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四十九章 领先与强大

帝御仙魔 第四十九章 领先与强大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8:15 来源:笔趣阁

战争比想象中来的早,也比想象中要声势浩大。顶 点 X 23 U S

李晔和南宫第一结伴赶到阳关的时候,城头备战事宜早已完成。

眼前的阳跟李晔记忆中的地球阳关不太一样,总体而言要大上不少、雄伟很多。

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城池,都比地球上要大,有些地方的人丁数量,数倍甚至是十倍于地球。对此,李晔早已经习惯,毕竟是修士的世界。

城外的释门僧人一眼看上去无边无际,怎么看都不下五万人。

这可是五万名修士,不是五万个普通士卒。

阳关上的戍卒只有一万两千人,大部分还都是普通甲士,平均下来,修士只到伍长这个层次。

天知道释门从哪里弄来这么多僧人,不过只看其中皮肤五官明显异于西域、高原的人,占了一半左右的数量,李晔也就释然。

番僧当然来自天竺,这就是飞鸿大士所说的,圣佛壮士断腕,已经舍弃天竺,将天竺能调动走的修士,都调到了西北的情况。

五万僧兵,战力可不是二三十万回鹘大军可比。

自打吐蕃内乱,释门与月神教争锋,奴隶与贵族开战,阳关之前的战斗,都是归义军跟回鹘人较量。现在,陡然见到这么浩大的整齐僧人战阵,很多将士都感到不适应。

不适应的说法有些含蓄,更准确的说,是害怕。

说到底,在大多数普通人看来,僧人依然值得尊敬的一个群体,如果是所谓的得道高僧,那就更要敬畏,甚至是顶礼膜拜了。这五万左右的僧人中,得道高僧的数量肯定不少。

李岘蹲在夯土女墙后,正在跟一个年轻汉子凑在一起,摆弄一架崭新的床弩。这具床弩跟普通床弩有些差别,倒不是样式大小不一样,而是透露出强烈的灵气波动。

所以,这是一件法器。

楚南怀、苏娥眉、卫小庄、李雯文、卫小庄等人,也都分别凑在几架床弩前,跟一些军中老卒交头接耳,对城外三里处,明显已经列阵完毕,即将开始叩关的僧兵团视而不见。

李晔来到李岘身边,前倾着上身,把脑袋伸过张长安、楚铮头顶,打量那架床弩,顺便听李岘和那个二十出头的年轻汉子交谈。

法器对修士而言不算什么,一阶法器到九阶法器,在练气修士跟真人境修士中是寻常物件,除了穷苦的江湖修士,但凡是背靠强大组织的,谁还没个一两件了?

军中骁将,只要品级足够,都会有法器甲胄,全方位防御周身,堪称纵横战场的利器。当然,这种甲胄不多就是了,不到统带五千士卒的都指挥使这个级别上下,是别想有的。

李晔手中的卢具剑,本身就是绝品法器,后来到了妖族领地,成功晋升为绝品法宝,那就是世间珍奇。

但法器也是有限制的,虽然五花八门都有,用途也是千奇百怪,但威力其实相差不多,体量也不大,总体而言,主流还是就是刀枪剑戟、盾弓斧钺这类。

床弩这种军中大杀器,本身对低品修士,就保持着一定威慑力,从来都不是法器。究其原因,无非一个,天下制造法器的工艺,还不足以支撑大规模杀伤性法器出现。

当然,真人境手中的刀剑,的确能够一杀一大片普通将士。但追根揭底,那是修士的力量,不是法器本身的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兵家战将到了战场上,凭着战阵领域,就是纵横捭阖一类存在的根由。要是床弩都变成法器,威力提升数个层次,完全可以狙杀战将,那兵家战将还玩什么?

