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八十七章 为资源 为远航

帝御仙魔 第八十七章 为资源 为远航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1:11 来源:笔趣阁

其实大司命说得没错,眼下李晔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的修真资源更是天文数字,以神州的地大物博,哪怕是没了仙域仙人掠取各处的资源,朝廷的负担依旧很重。

不过在今日之前,大唐的资源还是足够满足需求的。

别的不说,土豆、玉米都已经大规模种植,百姓不缺饭吃之后,就能种植更多经济作物,蓄养更多家畜。整个国家的粮食压力减少,随之而来的是百工百业的发展,和财富的全面提升。

修行学院招收的学生虽然多,但其实消耗不了多少资源,毕竟功法就在那里,只需要修士教导即可。就是辅助修炼的丹药会很少,法器数量也不多,只能供给名列前茅的学生。

不过只要他们从学院毕业,进入军中或者官场,就会有制式法器、标准丹药配给。哪怕有的学生不出仕,回到家族参与家族事务,或者被商贾聘请,也都注定了会有起码的法器、丹药傍身。

具体到重塑有功之士修为的事情上来,其实只要仙人下凡,就算没有丹药,也能轻易做成这件事。对仙人境的修士来说,炼气期的伤势动动手指就能治好。

而以李晔如今的威势地位,重开昆仑通道并非不可能。

不过,仙人下凡后修为下降的困境,李晔暂且无法解决,加上仙凡重新融合这件事,必然对凡间秩序冲击很大,大唐也还没有做好准备。

所以李晔暂时并不考虑这个选项。说到底,仙人也就是高阶修士,他们对在天地中扮演的角色,跟真人境在凡间的角色并无本质不同。

“要重塑有功之士的修为,还是需要大量资源。做这件事,其实是让军中受伤修士,都能得到彻底救治,只要不死,就可以恢复完全。

“现如今仙域修士没了凡间的供奉之力,修为回落到本来水准,要再提升实力,还得有修炼资源供给。

“大唐的仙人没了凡间信仰,修为有所降低,在对战域外仙人时,可不占优势。我千方百计提升凡间大军战力,别到时候真正开战的时候,反而是作为高阶战力的仙人率先战败,那可就闹了笑话。

“所以一切问题,都是‘钱’的问题。看来在决战西域之前,还是要在大唐本土之外,调集相当一部分修炼资源才行。”

李晔想到这里,不由得停住脚步,放弃回节度使府休息,转而来到青州城墙,站在城楼飞檐上负手而立,静静地向四野眺望。

对于李晔而言,夜晚并不会影响他的视线,他的目光透过重重夜幕,看向东方的尽头。

这几年,皇朝集中修真资源,供给修行学院、匠作监、仙药坊,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进展。

无论是真人境大修士、炼气期修士的数量增长,还是军中法器的更新换代,各种用途包括大规模杀伤性法器的成功研制,以及改善战马的丹药炼成,都在证明着神州天地深厚的修真底蕴。

一荣俱荣,随着朝廷修真实力的提升,民间修真力量也自然而然获益,实力都在显著增强。

按照这种趋势发展,李晔深信,二十年后的大唐,将无敌于天下,就算是统一修真界,也绝对不是白日梦。

但随着大唐平定漠北草原,出兵西域击败西州回鹘,重建安西都护府,展露出不弱于开元盛世的盛唐威势,西域,包括葱岭以西的邦国,都跟着紧张起来。

这两年,以黑汗国为桥头堡的新月教修士,跟大唐明里暗里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无论是青衣衙门、无空释门还是全真观,每天都有修士在死亡。

虽说这里面有李晔命令修士力量,向西渗透,为大战做准备的原因在,但这也顶多算是导火索。东西两方的修真霸主,已经不可避免的再度碰上,在各自都有野心抱负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和平共处。

总有一方修真势力,会进入新的天地,将他们的修真文明推向新的高度。

所以李晔没有二十年用来发展大唐,准备那场注定要分出东西方修真力量强弱的大战。

为了尽快提升大唐实力,打赢即将到来的战争,李晔必须以很快的速度,聚敛起一大批修真财富。

“刘知燕到了青州没有?”李晔转头问大司命。她和少司命虽然是贴身护卫,但仍旧属于青衣衙门序列,平日里就有帮助李晔沟通青衣衙门,上传下达的职责。

“明日就会到青州。”

听到大司命的回答,李晔点了点头。

长河帮帮主刘知燕和她的帮派,是李晔早年间收拢的第一批江湖势力,跟负责军事情报的青衣衙门不同,长河帮只负责跟河运有关的事。之前李晔在青州做平卢节度使时,朝廷支援青州的物资,都是长河帮在运输。

