所以平日里就闲得慌,有事没事就过来找李晔喝酒,常常是不醉不归,醉了也不归。

这样的时候多了,总有情不能自己的时候。

于是乎,某日深夜,两王同床共枕,外面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屋中龙凤呈祥,黄鹂长歌。大少司命在昏暗不定的灯火中,捅破窗户纸,就看到了让她们如遭雷击的画面。

自那之后,少司命看李晔的眼神就变了,变得正常了,不再有一丁点儿怪异。

倒是大少司命,虽然大部分时候跟少司命一个神色,但偶尔却流露出更加幽怨的眼神,让李晔瞧见了常常不甚自在。

他不在意这些小问题。

长安修行学院终究还是要开学了。

这是李晔大规模招收修士,扩大大唐修士队伍的国策之一。

一旦长安学院建成,则标志着修行法门不再执掌于钦天监,跟道门也彻底划清了关系准确的说,是跟全真观撇清了关系。

自此之后,修行功法不再只出现于钦天监、释门、道门和各大家族,普通人也有了踏入修行之门的可能。

“修行学院下辖三个分院,基础学院,练气学院,大修士学院。”

政事堂中,李振跟李晔汇报修行学院的事务,“基础学院学生最多,第一期招收八千人,半数从军中有功士卒中选拔,半数从民间挑选资质优异者。都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

“前者由兵部直接统辖考核精选,后者由三省六部派遣官吏,配合修行学院的先生,每年去州县进行挑选。前期事务会繁杂一些,但做上几年,形成制度,朝廷和地方官员熟悉起来,也就方便多了。

“基础学院在民间,只招收十六岁以下的学生,军中年限可以放宽到及冠之龄,这样做也有益于激发热血儿郎从军。

“练气学院只招收练气三层以下的修士,基本都会是从基础学院升上来的。一旦修为超过练气三层,则应该下放军队或者地方州县任职。当然,也可以进入无空释门和全真观,去外邦传教布道,打探敌国风俗民情、军政要事等等。

“练气学院本身就不是只教授修行,还会分成文官、武将、工匠、宗教等部分,让他们在提升修为的同时,为日后要选择的人生方向做好准备。

“大修士学院,只招收练气**层的修士,前提是立下足够的功勋。获得学生资格后,由学院帮助他们突破真人境,再担任更加要害的官职,成为一方柱石。”

说完这些,李振就闭口不言,等李晔发表意见。

李晔其实没什么意见,这些纲领都是他跟众人商量多时的结果,李振只是进一步完善了,而且是学院建设者。

不过李晔还是有话要说,他敲打着案几道:“练气学院中的文官、武将两部分,相信能够招收到不少学生,也是少年们打破脑门都想进入的。工匠、宗教两部分,只怕自愿进入的人不多,你们要好好宣传一下。

“这可是两个关键部分,前者能量如何,阳关的法器床弩就是证明,发展好了,甚至会改变生活面貌,我可是想看到法器飞机......飞行法器作为普通物件出现的。

“后者虽然是细作,但立功升迁却快,最适合出身贫寒,心智上佳,有雄心壮志的少年。”

李振听得频频颔首。

他道:“那得三省六部配合才行,士农工商,工匠向来低人一等,有志者不屑为之,朝廷需要提高他们的身份地位。

“宗教部分,就看少年们聪不聪明,能不能看透宗教的本质了。如果他们能利用好这个武器,绝对会明白,那是他们在异国他乡横行无忌的神器,立功升迁只是反手间。”

李晔点点头,“三省六部的事,你去跟崔克礼商议,拿出个章程来。现在你们都是宰相,应该有这个胸襟气魄。”

李振记下了这点。

李晔接着道:“长安修行学院,招收八千人还是太少了,三年后,至少要扩大到三万人。五年后,大唐三百余州,每一州都要有修行学院,如此,天下英杰才能都得到接受朝廷培养,而后为国效力的机会。

“等到十年后,我大唐天下的练气修士,会是现在的十倍不止!届时,莫说恢复祖宗疆土,就算是打到天边去,我们也能看到这个希望。

“如果,到时候工匠们研制出了,只需要练气修士操控,能够搭乘数十人数百人,日行百千里的庞大飞行法器,那大唐的天下,就是真正的天下了!”

