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二十章 全面战争

帝御仙魔 第二十章 全面战争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1:11 来源:笔趣阁

大战期间,国中应以稳定为重,朝堂上更不该有大风波,如此才能凝聚人心人力打赢战争。uu234uu234即便是有人贪赃枉法,只要稍微能够忍受,君主都会选择在大战结束了再秋后算账。

然而,李晔还是给青衣衙门下了命令,让他们配合刑部和大理寺,对朝中跟契丹有所往来的重臣,直接进行逮捕审问无论他们是主动还是被动,是不是知道跟自己往来的是契丹人。

李晔敢这么做,依仗无非三点。

其一,叛国之罪,任何时候都不能容忍,哪怕是下重手,有人有微词,在国战面前,声音也不会太大;

其二,李晔培养的官吏,对朝政有绝对掌控力,不担心无法掌控局面;

其三,有青衣衙门出手,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不管是抓捕还是审问,都会非常迅捷,所谓风波持,续不了多少时日。

当李俨得知,连国丈、后族和他普王府旧人,都有不少人卷入这场风波时,即便是面对李晔,脸色也极为煞白。好几次出言询问,能不能对其中某些人网开一面。

李俨是个重感情的人,重感情到分不清轻重,哪怕这些人于国有害,他也无法说服自己对这些人漠然无情。这是他的缺点也是他的优点,若非如此,他只怕是也不会让李晔把持国政。

李晔并非不知变通之人,也深知李俨的脾性,答应视情况罪责减一等,尽量做到不诛连。李俨虽然不是很满意,但也知道李晔不能作更多让步,只能叹息着答应。

漠南之殇后,时间过去还不到一个月,边境战火便大规模被点燃。

先是契丹两线并进,突袭幽州西北方的长城要塞古北口,并向幽州东北方的营州进军;旋即,李晔便接到回鹘大举进攻阳光的消息以归义军为主力,河西军队为后援的大军,与其日夜鏖战不休。

至此,东北边境、西北边境战事彻底爆发。

好消息是,王建因为从蜀中出兵迅捷,早早通过五尺道杀入南诏境内,并且取得开门红,现已五战五捷,攻占城池三座。他在南诏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让李晔颇为满意。

漠南之地,因为党项、沙陀已经被狼牙军摆平,耶律斜涅赤虽然想要趁胜攻下云州,打开从漠南直入河北的门户,但因为遭受以狼牙军三万步卒为核心的边境大军坚守,血战半旬无功,加之自身之前其实也损失惨重,遂熄了进攻之势。

现今,耶律斜涅赤重新退回草原,不知去向。

简而言之,李晔眼下最需要牵挂的战事,是契丹对幽州卢龙节度使的猛攻。

这两年来,李晔精编禁军,抽调了藩镇精锐,但卢龙节度使是少数几个,不仅军力没有被削弱,反而因为李晔输送大量军械、钱粮,派遣修士入驻,实力得到很大增强的藩镇。

李晔这么做的目的,自然只有一个:准备跟契丹的战争。

幽州作为北境重镇,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重镇,是大唐进攻草原的桥头堡,也是大唐抵御契丹南下的第一座壁垒,是大唐跟草原部族交战的核心地带,绝对不容有失。

不过,面对契丹百万大军,仅凭卢龙节度使是守不住的。

但有长安禁军在,情况就不一样。

在契丹大军寇边之际,虎卫、长宁两军,并及刚刚精编完成的元从、骁骑两军,已经进入卢龙境内,相继开赴预定州县驻防。

至于羽林军,则进入了云州。

长安禁军,除却龙骧军拱卫京畿外,其余各军悉数进入北境。由此可见,李晔对契丹的重视,绝对不是回鹘、南诏可比。

从蜀中南下,和从河西支援归义军的,都只能算作是偏师,一个攻入南诏境内,一个把守阳关,在李晔看来已经是足够。

所谓的举世攻唐之局,在李晔看来,破局的唯一关键点,或者说制胜的唯一核心,就是击退契丹,甚至是击败契丹。

各军紧锣密鼓进入边关疆场,即将开始参与大战之际,李晔依然安坐长安城。这次,他并未像之前那样,率领大军征伐在前甚至是把自己当做先锋,早早进入战场。

到了这个时候,朝堂上的风波已经结束,在那些有罪重臣或被贬或被下狱之后,无论李晔是否有意,他麾下的官吏都必须弥补空缺。

在这样的形势下,朝堂权力已经近乎完全落入李晔掌控,非安王派系官吏,在三省六部中已经占不到两成。

在后方稳固之时,李晔执意不到边境主战,除却本身坐镇中枢、训练麾下大将独自作战的能力外,还因为仙域之战也已经爆发。

作为道门、释门、妖族联军中的绝对主帅,距离大罗金仙仅一步之遥的李晔,不仅要调度仙域大军迎战,自身个人实力也具有左右战局的力量,必须随时保证修为在仙域之身上:或者冲锋陷阵,或者应付袭杀。