眼下竟然在阳关看到床弩变成了法器,就难怪李晔这个安王,大唐第一人,也会伸长脖子细细打量,并且在战斗即将爆发之际,不惜安静聆听解说了。

“法器之所以是法器,无非靠两点,一是制作法器的材质,第二就是在法器上铭刻的符文。”

那个年轻人一边说,一边为李岘展示床弩上醒目但并不密集的符文,“质材是根本,它决定了法器能够承受多大的灵气;符文则是画龙点睛之笔,它决定了能够将注入其中的灵气,增长多少发挥出来。”

这些话是修士常识,没什么好多想的。

那个衣衫材质普通,整个人皮肤黝黑,大冷天只穿一件短褂,手臂上露出大快隆起肌肉的年轻汉子,继续兴致勃勃道:

“天下的法器质材,其实就那么多,不同矿场产出的各种灵石,差别也不大。而镌刻符文,需要修士亲自动手,在天下修士境界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符文的品阶其实也是差不多的。”

这就是床弩不能成为法器的原因:质材不允许,修士镌刻符文的水平也就那样。

年轻汉子说到这里,声音大了两分,显然是说到重点了,他也很兴奋,“但是经过我跟师父的不断探索,我们发现,之前制作法器时,质材的潜力并未被充分挖掘出来,它们能够承受的灵气力量,其实更多,只需要改进符文镌刻的工艺!

“另外一个方面,师父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不断阅读制造法器的书籍,又不断作锻造各种法器,终于发现了将镌刻符文提升一个境界的方法!两者融汇在一起,我们就能用目前的各类灵石,制造出更加强大的法器!”

说到这,年轻汉子挺了挺胸膛,并将肌肉喷张到让普通女子见了,都汗颜嫉妒的胸肌拍得砰砰作响:“这批床弩,就是我跟师傅的最新制造成果!它保留了床弩简单易使用的优点,并将威力提升了一大截,哪怕是练气三品的修士,中了一矢,也必然被贯穿身体!”

听到这里,李晔瞳孔猛然一缩。

他回头跟南宫第一对视一眼。

不出意外,李晔从南宫第一眼中,发现了他的惊愕之色。

说惊愕太含蓄,准确的说,应该是惊恐!

床弩虽然威力无匹,但论伤害,向来只能刺进练气一层修士的身体,如果是练气二层的修士,只会被巨大的冲击力带的歪倒,不会受太大的伤,而修为到了练气三层,已经可以格开飞来的床弩弩矢。

只有武士、武师、武宗,这些没入练气境界的修士,会被床弩洞穿身体!

如果眼下的床弩,连练气三层修士的身体都能洞穿,那么它能威胁到的修士,将从练气二层以下,直接上升到练气四层以下!

别看只是两个境界的差距,这里面的文章大了去了。

大唐的修士何止千万?用释门的话说,那简直多如恒河沙数。换成唐人懂的语言,那就是像黄河中的泥沙一样多!

然而,真人境的大修士,整个大唐都只有数百!

李晔调集到河西的练气高段修士,是他培养了多年的班底,又有全真观这种深厚的积累,再加上青衣衙门、幻音坊,江湖中的散修能网络的都网络了,也只有不到一万!

现如今李茂贞麾下的修士,虽然多达数万,但那可是囊括了所有河西练气修士的!

天下修士,绝大部分,都是练气低段,也就是练气一二三层。

而现在,眼前这架床弩,竟然可以直接射杀练气三层的修士!

这个肌肉发达,气质跟普通的跟铁匠差不太多的年轻汉子,到底是什么人?

他的师父又是什么人?竟然可以制造出这种利器?

作为穿越者,李晔很清楚的知道,武器制造工艺的进步,是会改变战争面貌的!

