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二十九章 留下

帝御仙魔 第二十九章 留下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8:15 来源:笔趣阁

李晔的眼睛,完整看完了这一日在张家发生的事,虽然它不能给张钟黎和张长安任何反应。uu234但这些场景本身,却让他感触不浅。

别的姑且不说,李晔对河西各地的形势情况,和汉人百姓的心态状态有了许多把握。

经过沉思,李晔所得良多,隐隐觉得抓住了什么,一时间却还领悟不透,遂决定继续观察。

次日天亮,张东张长安早早走出张家大宅,打算去寻找自己的好朋友楚铮。

昨夜张钟黎跟他说的那些话,每一个字他都深深记在心里。

在少年人心中,祖父是真正的英雄豪杰,胸怀家国,深明大义,昔日为了让河西重归大唐,跟侵入这里的吐蕃血战不退,哪怕为此身受重伤落下残疾,依然初心不改。

祖父虽然没有霍去病那么厉害,却不失为一个值得仰望、敬佩的榜样。不像父亲,在吐蕃蛮子面前软弱、谄媚的就像......一条狗。

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张长安默默攥紧了拳头。

他尊重并敬爱自己的父亲,这是基本的人伦孝道,但是父亲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他感到屈辱。

他打心眼里拒绝侮辱自己的父亲,却不得不在事实面前承认,父亲丢了汉人的脸,辱没了那些光耀史册、万古流芳的祖宗,亵渎了他们曾经用生命和理想为汉人拼杀出来的荣耀!

张长安怎么都忘不了,昨夜他进祖父的院子时,对方背对昏黄暗淡的灯火,独自坐在石阶上饮酒的样子。

落寞又无助,倔强而不甘。

祖父老了,他的志向需要人继承,既然父亲不孝、无能,那么就由自己这个做孙儿的,来承担好了!

少年人心里很难藏住话,情绪激昂的时候,总会想找个人分享,这些心事,张长安打算告诉楚铮。

张长安来到福宁坊的一个街口,在一座简陋的汤饼摊前坐下,忍着心中沸腾的热血,翘起二郎腿,拍着桌子大声道:“铮哥儿,快给我来一碗汤饼,吃完了我有要事跟你说!”

热气蒸腾的汤饼架子后,站着一个身材修长而消瘦的少年,十五六岁的年纪,剑眉星目器宇不凡,就是鼻子太大了些,破坏了整张脸的美感。

汤饼摊前的两张桌子上,食客并不多,他手里闲下来的时候,就站在水汽后面发呆。虽然是发呆,身板却站得笔直,好像一杆长枪,随时准备扎人。

这就是张长安最好的朋友,楚铮。

张长安出生的时候,张家已经走出了最难熬的那段岁月,所以他是标准的大户人家子弟。楚铮则不同,出生普通百姓家这么说或许不准确,张长安并不知道楚铮的父母是谁,相交三四年了,也从来没见过。

张长安只知道,楚铮是被他师父养大的。那是个嗜酒如命的老道人,成天邋里邋遢的,衣服好像就没干净过,平日里也不过干活,从张长安认识楚铮其,对方就全靠楚铮卖汤饼养活。

这时候,那老道人肯定宿醉未醒。

对自己这个最好朋友的悲惨遭遇,张长安很是同情。

他能跟楚铮成为朋友,源于四年前的一个意外。

彼时,十岁的张长安已经是武宗境界,再努力一下就能成就练气,在张、刘、周、钱四大家族中,是最拔尖的小天才,难免心高气傲、目中无人些。

一日逛到福宁坊,嗅着汤饼摊的香气,就坐下来吆喝着要吃汤饼,他本身就顽皮,举止自然不端,脚都踩在凳子上。吃完汤饼,付钱的时候,直接把铜钱往摊子上一丢,基本都落进了汤锅里。

楚铮让他把铜钱从汤锅里捞出来。

张长安自然不干。

于是两人就打了一架。

楚铮只用两招,就让张长安趴下不能动弹。

张长安第一次碰到比自己厉害的同龄人,自然不服,不过他是个有自尊的少年,没有招呼自己仆从助战,而是让楚铮等着。他回去苦练一月,就气势汹汹的杀回来报仇。

然后,又被揍了。

这样一来二去,打架的次数多了,两人就熟悉起来。张长安也佩服楚铮的身手,明明境界不比自己高,却每每都能三两下,就让自己不能动弹,这起了敬仰心思。

时日一久,两人便成了好朋友。

楚铮很快做好了汤饼,照例份量要多三成,放在张长安面前后,自己也在桌子上坐下来,问:“你有什么事要跟我说?”