李振怔了怔。

他没想到李晔心中的蓝图,竟然会如此博大,博大到堪称惊心动魄。

李振正要起身行礼,表示对李晔的敬佩膜拜,李晔就摆了摆手,让他继续坐好,自己的话还没说完。

李晔看着李晔道:“你跟随我多年,有些想法我也不瞒你,我想看到一二十年后,大唐开启全民修炼时代......我知道,大家资质不同,能够成就练气的,都是百里挑一的俊才。但即便是不能成就练气,我也要他们修行。

“不能成为武宗,那就成为武师,武师在军中也是队正上下的官职。不能成为武师,那就成为武士,这总不难吧?天下一半的唐人,修炼到及冠之龄,都能成为武士,此言不夸大吧?”

“如果军中普通士卒,都是武士境界,大唐的军队,焉能不百战百胜?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资源,修炼资源不够。但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天下实际上很大,我们大唐没有的修炼资源,可以在域外寻找。若不能聚敛财富和修炼资源,壮大皇朝的国家实力,我们开疆拓土干什么,发动战争做什么?

“十年后,我要大唐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二十年后,我要大唐人人有书读,人人能修行!现在读书之人才多少?印书不便宜,我知道,农田里的事忙不完,都去读书修行了,田亩就荒废了,我也知道。

“普通农夫之家,现在是负担不起这些。但我说的一二十年后。我建立修行学院是做什么的?印书不便宜,那就让工匠学院研究,让它变得便宜;农具不够有力,也让他们去解决这个问题。

“粮食产量不够?那就打到天边去,域外总有高产粮食。军队是干什么的?我不妨告诉你,南边,就有一年三熟的稻子,打下那里,大唐就有了比江南更好的粮仓。

“我再告诉你,东海的东边尽头,还有亩产五十石的粮食!不说大唐的军队占领那里,只要到达那个地方,带回粮食种子,我们大唐的农夫,就不再缺粮!

“等到农夫不缺吃的,不缺穿的,能轻轻松松活下来了,他们自然就会想着读书,自己不能读,也会让子女读,自己不能修行,也会让子女修行。

“你以为我在说梦话?我说的是事实,是二十年后,大唐百姓不仅丰衣足食,还能笑傲天下!”

李振已经完全傻了。

作为一个书生,一个胸怀国家大事,一心想要热血报国,让国家强盛无敌的有志书生,李晔描绘的未来,是他连做梦都想拥抱的场景。

改进印书技艺,让印书变得便宜,这并非不可能,东汉之前还没纸呢!寻找新的布料,改进织布工艺,让人人冬天都不用挨冻,这虽然说的夸张了些,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但是!

亩产五十石的粮食?

那是什么东西?

大唐现在的粮食亩产,能够达到五石,农夫就要半夜笑醒!

十倍的产量,那是什么样的粮食?!

天下还有这种粮食?

李振不是读书读傻了的迂腐书生,事实上,李晔麾下就没这种书生。无论是李振一系的官吏,还是青州儒门的儒生,都极重实际,完全不是纸上谈兵的扬州儒门可比,对天下事都清楚得很。

不管是农事、水利,还是军伍、甲兵,他们都有最起码的认知。

正因如此,李振才格外清楚,无论是贞观之治,还是开元盛世,天下百姓都有很多在饿肚子!

闲时吃稀饭,忙时能吃干饭,这就是普通百姓最向往的生活。肉?那是什么东西,逢年过节能吃一顿,便会笑得见牙不见眼,那就是盛世啊!

粮食不够吃,这是皇朝最大的问题,永恒的困扰。

能够让大部分百姓吃饱肚子,能够在灾年的时候,让百姓少饿死几个,那就是有志官员的终生奋斗目标!

而现在,李晔竟然说有亩产五十石的粮食?

如果真有,大唐天下,将再无吃不饱肚子的人!

一旦能吃饱、穿暖,夏天不挨饿,冬天不受冻,书册也变得便宜可以负担,傻子才不读书识字,才不修行!

如果真有那一天,在李晔的治理下,大唐焉能不进入全民修行时代?

大唐......焉能不独霸天下?!

李振想想就激动的浑身乱抖。

他忘记了礼仪,忘记了尊卑,扑到李晔身前,一把抓住李晔的胳膊,双目猩红的盯着对方,噶声急问:“殿下,殿下......真的有亩产五十石的粮食?!”

“真有。”李晔能够理解李振的心情,拍拍他的手,好言说道,“就是距离远了些。我们要到达那里,需要能在海上航行万里,可以抗拒大风暴的船舰......”