李晔征战中原,需要紧急调动大批物资时,长河帮也是出力甚多。

李晔入主关中后,在他的授意下,长河帮配合官府整治漕运,成为天下第一大河帮,包括南粮北运在内的,各种物资运输,都有长河帮的身影。

真算起来,长河帮现在也不是什么江湖势力了,而是朝廷力量。只是他们到底是归三司使管辖,还是划到户部亦或是工部门下,至今都没有定论。

无论如何,在李晔麾下,长河帮是船舰最多的,因为每年都要建造很多大船,故而也是造船工艺最好的。

尤其是在李晔平定了以精锐水师著称的淮南后,长河帮吸纳了大量吴王麾下工匠,现在不仅可靠各种河船,制造海船也不在话下。

南诏平定时,安南也被孙儒、杨行密平定,彻底安稳的大南方,让大唐商贾的海外贸易再度兴盛起来。之前岭南节度使刘隐为了提升自己的实力,就大力扶持过海商,现在海上队伍就更是庞大。

而大唐海商的海船,包括现今江南水师、岭南水师的船舰建造,都是长河帮在负责。不过长河帮虽然负责造船,但并不在军队序列,也不涉及兵权。

第二天,李晔在青州节度使府邸接见了刘知燕。

李晔跟刘知燕已经很久没见面。这些年李晔一直忙于西北、漠北之事,需要用到长河帮的地方并不多。

“海河衙门刘知燕,参见陛下!”刘知燕恭敬行礼。海河衙门,这就是长河帮现如今的称呼。等到他们最后的归属敲定,只怕这个名字还要改。

跟妩媚妖娆的青衣衙门大统领宋娇不同,海河衙门大统领刘知燕,不仅气质温婉,性子也娴静,好像一直都是小家碧玉。当然,可能只是在李晔面前,她才是这番模样。

而今,刘知燕也是真人境大修士。

既然是自己人,李晔少不得要嘘寒问暖一下,半响之后,李晔将话题引入正题:“前些时候,朕让彭祖山师徒去海河衙门,跟你们商议建造法器船舰的事,现在事情进展得如何?”

刘知燕规规矩矩地回答道:“建造法器船舰难度甚大,之前各地船坞都没有这种经验,哪怕是匠作监,也没有制造过如此庞大的法器。尤其是海船,适合大军征战的海船,更是体态庞大。

“臣与彭祖山师徒商议过后,还是认为仓促之间,船坞难以制造整艘的法器船舰。主要难题,是建造整艘船舰,需要的基础材料太大,若是用灵木灵石取代原本的木材,耗费实在惊人。

“故而臣等以为,只能让船舰在部分结构上,达到法器标准,譬如说攻防法器、风帆、船桨方面。再就是以这部分结构为基础,刻画阵法,可以让船舰抵御风浪,无惧寻常暗礁,并且航行时不用依靠海风。

“现在彭祖山师徒,正在赶制这种半法器的船舰,不日就能成型。若是情况顺利,建造出来的海船哪怕是逆风而行,也能日行数百里,若是顺风,通过阵法借助风力,一日八百里也并非不可能!”

听到这里,李晔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一日八百里,这种速度,已经不输给他穿越而来时,地球上的海上货轮多少。

也就是说,仅从航行方面来说,彭祖山师徒制造的这种半法器海船,已经具备在世界各地,进行大规模频繁商贸往来的能力。

这让李晔不能不衷心感到高兴。

苏娥眉师徒现在可是正在世界另一端征战,因为缺乏强劲的对手,他们的战争进行得颇为顺利,征服的地域正在不断扩大,掌控的修真资源越来越多。

如果大唐的远航舰队能够建成,那么李晔需要的修真资源,就能顺利得到解决。

其实大唐往西的海商很多,大唐的普通海船,也早就能抵达大食腹地。

但一方面那是沿着海岸线航行,只要利用好季风、洋流,就没什么太大的困难;另一方面,速度上也确实太慢了,依靠季风、洋流完全是靠天吃饭,时段性太严重,达不到军事要求。

况且,向西航行的难度,跟向东航行抵达安第斯山脉的难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若是刘知燕口中的半法器船舰能够建成,那么李晔就能让大唐舰队向东航行,去接收彼处的丰富修真资源。

“向西抵达天竺,就会跟大食人的势力接触,难以稳稳当当筹集战争资源。而若是不抵达天竺以西,南边那些群岛地方太小,资源也太少。”

念及于此,李晔告诉刘知燕,让她传达自己的命令,告诉彭祖山师徒,抓紧建造半法器海船,等到海船下水,他会亲自前去查看。

刘知燕自然是谨遵圣命。

对方离开后,李晔托着腮帮开始在脑中勾勒海图。

众所周知,大唐的远航舰队要向东航行,抵达大海彼岸的美洲,航线就不能不经过倭国诸岛。

也就是说,在远航舰队成立之前,李晔必须保证倭国在控制范围内,不然舰队就无法正常航行。

舰队航行,毕竟不同于大修士飞跃山川大海,不可能走楚南怀师徒的路线。途径倭国,是必然的选择,无法回避。

“好在漠北草原已经打下来了,现在对高丽和倭国动手,也不用担心侧翼有人掣肘。”想到这里,李晔嘴角浮起一丝笑意。

在这个时代,跟辉煌鼎盛的大唐文明相比,周边那些小邦小国,的确跟野人差不了多少,说他们是蛮夷并不是在贬低他们。

所以,李晔让大唐向东出兵的决定,做起来没有半点儿迟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