李岘站了起来,看到李晔,便笑道:“你来的正是时候,正好试一试这些床弩,看看能不能大规模装备军队。沙州是偏远贫瘠之地,虽然靠着西域,商贸繁盛,物资终究是有限,就算是张淮深亲自相助,他们师徒手中可用的各类灵石也太少,第一批就制造了十架这样的床弩。”

看到李晔,李岘竟然没有半分意外。这份气度心境的修为,就算是仙人境见了,也要佩服。

张长安、楚铮看到李晔,连忙行礼,让开位置。

李晔仔细看过床弩后,抑制住心动的潮涌,看了相貌平常的年轻汉子一眼,这才对李岘道:“这架床弩上的灵石,虽然种类繁杂,但大唐地大物博,基本还是不缺的。唯独镌刻符文的手艺,委实是神来之笔,怕是需要时间磨练。不过,只要是真人境修士,认真揣摩过一段时间后,应该都能掌握。”

这话无异是承认,在未来,凡是能够出现床弩的地方,基本都能出现这种法器床弩!

事实也的确如此。

李岘对李晔的回答是心中有数的,作为曾经的安王,掌握大唐军政的非凡存在,大唐境内有多少修真资源,他心中清楚得很。之所以有此一问,无非是掩饰自己的身份而已。

在西北边塞,战斗了多时的老安王,曾经也是睥睨天下的英雄豪杰,被誉为大唐中兴希望的存在。

而现在,哪怕是身旁跟他经历过一场场厮杀,百战余生的老卒,也不知他的真实身份,还以为他只是一个志在戍边的江湖义士。

李岘仰头大笑,笑得很开怀,嘴都快咧到耳根,但笑声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无声。

他就是这样,习惯了压抑自己一切言行举止,包括情感。

曾经他不是这样的,他还是安王的时候,锋芒毕露,毫不掩饰自己的真性情,想做什么就座,想说什么就说,光芒万丈也光明万丈,就像是天上的太阳。

他的确有这个资本,他是李唐宗室,还曾经被一代明主宣宗倾力培养,他注定是要做大唐脊梁的。他也的确做到了,无论是讨伐叛贼、乱兵,还是主政一方,都做的无可挑剔。

如果他一直是安王,恐怕不会有黄巢之乱。

可惜,宣宗死后,李岘没有遇到一个明主,他的皇帝是个昏君,还是个妒忌权臣的昏君,他不明不白的“陨落”在八公山在那个他浴血奋战的沙场,在他为之拼搏一生的大唐。

从那之后,他就变了一个人。

李晔穿越之后,第一次见到李岘,对方哪怕力压奸贼,身影也显得那样落寞。

而后,在看清自己的儿子,可以继承自己的事业,并且有可能比自己做得更好之后李岘他甘愿成为一个隐形人。

直至今日,他拯救过李晔,拯救过河东战役,拯救过阳关,却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没有士卒知道,当面的这个江湖义士,其实就是昔日那个如同太阳一样,存在于大唐天空的,安王。

感同身受是一句屁话,没有相类似的经历,何来相同的感受?

没有人能够体味李岘的内心,没有人知道他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孤独。

但他从来都不说,也从来都不希望被人理解,他只是做他认定的事,做他该做的事。哪怕是与他并肩守卫阳关、浴血多时的南宫第一,陷入自我怀疑、陷入个人抑郁离开了这里。

他依然在这里。

他的心,坚如金石。

李晔知道,没有哪个人的心,可以平白无故坚如金石。

换作是李晔,如果可能,他都不愿有这样的心志。

因为,百炼成金啊。

要经历怎样的苦难与砥砺,才能成就一颗金石一样的心?

李晔的眼眶在泛红,喉咙也在发干,但李岘自己却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无声的大笑过之后,就把面相有些憨直的年轻汉子,拉到李晔面前,介绍道:“白鹿洞第六弟子这一代传人,彭祖山。他们这一脉,世攻工艺,每一名弟子,都堪称是一代大匠。”

李岘说这话的时候,眼中有与有荣焉的光彩,显然是在为彭祖山和他的师父的成就感到骄傲。

这很正常,李岘本身就曾在白鹿洞进学、修行,他就是白鹿洞弟子。

师门出了彭祖山师徒这样杰出的弟子,李岘的确可以感到骄傲。有识之士都说,世人不知白鹿洞,天下人杰无师门嘛。

然而这一刻,看到李岘荣耀的神色,李晔通红的双眼,却险些没忍住,落下泪来。

你在骄傲什么啊,白鹿洞有你这样的弟子,才是值得其他弟子与有荣焉的事啊!

