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六十四章 新的秩序(下)

帝御仙魔 第六十四章 新的秩序(下)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1:11 来源:笔趣阁

一路北来,李晔都在考察契丹各地城池规模,孔家文化发展,与国家体制的建设情况。所见所闻,让他对耶律阿保机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心里也不由得对他有了一分钦佩。

因为统一契丹、征服草原时间不长的关系,一切都只是雏形,加上这场战争的破坏,很多东西都面目全非。

然而搭建完整雏形,其实是最难的,只要这个头开起来了,后面的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

而眼下这种局面,正是李晔所需要的。

如果契丹国体制已经坚固,契丹人国家观念已经成型,那么要将他们变成心向唐朝的人,直至彻底同化他们,就要难很多。

现在契丹人懂得了也初步适应了国家统治,却还没有那么深厚的国民意识,最是适合李晔改造不过。

到时候改造完了契丹人,由草原人去影响草原人,总比让中原人改变草原人简单得多。

“耶律阿保机多年的努力,好像都是在为你做嫁衣裳。”

望着正在修复西楼城池的契丹人,岐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鞑靼、黄头两部转交契丹俘虏、奴隶的差事,前几天就已经完成,如今他们大部分都在唐军营中,被唐军控制着,只有其中表现良好的人,才有资格被释放出营,去修缮他们之前的国都。

按照李晔的安排,这些人也会是第一批取得大唐“户籍”的人,受到大唐的承认与保护,最先回到之前熟悉而热爱的放牧生活中去。

岐王这样的感慨,李晔这些时日听到了不少,都是麾下文官发出的。

李晔到契丹来,既然是为了改变这里,统治这里,自然不可能不带文官团体。大军后面跟着文官,战事结束就立即接收地方,那是他征战中原时,就惯用的手法。

一些出自长安修行学院,之前在军中担任武职的学生,现在也加入了文官的队伍,开始由大唐修士和军队保护着,深入草原各地考察,与牧民面对面交流,为接下来的政事做准备。

有草原牧人做向导尤其是契丹人,他们的差事没理由不顺利。

长安修行学院培养学生的宗旨,就是学成后为国所用,所以比起寻常文官来,他们对草原的了解其实还要多一些。

就像张长安,他在进入草原之前,可是就学会了草原上几种主流语言,虽然说得不好,但总归是勉强能交流,这就是体现。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话用在耶律阿保机身上,听着是怪异了些,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李晔笑着回应岐王。

其实他更想说的是,在地球上,华夏之所以是后来那个华夏,就是无数先辈英雄、仁人志士不断努力的结果。

他们有的人是为了成就自己的皇图霸业,有的人是为了求得进身之阶,但从历时长河的角度看,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李晔穿越之前,华夏民族融合的大好局面。

虽然过程曲折了些,血与火多了些,灾难与痛苦也深重了些。

从这个意义上说,耶律阿保机只是他们之中的一员。

“耶律阿保机的丧葬仪式快到了,原本我觉得,到时候你没必要露面,但是听了你刚刚这番话,我倒是认为,你应该给他写一篇祭文。”岐王想了想道。

李晔对此很是认同,“应该写一篇祭文。”

耶律阿保机下葬时,有唐人给他的祭文,这也就意味着,他得到了唐朝的官方认可,隐藏的意思就是,契丹成了唐朝的一部分,已经属于大唐。

这,便是盖棺定论。

也不知道耶律阿保机听到这个消息,会不会从棺材里爬出来。

“对了,月里朵你打算怎么安排?”岐王露出一个邪恶的坏笑。

李晔翻了个白眼,“我对她没兴趣,自然是你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他不是失败者,不需要靠征服对手的女人来彰显自己的强大;他也不是变态,不需要靠凌辱别的君王的女人来满足自己的阴暗心理;他更加不是曹孟德,有收集人妻的怪异癖好。

岐王见李晔果然没把月里朵放在眼里,就正经道:“这个女人还是不错的,可以让她发挥些作用。

“眼下的契丹终归需要一个台面上的统领,来凝聚人心为皇朝所用,这个角色让女人来担当,总比男人要好一些。而且作为耶律阿保机的女人,由她出面也能更好消除契丹人对大唐的敌意,和契丹的各种不安因素。”

这是个不错的建议。

但李晔并不是很认同。

月里朵,也就是述律平,可不是什么简单人物,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她现在还年轻,不够成熟,看着人畜无害,但她的上限却很高,未来她本身就是不安定因素。

“此事日后再说吧。”李晔决定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主要还是要看看月里朵的心智,如果她仇视大唐的话,这件事虽然有莫大好处,但也没得商量。