张长安吃着滚烫的汤饼,瓮声瓮气道:“大......大事!”

楚铮也不多问,坐在那里看面前的行人出神,等待张长安主动详说。

张长安觉得楚铮什么都好,够义气,也够胆。有一回他被吐蕃蛮子欺负了,楚铮明知不敌,也敢冲上来帮忙,结果两个人都被揍得鼻青脸肿,只能恨恨看着吐蕃人大笑扬长而去。

但就是话少,少得可怜,基本不主动说话,而且好像从来不说废话,有些无趣。

张长安吃完汤饼,把筷子往桌上一放,盯着楚铮,压低声音:“铮哥儿,安王到了河西,已经攻占南部七州,这事儿你知道不?”

楚铮转头看向张长安,木讷的回答:“知道。”

“那你有什么想法没有?我打算召集一些兄弟,在必要的时候迎接王师!”张长安激动的道。

楚铮沉默了一下,“前些天,孙大哥徐大哥他们,也联合一些人,准备在安王到来的时候,效仿当年响应张义潮的旧事。他们找到了我,我答应了。”

张长安眼睛瞪大,兴奋的脸通红,“孙大哥徐大哥?太好了,有他们带头,肯定能联合不少人!他们号召了多少人?”

所谓孙大哥徐大哥,虽然都只是普通百姓,但却都是勇武之辈,也喜好交朋友,相当于地痞头子,在年轻人中有不俗的号召力。

楚铮道:“到昨夜为止,加入他们的有近百人,都是街面上的汉家百姓子弟。”

“好,好!”张长安抚掌而赞,双眼发亮,“我们现在就去见他们如何?好好商量这件事!”

楚铮看张长安的眼神变得怪异,“他们现在都在城中主街路口......只有人头。”

张长安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一下子愣在那里,脸憋得青紫,半响说不出话来。

楚铮站起身,“是羯木错杀的。我要不是跑得快,也没命了。”

说到这,他顿了顿,轻笑一声,刻板的表情意味不明,“都是些家无余粮,吃饱这顿没下顿的家伙,碰到这样的机会,当然想要搏一搏富贵,或许也有报国之心,但想必不多。只可惜,这回羯木错动手太快,他们只能脑袋搬家。”

眼看楚铮要走开,张长安连忙站起来,“铮哥儿,这只是暂时的挫折!你不会是怕了吧?跟我联手,我们再去找人!”

楚铮停住脚步,回身看着张长安,认真道:“你找不到人了。现在没人敢再提这件事。除了我,别的人,只怕连听你说这番话的勇气都没有。”

张长安不信。在他的意识中,汉家儿郎都是悍不畏死的,都应该记得汉武帝和本朝太宗的荣耀,怎么能死了点人就怕了?班固出西域的时候,身边只有几十人,他都不怕,现在金城县的汉人何止千万,为什么要怕?

张长安大声道:“我不信!铮哥儿,你......你怎么能这样?你一向是胆大敢为的人,现在怎么这么害怕?我们去找人,我们一定能成,就像霍去病,像班固那样!”

楚铮摇摇头:“不会有人的。”

见张长安红着脸还想说什么,张长安道:“寻常百姓家就是这样。生活在这里,糊口都要拼尽全力,哪还有那么多忠肝义胆?就算有,也不如活下去重要。形势有利,有人带头还好,或许能激发血性,为子孙后代活得好一些拼一把。现在形势不好,带头的人也被杀了,谁还敢动弹?

“霍去病、班固的事,对他们而言太遥远了,是故事,不是现实,不能拿来充饥,也不能御寒。但凡还有一口吃的,谁愿意送死?小东,回去吧。”

说完这些话,楚铮回到摊子后面,继续笔直的站着,看着街对面的院墙不再言语。

他今天说的话已经足够多。平日里,他很少说这么多话。

悲愤的张长安踢翻凳子后走了,临行前还喊着要跟楚铮断交。

楚铮假装没有看到张长安眼中的泪水,等到对方走远,才过去把凳子重新放好。

蒸腾的白汽后面,楚铮一动不动,一言不发。直到下一个客人上门。

“铮哥儿,老规矩,多放点醋,再另外端一碗汤!”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汉子坐到桌前,放开嗓门招呼。

