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四章 安稳的与不安稳的

帝御仙魔 第四章 安稳的与不安稳的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1:11 来源:笔趣阁

湖南节度使、同平章事马殷,这些日子过得非常煎熬。UU小说

去年,他跟天下节度使们去了一趟长安,虽然收获了很多职衔,在皇朝的地位得到很大提高,朝廷赏赐的财帛也不少,但返回楚地后,手中主宰千里楚地、千万生民的生杀予夺大权,就被朝廷派遣下来的官将一点点分走。

时至今日,马殷手中的权力已经不多。虽然依然是长沙的王者,也保留着对楚地军队名义上的统率权,但实际上,他的军政命令已经出不了长沙城。

从千里之地的王者,变成长沙一城的主官,从拥有不受约束的权力,到凡事要听朝廷号令的职权,马殷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剔掉牙齿和爪子的老虎,沦落到四不像的境地。

自己浑身不自在不说,也再没有任何威严可言,连杀个幕僚都会有很大的麻烦。

虽说刺史府的官员,依然对他礼敬有加,但是他族中子弟出仕,他想安排个官职,都只能在长沙城这一亩三分地。无论是下面的县邑还是别的州,他想都不能想。

长沙城外,再没有人知道马殷是何方人也,但凡有点品阶的官员,都能在他面前大谈律法职权。

就算早就料到会有今日,但人情冷暖的残酷,还是超出了马殷的预计。他渐渐意识到,曾经是楚地之王的自己,根本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

大丈夫不能醒掌天下权,实在是枉活一世。

他的旧部已经分成两派,一派投靠了朝廷,被朝廷调去别的地方任职,已经成了所谓的朝廷官员,跟他再没半点儿关系;

一派是没有被朝廷看中的,或是不甘心离开楚地这个根基之地的,除了少数人还有职权,大部分都赋闲在家。

前一派自然毋庸多言,跟马殷已经没什么联系,也没了什么来往,后一派则三五成群,隔三差五来他府上。

他们向他抱怨自己处境的艰难,表示对朝廷夺他权柄的不忿,咒骂朝廷官员的霸道和目中无人,示意只要他振臂一呼,他们就各召部曲仆从,跟随楚王举事!

起初,马殷还常常回忆起在长安的遭遇,对安王的实力深为忌惮,所以多半都是安抚、劝说自己的旧部。

正因为他的安抚和劝说,他的旧部才没有闹事,没有跟朝廷官员起冲突。

如果他不在长沙,只看他那些旧部愤恨不甘的模样,只怕楚地早就出了不知多少乱事,很可能已经有叛乱。

随着时间流逝,旧部不断表达忠心,夸赞他的威望,传递无数人遭受朝廷官员“欺压”的怨气,马殷渐渐觉得,可能他当初的选择,的确是有些胆小了。

他渐渐认为,他在楚地的影响力,对楚地的控制力,其实还是很巨大的。

如果他愿意,仍然可以是可以让天下震颤的楚地之王。

特别是喝酒之后,马殷觉得自己现在活得太过窝囊,当初的选择的确是错了。

但多半时候,马殷还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的确没法抗衡安王的力量。若是冒然行事,只怕项上人头随时都会被安王摘走。