李晔和李茂贞回到营帐,护卫禀报说萨立科求见。

“鞑靼部在西楼的事已经结束,现在已经快要入冬,还请安王殿下准许,让我们及早回到自己的领地,趁着寒冬降临之前,让牛羊养一些肥膘。”萨立科行礼如仪,恭敬的说道。

今年因为持续时间很长的大战,草原上放牧的人减少了太多,牛羊也少了,这就导致现在牧草生长得很丰茂。

战士若是抓紧时间回去放牧,的确还能让牛羊赶上最后一点增肥时节。

不过李晔却知道,萨立科之所以着急走,其实是不想参加耶律阿保机的丧葬仪式。

这是谨小慎微的避嫌行为,萨立科不想让李晔觉得,他对耶律阿保机抱有某种同情,免得被李晔猜忌。

萨立科有这种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

别的姑且不说,这些时日,鞑靼、黄头两部在移交契丹俘虏的时候,因为刚死了酋长心怀不满,在某些看不清形势的强者的鼓动下,黄头部一些战士出现了不配的情况。

于是,战争已经结束的西楼,又多了成片的尸体,血流成河。

原先只比鞑靼部稍弱的黄头部,到现在,部落规模已经只有鞑靼部一半多一点。

萨立科当然清楚,李晔不想格外打压黄头部,这会让草原局面失衡。毕竟,黄头、鞑靼部、契丹三足鼎立,比鞑靼部、契丹两方制衡,对大唐来说要好得多。

但黄头部的人自己找死,李晔并没有心慈手软。

萨立科不想再面对杀气如此深重的李晔,生怕哪一天,李晔觉得鞑靼部实力大了些,然后寻个由头,就灭杀鞑靼部一批人。

这种事说起来无理了些,但萨立科却不得不担心它变成现实。

“酋长要走,孤自然不会阻拦。这场战争,鞑靼部立功也不小,孤会记得的。来日酋长若是有闲暇,欢迎来长安做客,孤一定尽地主之谊。”李晔的笑容很和煦。

萨立科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现在就看不得李晔笑,总感觉笑容里有刀子;而从李晔嘴里说出来的话,他总是情不自禁会往深处想。

譬如说现在,李晔说欢迎他去长安做客,这在萨立科看来,就是在威胁他小心行事,否则就会把他抓到长安去。

至于什么尽地主之谊,呵呵,还不知道是不是一杯毒酒呢。

萨立科自己吓自己,很快就变得惶恐不安,为了成功脱身,他咬了咬牙,尽量让自己笑得真诚而谄媚,“安王殿下,我看西楼的牛羊好像不多,这对安王的大计是不利的,鞑靼部愿意贡献三十万头羊,五万头牛,一万匹战马,只求能有助于殿下......”

他们攻占西楼,掠夺的不仅是契丹人,还有契丹人的财富。

李晔到来后,只是让他们释放契丹人,并没有剥夺他们的战利品,用李晔的话来说,你们违反了军令,孤也惩罚了你们,但孤很守信,不会敲诈你们。

所以萨立科虽然惧怕李晔,但对李晔并没有多少不满。

李晔对萨立科的深明大义很意外,不过这样的好事,他自然不会拒绝,况且这还是对方主动提出的,再者,西楼现在的确缺牛羊,“酋长如此慷慨,孤很感谢。”

见李晔满意,萨立科长舒了一口气。

在鞑靼部离开后,黄头部新酋长也来辞行。这位新酋长颇为年轻,也就四十岁不到的样子,被选中为新酋长,当时还有人不服,在唐军杀了很多人后,他现在地位已经很稳固。

黄头部也主动贡献了许多牛羊。

加上鞑靼部的馈赠,唐军的军粮有了短期保证,而西楼的契丹人也算是有了重建家园的资本,李晔不必从别处给他们找粮食了。

数日后,耶律阿保机的丧葬仪式顺利进行,大唐的文官当众宣念了祭文。

而后,一代枭雄耶律阿保机入土为安。

参与仪式的契丹人很多,上到权贵下到普通战士,耶律阿保机毕竟是他们的英雄。

听到大唐文官念祭文的时候,普通战士只能意识到,英雄的耶律阿保机得到了大唐认可,这让他们感到骄傲、自豪。他们并没有明白,在潜意识里,他们已经第一次认同了大唐处理草原事务。

契丹权贵则是面色复杂,虽然大部分人只能感觉到怪怪的,但其中的聪明人,已经理解这篇祭文意味着什么。这些年面色大变,满心悲凉,知道自己彻底失去了在草原上的权力与地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