楚铮点点头,没有说话,手中动作却很麻利。

这个中年汉子是老食客,也是楚铮的熟人,就住在隔壁,因为身板壮实,街坊都叫他铁板,是个脚夫。

铁板之名,楚铮是不屑的,因为此人虽然看着高大,饭量也大,吃碗汤饼还要多喝一碗汤,实际上性子温和到接近懦弱,从不与人争执,凡事都是退一步为先。

孙大哥和许大哥纠集人手的时候,也找到了铁板,却被他慌忙摆手拒绝,跑得那叫一个快。

食客接连到来,有相熟的,都会跟楚铮打一声招呼。

“铮哥儿,我家闺女可老是念叨你的汤饼好呢,老身看她是看上你了,怎么样,要不要跟我家闺女亲近亲近?”一名容貌姣好,腰身却跟水桶一样粗的妇人,隔着汽水甩着手帕对楚铮挤眉弄眼。

楚铮只是笑笑,并不答话。因为张长安这件事的关系,他的笑容也不如平日好看。

面前这个妇人,楚铮只知道她姓卫,据说夫家早亡,现在独自带着一个女儿,大家都喊他卫大娘子。

十五六岁的年纪,可以寻门亲事了,但卫大娘子家的女儿,却只有五六岁......这个精明市侩的女子,每次来吃碗汤饼,都会拿她女儿说事,目的,不过是想要少给一文钱而已。

有时候,见楚铮高兴,她竟然还赊账,然后,就再也没有付过那次的钱。

整个福宁坊,楚铮都很熟悉。

街角卖菜的郑婆婆,老是以次充好,常常跟人吵架,但只要她来吃汤饼,楚铮都会只收一半的钱。

头发花白的陈瞎子,这个时候会在坊门乞讨,看着苍老,实际上只有二十几岁。他不仅瞎,一条腿还瘸了,听说是被吐蕃人打瘸的。

这样的人很多。

楚铮对一些人有好感,对某些人却很鄙夷。

譬如说陈瞎子,平日里受了孙大哥不少照顾,今早知道孙大哥死了,还说他是八字不好,命该如此,怨不得别人。

巳时四刻左右,楚铮收了摊子,推着木车回家。

破旧的院子里,竹竿上有还在晾晒的衣物,楚铮刚推开门,反手就把门关上,怕养的鸡胡乱飞跑。

“今天回来的比昨天早两刻,怎么,今日生意不好?”

说话的是老道人,坐在院中晒太阳,手里拧着酒葫芦,不时往嘴里送一口。他说话的时候,目不斜视,根本就没看楚铮一眼。

在外面安静木讷的楚铮,听到老道人的调侃,忽然一把掀翻了小心推进门的木车,炉子中的碳火迸出来,案板上的面粉调料洒了一地,锅碗瓢盆更是叮叮当当碎了不少。

院子悠闲觅食的五只老母金,惊得扇着翅膀喔喔叫着乱跳,鸡毛横飞几许。

少年人瞪着藤椅上的老道人,面红如碳火,额头上青筋直跳,牙关咬得咯吱作响,却偏偏一言不发,像一头即将暴走的野兽。

老道人依然没有转头看楚铮,却从鼻孔里发出一声嗤笑,“怎么了,小子,觉得你孙大哥死得冤,这就要忍不住了?是不是想跟吐蕃人拼命去?去啊,我不拦你。”

楚铮攥着拳头肩膀发抖,就像张长安失望看着他时的样子,双目猩红的低吼:“为什么?!为什么昨晚你不动手?你明明能救他们的!你有能力救他们的!羯木错不是你的对手,你为什么不出手?!你教我的那些,为什么你自己都做不到?!”

老道人终于肯转头。

却也只是转头,连上身都没坐直。

他看着楚铮布满血丝的眼睛,淡淡的问:“我是能救他们,我还能杀了羯木错。然后呢?你跟我会被吐蕃人剁成肉酱。你不会以为,仅凭你我师徒,凭那些只有血气之勇的寻常汉子,凭你的孙大哥许大哥,就能变换兰州城头大王旗吧?”

楚铮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还有小东!有小东的祖父!有那些......”

