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四十一章 过往的未来

帝御仙魔 第四十一章 过往的未来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1:11 来源:笔趣阁

天高云淡,冬日难得的好天气,李晔带着众人北行凉州。uu234

河西之地虽然初定,李晔却不担心战后抚民,和秩序重建的问题。这些事他做的太多了,每打下一块地盘就会重复一遍,有李振、崔克礼在长安操持政事,该有的文官、驻军马上就会到位。

仙域之上,仙帝的大军,妖族、通天的部曲,已经开始相对布阵,战斗马上就会打响。

在这个时候,李晔借收复河西十二州引发的万民齐心之势,已经顺利晋升金仙境,对仙域大战自然是毫不畏惧。

现在,趁着战斗打响的前面一丁点时间,若能收复河西全境,跟归义军“会师”,李晔也不会放弃争取。

岐王没有回长安,一方面是青衣衙门的探报,表明王建的确没有东出的实力和迹象他刚刚在中原损兵数十万,的确没有这个力量;另一方面,李晔随时都得准备,将修为实力转移到仙域去,所以岐王在他身边,他的安全才会有保障。

虽然,要女人保护这种事,说出来有损大丈夫的颜面,但如果这个女人是霸气的岐王,李晔就不会有心理障碍。都是兄弟啊,说多了太见外。

岐王得知这件事后,非常高兴,把胸膛拍得闷声作响,表示安王只管放心,她绝对不会让安王有半分闪失。她那副架势表明,她等这个机会已经等很久了,迫不及待想要在安王面前,证明自己绝对有可以被依靠的实力。

岐王拍胸膛的时候,之所以是闷响,而不是砰砰作响,这是有讲究的。

只有没有胸的女人,才能把胸膛拍得砰响。因为,她们会拍到胸骨啊。不信,你试试拍气球,你能把它拍得咚咚乱响吗?

这趟北行,岐王是最开心,兴致最高的那个,不时扫上大少司命两眼,发出几声音调奇怪的哼哼,一副本王受命重于天的荣耀模样,鼻尖恨不得翘到天上去。

对岐王的嚣张,大少司命自然不会表示抗议,对方毕竟是王,实力摆在那里,耀武扬威也是有的。

只有在岐王不看她们的时候,她俩才会凑在一起,同仇敌忾的咬牙切齿。没看大司命连白练都快揉碎了?如果手里的不是白练,而是岐王,估计模样应该会更加凄惨。

这几天,眼看岐王跟安王愈发亲近,少司命很有危机感,私下没人的时候,已经不止一次撺掇大司命,让她去就纠正安王的取向。

少司命认为自己陪安王的时间太长,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安王腻烦了也是有可能的。

大司命则不一样,还没自荐过枕席,而且两人气质不一样,清淡的青菜吃得多了,换盘滋味十足的肉吃,肯定会有兴致,说不定,就能让安王回到正常的取向上来。

对此,大司命自然只能羞恼,她表现羞恼的方式,就是把少司命的小胳膊,拧得青一块紫一块。这让少司命疼痛并失望,常常抱怨大司命不顾大局,还说安王要是取向彻底变了,那就是国家大事,非常严重!

对大少司命和岐王之间的小斗争,李晔认为自己只适合当一个观众,看着乐呵一下就不错。至于自证清白这种事,李晔是不屑于做的,作为一个大修士,必须心如止水,淡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并从中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乐趣。

无空跟在李晔身旁。见空和见尘两人,则被他勒令先回凉州,向释门传达他和安王的旨意,并整顿门风,力求以全新的面貌出现,迎接安王莅临考察。

“前些年,高原释门和月神教相争,导致吐蕃内乱,贵族和奴隶大战,对土地的控制权减弱,造成的后果,不仅是归义军兴起,还有回鹘侵入西域,夺取原本被吐蕃占据的地盘。”

无空尽心尽力为李晔解说河西、西域的局势,“现如今,归义军被回鹘猛攻,已经只能控制沙、瓜二州,处境其实很是危急。不过安王既然来了,他们也就能得到解脱。”

对无空有的放矢的解说,李晔嗤之以鼻,淡淡的纠正道:“西域之地,吐蕃跟回鹘争夺多年,你们释门,其实也就是自己不争气,要不是忙着跟月神教大战,那些地方会让回鹘占领?