哪怕他不甘,不忿,后悔,现在也无可奈何。

所以他痛苦、煎熬。

直到一支打着商队幌子的队伍,给他递来拜帖。

马殷知道,自己的转机或许来了。

来拜会他的人,其实不是一个势力,而是来自天南地北两个皆然不同的方向。

为首的马脸中年男子,是契丹耶律阿保机派来的使者,也是契丹神教的大修士;站在他旁边那个一脸弥勒佛笑容的肥胖男子,则是南诏王的使臣。

马殷原以为是商队来给自己进献宝物,看在他们敲门砖足够份量的面子上,马殷在设厅接见了他们。

马殷已经很久没有收到满意的进献了,这回送礼的虽然是商贾,他也饶有兴致的亲自会见。

当对方亮出身份后,马殷就将把他们请到了书房,关起房门秘密招待。

“契丹跟楚地相距数千里,南诏也不跟楚地相邻,二位来跟本王说什么联合举事,怕是有些言过其实了吧。”马殷维持着自己的威仪,淡淡说道。

“本王”二字并非随便说说,他在交出楚地权力后,朝廷就封了他为长沙郡王。

马殷对这个郡王爵位并不满意,他本来是想得个“楚王”封爵的。但彼时他被李晔的实力吓破了胆,朝廷肯给一个郡王封爵,他当初可是感恩戴德了一番,没敢挑刺。

这个也成为马殷旧部攻讦朝廷的一个口实,在他的“忠实”旧部那里,但凡是私下场合没有外人,一直都约定成俗的称呼他为楚王。

契丹使者耶律斜涅赤饮了口茶,微微皱眉,好似是不习惯这种味道,不无嫌弃的放下茶碗,却还是笑着对马殷道:“郡王此言差矣。正因为契丹跟楚地一南一北,才好相互声援,最大限度牵扯唐朝兵力。郡王久经沙场,自然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南诏使者舜化贞一边点头一边附和道:“正是如此。我南诏也是因为不跟楚地相邻,这才能跟郡王联合。若是彼此辖境都连着,那只怕郡王也不会允许我们的兵马入境,而且距离郡王的辖地近了,只怕还会让郡王不开心。”

马殷沉默不语。

耶律斜涅赤和舜化贞说的道理,他自然明白。

这些人毕竟是异族,马殷对他们不可能没有防备心,是断然不会让他们的兵马,进入自己的控制范围的。

要是对方突然调转兵锋攻击自己,那自己就会万劫不复,而且这种事并非不可能。

现在彼此的辖地都有些距离,一起起兵,既可以相互声援,又能分散、牵制朝廷兵马,再是合适不过。

当然,这样一来,大家的兵力无法联合,也不是没有缺陷。不能拧成一股绳,就不具备跟朝廷决战的能力。

马殷装作没有心动的样子,徐徐道:“我凭什么相信你们?我等无亲无故,就凭阁下三寸之舌,就像煽动本王背叛朝廷,未免太儿戏了些。”

耶律斜涅赤嘿嘿笑道:“我等既然带着商队过来,郡王想要的东西,商队自然能够提供。可以置换钱粮、招兵买马的奇珍异宝,郡王想要多少,我们就能给多少。”

马殷瞳孔一缩:“本王想要多少,你们就能给多少?”

耶律斜涅赤笑容愈发浓郁:“当然。我们跟郡王结盟,是带着诚意来的,能够帮到我们的朋友,契丹一定会竭尽全力。郡王如果愿意跟契丹结盟,想必也会有诚意。”

马殷点点头。

契丹、南诏会给他很多财帛,甚至数量他都能自己拟定,但必然不能离谱,否则就是敲诈了,那也就没了诚意。

然而马殷并未松口,若有所思道:“两位既然敢来跟本王结盟,想必也知道朝廷的力量,那么两位就该明白,眼下想在大唐境内举事,光有钱粮是不够的。”

舜化贞接过话头:“这是自然。郡王身边大修士只怕不多,我们也愿意派人前来增强郡王的力量。”

马殷立即问道:“阁下能给多少?”

舜化贞笑而不语。

马殷又看向耶律斜涅赤。

耶律斜涅赤同样保持着高深莫测的笑容。

马殷这就明白过来了。对方资助自己财帛,又派遣大修士来相助,那么自己也该拿出诚意才是,绝对不能只收获不付出。

至少,契丹和南诏,都要确认马殷会举事,而不是打着拿钱逍遥,甚至是向大唐朝廷邀功的主意。

马殷沉吟片刻,“兴兵举事,最重要的就是钱粮和修士,这两点两位都给了,本王自然不用在这些方面,再反馈两位什么。所以两位的意思是......”

