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鹿洞之谋(下)

帝御仙魔 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鹿洞之谋(下)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8:15 来源:笔趣阁

跪坐在小案前的李晔沉默下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这个夜晚风声呼啸,窗花被怕打得不停抖动,好似在害怕什么。不知从何时起,风声渐渐小了,院子里转而有了噼啪的依稀雨声。

当李晔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打在屋檐上的沉闷雨声已经密集如沙场鼓声,院中那颗老槐树上的雨声倒是清脆,然而这并不能让李晔心情稍微轻松一些。

雨水混合着淡淡泥土味道,在微风里涌进屋子,寸许烛火轻轻摇曳,地板上昏黄的光亮闪烁着,李岘也出奇的沉默下来。

其实白鹿洞的布置很简单。

但很多事并不是简单,所以就好接受的。

楚南怀给李晔的答案只有简单一句话:旧君亡旧朝崩,新君立新朝起。

使得旧朝崩塌的,自然不会是李晔,而是儒释道兵,藩镇节使,大小官员,绿林草莽,各路豪杰。

楚南怀的解释其实大家都明白,大唐的国运已经所剩无几,非是几个中兴之臣所能挽救的,乱世没有名臣生存的土壤,只有枭雄崛起的机会。

李晔并不忌讳这些,作为穿越者,此界的大唐皇朝亡不亡,都不是他在意的。万物生灭,国家盛极而衰,皇朝兴亡交替,是阴阳相生的基本规律。

哪怕这个曾今光芒万丈的皇朝叫作大唐,曾今带给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以数不清的功勋荣耀,但随着黄巢攻占皇宫,皇朝巍峨的身躯就已经轰然崩塌,只剩下一个在血火中黯然远去的落寞背影。

在自身得道飞升、长视久生之外,比起维持一个盛名皇朝的国祚,李晔更加在意的,是这片土地上的苍生能否好好活着。

如果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么这片山河能否和谐,人和草木走兽能否延续下去,才是李晔关注的对象。

李晔甚至不在乎谁来统治这片土地,道门也好释门也罢。他更加不在乎往后的皇朝是名为大宋还是蒙元。

与这片铁打的山河、亿万年的岁月相比,任何统治者都只是匆匆过客,每一种文明都只是昙花一现。

皇朝兴衰都自有规律,大道最终会做出最优的选择。

无论现在的人们如何相争,无论眼下此界有多少势力,或敌或友,争权夺利,打着各种旗帜,为着一个小团队的利益流血牺牲。最终,世界都会不可逆转的,向着大道的选择迈进。

生存,融合,共存,和谐,才会是最终的结果。

李晔愿做的,要做的,能做的,无非是加速这个过程。

惟其如此,唯有那个结果早些出现,苍生才能少些苦难。

这是他作为帝道领悟者,以天下苍生为己念的基本素养。

悟道阴阳之后,李晔可以不在乎大唐的兴亡,但却不能罔顾李岘的感受。

身边任何一个亲朋好友的感受他都无法忽略,这是他作为一个人的基本。

渐小的风声忽然又大了起来,豆大的雨珠斜刺落下,拍打在窗棂上,好似要掀翻这座宅子。

李岘的声音在风雨声中响起:“每个人都有执念。释门说有执念放不下,有自我放不下,便无法顿悟成佛;道门说有执念放不下,便无法得真逍遥,不能证道飞升位列仙班。然而若没有执念,没有自我,释门又何必与人相争,执意渡人成佛,仙廷面对诸神进攻,又何必掀起仙域之战。”

“我自打跟在宣宗身边,就只有一个念头。胸中能装下的,就只有大唐的江山社稷。而现在,要我放弃大唐,面对社稷崩塌而熟视无睹,那么我的存在又还有什么意义?”