“说到底,安西四镇的故地,都是我大唐的领土,你们哪怕暂时占领,也只是过客。别的不说,于阗国在你们双方斗争的时候,趁机独立,现在不就是唐风盛行?大有恢复安西都护府的趋势。他们的国主,可是自称姓李。”

无空愕然,他没想到,李晔远在中原,这些年忙着扫平诸侯,对西域局势竟然也如此了解。

心中震惊之下,想起河西大战时,那些潜伏的青衣衙门刀客,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给予月神教重大打击,满心敬畏,就再也不敢乱说什么。

李晔当然不会告诉无空,依照原本的历史,一二十年后,中原朱温篡唐成功,唐朝灭亡,后梁建立,而西域的于阗国,却出了一个有名的国主,自称是李唐后人,还给自己取了个李姓名字。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圣天。

伊斯兰东传的时候,李圣天率领于阗**民,与之血战经年。因为于阗信奉释门,那也是释门在西域最后的挽歌。战后,于阗人虽然败北东迁,但那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说起来,那是释门跟李唐真正合而为一,唯一对抗异族大军的一场战斗。

现在嘛,于阗国主,应该正该积极与归义军联系,共同抗击回鹘和回鹘信奉的明教,也就是摩尼教。

明教,起源于波斯,也就是现在信奉伊斯兰的那批人。

传入东土后,明教比较喜欢造反,反朝廷是他们的家常便饭。李晔穿越之前,在地球上看过的武侠小说里,就有明教帮助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故事,还说明朝的“明”,就有纪念明教的意思。

这当然是戏说。

但明教的确就是这个明教。明清之时声名赫赫的白莲教,就是他们跟弥勒教、白莲社融合的产物。

如今,大唐境内也有明教势力,只不过都是萤火之光罢了,跟儒释道不能相比,之前群雄争霸就没他们什么事。就算有哪个藩镇,是他们的势力范畴,现在也没什么力量。

大唐是李晔的大唐,这种小鱼小虾,李晔都懒得拿正眼瞧他们,不是李晔粗心自大,委实是不值得。

明教现在的信众,主要还是回鹘人。教派斗争失败,波斯早就没他们的生存土壤了,就跟释门要被赶出天竺一样。

文明最突出的代表,无疑就是宗教。

宗教所到之地,民众最终会变成宗教的民众,在这个文明下活成这个文明的样子。

西边的这些教派,一直在东传,并且一直在中国存在。

而大唐让汉文明西传的终点,是安西四镇,以及那数十个羁縻州。恒罗斯之战后,汉文明西传的脚步就终止了。不仅仅是在大唐中止,是一直终止。

汉武大帝曾说,他要让汉文明越过长城,远播塞外。

高见啊!

所以大汉的军队,征伐到了他们能到的最远处。所以西汉名将陈汤敢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不过话说回来,汉文明下,还真没有能够代表它的宗教。道门不够格,大唐释门更不够格,儒门看似稍微够格一点,但单论儒门,其实是最不够格的,除非他们不再嚷嚷着刀兵入库马放南山。

跟全天下其它教派一水的侵略如火,扩张起来不要命的风格相比,汉文明下的几个门派,太温和保守了。这样下去,迟早要走到固步自封的道路上,完全不是几个雄武君王能够改变的。

当山脉、沙漠、大海等地利,还不能被战胜的时候,逐渐软化的汉文明能在东土自娱自乐,一旦其它文明、教派的力量,强到可以征服高山、沙漠、大海,他们不讲道理的侵略性,将会给汉文明带来近乎毁灭性的灾难。

李晔认为,他得扭转这种困局。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要义。在强敌面前如何生存,是文明需要考虑的最大问题。

作为穿越者,见过那种历史必然性的发展,李晔觉得自己有这个义务。

要不然,他就算恢复唐朝盛世的疆土,子孙后代终究还是会丢掉的。

当下他能够想到的唯一答案,从其他文明、教派的经验中得到的唯一答案,是保持文明的扩张性、战斗性。唯有不断的扩张,不断的战斗,不断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取长补短,不断的强大,才能避免消亡。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皇朝会因为战斗而亡,会因为强大而灭,但那有什么关系,文明不会亡。皇朝终会更迭,只要文明不亡,辉煌终究会重立。

汉亡了,不是还有唐?

罗马也亡了,后面不是还有那么多辉煌帝国?