说到这里,马殷眼中掠过一抹阴沉之色,已经明白过来,对方到底想要什么了。

耶律斜涅赤桀桀低笑道:“郡王想的没错。我们要的,的确就是质子。”

马殷再度沉默下来。

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契丹和南诏,那么跟他们联合的事,就再无反悔余地。

这倒不是马殷一定要顾惜自己儿子的性命。多少欲成大业的枭雄,在必要时候虽然心痛,但也能舍弃自己的儿子。他担心的是,一旦自己的儿子到了南诏、契丹,若是自己反悔,对方就能将人送到长安,揭发自己谋反的事实。

有质子,再加上盟约,朝廷不相信也会信了。就算马殷狡辩自己的儿子,是被他们抓过去的,自己是被诬陷的,那也没有用。

马殷没有就这个问题,给出明确的答复,而是盯着耶律斜涅赤与舜化贞,意味深长的说道:“你们契丹想要饮马黄河,难道就不会攻占长安?你们南诏不断侵入蜀地、岭南,动辄劫掠州县人口,要是你们得到足够多的财富人丁之后,就心满意足的撤回去,那本王岂不是要独自面对朝廷的报复?”

虽然分别问了两人两个问题,但实际上,两个问题都是问两个人的。

耶律斜涅赤哈哈大笑,笑得极为放肆,指着马殷毫不客气道:“郡王,你可别忘了,我们共同的敌人是大唐皇朝,只要灭了李晔,到时候谁坐拥天下,难道不是各凭手段?

“难道今日你我鼎立盟约,明确瓜分大唐国土,日后就会一直相安无事?如果郡王这样想,那我们可就太失望了。郡王欲成大业,竟然没有到时候兵强马壮了,跟我们一决雌雄的雄心?”

马殷黑下脸来。

舜化贞这时候说道:“其实南诏王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就是想要占据蜀地,建立真正的皇朝。难道郡王以为,南诏王只是土鸡瓦狗,就没有雄心大志?说到底,南诏那块地方还是太贫瘠了,在蜀中成就霸业,才是我王梦寐以求的事!”

马殷脸色愈发得黑了。

但他的心里却变得极为敞亮。

他现在才初步确定,契丹、南诏的确不是在耍他,不是抱着让他祸乱大唐,他们坐着看好戏,趁机在边地攫取一些蝇头小利的。

其实契丹是不是要攻占长安,是不是要鲸吞大唐所有州县,马殷根本就不在乎。就像耶律斜涅赤所言,到时候各凭本事而已。

马殷就不相信,等自己席卷江南,朝廷覆灭,自己会不兵强马壮,自己麾下会没有大批真人境。

到时候逐鹿中原,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只要契丹、南诏是真心要倾覆大唐,能够牵制朝廷大部分兵力,那么马殷就有机会成就自己的大业。

至于未来到底会如何,马殷也想得很明白:击败契丹、屠灭南诏。汉唐对战异族,除了安史之乱时期,国中不稳,丢了西域、河西之地外,就没有吃过太大亏。

只要自己不失时机,能够迅速席卷江南,占据江淮之地,同时灭了岭南的刘隐、吴越的钱谬,就一定会声势滔天,届时王师北上中原,要驱逐契丹那群蛮子,并不是什么难事。

至少,把对方赶到黄河以北很容易。

等到自己入主长安,坐拥中原,就能徐图河北;他日一旦平灭蜀地,灭了南诏,再跟契丹决战,荡平草原,也是指日可待。如此,皇图霸业就在自己手中,自己的功绩将会如太宗皇帝一样,彪炳史册。

大好的前途唾手可得。

马殷心中涌起惊涛骇浪。

原来李晔现在的功业,看似如日中天,实际上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最终一切都要归于自己之手!自己,才会是天下之主,会是新朝的开国皇帝!

