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一百五十一章 角逐中原 群雄并起(上)

上官倾城一席话说完,诸将不是愣神就是陷入沉思,堂中一时落针可闻。

不可否认的是,上官倾城的见解的确入木三分,可谓一针见血。

之前崔克礼和刘大正的用兵策略,都只是立足平卢应该如何的方面,而没有很好的考虑到朱温的想法和应对。上官倾城站在朱温立场上的这一番分析,众人没想到也就罢了,如今听了之后,便觉得有理有据无法反驳。

若是事情果真如此,曹州的局势已经很是紧迫,甚至天平、平卢的处境都不可谓不危急。进一步说,李晔征伐中原、廓清宇内的大计,都已经到了必须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

大军未发,战机已显,战争成败的第一个核心,就是曹州到底掌控在谁手里!

念及于此,众人看上官倾城的眼神,都充满敬重与佩服。能够想到旁人所不能想到的问题,这就是过人之处,体现的是上官倾城不同凡响的战略眼光。

作为兵家将领,要想沙场决胜,要想成为大将甚至是名将,广阔的战略眼光、一针见血的精准分析,无异于道门修士打开仙人境大门的悟道之资。

“上官将军所言的确在理,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曹州,看来我们必须有所准备。”李振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若是狼牙度支援曹州,必须要派遣妖族修士呼应,方便应对朱温的道兵。”

李振的话得到众人的响应与支持。关于上官倾城支援曹州的行动,大家的意见很快达成一致。

狼牙度是平卢军精锐,上官倾城是兵家上将,这个差事其他将领也没法争抢。

李晔道:“支援曹州势在必行,不过也不用慌张,相应的配合行动要一并谋划好。”

说着,他站起身,来到舆图前,从刘大正手里接过长杆,指向曹州左右的滑州跟衮州,“上官倾城到达曹州后,为保障其两翼,对滑州和衮州的攻势必须同时进行。相应的,北方藩镇的兵马,也要立即投入战场,争取早日大举渡过黄河,以便呼应平卢军的正面攻势,牵制朱温的兵马,从北面威胁汴州腹地。”

李晔手中长杆顺着黄河向西滑过,“与天平军、义成军一河之隔的,是河北的魏博军、昭义军,其中昭义军向西还能直逼汴州宣武军侧翼的河阳军、洛阳东都军。”

“如果河东军能够汇合昭义军,从泽州渡过黄河,就能攻进河阳、洛阳境内,肃清汴州宣武军左侧。届时配合从汴州右侧曹州方向进攻的平卢军,就能对汴州形成合围之势,将朱温军的主力压缩在汴州方圆两百里内。”

“形势若能顺利发展,曹州不失,我东路大军破衮州、下徐州,就能向西接应许州秦宗权残部,包围汴州东、南面。再配合从西面进入中原的昭义军、河东军,就能形成铁桶阵,将朱温军钉死在汴州,那么朱温败亡就只在旦夕之间!”

这番话直接为大军这回征伐中原,确定了整体的战略方针与行动计划。

各个方向的军队分工明确,如果能顺利完成各自任务,就能形成席卷中原之势!

刘大正眼前一亮,振奋抱拳:“殿下如此安排,是最好的用兵之策,末将佩服!”

诸将一起抱拳喝彩。

李晔却摇摇头,“这只是战略布局,构想虽然不错,而要实现这个战略,还有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重要问题。”

说着,李晔手中的长杆,顺着黄河再度向西滑去,到了黄河几字弯的拐角处,然后停在这里。

长杆顶端指着的地点是河中府,黄河在这里改道向北或者说,南北向的黄河在这里改道向东。而在河中府并不在黄河西测,而是东侧。

河中府毗邻东面的昭义军和北面的河东军。

河中府有一支强大的藩镇军,即河中军。

因为不需要渡河,又没有大山作为阻隔,河中军进攻昭义军、河东军十分便利。

一旦昭义军、河东军南渡黄河,向朱温的河阳军、洛阳东都驻军发动进攻时,河中军从西面进攻大军侧翼,那么昭义军、河东军就要面对极大的麻烦,处境十分不利。

河中军节度使王重荣,早先就被李茂贞击败,现在河中府是李茂贞的地盘!

李茂贞控制的主要范围是关中,潼关以西的州县。河中府是李茂贞麾下唯一在黄河、潼关以东的地盘。

对于李茂贞而言,河中府是他出关进入中原和北方的关键地点,是必须要有的桥头堡。当初他迅速抢占河中府,明显是战略眼光独到的结果。

对李晔而言,河中府的存在,让他征伐中原的战争,从和朱温的双方之争变成了三方角逐。他不可能忽视李茂贞,也无法忽视。

李晔环视众人一眼:“最严重的情况是,昭义军、河东军南渡黄河时,被朱温集结的重兵在黄河南岸拦截,同时又被河中军从侧面袭击。那么昭义军跟河东军一旦作战不力,就有交代在黄河之畔的危险!”

说完这话,他停下来,看众人的反应。

赵破虏寻思着道:“李茂贞一定会打我们吗?如果我们行动足够快,能不能在李茂贞反应过来之前,就让昭义军跟河东军渡过黄河?如果我们扫荡中原的速度足够快......”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振开口打断。

李振斩钉截铁道:“李茂贞一定会打!”

在众人的目光中,他声音沉缓:“李茂贞挟天子令诸侯,为的是争雄天下,中原两霸相争,他岂愿置身事外?李茂贞有兵家相助,实力不容小觑,但要单独对决道兵和妖族修士,无疑还差了些火候。所以之前他就算有大出中原之志,也没有合适的机会,但是现在不同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只怕李茂贞早就等着这一天!”

他看向舆图,遥遥指向河中府的方向,“从河中府东进,一路可攻昭义军、魏博军、横海军,直达渤海,俯瞰河南;从河中府向北,一路可攻河东军、成德军、卢龙军,直达塞北,席卷北方,雄视整个中原!”

“从潼关东进,只要能够打下东都洛阳,向东可进军中原腹地,北临平卢,南下淮河;向南可攻襄阳、荆州,占据大江中游!往后他无论是顺流而下进军江南,还是率兵突入洞庭湖之南,都轻而易举!”

李振眼神锐利:“一言以蔽之,李茂贞要争雄天下,就必须出关东进!而现在他手握河中府与潼关,进退都极为便利,在这种情况下,中原有变,他怎能按兵不动?”

众人听罢李振这席话,都神色肃杀,不少人当时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李晔见众人面色不好,笑了笑:“李茂贞的确是个麻烦,但说到底,也不过是双方争雄变成了三方混战而已。在这三方之中,最强大的还是我们,诸公何必未战先怯?”

听到李晔这么说,一些失态的将领都涨红了脸,羞愧难当。

赵破虏更是梗着脖子道:“论沙场征战,我们什么时候怕过?这天下就没能让我们平卢军畏惧的存在!殿下只管放心,要是李茂贞敢来搀和,末将绝对去打爆他的狗头!”

“对!李茂贞不来则已,来了就是找死!”

“早就看那个白脸小厮不顺眼了,这回正好揍他!”

诸将七嘴八舌吵闹起来,沉闷的气氛消减了不少。

李晔回到主座上坐下,抬手示意众人也都落座。

等大家都坐好了,他才不急不缓道:“李茂贞一定会出兵,这点毋庸置疑,我等也不必抱侥幸之心。现在的问题是,他会在什么时候用兵,又会如何出兵。只用弄清了这两点,我们才好应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