求强的文明亡了,辉煌才会真的消失。

说到底,文明的生存,跟一切生存问题一样,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是个比较长远的问题,李晔决定日后再细细思索。

眼下,抛却回鹘跟明教不谈,李晔比较关心的是归义军。

归义军现在领头人,张淮深,是张议潮的侄子,屡次击败从西域东犯的回鹘人,守住了沙州,不失为英雄人物。

不过这种局面维持不了太长时间,他用不了多久就会死,而且死得很冤枉,听说是被自己的弟弟所杀。

原因,自然是内部争权。

现在,如果有条件,李晔当然希望改变张淮深的命运,也改变归义军的命运。

如果他不去改变,张淮深死后,归义军的头领,会脱离中原,建立西汉金山国。那样的话,得等到数十年后,由另一个英雄人物曹议金,接过归义军的权杖,重新奉中原皇朝为正朔。

曹议金,是个很不错的汉子。这个名字,李晔莫名觉得很熟悉。

不过那没什么用,唐末五代之后,赵宋无力收复河西,归义军最终的命运,是在孤军血战数百年后,被西夏李元昊灭掉。

现如今,沙州,归义军抗击回鹘的前线,可是有李晔的兄弟,也有李晔的亲人。

李晔对无空道:“我一直有个疑问,你是否能真正代表释门?高原释门虽然不大,但也把持着高原、西域和河西半壁。就目前的形势看,在大唐释门已经没有声音,天竺释门又快灭亡的情况下,你们高原释门,就是整个释门最后的希望了吧?佛域是怎么指示你们的?”

无空双手合十,低眉颔首,宣一声佛号,道:“飞鸿大士说,早先种下的因,终会结出后来的果。只要安王在,未来就终究会来。”

李晔怔了怔。

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飞鸿大士的消息了。

河东之役后,飞鸿大士回归佛域,李晔当然能够推测,她回去后处境不会太好。

但没想到,她还能号令释门弟子。

李晔问道:“圣佛就没有别的指示?”

无空愈发虔诚,道:“圣佛说,早先种下的因,终会结出后来的果。只要安王在,未来就终究会来。”

这回李晔愣住了。

很显然,圣佛不会说跟飞鸿大士一样的话,至少,不会一字不差。

所以,无空的意思是,飞鸿大士,会成为圣佛!

飞鸿大士要造反!

如果“造反”这个词适用于她的话。

霎时间,李晔就明白过来,这趟凉州之行,没有之前想的那么轻松。

飞鸿大士跟圣佛分庭抗礼,其实就是开战!

这场释门、佛域内部的战争,李晔已经是沙场上的人。

飞鸿大士的举动,无疑说明了,圣佛不同意跟李晔和谐共存。

是跟李晔共存共荣,还是跟李晔厮杀到底,是飞鸿大士和圣佛战争的两面旗帜。

作为参与这场战争的人,李晔很清楚自身扮演的角色。他跟飞鸿大士,无疑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可以说飞鸿大士在帮李晔,也可以说李晔在帮飞鸿大士。

这个刹那,李晔瞬间明白过来,河东之役的时候,飞鸿大士为何要给他放水!

对飞鸿大士这个层次的存在而言,她在河东变相帮助李晔,绝对不会是因为自己寂寞、无聊,所以看上了不同凡响的李晔。

或者说,她是看上了李晔的不同凡响,但产生的不是儿女情愫,而是对未来的判断和坚信!是看到了释门的未来!

那个时候,飞鸿大士就预见了现在的情景!从那时候起,飞鸿大士就认为,李晔终会平定大唐境内的群雄,并且走到河西,走到高原,走到河西,走到需要未来的释门面前!

佛说,他能见过去,能见现在,能见将来。

所以,飞鸿大士能看到这一点,不足为奇。

但李晔知道,这不是飞鸿大士有堪破未来的能力,只是对形势的分析入木三分、恰到好处而已。一切堪破未来的能力,都是源于对现在的精准认识。飞鸿大士在河东的时候就认为,李晔会成为释门的未来!

这并不是无的放矢,李晔攻打河东的时候,麾下就有全真观,他能容许道门在他手下生存,只要释门愿意改变,自然也可以在他羽翼下存在。

李晔攻打河东的时候,麾下就谋士如雨、猛将如云,甲士精锐非常,看得出来是精心经营多年,所以他能平定大唐,也不是那么不能想象的事。

彼时,飞鸿大士看到了李晔的现在,也就能洞悉李晔的过去,也就预测了李晔的未来。

所以,飞鸿大士看到,大唐,才是释门的未来!

释门的未来,只能存在于大唐!