“还有哪些可以送死的人?”老道人冷冰冰打断了楚铮的话。

楚铮说不出话来。

老道人冷哼一声,“你若是不知道,仅凭这些人,只是给吐蕃人送脑袋,这些年算是白做我徒弟了。”

楚铮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老道人接着道:“要想迎接王师,要想为朝廷收服河西,紧靠血气之勇是没有用的。欲成大事,必先筹谋。没有周密计划,就敢暴露自己,那只是取死之道。这般愚蠢的人,你指望他们靠他们收复河西?他们只会坏事罢了。这或许很无情,或许对他们很不公平,但事实就是如此!”

楚铮抱住了自己的脑袋。

院子里安静下来。

只有母鸡不时发出几声叫唤。

良久,楚铮忽然低声道:“师父,你教了我这么多年,我很感激。”

老道人饮酒的动作顿住,“你要做什么?”

楚铮站起身,理了理自己衣袍,“我要走了。”

老道人瞪大眼睛:“你又要走?你难道不知道,我们白鹿洞弟子,注定是要做大事的?!世人不知白鹿洞,天下人杰无师门!难道你忘了?为师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们......”

“我们白鹿洞第五弟子,在山门中号为‘隐子’,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存在于敌人环伺的险恶环境中,平日里蛰伏不动,就是为了关键时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成就最光辉的功绩,留给世人最响亮的名字!”

楚铮接过老道人的话,眼中的失望之色却怎么都掩盖不住。

老道人瞬间坐直身体,盯着楚铮:“你既然都知道,为何还要走?好男儿当立不世之功,就像霍去病那样......我们虽然不能领军征战千里,但我们做的事,跟霍去病其实没有区别,同样的惊世骇俗,同样的惊天动地......”

说着说着,老道人声音就小了下来,只看楚铮不屑的表情,他就觉得自己格外心虚。

老道人咳嗽两声,正色道:“你难道不知道,我们白鹿洞第五弟子的传承,一生使命......”

“我们一生的使命,就是为了家国威严!家国威严,就系于我们白鹿洞第五弟子一身。没有我们,家国危难之际,将得不到关键支撑,只能黯然衰落。所以我们白鹿洞第五弟子,应该为家国奋不顾身,一生无悔,这是我们的荣耀!”

楚铮像是背书一般,背出了这段话。

老道人手中的酒葫芦掉落在地。

他道:“你既然都知道,为何还要走?”

楚铮眼中的失望,已经变成了绝望:“师父,就因为你这些话,自打我懂事起,就靠卖汤饼养了你六年,也忍了你六年!中间无数次失望透顶想要离开,却都被你蛊惑人心的话,给诱惑的热血沸腾,心甘情愿的留了下来!”

说到这,楚铮深吸一口气,“但是今日!我知道了,你的这些话,都只是屁话,一点用都没有!你就是个缩头乌龟,就是个胆小鬼!什么白鹿洞,什么第五弟子,只是你好吃懒做,让我养你的借口!”

老道人目瞪口呆。

楚铮闭眼缓了缓心境,这才一字字道:“我已经十六岁,再也不会受你蛊惑,今天我一定要走!我要跟小东一起,跟吐蕃蛮子战斗到底!就算是死,也比在这养你这个醉死鬼要强!”

说完,楚铮就死死瞪着老道人。

老道人哑口无言。

几度欲言又止后,他神色落寞下来,精气神一下子没了。

临了,老道人无力的摆摆手,叹息道:“既然你决定要走,那就走吧,去做你想做的事。为师......为师不拦你。为师没什么用了,就是个老废物,不能拖累你。你......你走吧,走吧!”

楚铮不可置信的看着老道人,几乎不能相信,这番话是从对方嘴里说出来的。

这老不死的,竟然愿意放自己走?

之前他想走的时候,对方总是千方百计拦住他。

“那我......真的走了?”楚铮不确定道。得到解脱资格的这一刻,他竟然忐忑起来,感觉格外别扭,好像自己成了一个无情无义、大逆不道的贼子。

“走吧,走吧,师父老了,说的话你也不会听了。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师父就算醉死在家,你也不要回来收尸,反正师父就是个品行不端的混蛋,活该死了没人埋!”

老道人凄苦无比的站起身,仰天长叹一声,也不管看作生命的酒葫芦了,负手佝偻着背走进屋子。

楚铮傻傻的呆在那里。

他傻呆了很久。

然后......然后他转身,弯腰,低头,默默扶起汤饼架子,将锅碗瓢盆收拾好,推进了厢房。再然后,他开始打扫院子。最后,他一头钻进厨房,为师父做饭。

就像之前无数次想要离开,最终却都不得不留下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