李晔知道李岘会这么说,他一点都不觉得意外,这也是他最担心的局面。

楚南怀要放任大唐灭亡,白鹿洞要拥立新君建立新朝,他们在天下的布局也是为此而运转,于是李晔就和李岘就站在了对立面。

李岘继续道:“今日得报,李茂贞趁着河东之役,发兵攻打王重荣,大胜,随后挥师东进,陈兵长安城下,大言不惭请陛下迁都凤翔。”

此事李晔今日也得到了消息,他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前世他继位为帝后,也被李茂贞逼迫过。

那会儿,他刚刚新建了神策军,想要大展拳脚,挽救大唐社稷,因声势浩大,藩镇颇受震动。

却因为先讨李克用兵败,神策军毁于一旦,再被李茂贞欺辱,皇帝威严丧失殆尽,局面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他也成了真正的城中天子,诏令再不能出长安城。

可以说,李克用、李茂贞就是李晔前世的催命鬼。

只不过这一世的事情发展,远比前世迅捷。彼时这个时候,李茂贞还在招兵买马,距离陈兵长安还有几年。

李晔沉声道:“李茂贞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长安危殆。父亲想要回救长安?”

李岘笑了笑:“凤翔兵马的确善战,但王重荣也不是易与之辈。李茂贞才刚出镇凤翔不久,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拥有击败王重荣的力量,已经足够令人吃惊。现在他又马不停蹄陈兵长安,逼迫天子西迁,他哪来这么大的胆子?”

李晔微微皱眉。李岘若不说这话,他还不会想太多,经对方这么一提醒,他立即感到事态不对,而且里面大有深意。

李晔道:“天子若是西迁凤翔,便就此受制于人,李茂贞稍加运作,几年后就能让天子禅位,登基为帝。于是......大唐亡。”

李岘点点头:“不错。加速大唐灭亡,正是此事的深意。”

李晔问:“是谁要让大唐速亡?”

李岘道:“谁不想要大唐速亡?道门仙廷是第一个可能。此刻你身在河东,分身乏术,明知李茂贞意图不轨,也无法发兵征讨。而一旦大唐亡了,你这个大唐的中兴之臣,不就成了无根浮萍?此计釜底抽薪,不可谓不毒。”

李晔默然。

仙廷的确可能这么做,而且很容易做到。

仙廷已经两次派人下界,来直接杀他,那么自然也有力量去帮助李茂贞。偌大的仙廷,人才济济,要对付他,为了确保周全,未必只使用一种法子。

然而仙廷已经在帮助朱温......

那么仙廷帮李茂贞,既有速亡大唐之效,也有帮朱温做嫁衣裳的可能。等到日后朱温占据中原,仙廷再让李茂贞败于朱温,朱温岂非可以轻易占据关中、凤翔?

一石二鸟。

李岘等李晔思索了片刻,又接着道:“除了仙廷,儒门、兵家有没有可能去帮助李茂贞?当然可能。眼下你势力庞大,他们无法直接对付你,但你中兴大唐,又是他们不能容忍的。于是他们便另辟蹊径,先辅佐李茂贞成势,再让他得到天子,那么大唐既可以速亡,李茂贞也能声势大振,可以立即扩充地盘,短期内就有跟你正面抗衡的实力!”

李岘毕竟曾今久在中枢,论及对社稷国事的见解,的确鲜有人能及。

李晔眼界渐渐打开,轻叹道:“的确如此。而且根据午后收到的青衣衙门的情报,秦宗权已经击败宣武节度使周岌,占据了许州。淮南高骈、蜀中王建,也在招兵买马,强行霸占附近州县,俨然是要准备自立旗帜!”

“不仅如此,各州县的草莽纷纷崛起,袭杀刺史,霸占府衙者多不胜数!我虽然攻占了太原,看起来帮朝廷解决了一个祸患,但天下的祸患反而更多。天下的确已经大乱了。”

李岘点点头,道:“你出征河东,本就是给了天下英雄趁机举事的机会。在天下英雄看来,平卢跟河东交锋,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恶战,极可能打很久,他们不趁着这个时机举事,还等何时?大唐百官之中,也只有你拥有制衡藩镇的权力和能力。”

李晔听到这里,忽然觉得有些不对。

听李岘的语气,虽然严肃沉重,但并没有痛恨之意。若是他仍是以匡扶大唐社稷为信念,面对天下这等局面,应该是痛心疾首才对。

不等李晔发问,李岘忽然又问道:“帮李茂贞的,难道就不可能是白鹿洞?”