仙域仙人之间的战斗场面,相对凡间而言比较简单粗暴,没有百日转战千里迂回,也没有一寸山河一寸血的争夺。双方大军在预定战场排开阵势,就等着一声令下,就展开迎面冲杀,直至决出胜负。

这种战法,倒是跟凡间夏商西周时期,军队的作战风格如出一辙。

也因为仙人一跃,千百里只是等闲,所以契丹、回鹘神仙大军,就集结在了一处,当面正对东土仙人。

一望无垠的军阵中,倒也不都是契丹、回鹘的神仙精锐,还夹杂着许多无论是装束、气质还是实力,都明显层次不齐,感觉像是杂牌军的存在。不用多说,李晔和众仙也都明白,那是党项、回鹘、南诏甚至是吐蕃的所谓神仙。

“这些异族仙人虽然实力不怎么样,人数却是不少,跟凡间的情况不太一样。在凡间,这些异族的百姓加起来,也没有唐人一半多。”说话的是飞鸿大士,准确地说,是飞鸿圣佛。

她的语气里明显含着俯瞰之意,优越感很是明显,就像全身甲胄的精锐战士,在看一群持刀抡棒的山贼。

李晔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释门、道门、妖族的阵列泾渭分明,刚好排成左中右三军,虽然妖族实力差些,此刻也气势万千。

不过道门仙人,不久前还跟自己交战,虽说现在站在同一阵营,但能不能尽全力,会不会在大胜之际背后捅刀子,都是一个很难说的问题。

杨戬似乎看出李晔的意思,正色道:“你且放心,有我杨戬在,道门仙人必定戮力作战,不会有人背后使绊子!”

李晔点点头,算是认可了杨戬的人品。

仙域一天,凡间一年,在仙域仙人做临战准备时,凡间的局势变化就要迅捷得多。

羽林军作为最早建立的长安四禁军之一,领兵主将赵破虏在没投靠李晔之前,曾经是河东李克用的部将,现如今李晔将他派到云州来,就近协同狼牙军守城,保障河东安危,可谓是正得其用。

赵破虏到云州后,第一时间自然是去跟上官倾城接洽军务,顺便探望她的伤情。从荒原突围而出时,上官倾城重伤昏迷,若非有岐王护着,断然是没有生还道理的。

赵破虏见到上官倾城,并不是在养伤的病房里,而是在云州城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上官倾城的伤势已经恢复了三成,只是狼牙军七万精骑只余不到五千人,让她深思忧伤。

边关夯土城墙上,洒落一片如血残阳,上官倾城披甲按刀,眺望广袤辽阔的北方荒原。身板虽然依旧挺得笔直,却难以掩盖其落寞寂寥之态。

天下难有不败的将军,沙场鲜有不倒的战士,就像脚下这座苍凉厚重的边城,就算曾经抵挡过无数大军入侵的铁蹄,也难保不会有坍塌在血火中的一天。

赵破虏暗叹一声,走上前去,抱拳道:“上官将军,狼牙军平党项,灭沙陀,战功足以彪炳史册,当日虽有失利,也是敌军人多势众,非战之罪。

“还望将军不要过于伤神,末将接到过殿下三次军令,让末将务必宽慰将军之心,可见殿下也没有责怪之意,只有敬重之情。”

上官倾城转身回礼,动作虽然规矩,但倍显僵硬。

这时赵破虏发现,上官倾城脸色白的吓人。不是一惯的白皙如雪,而是病态的疲累惨淡。

李晔派来云州宣慰狼牙军的使者,早已经到了,意思跟赵破虏说得差不多。但这并没有让上官倾城心里好受一些,败军之将不足言勇,纵然战败有诸多理由,但败了就是败了。

六万余手足同袍血洒疆场,尸横遍野血流漂橹,自己连收敛他们白骨的机会都没有,这是主将难以承受之重。

上官倾城问道:“赵将军此来,可携有殿下命我出击草原的军令?”

赵破虏张了张嘴,只觉得满嘴苦涩,否定的答案怎么都说不出口。

多年以来,上官倾城一直都是李晔最信任、倚重的将领,连刘大正都无法比拟,偏偏上官倾城不善交际,众将难免眼红嫉妒,私下多有微词。

但是现在,看到眼前上官倾城魂魄全无的样子,想起狼牙军浴血为大唐安定漠南的功绩,赵破虏只觉得之前的眼红,实在是太过小人了些。

他真挚道:“上官将军伤势未愈,先将养好身体才是最紧要的。以殿下对上官将军的看重,只要上官将军身体康复,沙场重任必然还是非将军莫属!”

上官倾城见没有让她出战的军令,就没了话语,继续默默看着北方。她一动不如的身姿,似一座雕像,已经跟边城融为一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