这也意味着,飞鸿大士老早就认为,圣佛赢不了真神安拉,释门也守不住天竺,甚至守不住西域。

所以在河东的时候,飞鸿大士给李晔放水,算是结下一份善缘。

所以李晔到了河西,飞鸿大士让无空来主动拜见、归附,这是结下第二份善缘。

为的,是让日后,李晔能够在大唐,给释门一份生存的土壤。

如果,李晔知道飞鸿大士跟文殊说的话,他就会明白,飞鸿大士嘴中的“大势”,其实,指代的就是他!

他,就是这天下的大势。

顺之者,才有得生存的机会。

转念间想到这些,李晔都不知道自己该有什么样的表情,只能露出一抹无奈的笑容,自言自语道:“大士如此信任在下,倒是让在下......很不好意思。”

不知不觉,就有点骄傲的小情绪呢,呵呵。

远望凉州,李晔渐渐恢复心如止水的状态,开始思考接下来会面对的局势。

无疑,凉州、甘州、肃州,甚至是沙州、瓜州,马上就会有一场大战。一场由释门内部爆发,由飞鸿大士和圣佛为两军统帅,席卷所有存在于这片土地上生灵的大战。

作为飞鸿大士在凡间的最大依仗,李晔肩上的担子并不轻。

真是有趣,道门仙庭现在内战激烈,释门佛域看来也不能免俗。

李晔抖了抖衣袖,扶着腰带看向西边天际,意味深长道:“大士啊大士,你可不要被圣佛一巴掌拍死了。你想让我帮你平定、统一凡间释门,借助凡间释门信徒的力量,跟圣佛对决,至少得撑到我做成这件事的时候。你要是早早就陨落,那就太荒诞了。”

......

佛域。

文殊去而复返,又来到神龛前,凝望水晶球中那个飘渺模糊的身影。

这回,她没有前倾上身,仔细观察里面的人,目光中也没有过往的同情、怜悯之色,有的,只有杀伐果决的锐利。

文殊的声音如石头一样冷硬,“飞鸿,圣佛已经知道了你的所作所为,他让我来,将你打落无间地狱,剥夺你一身修为。在这颗水晶球里,你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说到这,文殊终究是叹息一声,双手合十,颔首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若是你现在悔悟,我可以自作主张,暂缓执行圣佛的命令,给你一个向圣佛求情的机会。”

水晶球内,传出飞鸿大士的声音,古波不惊,风轻云淡,却又笃定有力,她道:“有这番话,足以让你跟释门同享未来。”

文殊一怔,几乎以为飞鸿大士在说胡话,遂皱眉道:“这颗水晶球,由圣佛的力量亲自维持,你是自愿进去受罚的,不可能从里面脱身。你马上就要身死道陨了,还妄谈什么未来......”

她的话没说完,就戛然而止,像是被人扼住了咽喉。

面前的水晶球,寸寸皲裂。

在间不容发的时间里,水晶球轰然破碎,在文殊面前成了一堆废渣。

白衣白裙没有着袈裟的飞鸿大士,重新站在了她面前,眉宇平和,无悲无喜。

文殊禁不住后退两步,失声道:“飞鸿,你,你......”

飞鸿大士轻颜莞尔,明明圣洁纯净,却有颠倒众生的魅力,“我自愿进去的,自然也能自己出来。”

这一抹流云般清淡的笑,含着戏谑之意。

文殊仍是摇头:“不可能,这不可能!就算你留了后手,可这终究是圣佛力量维持的小世界,你不可能有战胜圣佛的力量!”

飞鸿大士轻叹一声,双手合十,颔首之时,眉宇间多了一丝悲悯之色,原本揶揄的面容,这时除却菩萨颜色,再无其它含义,她道:“文殊,你还不明白么,圣佛跟安拉一战,不是打成了平手,而是败了。”

文殊顿时明白,只有圣佛被安拉重创,伤势严重,自身力量不济,才会无法维持水晶球的地量,继续压制飞鸿大士。

“败......败了?圣佛......真的败了?”说完这句话,文殊再无其它言语,只剩能低头宣念佛号,好似这一句话就有莫大罪孽。

圣佛,从来没败过。

释门、佛域所有修士,也从来不认为圣佛会败。

圣佛之所以是圣佛,就应该是不能被战胜的。

而现在,事实已经表明,他的确败了。

飞鸿大士不过多理会文殊,飘然向庙宇大门走去,“文殊,圣佛错了,一错再错。释门生死存亡之秋,你应该做出你的选择。”

文殊抬头看向飞鸿的背影,“选择跟你站在一起?”

“选择......跟未来站在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