他没有发疯。相反,越是想到这里,他就越冷静。

这些日子在楚地的落魄,已经将他的心性打磨得很坚韧。

马殷锐利的目光看向耶律斜涅赤与舜化贞,“如果我们要成事,就该尽量多的拉拢盟友,仅凭我们三方,虽然也可以放手一搏,但并不稳健。李晔的势力,现在不容小觑!”

耶律斜涅赤与舜化贞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笑意。

他们知道,马殷心动了。

或许,马殷早就心动了,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

“郡王放心筹备大事就是。我们已经联络了回鹘、吐蕃、沙陀、党项和渤海国,到时候,四面八方,都会有大军向大唐发起进攻。李晔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一定只有死路一条!”

......

岭南自古就是偏狭之地,不仅烟瘴横行,而且物资贫乏。被朝廷流放的官员,有很多都会到这里来,自然不是什么好地方。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韩愈的名作。当初他因为反对宪宗痴迷佛教,上了一份《谏佛骨表》,结果被皇帝发配到了岭南。“潮阳”就是岭南潮州。

岭南节度使刘隐,说起来辖下数十州,实际上岭南的一个州,远没有中原的一个县人丁多。割据此地,凭借山川之险,做一方之王容易,要想凭借岭南的力量进取中原,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但就是算是这样,刘隐跟马殷还是打了很多仗。

北上,刘隐其实兴趣不是那么大,但架不住马殷不允许后院有人,老是兴兵南下,刘隐不得不应对罢了。

岭南的财富出路,其实在于海外,所以大兴商贾,才是岭南的前途所在。这些年,刘隐一直在做这件事,为的,就是想要自己兵马强壮一些,能够守住一方基业。

但自从去年到长安,见识过安王的势力之后,他就知道,自己能够留给子孙的,已经不可能是什么王业根基,而是一场富贵。

能留下富贵也不错。自己是郡王,儿子就能做个国公,孙子也还是侯爵。仅是爵位就够传好几代了,不负他这些年拼杀一场。

所以刘隐一直很安闲,觉得这样的日子挺好。

但是现在,刘隐不这样想了。

他如今很忐忑、很焦虑,甚至是坐卧不宁。

前两日,南诏的使者来了,说要跟他结盟,日后互不侵犯;契丹的使者也来了,表示愿意出些大修士,帮助他成就大事,只要他向闽地、吴地用兵。

刘隐应付完那两个使者,就在家里装病。

至于对方的要求,他是不敢答应的。

他很清楚自己的实力,根本没有大争天下的资格,向闽地用兵,就更是一个笑话。那里也是贫瘠之地,且多山难行,兴兵就等于自寻死路。

装病是为了不见人,不见契丹和南诏的人。

但装病这种早已被人用烂了的法子,明显不能让契丹、南诏使者离开。

这天晚上,一醉解千愁的刘隐,正和衣而卧,窗户的门忽然被撞开!几个迅捷的人影跃进了屋子,将刘隐一下子惊醒。

刘隐本身就是大修士,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动静,然而刚刚从床上跳起来,就忍不住手脚冰凉。

他面前足足有六名大修士,为首者气息强大,实力明显不比自己弱!

而这些人闯入自己的房间时,府中竟然没有人示警!这说明自己的护卫都被人干掉了,而且是在悄无声息中完成!

刘隐麾下,本来也是有好些个大修士的。但是自打接受朝廷册封,做了广州郡王,将手中军政大权交出去之后,麾下的大修士就都离开了自己,去了朝廷谋求前程。

整座王府,除了刘隐自己,就剩下两名灵池真人境的大修士那两人对他忠心耿耿,发誓永不相负。

而现在,这两个人明显是已经踏上了黄泉路。

“尔等何人?意欲何为?!”刘隐知道自己在劫难逃,倒也没有丢了自己的威严,沉声喝问。

为首这冷笑一声:“给你成就大业的机会,你竟然敢不要,当我们契丹神教的恩赐,是想接受就接受,想拒绝就拒绝的?既然你选择了忤逆神的旨意,那就只有面对死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