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四章 应对

帝御仙魔 第四章 应对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8:15 来源:笔趣阁

平卢正在被朱温攻打,而且朱温有道门扶持,所以平卢处境并不好,一旦丢了平卢,李晔势力大损不说,威望也会大跌。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毕竟,李晔自出道以来,可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失败。

而如果朱温起势,跟着李晔的这些人,就得考虑退路。

不过那是日后的事,眼下康承乾等人,并没有办法拒绝李晔。况且,如果朱温果真取代李晔,成为中原和北方的霸主,那他们还不是得俯首称臣?

投靠朱温跟投靠李晔,能有什么区别。

其实康承乾等人都清楚,李晔就算丢了平卢,也还有河东、魏博两镇,势力依旧庞大,再加上个人修为实力,至少不是他们惹得起的。

乱世有许多机会,大家都有成事的可能,但通往终点的路并不止一条。有的人趁势而起自立旗帜,但也有的人需要跟着别人征战。建功立业,荣华富贵,不一定非得自己创业。

至于随着局面变化,臣会不会成为君,那不得等时机到了再说吗?

平卢正在经历大战,李晔现在考量的,却是趁热打铁,通过威服成德、义武、卢龙的事情,来将昭义、天平、横海彻底掌控在手中。这也就意味着,他恐怕不得不两线作战。

好在他修为不错,身边的修士也不乏高阶战力,可以今天带着修士团,去青州主持一下局势,明天再回河东看看情况,只要两地都有能够统帅三军、独当一面的大才就行。

李晔发展这么多年,麾下不说人才济济,但的确不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

这样一来虽然颇为劳累,但地盘大了,就有这点不好。

李晔感受到了幸福的烦恼。

李晔打算让河东的四镇兵马先休养一段时间,养精蓄锐后再出发。

成德、义武、卢龙等镇到底是个什么局势,李晔需要先去看看,总不能二话不说直接发兵开打。

最近有一件让李晔颇为不解的事,自从上次张忌被杀之后,何敬成就再没来找他的麻烦,这让李晔为应对刺杀做下的安排迟迟不能用上。

好像何敬成已经一门心思,跟在朱温身边当护卫了,这个趋势让李晔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虽然不惧何敬成,但在成就仙人境前,并没有胜对方的把握。

而且何敬成带来的修士团,力量比七十二地煞更强,按理说他们应该雷霆出击,不给李晔消化河东的机会才对。

事出反常必有妖,李晔觉得这件事不能掉以轻心。

送走康承乾等人没多久,宋娇带来了青州战报。

因为是青衣衙门的情报,所以当日崔克礼在城头与张仲生的对话,情报上也有基本记载。

李晔手持情报看了半响,沉默许久。

之前他怀疑过崔克礼的立场,之所以没有让红孩儿等人,直接回去把他软禁起来,也是因为这个怀疑并不十分浓厚,而且他还想借此看看儒家的布局。

现在看来,儒家的确没有选择他的意思,但崔克礼的忠心却可以基本确认。

这当然是正常现象,乱世大争,同门各为其主的事情并不少见。儒家门人弟子何止千万,就算以王载丰等四贤为代表的主体和权威,选择了一方诸侯,其他弟子也未必全都跟随。

非止儒家,兵家、道门同样如此。现在李晔麾下就有多名兵家战将,卫小庄建立的全真观也在日益壮大。

说到底,个人际遇的不同,决定了选择不一样。

李晔不自觉细细咀嚼崔克礼的话,心中感触不小:此生不求证得大道,唯求向道而死。

古往今来,总有许多士子,在读书游学之际,在白发苍苍寓居陋室的时候,怀揣着各种不同的心情,发出一个亘古不变的追问:我辈读书人,读圣贤书,受圣人教诲,所为何事?

崔克礼这句话,似乎就是答案。

“宣武军已经开始攻城,青州战事激烈,你要不要回去一趟?”宋娇见李晔沉眉不语,便主动问道。

李晔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上官倾城到了何处?”

宋娇答道:“不日就能抵达青州。”

李晔稍稍松了口气:“有上官倾城和崔克礼在青州,配合妖族修士,要扛住宣武军一段时间并不难。”

宋娇蹙眉:“你当真不回去?”

李晔笑了笑:“如今我掌控三镇,有数面之敌,以后面对的情况只会更加复杂,若是麾下再无能够独挡一面大才,每场战斗都需要我亲力亲为,这天下也没法争了。青州有崔克礼可以凝聚民心,有上官倾城可以战于沙场,局面已经很好。而且他们俩都是我的左膀右臂,也是时候磨练他们一番,让他们成长起来了。”

宋娇寒声道:“若是他们败了呢?”

李晔将情报折叠收起,眼底掠过一抹厉芒,

他的声音,也在这一刻变得极为冷酷:“我需要清楚分辨麾下将官的潜能。青州之战是他们的挑战,也是他们的机会。如果他们把握住了,日后就堪当大任,若是不能,我也能确定他们不堪大用。”

宋娇微微张了张樱桃小嘴,一时无言。

她当然知道,若是青州战况不利,崔克礼和上官倾城都有可能会死。

这两人,一个是李晔的亲舅舅,一个是他最亲近的心腹,现在他竟然能放任他们去经受生死考验。

然而,这难道不是人主必须做出的选择?