你才是白鹿洞最杰出的弟子啊!

李晔无法把这些话当众说出来,只能拱手向彭祖山施礼,“李晔代大唐谢过兄台,谢过尊师,谢过.......白鹿洞。”

听到“李晔”二字,彭祖山惊诧的双目瞪得跟牛眼一样大,安王当面,他哪敢哪能懈怠,连忙侧身,表示不敢受李晔的礼,同时忙不迭抱拳,“安王切莫如此,折煞在下了!能为大唐效力,是我等的福分!”

李晔张了张嘴,在李岘面前,竟然一时说不出半句话来。

安王,我是的确安王,可我的王爵,是继承自你身旁这个青袍破败、满身黄沙之气的中年人!你跟我惶恐什么,你应该惶恐的,是你身旁这个同袍啊。

李岘似乎发现了李晔的不自在,将他拉到一边,隔着黄土女墙看向关外,看向那些已经准备好进攻的释门僧人。

李岘故作轻松平静,用跟李晔唠家常的语气,说道:“彭祖山师徒,在沙州已经很久了,为了帮助归义军守住边塞,他们没有哪一日过得轻松,更不曾有片刻虚度。

“在法器床弩制造出来之前,他们已经改进了军中的长弓、伏远弩、臂张弩、角弓弩等等,就连各式铠甲,在他们师徒手中,也变得比以往更加强劲。”

说到这,李岘脸上笑容愈发浓郁,看了李晔一眼,徐徐道:“你可知,盛唐的军队,为什么能战无不胜,安西四镇的边军,为什么能为皇朝开疆千里?”

这个问题,李晔有很多答案,譬如说将领智勇双全,譬如说大唐武风炽烈,譬如说皇帝英明锐气,譬如说唐军是世界上最勇敢的战士,譬如说大唐国力强盛......但这些答案,明显不是此时李岘想说的。

所以李晔躬身道:“愿闻其详。”

李岘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开心,“我知道你心里有答案,很多答案,你的答案,其实都是对的。但我今天想说的是,大唐的儿郎能够开疆拓土,其实核心依仗就三个字:汉文明。”

说到这,李岘顿了一下,好像是给李晔思考的时间,“什么是汉文明?为什么历朝历代以来,汉文明始终强盛不衰?昔年五胡乱华,为什么他们中的英明君主,最终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学习汉文明?仅仅是为了更加方便的统治汉人?当然不是。”

李岘看着已经开始逼近城关的僧兵团,目光始终平静如水,不见半分波澜,他接续道:“说到底,是汉文明先进、强大。先进并且强大,这是我悟出的核心道理。

“因为先进、强大,所以各族进入九州大地,只要有些见识,都会学习汉文明。先进、强大的东西,会让他们自身也变得更加无可匹敌,谁会不选?那么问题来了,汉文明究竟为什么先进、强大?它们表现在哪些地方?”

李晔没有接话,只是安静倾听。

他知道,李岘有答案。

果然,李岘接着道:“汉文明先进,包罗万象,是全方位的领先,否则,也不会有那些占领中原大地的异族,甘愿争先恐后的学习。而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工艺,各种各样的工艺。对,你想得没错,我要说的,就是匠作。

“大唐军队远征万里,区区几万边军,就能开疆拓土,所依靠的重中之重,就是匠作。我们有最好的甲胄,有最强劲的弓弩,有最合理的战阵,所以,哪怕我们的铸造钢铁的技艺不如波斯,哪怕我们的长刀不如他们坚固,高仙芝依然能让他们畏惧!”

言及此处,李岘转头看向李晔,郑重问道:“你明白了么?”

李晔点点头,同样郑重的回答:“这一场大战,无论释门有多少僧人,阳关都不会丢。因为,我们军队的强大,是全方面的,我们的甲胄、弓弩,我们的法器床弩,会让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