“研究,研究!让工匠部去研究!”李振疯了一样的大叫,“万里算什么?我们大唐的商队,不是没有西行过万里!”

“不是向西,是向东,这是不同的,海洋情况不一样......”李晔话说到这里,竟然被李振打断。

他红着脖子嘶吼道:“让大修士去!让真人境修士过去!让他们去带回粮食种子!”

李晔:“......”

南美洲难道就没有媲美真人境的大修士?

就算大唐的真人境修士,能够沿着陆路一路向北,到达白令海峡,再进入北美洲,最后到达南美洲,但要将土豆、玉米的种子带回来......

等等。

李晔忽然瞳孔一缩。

这未尝不可能啊。

作为穿越者,他当然知道,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土豆,亩产五十石肯定没问题。这东西他穿越前,东土早就种的满地都是了,便宜得很哪。

土豆亦粮亦菜,虽然说整天把它当饭吃,恐怕有点痛苦,但至少可以保证不饿死人。

而一旦中美洲的玉米种子被带回来......

在地球上,历朝历代以来,人口最多只是八千万左右,为什么到了清朝末期,就增加到四亿了?最大的原因,因为玉米、土豆出现了,大家都有饭吃了......

玉米亩产估计也就十几石,比起土豆来还是少了很多,但那是真正的粮食。李晔在地球上的时候,那可是农民子弟,小时候没少吃玉米饭,俗称苞谷饭。

毫不客气的说,苞谷饭比稻米饭香多了,农村的老人尤其习惯,喜欢吃。

但实事求是的说,苞谷饭口感较为粗糙,不如稻米饭来的绵软细腻,后来就逐渐被淘汰。

现在不必计较口感的问题,有了玉米,大唐就不会再有人饿肚子,如果再配上土豆做菜......呵呵,大家都去修行吧。

李振走了。

走得时候满面红光,雄纠纠气昂昂。

看样子,长安修行学院的工匠分院,或者说百工分院,应该会成为地位最重要的分院。

李晔自己琢磨了一下:组织几十名真人境大修士,配上自己画的地图,要到达南美洲,其实......并不是那么难。找到玉米、土豆种子的可能也很大。

毕竟不是过去侵略人家,那边的人估计也不会冒然跟自己的人动手,说不定还能建立稳定的外交关系......

唯一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向北走到北极圈内的白令海峡,需要经过新罗、契丹的控制范围。

新罗不是太大问题,但契丹就麻烦了。

李晔又想了一下:土豆、玉米是不是必须得到,是不是必须尽快得到。

无论他怎么思考,答案都是肯定的。

国家强大,时不我待啊!

对李晔个人而言,这关系着他的修为境界提升。

天下事就是这样,李晔可以得到八成唐人的尊敬,但得不到所有唐人的气运。你总不能指望一个在你治下,连肚子都填不饱,连寒冬都熬不过去的老弱妇孺,对你有什么绝对的忠心。

满打满算,他三年后或许能够成就大罗金仙。

但道门仙庭有一大堆大罗金仙。

非止如此,还有更加高高在上的圣人境。譬如说老君。

谁知道他们的想法是什么?

西面来的安拉,连圣佛都击败了,说不定也是个圣人境。

圣人之下,皆为蝼蚁。大罗金仙就算再强,跟圣人依然处在两个世界,正面对上,估计只有被蹂躏的份。

依照这样的境界提升速度,就算李晔收复西域,灭了契丹,威慑草原,只怕也很难成就圣人境。无论是西域,还是草原,其实人丁跟大唐一比,都太少了。

而且要这些地方的人,完全效忠大唐,那个难度,还不如李晔去找土豆玉米。

只有完全获得唐人的气运,再辅以开疆拓土,李晔才有可能成就圣人境。

也只是按照趋势得出的可能性推测。

如今看来,带回土豆玉米的种子,并同时改进印书、织布工艺,让唐人在吃饱穿暖的情况下,人人能读书,人人能修行至少是让他们看到这种希望,不仅是提升大唐实力,也是提升李晔自身实力的关键!

“说到底,先得解决契丹,为真人境去南美洲找到粮食种子开拓道路。”想到这里,李晔心中已经有了计议。

契丹,是他一直都想解决的问题。

问题是他有没有做好准备,能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而要解决契丹,就不得不正视仙域战争这个问题。

李晔决定先看看仙域战局,再决定凡间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