片刻后,宋娇幽幽问道:“你又在赌?”

李晔失笑:“我又不是赌徒,哪那么喜欢赌。上回赌崔克礼的忠心,也是因为我有些把握。这回青州之战,事关平卢归属,也关系大局,不容有失。若是战况果真不利,我再回去不迟。”

宋娇露出招牌式的妩媚笑意:“就知道你滑头!”

面对这般娇嗔指控,李晔只能表示无力。

他忽然想起一事:“你也是白鹿洞弟子,乱世中本应该大展宏图,如今只管着一个青衣衙门,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宋娇瞥了他一眼:“你想让我做什么?”

李晔试探着道:“要不先治理一个藩镇看看?”

宋娇呵呵笑了一声,干净利落转过身,扭着性感腰肢迈着慵懒的步伐走了:“想折腾我?门儿都没有。老娘懒得很。”

李晔无言以对。

能在说自己懒惰的时候,还这么理直气壮、倍感骄傲,也是没谁了。

......

成德镇州境内,一条蜿蜒曲折的山道上,几名男女正攀援而上。

这一行人看着很是怪异,倒不是奇装异服,而是气质很不常见。

走在最前面的男子身着襦衫,明明不过三十出头,但眉宇间却尽是老成刻板之气,哪怕走在山道上,每回迈动的步伐间距都一样,稳得像是朝堂大员。

跟在她身后的女子很年轻,容貌虽然一般,但低眉顺目,温婉娴静,哪怕锦衣玉裳,姿态却好似奴仆。

“李晔发兵河东的时候,你们都以为这场战事会持续很久,所以想趁对方抽不开身,无法替朝廷节制山东军政的这段时间,在天下搅动风浪,扶持诸侯成势。却没想到,不过旬月之间,河东十一州就尽数落入他手,连李克用都被他斩了。这下可好,诸位的谋划都没来得及实现,现在他腾出手来,你们还不都吓得瑟瑟发抖?”

说话的是走在最后面的一名精壮男子,他的身材虽然不甚魁梧,但却一身彪悍之气,好似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悍将,杀伐之气浓得让人无法直视他的双眼。

他说这话的时候,毫不掩饰自己的讥讽之色。当一个彪悍的男人,言行举止都直来直往的时候,并不会让人感到亲和,反而会让人觉得他盛气逼人。

他这话说完,年轻女子微微蹙眉,面露不快之色。但她并没有说话,只是把目光投向面前的儒生,希望对方反击对方的嘲讽。

儒生没有回头,声音不咸不淡传出:“大唐君王失德,陷天下于水火,所以烽火连绵,内乱不休,边患频仍。当此之际,扶持明君问鼎天下,廓清宇内,保境安民,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并不会因为某一个人,一时搅乱风云而改变。”

相比之精壮男子,儒生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而且充满理所应当、不容置疑的意味。

精壮男子嗤笑道:“都是要夺取大唐社稷的人,你们这帮儒生,却能张口闭口仁义道德,把自己说得跟圣人一样,好像做什么都是替天行道。真要那么仁德,这回跑到成德来做什么?”

儒生轻笑一声,并不回答,好像是不屑跟对方争论。

走在中间的人,一身道袍,鹤发童顔,怀抱拂尘,气质出尘,面对儒生与兵家男子的争论,他一直是置身事外的模样。

此刻他面带微笑的开口:“都说河北三镇,素来兵强马壮,如今魏博已经不在,希望成德、卢龙两镇的景象,不会让我们太过失望。”

兵家男子轻蔑道:“没有兵家战将的军队,也有乱世争雄的资本?”

说着,他竟然又开始嘲讽道人:“你们道门向来自视甚高,自觉拥着仙廷高人一等,还不是被李晔揍得跟猪头一样?现在名义上扶持朱温,却连中原藩镇都没有平定,明面上攻打平卢,却要暗地里跑到成都来使坏。你们这帮傲慢阴险的贼道人,跟满嘴道德文章的腐儒有什么两样?”

跟在老道身后的,是一名年轻道人,闻言他立即转头对兵家男子怒目而向,右手更是放在了剑柄上。

兵家男子却懒得看他,直接将其无视。

老道呵呵笑道:“旬月之内,中原就要尽归宣武,你等着看便是。至于你们兵家,说到底,也就敢在关中,在一个即将崩塌的朝廷面前耀武扬威。你们敢到中原来,跟我道门正面对抗吗?”

面对老道说兵家欺软怕硬、投机取巧的嘲讽,兵家男子冷笑道:“兵家倒是想跟你们交手,就怕没这个机会。如果最后占据中原的是李晔,还有你们道门什么事?”

众人是谁看谁都不顺眼,一路相互嘲讽着来到山巅,没有半途打起来倒也颇为难得。

山巅有一座道观。

道观前有人相迎。

为首之人,成德节度使王景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