李晔心神一震。

白鹿洞的确也可能这么做。

他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李岘站起身,来到门口负手而立,望着院中风雨沉默下来。

在黑夜的狂风暴雨中,他的身形备显消瘦单薄。

他道:“你们都说我生社稷死社稷,这话虽然是谬赞,但也一语道出了某些真意。我现在就问你一个问题。”

李晔起身道:“父亲请说。”

“你愿意做光武帝吗?”李岘转过身,看着李晔的眼睛,眼神肃杀。

自打八公山之役后现身,他总是显得落寞萧索,从未有如此严肃的时刻,哪怕是刚才谈论崩坏的社稷时。

汉光武帝,击败篡位称帝的王莽,重立大汉,延续了大汉国祚,是为东汉。

李岘此问,自然是问李晔,在他成事之后,是否仍会以“唐”为国号。

哪怕知道天下乱了,大唐要亡了,他仍是放不下心头的执念。

他这个问题对一般人而言,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任何一个建立帝业的英雄,都想有自己的国号,惟其如此,他们才是彪炳史册的开国之君。

但李晔明显没有这个问题。

他郑重道:“我若平定天下,这天下自然还是李唐天下!”

李岘如释重负。

“即是如此,我明日就启程。”李岘道。

李晔怔了怔:“父亲要去何处?”

“河西。”李岘复又看向被风雨封住的夜空,他语调沉缓而有力,好似整座江山都卡在咽喉,“我可以看你席卷天下,但不能做覆灭大唐之臣,跟着你抛弃当今天子,自立真龙大业。所以我去河东,为那里的大唐百姓,抵御不停入侵的吐蕃、回鹘大军。如此,我就还是唐臣,还在为社稷出力,也算不负本心。”

李晔望着李岘的背影,久久无言。

李岘忽然笑了笑:“我这一生,走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人,做了很多事,佩服的人不多,只有两个。宣宗自不必说,另外一个,就是从吐蕃手里,夺回河西沙瓜十一州,让其重新纳入大唐版图的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

“昔日,张议潮归朝时,我曾与他对酒当歌,秉烛夜谈,通宵达旦,彼此相见恨晚,引为平生知己。如今,张公已经先走一步,而河西复为回鹘所攻,十一州之地又有再失之险。到了如今,我能做的事不多了,可以在活着的时候,为老友守住流过血的疆场,也算不枉彼此相交一场。”

李晔张了张嘴,又一次不知该作何言。

哪怕他两世为人,修为高绝,此刻也只能默默心潮涌动。

有些人有些事,是不需要人评价的。有些人做有些事,连赞美之言都不必有。

那是他们在面对自己的灵魂,是只属于他们个人的事情。

李晔来到李岘身旁,两人在门口并肩而立,对着夜雨沉默了许久。

夜幕中时有闪电浮现,平地中有惊雷炸响。

这天下,无论乱成什么样,事情都是需要人去做的。

“明日不必送。”李岘摆摆手,转身进屋,已经准备去休息。

李晔点头应是。

李岘走了两步,忽然停下。

他没有回头,顿了片刻,这才语调并不平静的说道:“我已经老了,有些固执放不下,有些事已经没有勇气去面对。你还年轻,能够做的事比我多得多,也可以有很多改变,对自己、对这个世道都是如此。我对你很放心。”

他又停了须臾,声音中渐渐有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语气在显厚重深沉之余,多了一丝温和:“这片山河内忧外患,我去河西......为你守住国门。国中的事,就交给你了。”

一时间,李晔喉咙硬如磐石。

他只能对着那个背影弯腰行礼:“是,父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